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稀土永磁上市公司有哪些
稀土資源類上市公司
.
包鋼稀土:稀土儲量萬噸。佔世界儲量62%,國內儲量87%。稀土類產品年產能為53997噸。包鋼集團將向公司排它性供應生產稀土精礦所需的強磁中礦、強磁尾礦。包頭白雲鄂博鐵稀土混合礦的稀土儲量佔全國稀土儲量的80%,礦藏豐富的白雲鄂博是全國人民的財富。
包鋼集團總資產414億元,擁有包鋼股份、稀土高科兩家上市公司,具備年產鋼1000萬噸的能力,是全國三大鋼軌生產基地、西北地區最大薄板生產基地、無縫鋼管生產基地。同時,包鋼集團還擁有全球最大的稀土礦資源,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工業基地,在全球稀有金屬及稀土功能材料領域地位舉足輕重。
廈門鎢業:80萬噸儲備鎢。12000噸鎢年產能。 世界鎢消耗25%來自公司,國內60%鎢消耗來自公司。自給率40-50%。 13萬噸稀土儲量,2000噸稀土年產能。
ST有色:713萬噸稀土,148萬噸鎢。 年產能為: 稀土不到20000噸,鎢不到2000噸。
辰州礦業:14萬銻儲量、4萬噸鎢儲量。 年產能為:3000噸銻,5000噸鎢。
五礦集團:整合江西稀土資源,五礦有色與兩家稀土分離企業的合資項目江西省贛州市,贛州離子型稀土礦儲量佔全國離子型稀土礦的40%左右,是國內重要的稀土生產基地。贛縣紅金稀土和定南大華目前分別擁有年處理離子型稀土礦4000噸和3000噸的 生產能力,未來合計將擁有7000噸/年的稀土分離能力。
廣晟有色:代碼600259,廣晟有色集團順利完成對S*ST聚酯的重組,旗下的有色稀土、鎢類業務實現借殼上市,並將持有1.25億股廣晟有色股份,占該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50.02%,成為廣晟有色的第一大股東。廣晟有色集團此次重組注入上市公司廣晟有色的14家企業包括5家鎢礦企業、8家稀土礦開采、冶煉、加工企業和1家銷售企業,構成了完整的稀土產業鏈。廣晟有色控制了廣東省所有的「稀土采礦權證」,是廣東省唯一合法的稀土采礦人;現有鎢金屬保有儲量5萬多噸,鎢礦山資源潛在價值約65億元,具備強勢的行業地位。努力將廣晟有色打造成為在國內乃至國際市場上都具相當影響力的以稀有稀土金屬為主、其他金屬為輔、有色金屬物流和機械製造為補充的稀土、鎢類全價值鏈的龍頭企業,從而提升我國的稀土、鎢類資源的產業優勢。
此次注入廣晟有色的廣東富遠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南方規模最大的離子型稀土全分離企業,產品50%出口,產銷率及市場佔有率國內領先。此次注入上市公司的龍南縣和利稀土冶煉有限公司,已自主研發並成功應用無酸耗稀土溶解技術和無氨無鈉皂化劑兩項專利技術。此次注入的廣東廣晟有色金屬進出口有限公司,是我國進出口500強企業之一。
廣晟有色的控股股東廣晟有色金屬集團是在原廣東省冶金廳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廣州公司的基礎上,於2002年3月成立的國有全資企業,是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屬下的一級集團,總資產21億元,職工4000多人。
廣晟有色集團主要從事有色金屬的采選、冶煉、金屬加工製造、銷售和進出口、大型倉儲物流業務,主導產業包括:稀土業、鎢業、銅業和銀錫業。其中,稀土冶煉分離能力8,000噸,居全國同行業第一;擁有裝備一流的國家級期貨交易所大型有色金屬交割倉一座;擁有金粵幕牆裝飾工程公司等一批具備較高市場知名度的優勢企業。截至2006年底,廣晟有色集團保有礦產儲量:鎢5萬多噸和部分鉬、鉍等資源,潛在價值65億元左右;擁有十分珍貴的稀土資源,潛在價值230億元左右;廣晟有色集團擁有廣東最大的銅礦和廣東最大的銀礦,銅礦潛在價值約180億元,銀礦潛在價值約160億元。
