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炒股
上海徐匯區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營業廳
營業面積 總建築面積2060.51平方 其中:1F 469.41平方 1F為散戶大廳 2F 469.41平方 2F為中大戶室 7F 1121.69平方 7F為大戶室和辦公區域二、營運資金500萬三、員工構成 員工總數 17正式+2聘用+4保安+2清潔+3存管 其中:總經理1人,副總經理1人,享受副總待遇1人 中層幹部3人四、部門設置 1、綜合保障部 2、業務經營管理部
特色服務:每日進行盤後分析,為客戶上門開戶並辦理一切開戶手續。定期對重要客戶進行回訪。
乘車路線:17路、128路、43路、41路、104路到大木橋路下,明珠大飯店內。
咨詢電話:021-64310880*50726 021-64670308
委託電話:021-962188
全國統一客服熱線:4008-888-888
官方網址:http://www.chinastock.com.cn
你要是投資長線,建議你買優質的藍籌股票,收益率絕對遠遠高於基金
3.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的歷史年表
1905年,清政府成立「大清戶部銀行」,總行設於北京,但主要業務由上海分行經營。
1908年,「大清戶部銀行」改名為「大清銀行」。
1912年,民國元年
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下令將「大清銀行」改為中國銀行,行使「中央銀行」職能。
2月5日中國銀行在上海市漢口路3號(原大清銀行舊址)開業。。
1928年,民國十七年
10月26日,公布《中國銀行條例》。
10月26日,中國銀行轉為政府特許國際匯兌銀行,總行也從北京遷到上海。
11月4日,中國銀行於英國倫敦成立倫敦分行,成為中國在海外成立的第一家銀行分支機構,同年於日本大阪成立大阪分行國民政府指定中國銀行為政府特許之國際匯兌銀行,致力於外匯業務操作,奠定國際貿易匯兌之專業特性。
11月16日,公布《交通銀行條例》。
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中國銀行於美國紐約成立紐約分行。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10月10日,中國銀行於泰國曼谷成立曼谷分行。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中國銀行於日本東京成立東京分行。
1949年,國共內戰大陸戰局確定,中國銀行總管理處及交通銀行隨同國民政府播遷台灣,留置中國大陸之中國銀行各部則被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收歸國有,續稱「中國銀行」,國外行處則繼續服務僑胞,吸收僑匯,並協助國民政府辦理國外采購事宜。
1960年,中國銀行總管理處國外部在台復業,仍為國際貿易與匯兌之專業銀行,並經辦一般商業銀行業務。
1960年,交通銀行在台北市恢復營業後,仍為工業建設專責銀行。總行原設於台北市峨嵋街,後來曾遷至台北市衡陽路九十一號。
1971年,民國六十年
12月14日,台灣當局立法院三讀通過修正前《中國銀行條例》為《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條例》,並修正全文11條
12月15日,台灣當局領導人公布《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條例》,
12月17日,台灣的中國銀行更名為中國國際商業銀行(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簡稱ICBC)並改制為民營。
1974年,8月1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巴拿馬成立巴拿馬分行,為拉丁美洲境內所設立的第一家台資銀行。
1975年,配合台灣當局政策,台灣的交通銀行定位自工業專業銀行轉為開發銀行。
1975年,9月15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美國芝加哥成立芝加哥分行。
1979年,
2月24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台灣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股票上市代號台證所:2806
台灣當局立法院修正《交通銀行條例》,規定『以辦理中長期開發授信、創導性投資與創業投資、輔導授信與投資事業暨其他相關金融業務為主要任務,致力於配合政府經濟政策及經建計劃,協助策略性及重要工業發展,以改善產業結構,促進工業升級』為任務。
1982年,9月16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巴拿馬個朗自由區成立個朗自由區分行。
1984年,7月2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美國洛杉磯成立洛杉磯分行。
1986年,民國七十五年,中國國際商業銀行
1月16日,於法國巴黎成立巴黎分行。
8月15日,於澳大利亞悉尼成立悉尼分行。
1989年,4月12日,台灣的交通銀行於美國矽谷成立矽谷分行。
1990年,10月22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荷蘭阿姆斯特丹成立阿姆斯特丹分行。
