『壹』 關於個人最高可持有股份問題
如果你從二級市場買入,最多隻能買入30%,超過30%如果還要買就不能直接從二級市場專購買。要對持屬股股東發起要約收購。如果買入的股份超過75%那就是私有化。公眾股必須最少25%。公眾股少於25%,大股東就要私有化,就是退市。
『貳』 股票散戶是指持有多少股票,股票大股東是持有多少股票
持股數量上小散和大戶是否有所不同?徐銀斌建議,資金量百萬級以回下的投資者答,應限制自己持有2-3隻精挑細選並對其知之甚多的股票;千萬級資金量才需考慮做組合,6-7隻也夠了。因為持有的股票數量越多,就越難追蹤它們各自的動態,將精力集中於少數股票才能真正賺到錢。
徐銀斌進一步解釋道,在倉位掌控上,這2-3隻股不必太平均,建議按看好程度來分配。炒股倉位很重要,重倉你看好的個股,並敢於加倉,才能賺到豐厚收益。
他提醒小散戶:當聽到新股票手癢時,要剋制,先考慮下手頭上的股票有無更換必要。比如權衡一下持倉股各自所屬板塊是否屬熱點?參考相關龍頭股趨勢,判斷個股潛力大小,如情況不理想,可調倉換股。如此就不會越買越多了。
『叄』 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上限是多少
大股東是復指其出資額佔有限責任制公司資本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東;出資額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雖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資額或 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決權已足以對股東會、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的股東。股本總額4億元以下大股東持股比例上限75%,股本總額4億元以上大股東持股比例上限90%。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機制的基礎,它決定了股東結構、股權集中程度以及大股東身份、導致股東行使權力的方式和效果有較大的區別,進而對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運作及績效有較大影響,換句話說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中的內部監督機制直接發生作用;同時,股權結構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受公司外部治理機制的影響,反過來,股權結構也對外部治理機制產生間接作用。
『肆』 一個大股東最多能持有多少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
一般個人股東沒有限制。機構股東,如社保基金單個投資賬戶不能持有一家上市公司10%以上股權,外資機構不得持有10%以上股權及以他政策限制股東。
『伍』 股票最多可以買多少股
對散戶來說沒有限制,做為操盤,一次不能買某一股票總額的5%,已有某一股票總額的5%(含)以上時,每次不能超過此股票的總額的1%。一般散戶用的交易軟體,每次最多可以買99萬9999手,比一億股少100股。
創業板現在314隻股票,你可以一次買148隻總市值在20億元以上的,但一般買不到;其餘166隻不可以買1億元,需要你公告後再買。
(5)a股股東最高持可以持有多少錢擴展閱讀:
普通股股東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權利:
(1)公司決策參與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參與股東大會,並有建議權、表決權和選舉權,也可以委託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東權利。
(2)利潤分配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利潤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贏利狀況及其分配政策決定。普通股股東必須在優先股股東取得固定股息之後才有權享受股息分配權。
(3)優先認股權。如果公司需要擴張而增發普通股股票時,現有普通股股東有權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購買一定數量的新發行股票,從而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有比例。
(4)剩餘資產分配權。當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若公司的資產在償還欠債後還有剩餘,其剩餘部分按先優先股股東、後普通股股東的順序進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