中色股份:中色股份與江蘇卓群、常熟盛昌等企業一地遷址合資在廣東省韶關市新豐縣境內投資建設7000噸/年稀土分離項目,新豐縣也是國內重要的離子型稀土礦的重要產區。中色股份子公司珠江稀土、江蘇卓群和常熟盛昌現有南方離子礦稀土分離能力分別為3000噸/年、2000噸/年和1500噸/年,項目建設後將關閉其現有的生產能力,因此中色股份未來控制的稀土分離能力也將達到7000/年。
❷ 冶金分離企業有多少家
目前,稀土冶煉分離企業從99家壓縮到59家,6家稀土集團主導市場的格局初步版形成,整合了全國23家稀權土礦山中的22家、59家冶煉分離企業中的54家,扭轉了「多、小、散」的局面,冶煉分離產能從40萬噸壓縮到30萬噸。
❸ 稀土元素的分離的公司
1.生產規模
江西省稀土分離企業有家,目前離子型稀土礦分離能力8100噸/年;北方氯化稀土分離能力8000噸/年。調查表明江西省稀土分離企業大部分是中小型企業,處理能力相當,資源相仿,產品雷同。
2.稀土產品
江西稀土分離企業能夠生產的高純單一稀土產品共14種,完全能夠滿足國內外稀土市場的需求。江西省的稀土分離企業產業集中度低,存在初級產品生產能力過大的現狀。主要表現在:一是絕大部分企業還只能生產3-4個高純單一稀土產品,而且高純產品大都是些輕稀土或個別中、重稀土元素,如鑭、釹、鏑、釔等,大部分重稀土元素沒有進一步分離而是以富集物形式銷售;二是稀土高附加值產品,拳頭產品很少。
3.發展動態
(1)新建和技改擴建工程。在現有分離企業中,有4家企業已規劃進行技術改造,擴大分離規模,將新增分離能力2800噸/年,另有4家企業正在建設中,新增分離能力5800噸/年,這樣江西省離子稀土礦分離能力將達到16700噸/年,北方氯化稀土分離能力基本上保持不變。
(2) 技術水平。江西省稀土企業基本上採用P507-煤油鹽酸體系和環烷酸-煤油-混合醇鹽酸體系提釔的萃取分離工藝。近幾年,對工藝的技術改造資金投入不足,工藝技術與生產裝備與外省大企業差距明顯,表現出材料消耗偏高,經濟效益不好;先進分離工藝的研究與後續產品物理性能指標的研究開發進展緩慢,產品更新或升級換代滯後於市場的變化,結果是企業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差,競爭力不強。江西金世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消化、吸收、移植、開發設計出先進的最小萃取量連續使用和洗+反萃取等工藝的模糊萃取工藝分離北方氯化稀土,該工藝材料消耗比國內同類企業低20%-30%,並對進槽流量實現計算機控制。目前,國內高校、科研機構及生產企業正致力於稀土串級萃取自動化控制系統的研究並在生產中實施,即串級萃取模擬和優化設計軟體兩個核心系統,結合在線分析。後處理現狀:目前江西省還沒有哪家企業真正作到稀土沉澱和煅燒稀土產品自動控制,同國內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相比,後處理技術裝備差距明顯,該因素將影響江西省稀土產品的物性指標及產品的一致性和穩定性,制約稀土產品更新換代和升級,影響江西省稀土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新技術引進:江西金世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與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合作,採用HAB雙溶劑萃取體系分離高純釔的新工藝,並與東北大學自動化研究中心合作開發計算機在線分析和信號閉環監控的研究,目前該生產線正在試生產。由贛州虔東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安遠欣山有色金屬冶煉廠、南昌大學共同投資組建的江西明達功能材料有限責任公司,開發和生產稀土超細粉產品。此次調查還了解到有些企業計劃採用Cyanex 272萃取劑來改善重稀土的反萃取性能,進行重稀土元素銩、鐿、鑥的分離工藝。
(3)產品結構。隨著技術改造項目和新建項目的完成,江西省稀土產品結構將得到進一步完善,稀土產品齊全,產業相對集中的局面即將形成。稀土產業中龍頭企業或者幾家骨幹企業並駕齊驅的新局面也將形成。
❹ 符合《稀土行業准入條件》的企業名單總共有多少家