1991年,台灣當局立法院修正《交通銀行條例》,台灣的交通銀行成為面向大眾的服務性金融機構,資本額新台幣貳佰億元。
1992年,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撥捐基金成立財團法人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文教基金會,基金總額新台幣二億元,基金會以其孳息從事有關目的事業。
12月,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加拿大成立子銀行。
1995年,7月4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菲律賓馬尼拉成立馬尼拉分行。
1996年,台灣的交通銀行在台灣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股票上市代號台證所:2824。
1996年,8月10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越南胡志明市成立胡志明市分行。
1997年,3月,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新加坡成立新加坡分行。
1998年,1月20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馬來西亞吉隆坡聯邦直轄區管轄之納閩境外金融中心成立納閩分行。
1999年,4月20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澳大利亞布里斯本成立布里斯本分行。
2000年,《交通銀行條例》修正,廢除「中華民國國民為股東」之限制,完成該行民營化改革。
2001年,中國國際商業銀行
8月17日,關閉馬其頓代表處。(因應中華民國中止與馬其頓外交關系及停止兩國一切合作計劃)
10月1日,巴拿馬個朗市區分行裁撤
12月31日,加洛干分行裁撤。
2002年,台灣當局推動通過《金融控股公司法》。
2002年,民國九十一年
1月2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儲蓄部改制台北分行於本日開業(2006年改名台北復興分行)
2月4日,台灣交通銀行與國際綜合證券公司以股份轉換方式共同成立交銀金融控股公司。
5月7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撤回赴大陸蘇州地區設立代表人辦事處之申請案。
12月20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香港分行。
12月31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高雄分行駐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辦事處於本日正式裁撤。 以股份轉換方式與交銀金控合組「金融控股公司」,同時將金融控股公司名稱更名為兆豐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Mega Holding),簡稱兆豐金,股票上市代號台證所:2886。中國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下市。
2003年,民國九十二年中國國際商業銀行
1月6日,竹南簡易型分行於本日開業,首任經理由吳燦德擔任。
1月20日,汐止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林森榮擔任,樹林分行於同日起停止對外營業。
3月4日,城內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林良綏擔任。
3月27日,中鋼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賴國祺擔任。
4月15日,榮總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賀慧珍擔任;高雄漁港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劉家峰擔任;仁武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鄭明進擔任。
4月21日,駐外交部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林新居擔任。
5月19日,林森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劉漢鑫擔任;成大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張雅芬擔任。
2005年,
1月5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曼谷分行接獲泰國財政部正式函准升格改制為子銀行。
4月7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推出原子小金剛信用卡(「原子小金剛」即大陸所稱的「鐵臂阿童木」)。
5月24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英國倫敦設立倫敦代表人辦事處,正式對外運作。
8月8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泰國春武里設立春武里分行。
