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08年至2010年滬市A股共有多少家上市公司,其中同時發行B股和H股的有多少家謝謝!
601107 四川成渝 0107.HK 2009-7-27
601186 中國回鐵建 1186.HK 2008-3-10
601288 農業銀行 1288.HK 2010-7-15
601618 中國中冶 1618.HK 2009-9-21
601727 上海答電氣 2727.HK 2008-12-5
601766 中國南車 1766.HK 2008-8-18
601880 大連港 2880.HK 2010-12-6
601898 中煤能源 1898.HK 2008-2-1
601899 紫金礦業 2899.HK 2008-4-25
002490 山東墨龍 0568.HK 2010-10-21
沒有同時發行B股的公司
B. 同時發行A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限售股上市流通為什麼不能在H流通呢
H股在香港抄發行,是國際接軌的,不允許你搞什麼國企股、法人股、限售股這些貓膩。
A股股票在發行時候,國家、上市公司、管理層為了控制公司,都可能有三種股票沒有到股市上流通:
1、戰略配售股:是我們在網上申購的時候,公司配售給公司的,叫做「網下配售」。這些股票要被限制三個月,之後才可以上市流通。2月5日中石油的10億股解禁,就是這種。
2、小非:在網上發行之前,大約5%以上的股票低價配發給公司的高管,這個股票要一年之後才可以上市,叫做「小非」。
3、大非:在網上發行之前,大約10%以上的股票低價配發給其它公司(大股東),這個股票要三年之後才可以上市,叫做「大非」。
C. 公司如何在A股市場上市的同時在H股上市
1、A股是在內地發行交易所上市的,以人民幣作為票面貨幣的股票,H股是在香港發行交易所上市的,以港幣作為票面貨幣的股票。發行條件是分別滿足這兩個交易所對上市公司的發行上市要求。
2、上市公司往往把旗下資產組合包裝,同一公司或者以子公司的形式分別在內地滬深交易所和港交所發行上市,其總公司作為大股東既實現了對實際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又達到了在內地和香港分別融資的目的。投資者投資目標是公司的未來利潤,同一公司分紅會以人民幣和港幣兩種形式分別給予兩地投資者。
3、在香港上市的條件
一、財務要求
符合下列其中一項測試:
1. 盈利測試:
上市前1年盈利≥2000萬港元。 上市前2-3年累積盈利≥3000萬港元 預計上市時市值≥2億港元。(估值)
2. 市值/收入測試
預計上市時市值≥40億港元 最近一年收入≥5億港元 3. 市值/收入/現金流測試 預計上市時市值≥20億港元 最近一年收入≥5億港元 前三年累積現金流≥1億港元。
二.管理層和擁有權
新申請人必須具備不少於3個財政年度的營業記錄。 管理層在最近3個財政年度維持不變
最近一個勁審核的財政年度內擁有權和控制權維持不變。
三.公眾持股量
最低公眾持股量一般為25%
如上市時預期值超過100億港元,可接受15%-25%的公眾持股量 至少300名股東 四.上市後的持續責任
必須委任一名保薦人以協助處理上市申請
每半年公布一次公司業績
委任至少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
D. 一家公司為什麼要在不同的市場發行股票啊 如發行A股又發行H股
1、a股是在內地發行交易所上市的,以人民幣作為票面貨幣的股票,h股是在香港發回行交易所上市的,以港答幣作為票面貨幣的股票。發行條件是分別滿足這兩個交易所對上市公司的發行上市要求。
2、上市公司往往把旗下資產組合包裝,同一公司或者以子公司的形式分別在內地滬深交易所和港交所發行上市,其總公司作為大股東既實現了對實際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又達到了在內地和香港分別融資的目的。投資者投資目標是公司的未來利潤,同一公司分紅會以人民幣和港幣兩種形式分別給予兩地投資者。
