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香港小輪(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香港小輪(集團)有限公司(HongKongFerry(Holdings)Co.Ltd.,港交所:0050)隸屬於恆基兆業,於1923年成立的香港油蔴地小輪船有限公司為集團的創始成員。1989年,該集團重整架構,將控股公司易名為「香港小輪(集團)有限公司」。根據官方資料,在2005年12月31日,恆基兆業擁有香港小輪31.33%股權。
『貳』 香港小輪集團眾籌付息可靠嗎
眾籌說白了就是大家一起投資一個項目……比如家裡幾個兄弟大家出錢。合夥開一家商店……這也算眾籌……網上的眾籌其實很多都是幫別人賺錢。當然。自己也得到一點...
『叄』 我投資的理財產品,今天什麼都打不開,是不是跑路了,如果跑路了,我
在網路上投資理財,要事先了解清楚公司的背景。你試著明天看看能否打開,打不開只有選擇報警,把相關的證據留好。看是否有其他的在這個平台上理財的人能聯繫上,這樣大家一起商量會好一些。
『肆』 香港小輪是一個什麼樣的企業聽說他在港股市場有上市,是嗎
香港小輪集團是一個綜合性企業,成立於一九二三年,香港油蔴地小輪船有限公司已有一段悠久歷史。 集團於一九八九年重整架構,將控股公司易名為「香港小輪(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地產發展及投資、渡輪、船廠及相關業務、旅遊及酒店業務及證券投資。他共發行有356,273,883股港股。我查相關的港股咨詢就是在香港金道投資他那查的。
『伍』 李兆基李嘉誠誰最有錢,李嘉誠跟香港黑幫關系
李兆基,1928年2月20日生於廣東順德大良。他在家中排行第四,故有「四叔」的稱號。香港地產發展商,恆基兆業、中華煤氣主席、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副主席。
他是2008年1月福布斯雜志公布之香港富豪榜第三位,排名次於李嘉誠及郭炳湘等三兄弟,有「亞洲股神」之稱。身家為230億美元,摺合1795億港元。現任恆基集團主席,分別任香港恆基兆業發展有限公司及恆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主席兼總經理,恆基中國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兼總裁,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主席,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副主席,美麗華酒店企業有限公司、香港小輪(集團)有限公司、東亞銀行有限公司董事,香港地產建設商會副會長,香港港事顧問,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委會委員及推選委員會委員,香港順德聯誼總會榮譽會長,世界順德聯誼總會名譽會長。
2014年7月8日在場外增持2852.57 萬股恆地股份,沒有披露作價,持股比例由66.62% 增加至67.68%。李兆基上次於兩個月前增持股份,公開資料顯示,自2013年11月至今,他每次增持都在場內進行。
李嘉誠(1928年7月29日——),男,漢族,原籍廣東潮州潮安 ,祖籍福建莆田,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及和記黃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1939年6月,剛剛讀初中的李嘉誠在與家人輾轉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靜庵的家裡。1958年開始投資地產。1979年購入老牌英資商行「和記黃埔」,成為首位收購英資商行的華人。1981年獲選「香港風雲人物」和太平紳士。1989年獲英國女王頒發的CBE勛銜、1992年被聘為港事顧問、1993年度香港風雲人物、1995年至1997年任特區籌備委員會委員。自從1999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華人首富以來,連續15年蟬聯華人首富寶座。2011年,李嘉誠工夫茶傳奇故事入選國家孔子學院漢語外教文章。2014年《福布斯》雜志公布的全球富豪排名,李嘉誠的凈資產總值高達310億美元,蟬聯亞洲首富,全球排行第20位。2014年3月,李嘉誠將屈臣氏股份近25%作價440億港元賣給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在8個月中已套現超過710億港元。同年3月,出版相關傳記《李嘉誠:成功沒有偶然》。6月18日,李嘉誠旗下的維港投資宣布,投資美國紐約科技公司ModernMeadow,已為該公司完成1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用於研發培植細胞、製造皮革等技術。
李兆基李嘉誠誰最有錢:
當然是李嘉誠,看2014年最新版本的香港富豪排行榜!