11月14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中科分行本日開業,汐止簡易型分行於同日停止對外營業。
12月21日,華總一義字第09400206071號公布廢止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條例、交通銀行條例、中國農民銀行條例。
2006年八月廿日整合為兆豐國際商業銀行之後2006年,民國九十五年
8月21日,兆豐金融集團旗下的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台灣金融機構代號017)與台灣交通銀行(原台灣金融機構代號003)合並,中國國際商業銀行為存續銀行,銀行合並同時更名為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Mega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Co., Ltd.),(台灣金融機構代號仍維持為017),SWIFT BIC CODE仍維持(ICBCTWTP),合並後原台灣交通銀行存款帳戶號碼由12碼配合調整為11碼,原中國商銀國內外分行存款帳號不變,SWIFT BIC CODE亦維持不變(例如:國外部SWIFT BIC CODE仍為ICBCTWTP007,紐約分行SWIFT BIC CODE仍為ICBCUS33)。
10月25日,成立「亞太區域中心」,為總管理處下之一級獨立單位,設有管理規劃組、北區行銷組、中區行銷組、南區行銷組及台商行銷組。
10月30日,泰國子銀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大眾股份有限公司」增設之「挽那分行」開業。(SWIFT BIC Code:ICBCTHBKBNA)
11月27日,本行於澳大利亞增設之「墨爾本分行」開業。(SWIFT BIC Code:ICBCAU2SMEL)
12月15日「中正國際機場分行」更名為「桃園國際機場分行」
2007年,
2月5日,「成大簡易型分行」遷址台中縣大甲鎮並更名為「大甲簡易型分行」,原成大簡易型分行停止對外營業,其帳務及存戶帳戶移轉至府城分行。
2月16日,成立「24小時安全管制服務中心」(簡稱「安管中心」)啟用。
4月2日,「台中港分行」遷址至台中市西屯區台中港路三段78之2號及78之2號2樓,並更名為「寶成分行」,原「台中港分行」並於同日改設立收付處,辦理國庫款之代收付。
5月21日,「倫敦分行」開業(SWIFT BIC Code:ICBCGB2L),並同時裁撤倫敦代表人辦事處。
6月11日,「宜蘭分行」遷移至宜蘭縣宜蘭市民族路338號1樓新址營業
7月2日,推出全新「理財中心網站」,提供民眾更多理財資訊。
7月16日,「東楠梓分行」遷址至新竹縣竹北市並更名為「竹北分行」。
7月23日,「鳳山分行」遷移至高雄縣鳳山市中山西路248號新址營業。
12月1日,城內簡易型分行停止對外營業,其帳務及存戶帳戶移轉至城中分行。
2008年,
2月18日,南港分行開業(SWIFT BIC Code:ICBCTWTP074)(南港分行由原成功簡易型分行更名遷址並提升為全功能分行)。
3月6日,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決議,同意在阿布達比 (AbuDhabi)設立代表處及澳門申設分行,為第一家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有服務據點的本國銀行。但為避免業務重疊,阿布達比代表處成立後,裁撤巴林代表處。
4月14日,北屯分行由台中市遷址台中縣大里市爽文路,同時更名為「大里分行」。
7月7日,金門分行於金門縣開業,首任經理由吉家英擔任。
11月10日,新生分行由彰化縣員林鎮遷址彰化縣鹿港鎮,同時更名為「鹿港分行」。
12月2日,孟買代表人辦事處於印度正式設立,代表由黃見益擔任。
2009年,
1月1日,營業部更名為金控總部分行 。
1月22日,竹南簡易型分行升格為竹南科學園區分行 。
2012年7月16日,蘇州分行開業,成為台灣兆豐國際銀行在中國大陸地區開設的首家分支機構。
4. 河南兆豐擔保公司有一筆賬出事,
我作為一個普通的同行,很想為大家做點什麼,但是大家知道,目前擔保行業情況復雜,政府能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更不用說我們!!!
最近我了解到很多資金被套客戶的實際困難,很多人是糊里糊塗就陷進去了,到出事都不知道擔保公司是做啥的,也不知道自己的錢到底借給了誰!!!
鑒於以上種種情況,我想把我對擔保行業的一些看法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解決實際問題和以後的投資參考有所幫助,不成熟的地方還請大家原諒!!!
部分擔保公司為什麼會出事?
目前鄭州擔保市場出事的公司不下幾十家,所有公司出事並非偶然,而是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很多擔保公司之所以出事,從根本上來講就是操作不規范,要麼是違規吸收了客戶的資金,要麼是項目的風險沒有嚴格把控或抵押物不夠充分。所有出事的擔保公司都有一個共同點:通過高息的誘惑,直接通過刷pos機或以假項目進行欺騙的形式把投資客戶的資金吸收到擔保公司自己的賬戶,之後有的是高息往外放貸,有的轉投到利息更高的擔保公司,有的將資金用於擔保公司老總旗下的實體企業,不管是哪種方式,只要放出去的資金不能按時收回,擔保公司就不得不拆東牆補西牆,稍有風吹草動就可能產生連鎖反應,導致客戶血本無歸,或者被迫延期,最終受害者是廣大投資客戶。
投資客戶資金被套怎麼辦?