E. 一個公司為什麼即既可以發行a股又可以發行h股
法律允許企業為了發展
F. 先發H股再發A股,和先發A股再發H股,同時發行,三者有什麼區別急,詳細點,謝謝!
H股和A股上市都是為了籌錢,籌到資金為公司發展作後盾,兩地上市是因為一些大銀行像農業銀行,工商銀行等很多國有控股銀行都兩地上市 ,形成了一種默契,國家也支持,能形成一種相對的現代管理企業,大體上就這樣了,當然還有很多對企業的有利因素,你經常關注新聞就慢慢會了解了 其實三種發行方式都不是具有很大不同的意義,原則上都是為了籌到錢,在A或H上市時都要提交申請上市各種文件,之後官方要進行核准,這個期間有一段時間最不確定的,即不知什麼時候批准你上市,又或者文件不夠齊全,要補充,都要時間,並且都是不確定的,就算上市公司想同時上市,但是法律上的條件在兩地又不同,更何況股民也不會答應你推遲上市(錢的流動性問題),小公司是很難同時上市的,只有像農業銀行這種國資背景,中央出面才可以同時上市,多了解一下政治吧,慢慢學
G. 同個資產可以再國內和香港同時上市A股和H股嗎
同一個公司是可以在國內和香港同時上市的。就如同國債可以在大陸跟香港同時發售一樣,版也可以在海外權發售一樣。
上市公司在A股募到錢,也想去港股募點錢,於是就去香港上市,大家出錢成為股東。
在A股H股同時上市是因為發行條件分別滿足這兩個交易所對上市公司的發行上市要求。
於是上市公司把旗下資產組合包裝,同一公司或者以子公司的形式分別在內地滬深交易所和港交所發行上市。
其總公司作為大股東既實現了對實際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又達到了在內地和香港分別融資的目的。
H股是指公司注冊地在境內但又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股票。目前在A股和H股同樣的一份股權,享受同樣的收益權、表決權。
H. 我國同時發行A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 舉例,十家
http://hk.eastmoney.com/a_hStock.html
全部a+h上市的企業名單加回比價答表
I. 同時發行A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應當如何運用會計政策及會計估計拜託各位了 3Q
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解釋,對於此問題作出了相應的詳細解釋: 一、同時發行A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執行企業會計准則時應當如何正確地確定會計政策? 答:(一)同一交易事項,企業會計准則已有明確規定,國際財務報告准則未作規范的,公司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重點應關注下列交易事項,其他比照辦理。 1.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公司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的規定進行處理,不得在H股財務報告中改用購買法。 2.企業進行公司制改建過程中的資產評估,應按評估確定的價值作為公司資產、負債的認定成本。在H股財務報告中,不應將改制時按照評估價值確認的資產、負債金額調整為改制前的賬面價值,也不得重新評估確認資產、負債價值。 3.從事礦山開采、建築施工、危險品生產、道路交通運輸以及煤炭生產和煙花爆竹生產等公司,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規定提取的安全生產費,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規定,在確認成本費用的同時,確定相應的負債,不得在H股財務報告中將已計提的安全生產費用調整為所有者權益。 企業在未來期間使用已計提的安全費購建固定資產時,沖減有關負債,同時全額結轉固定資產累計折舊,涉及的固定資產在以後期間不再計提折舊。 4.保險人在取得原保險合同過程中發生的手續費、傭金等,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規定,在發生時確認為當期損益,在H股財務報告中不得將該類支出分期攤銷。保險人在取得再保險合同過程中發生的手續費、傭金等,比照處理。 (二)同一交易事項,企業會計准則已明確規定,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允許選擇的,公司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重點應關注下列交易事項,其他比照辦理。 1.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企業會計准則規定採用成本法核算,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允許母公司在其單獨財務報表中採用成本法或執行金融工具准則。公司應當根據企業會計准則規定,對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成本法進行確認和計量,不得確認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2.投資性房地產,企業會計准則規定可以採用成本模式計量,符合條件時也可以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公司在A股、H股財務報告中應當採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不應在A股財務報告中採用成本模式,在H股財務報告中採用公允價值模式;也不得在A股財務報告中採用公允價值模式,在H股財務報告中採用成本模式。 (三)本規定發布之前未按上述原則處理的,應當進行追溯調整。 二、同時發行A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執行企業會計准則中應當如何正確地進行會計估計? 答:同時發行A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對於同一交易事項所作的會計估計應當一致。重點關注下列事項,其他比照辦理。 (一)對礦區權益、井及相關設施計提折耗,A股及H股財務報告中應當採用一致的折耗計提方法,不能在A股財務報告中採用一種方法,在H股財務報告中選用另一種方法。 (二)公司確定與交易事項相關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無論是依據活躍市場的交易價格或是採用估值技術,A股、H股財務報告應作一致的判斷,不得在A股財務報告採用一個價值,在H股財務報告中採用另一價值。 (三)計量原保險合同准備金,保險人在A股和H股財務報告的原保險合同准備金應當一致。再保險合同准備金,也應比照處理。 (四)本規定發布之前未按上述原則處理的公司,應當進行追溯調整。 企業會計准則解釋第2號 一、同時發行A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應當如何運用會計政策及會計估計? 答:內地企業會計准則和香港財務報告准則實現等效後,同時發行A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除部分長期資產減值損失的轉回以及關聯方披露兩項差異外,對於同一交易事項,應當在A股和H股財務報告中採用相同的會計政策、運用相同的會計估計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不得在A股和H股財務報告中採用不同的會計處理。 二、企業購買子公司少數股東擁有對子公司的股權應當如何處理?企業或其子公司進行公司制改制的,相關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應當如何調整? 答:(一)母公司購買子公司少數股權所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第四條的規定確定其投資成本。 母公司在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因購買少數股權新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與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子公司自購買日(或合並日)開始持續計算的凈資產份額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所有者權益(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上述規定僅適用於本規定發布之後發生的購買子公司少數股權交易,之前已經發生的購買子公司少數股權交易未按照上述原則處理的,不予追溯調整。 (二)企業進行公司制改制的,應以經評估確認的資產、負債價值作為認定成本,該成本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應當調整所有者權益;企業的子公司進行公司制改制的,母公司通常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解釋第1號》的相關規定確定對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該成本與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差額,應當調整所有者權益。 三、企業對於合營企業是否應納入合並財務報表的合並范圍? 答: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33號--合並財務報表》的規定,投資企業對於與其他投資方一起實施共同控制的被投資單位,應當採用權益法核算,不應採用比例合並法。但是,如果根據有關章程、協議等,表明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應當將被投資單位納入合並財務報表的合並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