根據《稀土行業准入條件》和《稀土企業准入公告管理暫行辦法》,經企業申報,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核實、專家復核、現場核查、以及網上公示,現將符合《稀土行業准入條件》的企業名單(第五批)予以公告。
附件:符合準入條件的企業名單(第五批)
符合《稀土行業准入條件》的企業名單(第五批)
序號
企業名單
企業性質
准入企業范圍
省(區)
1
中鋁稀土(江蘇)有限公司
冶煉分離
(1)江蘇卓群納米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2)阜寧稀土實業有限公司
(3)宜興長江稀土冶煉廠
(4)常熟市盛昌稀土科技有限公司
江蘇
2
贛州稀土龍南冶煉分離有限公司
冶煉分離
原龍南縣萬寶稀土分離有限責任公司
江西
3
中鋁廣西有色崇左稀土開發有限公司
礦山
中鋁廣西有色崇左稀土開發有限公司
廣西
4
四川漢鑫礦業發展有限公司
礦山
四川漢鑫礦業發展有限公司
四川
❺ 稀土行業現在有哪些上市公司
展|稀土行業現在有ST有色(600259)、廈門鎢業(600549)、中色股份(000758)包鋼稀土(600111) 、五礦發版展|(600058)、江西權銅業(600362) 、廣晟有色 (600259)、天通股份(600330) 、寧波韻升 (600366)、北礦磁材 (600980)等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The listed company)是指所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謂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沒有上市和沒有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這種公司到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須經過批准外,還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公司法》、《證券法》修訂後,有利於更多的企業成為上市公司和公司債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❻ 稀土礦的污染多少年可以消除
稀土礦造成的污染半個世紀才能消除。
我國礦產資源儲量多、品種全。現已探明的稀土儲量達1億t以上,而且還有較大的資源潛力。品種全,17種稀土元素除鉕尚未發現天然礦物,其餘16種稀土元素均已發現礦物、礦石。
在所勘查和開發的礦床中,通過選冶工藝從礦石礦物中提取出16種稀土金屬,現已生產出幾百個品種和上千個規格的稀土產品,不僅滿足了國內需求,而且已大量出口,成為中國出口創匯的主要礦產品及加工產品之一。
(6)集團稀土礦山冶煉分離企業名單擴展閱讀:
分布:北輕南重。
即輕稀土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區,重稀土則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尤其是在南嶺地區分布可觀的離子吸附型中稀土、重稀土礦,易采、易提取,已成為中國重要的中、重稀土生產基地。此外,在南方地區還有風化殼型和海濱沉積型砂礦,有的富含磷釔礦(重稀土礦物原料)。
在贛南一些脈鎢礦床(如西華山、盪坪等)伴生磷釔礦、硅鈹釔礦、釔螢石、氟碳鈣釔礦、褐釔鈮礦等重稀土礦物,在鎢礦選冶過程中可綜合回收,綜合利用。
❼ 中國六大稀土集團有沒有中色股份
我國的新一輪稀土整合始於2009年,信號是大幅縮緊稀土出口配額。2010年,我國全年稀土出口配額總量僅為30258噸,比2009年減少了近40%,而在此前5年,每年稀土出口配額年遞減額均未超出10%。
政府的考慮是,通過出口管控,達到保護資源和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此後兩年,稀土整合思路逐漸系統化,稀土大集團戰略也被搬上檯面。2011年5月10日,國務院專門發布《關於促進稀土行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此後,中國圍繞稀土資源開發、冶煉分離和流通市場秩序等展開一系列整治,並由工信部提出組建大型稀土產業集團的方案。