如果客戶不幸資金被套,首選要保持冷靜,千萬不能沖動,不能做傻事,沖動和做傻事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和其它客戶一起商討對策,盡量要求政府介入調查,政府已經介入的我們要配合政府做好調查登記工作,和選出的客戶代表保持聯絡,同時要保護好自己手裡的合同等一切手續,不能輕易拿給任何人!因為擔保公司資金出不來的根源往往在於擔保公司違規吸收了客戶的資金並用於了非正規用途,所以解決問題、讓我們盡快拿回資金的突破口就在於弄清擔保公司的資金去向,將流出的資金追回,這樣才能對我們客戶進行有效補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出事的公司在政府的介入下都有了可喜的進展,有的用財產進行置換,有的給出了明確的還款時間表,大部分資金流向已經摸清,雖然很多被迫續簽,但續簽正是政府給擔保公司彌補過失的機會,說明通過續簽具有還款的希望,真正無法解決的畢竟是個別,我相信政府一定不會讓大家的血汗錢打水漂,大家要有信心!
通過擔保公司進行投資,怎樣有效規避風險,保障資金安全?
擔保投資,安全為本!投資客戶做投資的目的在於保障本金安全的前提下獲得盡可能多點的收益,核心在於保障本金安全,關鍵在於選對擔保公司:
首先:必須選擇業務操作透明規范、不摸錢的擔保公司。規范體現在不摸錢、不刷卡、風控嚴謹、手續完善,透明體現在融資項目真實可靠,一切材料真實透明,並具有明確的借款用途和可靠的還款來源,具有充足的抵押物,轉賬流程公開透明。
其次:要選擇有經營許可證原件的擔保公司進行投資。
再次:要選擇有雄厚實力的擔保公司。
第四:要選擇機構完善、管理嚴謹、公司規模大、員工素質高的擔保公司。其中風控部門是擔保公司的核心部門,須有一批高素質的法務人才。
第五:可以參考其他投資客戶的口碑宣傳。
本人是省內一家著名擔保公司的投資經理,公司實力雄厚,業務操作規范透明,不摸錢,從未有過資金逾期,並且首批獲得了國家經營許可證原件,有任何關於擔保行業方面問題歡迎電話向我咨詢,用戶名里的手機號即是我的聯系方式!!!
5.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的歷史沿革
1905年,清政府成立「大清戶部銀行」,總行設於北京,但主要業務由上海分行經營。
1908年,「大清戶部銀行」改名為「大清銀行」。
1912年,民國元年
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下令將「大清銀行」改為中國銀行,行使「中央銀行」職能。
2月5日中國銀行在上海市漢口路3號(原大清銀行舊址)開業。。
1928年,民國十七年
10月26日,公布《中國銀行條例》。
10月26日,中國銀行轉為政府特許國際匯兌銀行,總行也從北京遷到上海。
11月4日,中國銀行於英國倫敦成立倫敦分行,成為中國在海外成立的第一家銀行分支機構,同年於日本大阪成立大阪分行國民政府指定中國銀行為政府特許之國際匯兌銀行,致力於外匯業務操作,奠定國際貿易匯兌之專業特性。
11月16日,公布《交通銀行條例》。
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中國銀行於美國紐約成立紐約分行。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10月10日,中國銀行於泰國曼谷成立曼谷分行。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中國銀行於日本東京成立東京分行。
1949年,國共內戰大陸戰局確定,中國銀行總管理處及交通銀行隨同政府播遷台灣,留置中國之中國銀行各部則被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收歸國有,續稱「中國銀行」,國外行處則繼續服務僑胞,吸收僑匯,並協助國民政府辦理國外采購事宜。 1960年,中國銀行總管理處國外部在台復業,仍為國際貿易與匯兌之專業銀行,並經辦一般商業銀行業務。
1960年,交通銀行在台北市恢復營業後,仍為工業建設專責銀行。總行原設於台北市峨嵋街,後來曾遷至台北市衡陽路九十一號。
1971年,
12月14日,中國台灣立法院三讀通過修正前《中國銀行條例》為《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條例》,並修正全文11條
12月15日,中國台灣領導人公布《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條例》,
12月17日,中國領導人的中國銀行更名為中國國際商業銀行(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簡稱ICBC)並改制為民營。
1974年,8月1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巴拿馬成立巴拿馬分行,為拉丁美洲境內所設立的第一家台資銀行。
1975年,配合政府政策,台灣的交通銀行定位自工業專業銀行轉為開發銀行。
1975年,9月15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美國芝加哥成立芝加哥分行。
1979年,
2月24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台灣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股票上市代號台證所:2806