排名 姓名 凈資產(億美元) 年齡 財富來源
1 李嘉誠/Li Ka-shing 310 85 多元化經營
2 呂志和/Lui Che Woo 220 84 博彩業
3 李兆基/Lee Shau Kee 200 85 多元化經營
4 郭炳江、郭炳聯及其家族/Thomas & Raymond Kwok & family 175 - 房地產
5 鄭裕彤/Cheng Yu-tung 155 88 多元化經營
6 劉鑾雄/Joseph Lau 97 62 房地產
7 米高·嘉道理及其家族/Michael Kadoorie & family 86 72 多元化經營
8 吳光正及其家族/Peter Woo & family 70 67 房地產
9 何超瓊/Pansy Ho 68 51 博彩業
10 馮國經、馮國綸兄弟/Victor & William Fung 47 - 采購
11 陳氏家族/Chen family 37 - 房地產
12 何猷龍/Lawrence Ho 34 36 博彩業
13 蔡志明/Francis Choi 33 66 房地產
14 蔡崇信/Joseph Tsai 32 49 電子商務
15 鄧耀/Tang Yiu 31 79 零售
16 邢李(火原)/Michael Ying 30 64 零售
17 陳啟宗、陳樂宗兄弟/Ronnie & Gerald Chan 29.5 64 房地產
18 李德義/Samuel Tak Lee 29 74 房地產
19 梁安琪/Angela Leong 28.5 52 博彩業
20 董建成及其家族/Chee Chen Tung & family 28 71 航運業
21 羅家寶/Law Kar Po 27 65 酒店
22 李運強/Patrick Lee 26 71 紙業
23 蘇海文/Helmut Sohmen 25 74 航運業
24 梁紹鴻/Edwin Leong 24 62 房地產
25 利氏家族/Lee family 23.6 - 房地產
26 方潤華/Henry Fong Yun Wah 23.5 89 房地產
27 汪穗中及其家族/Patrick Wang & family 23 63 電子產品
28 郭少明、郭羅桂珍夫婦/Simon & Eleanor Kwok 22.5 61 零售
29 伍步剛、伍步高/Michael & Patrick Wu 22 - 銀行業
30 曹其峰/Silas Chou 21.5 67 服飾
31 羅康瑞/Vincent Lo 21 64 房地產
32 李思廉/Li Sze Lim 20.5 56 房地產
33 柯為湘/Or Wai Sheun 20 62 房地產
34 李澤楷/Richard Li 19 47 電信
35 李國寶/David Li 18 74 銀行業
36 理查德·埃爾曼及其家族/Richard Elman & family 17 73 商品
37 羅伯特·米勒/Robert Miller 16 75 零售
38 羅嘉瑞/Lo Ka Shui 15 66 房地產
39 黃子欣/Allan Wong 14.5 63 電子產品
40 朱李月華/Pollyanna Chu 14 55 金融服務
41 許世勛及其家族/Sai Fun Hui & family 13.5 94 房地產
42 李文達/Lee Man Tat 13 84 蚝油
43 霍斯特·帕德威爾/Horst Julius Pudwill 11.4 69 電力設備
44 胡應湘/Gordon Wu 11.3 78 房地產
45 楊受成/Albert Yeung 11.2 69 多元化經營
46 陳婉珍/Ina Chan 11 59 博彩業
47 楊世杭及其家族/Franco Yeung & family 10.8 59 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48 馮鈺斌及其家族/Patrick Fung & family 10.7 66 銀行業
49 黃敏利/Wong Man Li 10.6 48 傢具
50 吉姆·湯普森(中文名:詹康信)/Jim Thompson 10 73 運輸
李嘉誠跟香港黑幫關系:
華人世界首富李嘉誠曾經是無數香港年輕人的偶像和人生奮斗的坐標,但似乎一夜之間,李嘉誠由英雄變成了香港人眼中的「惡霸」。現在一些香港年輕人把自己生活的困境、失業和低收入都歸罪於以李嘉誠為代表的富豪們。這絕對是觀察香港社會的指標性事件。
香港確實變了,從一個崇拜財富和成功的商業社會變成了仇富社會。李嘉誠等人的財富並非巧取豪奪,靠的是勤勞與拼搏。因此,這種仇富心態的背後是心理結構的大轉型。而且當這種仇富情緒一旦有出口可以發泄,便如卸了閘的洪水一路奔騰,仇恨的洪流捲走了自己,也傷及無辜。香港正在洪流中沉淪。
香港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被人忽視的是,原罪當然在港英當局。這首先是治理理念的問題。英國治下的香港是一種叢林規則式的自由主義經濟。結果,香港一方面成為世界上最自由、也是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同時卻有幾十萬人常年蝸居棚屋,貧富差距在發達地區位列前茅。這是典型的放任自由主義的遺產,富者越富,窮者越窮。窮人的生計和福利都不是港英政府所考慮的。一些港民看不到這一點而妄想做「英國人」,只能說英國殖民統治的高明。這種歷史結構一旦形成,接任者要在短期內改變歷史遺產是很困難的,但卻不得不面對歷史遺產的負效應。
其次,同樣是殖民統治的遺產,即彈丸之地的香港只發展起兩項可資驕傲的行業:房地產和金融服務。這兩大支柱產業恰恰是靠金錢說話的,窮人根本無力涉足,因而是一種病態的經濟結構。不僅如此,空間有限的地區如果依靠地產業作為經濟支柱,病態的房價就是必然的了,窮人的不滿也是必然的了。
問題是,過去為什麼香港人能安於現狀而今天卻開始仇富?其中固然有相對優勢的喪失而導致的心理落差,也有全球金融危機對香港經濟的沖擊而對民生的影響。但這些並不是最根本的,要知道新加坡面臨同樣的環境,為什麼新加坡能後來居上而超越香港?為什麼新加坡百姓能安居樂業?