稀土資源分為輕稀土和中重稀土兩類,前者以包頭白雲鄂博、四川冕寧、山東微山的氟碳鈰礦為主,後者以南方離子型礦為主,富集於江西、廣東、福建、廣西、雲南等地區。
當時,包鋼已有一統北方稀土市場的架勢,但在南方中重稀土中,一直活躍著五礦集團、中色股份(000758.SZ)、中鋁公司三家央企,以及贛州稀土、江銅、廣晟有色(600259.SH)、廈門鎢業(600549.SH)等地方實力企業。
作為國家的一種戰略資源,誰有稀土誰就能「一夜暴富」,在稀土價格暴漲之時已經得到驗證。同樣,整合本身意味著利益再分配,在稀土新版圖的劃定過程中,沒有哪個企業真正想缺位。
事實也證明,這些企業無一例外都參與到了南方稀土業的整合大潮中。
「稀土大集團戰略幾經調整,從剛開始北方、南方各成立一家,到後來提出的兩到三家,再到現在的「5+1」方案,稀土整合的雛形已經基本形成。」百川資訊稀土分析師杜帥兵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國務院近期通過的全國大型稀土集團組建「1+5」工作方案,明確北方包鋼(集團)公司、中國五礦、中鋁公司、贛州稀土、廣東稀土和廈門鎢業分別牽頭進一步推進兼並重組,組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這6家企業將拼接成中國稀土的新版圖。
這其中,五礦集團是最早涉足稀土業的央企,實力最為強勁。
按照五礦有色總經理焦健的說法,對稀土尤其是中重稀土,五礦的策略是在國內通過有效整合實現資源相對集中,從而掌握話語權。
2008年11月,五礦集團旗下五礦有色聯合江西贛縣紅金稀土有限公司、定南大華新材料有限公司組建五礦稀土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江西落腳。其後,五礦集團又不斷在湖南、廣東和廣西等區域「跑馬圈地」,最終形成了今天較為完備的稀土產業鏈。目前,僅以五礦拿下的6家稀土礦分離企業算,其稀土分離產能就佔到南方稀土產能的一半。
相比五礦集團,中鋁公司是稀土產業的「新兵」,但作為國內有色企業的龍頭,同樣被列為稀土整合的牽頭人。「我們的稀土產業從無到有,現在已經取得了大型稀土集團的資格,可以在廣西、江蘇、四川等地開發。」中鋁公司董事長熊維平曾向本報記者如是介紹。
2011年6月7日,中鋁公司與江蘇省5家稀土分離企業及1家貿易公司,共同成立中鋁稀土(江蘇)有限公司,從而獲得稀土分離能力3.47萬噸/年。為保障稀土資源供應,中鋁公司又先後與廣西、江西、廣東、福建等資源地簽署了一批戰略合作協議。
中鋁新聞發言人袁力說,中鋁現已逐步形成了以「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公司」為基礎的技術研發基地,以廣西、廣東等省為基礎的資源保障基地,以江蘇四家分離企業為基礎的分離冶煉基地的產業布局。
如今,中鋁公司的產業觸角又延伸至四川省。3月26日,中鋁領銜的中鋁四川稀土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未來將通過這一平台,逐步整合四川省相關稀土產業。
按照早前的思路,南方離子型稀土將形成前三名稀土企業產業集中度達80%的目標。但為了防止被對手吃掉,各個地方實力企業則通過拉攏地方政府等方式,逐步建立起各自的稀土王國。
兩年前的一次行業會上,廈門鎢業副總裁鍾可祥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南方稀土整合的現狀,已經跟國家原來的期望思路有些不同: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廣東、福建先後以廣晟有色和廈門鎢業為主建立了各自的地方稀土產業集團,即便進度較慢的贛州稀土,也取得了實質性突破。
「國務院召開的相關會議已經原則上同意由贛州稀土集團牽頭組建中國南方最大的稀土集團。」贛州市市長冷新生近期公開表示,贛州目前已經拿到了國家級稀土集團的「路條」。