立法院修正《交通銀行條例》,規定『以辦理中長期開發授信、創導性投資與創業投資、輔導授信與投資事業暨其他相關金融業務為主要任務,致力於配合政府經濟政策及經建計劃,協助策略性及重要工業發展,以改善產業結構,促進工業升級』為任務。
1982年,9月16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巴拿馬個朗自由區成立個朗自由區分行。
1984年,7月2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美國洛杉磯成立洛杉磯分行。
1986年,民國七十五年,中國國際商業銀行
1月16日,於法國巴黎成立巴黎分行。
8月15日,於澳大利亞雪梨成立雪梨分行。
1989年,4月12日,交通銀行於美國矽谷成立矽谷分行。
1990年,10月22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荷蘭阿姆斯特丹成立阿姆斯特丹分行。
1991年,立法院修正《交通銀行條例》,交通銀行成為面向大眾的服務性金融機構,資本額新台幣貳佰億元。
1992年,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撥捐基金成立財團法人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文教基金會,基金總額新台幣二億元,基金會以其孳息從事有關目的事業。
12月,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加拿大成立子銀行。
1995年,7月4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菲律賓馬尼拉成立馬尼拉分行。
1996年,交通銀行在台灣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股票上市代號台證所:2824。
1996年,8月10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越南胡志明市成立胡志明市分行。
1997年,3月,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新加坡成立新加坡分行。
1998年,1月20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馬來西亞吉隆坡聯邦直轄區管轄之納閩境外金融中心成立納閩分行。
1999年,4月20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澳大利亞布里斯本成立布里斯本分行。
2000年,《交通銀行條例》修正,廢除「中華民國國民為股東」之限制,完成該行民營化改革。
2001年,中國國際商業銀行
8月17日,關閉馬其頓代表處。(因應台灣中止與馬其頓外交關系及停止兩國一切合作計劃)
10月1日,巴拿馬個朗市區分行裁撤
12月31日,加洛干分行於本日裁撤。
2002年,中國台灣推動通過《金融控股公司法》。
2002年,
1月2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儲蓄部改制台北分行於本日開業(2006年改名台北復興分行)
2月4日,交通銀行與國際綜合證券公司以股份轉換方式共同成立交銀金融控股公司。
5月7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撤回赴大陸蘇州地區設立代表人辦事處之申請案。
12月20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香港分行。
12月31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高雄分行駐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辦事處於本日正式裁撤。 以股份轉換方式與交銀金控合組「金融控股公司」,同時將金融控股公司名稱更名為兆豐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Mega Holding),簡稱兆豐金,股票上市代號台證所:2886。中國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下市。
2003年,民國九十二年中國國際商業銀行
1月6日,竹南簡易型分行於本日開業,首任經理由吳燦德擔任。
1月20日,汐止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林森榮擔任,樹林分行於同日起停止對外營業。
3月4日,城內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林良綏擔任。
3月27日,中鋼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賴國祺擔任。
4月15日,榮總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賀慧珍擔任;高雄漁港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劉家峰擔任;仁武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鄭明進擔任。