根本原因還是在於香港內部的不合作。香港人要民主,中央政府同意立法會由競爭性選舉產生。但結果是什麼呢?以「長毛」為代表的議員們的「使命」就是反對政府,政府的任何民生工程都在反對中流產:旨在連通珠港澳的大橋不得經過香港,旨在打造更大規模自由貿易區的「前海工程」得不到開工,住房項目不能立項。所有這一切,內部的不合作再加上環境的變化,香港已變得不再那麼香了。
如果說「長毛們」沒有能力和願望發展經濟,卻有能力和願望去蠱惑民心。這次香港「佔領中環」是典型的民粹主義政治。民粹主義是自由主義經濟的副產品,即自由主義經濟導致社會的巨大不平等和社會憤懣,結果以「政治正確」的名義而爆發。民粹主義往往是政客政治動員的最好工具。一個口號、一個理念,便可以攪動熱血青年。
可見,從妖魔化李嘉誠,到「佔中」事件,泛民派已把港人的民生需求轉化為政治訴求,其背後是殖民統治留下的結構性負資產。一般民眾看不到、也不願意承認香港的「反對政治」乃民生之禍。我們看到,立法會競爭性選舉帶給香港的是政治僵局導致的經濟停滯。美國著名漢學家墨子刻說:「政治有斗爭有合作,但中國歷史上的派系政治似乎更不願意合作。」一旦黨爭民主把派系政治制度化,不合作政治只會加劇。如果真有那天,加上香港病態的經濟結構,香港焉有不沉淪之可能?(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教授)
『陸』 想去香港夜遊維多利亞港,坐船一般是坐什麼船呢
你好!
來香港游維港,乘坐香港標志性的天星小輪是你想都不用想的選擇。國家地理雜志曾將「乘坐天星小輪橫跨維多利亞港」列為「人生五十個必到景點」之一。嚴格上來說,乘坐天星小輪並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維港游,因為整個行程只持續8-10分鍾,而且只是往返於尖沙咀,灣仔/中環碼頭之間。但是因為價格便宜,也算是物美價廉的好選擇了。尤其是如果你只在香港做短暫停留,沒有那麼多時間在維港上耗著,這就更加是一個上上之選了。天星小輪成人單程票價只有港幣$ 2.5(平日),周末也只是港幣$ 3.4。
如果你希望維港游的時間長一點,天星小輪有限公司還推出了另外一些選擇。你可以乘坐按照1920年代天星小輪而設計的[輝星]雙層客輪,一邊品嘗船上的優質咖啡,一邊欣賞這懾人的美景。「天星維港游」將圍繞維多利亞港,包括尖沙咀,中環和灣仔地區游覽,全程大約1個小時,你可以一次性欣賞維港兩岸最有名的高樓大廈哦!如果你決定試一試[輝星]輪,你有以下5個選擇:日游通 (你可以在全日乘坐維港游觀光輪或無限次自由上落,成人票價為港幣$ 200,兒童為港幣$ 180);半日通(你可於指定時段內乘坐維港游觀光輪,無限次自由上落,成人票價為港幣$ 95,兒童為港幣$ 86); 日間單程環游票(成人票價為港幣$ 70,兒童為港幣$ 63); 夜間單程環游票(成人票價為港幣$ 140,兒童為港幣$ 126)和[幻彩詠香江]維港游(成人票價為港幣$ 170,兒童為港幣$ 153)。
洋紫荊維港游是由香港小輪集團承辦,他們擁有四艘極具特色的觀光船,每艘船可以載客350人。洋紫荊維港游由香港北角客運碼頭出發,途徑太古,筲箕灣,柴灣,鯉魚門,茶果嶺,啟德,紅磡,尖沙咀,灣仔,銅鑼灣,再回到北角,行程大約2個小時。
在所有維港游項目中,可能讓你最感興趣的[幻彩詠香江]自助晚餐維港游。有兩個時間段「晚上7點半至9點半」和「晚上8點至10點」。航程包括豐富的自助晚餐,現場樂隊伴奏,欣賞「幻彩詠香江」表演。成人票價為港幣$ 400,2-10歲小童票價為港幣$ 260(不包括服務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