早在去年3月,贛州市就籌備成立集開采、冶煉分離、加工、貿易、研發於一體的大型稀土企業集團—贛州稀土集團有限公司,成南方稀土龍頭企業和第一大資源平台,是目前贛州稀土唯一采礦權人。
與上述南方稀土的諸侯割據不同,以輕稀土為主的北方將組成一個大集團。按照此前方案,北方大集團戰略,將由包鋼集團牽頭,聯合甘肅稀土集團公司,吸收四川、山東等地骨幹企業共同發起設立。
值得關注的是,四川省雖以輕稀土為主,但其兩個主力礦冕寧氂牛坪稀土礦、德昌大陸槽稀土礦的儲量均居國內前列,這一獨特優勢,自然成為大企業眼裡的「香餑餑」。在大批外來「淘金者」中,江銅集團在冕寧運作多年,並有望在這一區域整合中分得一杯羹。
此外,同樣具備實力但未寫進大集團名單的還有中色股份,這家企業旗下的中色南方稀土(新豐)有限公司已與當地政府合建了稀土礦業公司,正在運作的7000噸/年分離項目不容忽視。
利益博弈
「整合仍將是未來中國稀土產業結構調整的核心之一,重點將是冶煉分離環節的整合以及上下游全產業鏈的整合。」安泰科稀土市場研究分析師陳歡說。
但在整合過程中,不僅充斥著央企與地方政府的博弈,大集團內部鏈條如何理順、如何解決生產指標不夠等難題,也逐一暴露。
鍾可祥透露,國內一些央企,也曾前往福建省與廈門鎢業洽談合作,「只要有想法的都去談」,但福建省選擇了扶持本省骨幹企業,拒絕了央企的好意。
中國科學院院士嚴純華曾向本報記者表示,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在稀土行業整合這個問題上利益是一致的,戰略是統一的,但因為「考慮的方式和所處的位置不同,導致了戰術層面上有些不同」。
如今,在四川省的稀土整合中,類似矛盾已經隱現。在中鋁公司宣布進軍四川稀土業的同時,江銅旗下四川江銅稀土公司就聯合其他5家企業共同發起設立了「四川金攀西稀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這同樣是一家集開采、冶煉分離、加工、研發於一體和具備完整產業鏈的大型稀土企業集團。
在今年「兩會」期間,四川經信委主任王海林甚至表示,鑒於四川本地沒有比較強的稀土大企業,未來將由江銅一家主導四川稀土的重組。但不在六大集團之列的江銅,未來採取什麼方式與中鋁「對抗」,有待觀察。
即便相對明晰的北方輕稀土整合,到目前為止,包鋼雖然早與內蒙古自治區內的相關企業簽了重組協議,但實質性重組工作遲遲沒有展開,何時能完成對甘肅、山東等其他省份企業的兼並重組,更無明確下文。
「整合後還是"各自為政",並沒有在稀土市場上起到集中性。」一位行業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像中鋁在江蘇的幾個分離廠,基本還是維持原來的老客戶,中鋁只管定價和開票等,下一步它在四川怎麼弄還不清楚。
更深的問題還在於,這些大集團成立後,如何解決內部各個企業的「吃飯」問題。
杜帥兵表示,整合後期的大問題是產能過剩怎麼解決的問題。「像包鋼,整合完了,整個產業鏈條是不是已經理順,國家給它5萬噸指標,怎麼分配,都是問題。」他說。
據了解,目前國家給各企業下達的生產指標總計為9.38萬噸,但根據市場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稀土產能已超出40萬噸,「指標不夠、私礦來湊」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徹底解決。
「整個稀土產業,現在除了正規的產量,還有很大一部分來自私礦,私礦打擊不完,就算集團整合,產能那麼大,企業生存怎麼辦?」前述包頭企業高層說。
杜帥兵的擔憂是,稀土整合完成,如果私礦打擊不了,其他中小型企業還可以用,考慮到成本等因素,等到出口放開後,整合完的大集團可能還不如一些中小企業有優勢。「有些企業做稀土很多年了,也很老牌,總不能一句話就把它關停了。」他說。
對於這一局面,中國稀土行業協會會長干勇在「兩會」期間向媒體坦承,國內稀土行業整合只是剛剛開始,任重道遠,「還需要真正的、規范的稀有金屬、戰略資源的保護制度,需要從立法層面來保護稀土等戰略資源」。
❽ 稀土冶煉分離產品主要有哪些
氧化鑭,氧化鈰,氧化鐠,氧化釹,氧化鋱,氧化鏑,氧化釔,氧化鉺,氧化銪,氧化鈥,氧化銩,氧化釤,氧化鉔等多種產品。
❾ 稀土上市公司有哪些
稀土資源類上市公司
.