4月21日,駐外交部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林新居擔任。
5月19日,林森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劉漢鑫擔任;成大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張雅芬擔任。
2005年,
1月5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曼谷分行接獲泰國財政部正式函准升格改制為子銀行。
4月7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推出原子小金剛信用卡。
5月24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英國倫敦設立倫敦代表人辦事處,正式對外運作。
8月8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泰國春武里設立春武里分行。
11月14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中科分行本日開業,汐止簡易型分行於同日停止對外營業。
12月21日,華總一義字第09400206071號公布廢止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條例、交通銀行條例、中國農民銀行條例。
2006年八月廿日整合為兆豐國際商業銀行之後2006年,民國九十五年
8月21日,兆豐金融集團旗下的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台灣金融機構代號017)與交通銀行(原台灣金融機構代號003)合並,中國國際商業銀行為存續銀行,銀行合並同時更名為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Mega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Co., Ltd.),(台灣金融機構代號仍維持為017),SWIFT BIC CODE仍維持(ICBCTWTP),合並後原交通銀行存款帳戶號碼由12碼配合調整為11碼,原中國商銀國內外分行存款帳號不變,SWIFT BIC CODE亦維持不變(例如:國外部SWIFT BIC CODE仍為ICBCTWTP007,紐約分行SWIFT BIC CODE仍為ICBCUS33)。
10月25日,成立「亞太區域中心」,為總管理處下之一級獨立單位,設有管理規劃組、北區行銷組、中區行銷組、南區行銷組及台商行銷組。
10月30日,泰國子銀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大眾股份有限公司」增設之「挽那分行」開業。(SWIFT BIC Code:ICBCTHBKBNA)
11月27日,本行於澳大利亞增設之「墨爾本分行」開業。(SWIFT BIC Code:ICBCAU2SMEL)
12月15日「中正國際機場分行」更名為「桃園國際機場分行」
2007年,
2月5日,「成大簡易型分行」遷址台中縣大甲鎮並更名為「大甲簡易型分行」,原成大簡易型分行停止對外營業,其帳務及存戶帳戶移轉至府城分行。
2月16日,成立「24小時安全管制服務中心」(簡稱「安管中心」)啟用。
4月2日,「台中港分行」遷址至台中市西屯區台中港路三段78之2號及78之2號2樓,並更名為「寶成分行」,原「台中港分行」並於同日改設立收付處,辦理國庫款之代收付。
5月21日,「倫敦分行」開業(SWIFT BIC Code:ICBCGB2L),並同時裁撤倫敦代表人辦事處。
6月11日,「宜蘭分行」遷移至宜蘭縣宜蘭市民族路338號1樓新址營業
7月2日,推出全新「理財中心網站」,提供民眾更多理財資訊。
7月16日,「東楠梓分行」遷址至新竹縣竹北市並更名為「竹北分行」。
7月23日,「鳳山分行」遷移至高雄縣鳳山市中山西路248號新址營業。
12月1日,城內簡易型分行停止對外營業,其帳務及存戶帳戶移轉至城中分行。
2008年,
2月18日,南港分行開業(SWIFT BIC Code:ICBCTWTP074)(南港分行由原成功簡易型分行更名遷址並提升為全功能分行)。
3月6日,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決議,同意在阿布達比 (AbuDhabi)設立代表處及澳門申設分行,為第一家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有服務據點的本國銀行。但為避免業務重疊,阿布達比代表處成立後,裁撤巴林代表處。
4月14日,北屯分行由台中市遷址台中縣大里市爽文路,同時更名為「大里分行」。
7月7日,金門分行於金門縣開業,首任經理由吉家英擔任。
11月10日,新生分行由彰化縣員林鎮遷址彰化縣鹿港鎮,同時更名為「鹿港分行」。
12月2日,孟買代表人辦事處於印度正式設立,代表由黃見益擔任。
2009年,
1月1日,營業部更名為金控總部分行
1月22日,竹南簡易型分行升格為竹南科學園區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