包鋼稀土:稀土儲量5738萬噸。佔世界儲量62%,國內儲量87%。稀土類產品年產能為53997噸。包鋼集團將向公司排它性供應生產稀土精礦所需的強磁中礦、強磁尾礦。包頭白雲鄂博鐵稀土混合礦的稀土儲量佔全國稀土儲量的80%,礦藏豐富的白雲鄂博是全國人民的財富。
包鋼集團總資產414億元,擁有包鋼股份、稀土高科兩家上市公司,具備年產鋼1000萬噸的能力,是全國三大鋼軌生產基地、西北地區最大薄板生產基地、無縫鋼管生產基地。同時,包鋼集團還擁有全球最大的稀土礦資源,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工業基地,在全球稀有金屬及稀土功能材料領域地位舉足輕重。
廈門鎢業:80萬噸儲備鎢。12000噸鎢年產能。 世界鎢消耗25%來自公司,國內60%鎢消耗來自公司。自給率40-50%。 13萬噸稀土儲量,2000噸稀土年產能。
ST有色:713萬噸稀土,148萬噸鎢。 年產能為: 稀土不到20000噸,鎢不到2000噸。
辰州礦業:14萬銻儲量、4萬噸鎢儲量。 年產能為:3000噸銻,5000噸鎢。
五礦集團:整合江西稀土資源,五礦有色與兩家稀土分離企業的合資項目江西省贛州市,贛州離子型稀土礦儲量佔全國離子型稀土礦的40%左右,是國內重要的稀土生產基地。贛縣紅金稀土和定南大華目前分別擁有年處理離子型稀土礦4000噸和3000噸的 生產能力,未來合計將擁有7000噸/年的稀土分離能力。
廣晟有色:代碼600259,廣晟有色集團順利完成對S*ST聚酯的重組,旗下的有色稀土、鎢類業務實現借殼上市,並將持有1.25億股廣晟有色股份,占該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50.02%,成為廣晟有色的第一大股東。廣晟有色集團此次重組注入上市公司廣晟有色的14家企業包括5家鎢礦企業、8家稀土礦開采、冶煉、加工企業和1家銷售企業,構成了完整的稀土產業鏈。廣晟有色控制了廣東省所有的「稀土采礦權證」,是廣東省唯一合法的稀土采礦人;現有鎢金屬保有儲量5萬多噸,鎢礦山資源潛在價值約65億元,具備強勢的行業地位。努力將廣晟有色打造成為在國內乃至國際市場上都具相當影響力的以稀有稀土金屬為主、其他金屬為輔、有色金屬物流和機械製造為補充的稀土、鎢類全價值鏈的龍頭企業,從而提升我國的稀土、鎢類資源的產業優勢。
此次注入廣晟有色的廣東富遠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南方規模最大的離子型稀土全分離企業,產品50%出口,產銷率及市場佔有率國內領先。此次注入上市公司的龍南縣和利稀土冶煉有限公司,已自主研發並成功應用無酸耗稀土溶解技術和無氨無鈉皂化劑兩項專利技術。此次注入的廣東廣晟有色金屬進出口有限公司,是我國進出口500強企業之一。
廣晟有色的控股股東廣晟有色金屬集團是在原廣東省冶金廳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廣州公司的基礎上,於2002年3月成立的國有全資企業,是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屬下的一級集團,總資產21億元,職工4000多人。
廣晟有色集團主要從事有色金屬的采選、冶煉、金屬加工製造、銷售和進出口、大型倉儲物流業務,主導產業包括:稀土業、鎢業、銅業和銀錫業。其中,稀土冶煉分離能力8,000噸,居全國同行業第一;擁有裝備一流的國家級期貨交易所大型有色金屬交割倉一座;擁有金粵幕牆裝飾工程公司等一批具備較高市場知名度的優勢企業。截至2006年底,廣晟有色集團保有礦產儲量:鎢5萬多噸和部分鉬、鉍等資源,潛在價值65億元左右;擁有十分珍貴的稀土資源,潛在價值230億元左右;廣晟有色集團擁有廣東最大的銅礦和廣東最大的銀礦,銅礦潛在價值約180億元,銀礦潛在價值約160億元。
中色股份:中色股份與江蘇卓群、常熟盛昌等企業一地遷址合資在廣東省韶關市新豐縣境內投資建設7000噸/年稀土分離項目,新豐縣也是國內重要的離子型稀土礦的重要產區。中色股份子公司珠江稀土、江蘇卓群和常熟盛昌現有南方離子礦稀土分離能力分別為3000噸/年、2000噸/年和1500噸/年,項目建設後將關閉其現有的生產能力,因此中色股份未來控制的稀土分離能力也將達到7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