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現在發電企業是民營的多還是國營的多
幾大集團都改制了,但還是國資委管,數量上是民企多,規模和發電裝機還是幾大集團的大。
大城市的火電廠不一定非要幾個,取決於當地煤炭、燃氣等能源介質和交通運輸情況。
電網能力強或者水電豐富的城市,也可以沒有熱電廠。
B. 中國熱電民營企業有哪些
海爾別的沒聽說很出名的
C. 混改地方電力唯一上市企業
相比之下,一直鮮有改革動作的南網在該領域卻先行一步。有消息稱,其混改方案已上報,未來或將在一些大的輸變電項目以及有實驗創新性質的供電區進行探索。事實上, 11月30日,作為南網改革「排頭兵」的深圳供電局,與招商局地產等五家企業成立深圳前海蛇口自貿區供電有限公司。「配售電側混改第一單」已經落地。
與國網和南網的公益類國有企業類別所不同,從發電行業的市場競爭態勢來看,五大發電集團公司可能被分到商業類充分競爭行業。華能技術經濟研究院《關於《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解讀與思考》認為,五大發電集團混改主要在子公司層面進行,特別是以研發創新、生產服務類實體企業為重點,而集團層面的混改目前只是「探索」階段,這意味著短中期內集團層面可能僅僅是試點先行。華能應該重點推進區域子公司和基層企業股權多元化改革,在新成立發電、售電、配電公司時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
據媒體記者了解,今年11月,華能集團子公司長江電力(14.03 +1.30%,買入)進行超千億元的重組,在將集團大規模水電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同時,還引入其他國有資本和非國有資本。事實上,其通過資本運作已經參股多家地方能源平台,分別布局華中、華南、華東等主要售電市場,目前已經成立福建省配售電有限責任公司。
而國電集團、國電投、華電集團也選擇旗下子公司「股權結構多元化」作為改革的突破口,明確要推進股權架構層面的改革,包括整體上市和發展混合所有制,在各個層面引進戰略投資者,並紛紛成立配售電公司。
銀河證券分析師指出,東方電氣等火電、核電、水電設備供應商屬於主業處於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國有企業,改革中,國有資本出資比例可以降至50%以內。而對於五大四小國有電力運營商而言,其主業處於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主要承擔重大專項任務,國有資本將保持控股地位。
「在電力領域,售電側進行混改的門檻較低,民營資本的機會較多,隨著售電側的放開,民營企業投資電力的積極性可能大幅提升,並且隨著改革的深入,機會將越來越多。」林伯強稱。
A股市場上,電力改革概念股有寶新能源、彬電國際(600969)、內蒙華電、岷江水電、漳澤電力、閩東電力(10.92 +1.77%,買入)、京能電力(6.07 停牌,買入)、大唐發電(5.22 +0.77%,買入)、中材節能(14.18 -0.84%,買入)、吉電股份(9.46 -0.63%,買入)等。
對於標的股的選擇,申萬宏源(11.08 +1.74%,買入)預計地方政府自下而上的嘗試將倒逼中央改革加速,地方電網企業是本輪電改的主力,繼續推薦郴電國際(19.65 +0.26%,買入)、桂東電力(9.88 +0.10%,買入)、廣安愛眾(7.69 +0.13%,買入)、*ST樂電(8.92 +1.25%,買入)。
東方證券(25.48 +1.76%,買入)也持有類似觀點,該券商表示售電牌照有望於年底頒發,地方大型能源企業或將進入首批名單,重點關注桂東電力;此外,售電側的放開進一步利好用戶側能源互聯網產業推進,重點關注陽光電源(26.97 -1.32%,買入)。
掘金點
黔源電力(20.44 +5.52%,買入)
黔源電力三季報顯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08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11.5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9億元,較上年同比減少7%。基本每股收益0.5543元/股。公司預計2015年全年凈利潤變動幅度為-15%至15%,凈利潤預計實現2.5億元至3.38億元。公司稱,若後期來水嚴重偏枯,則經營業績同比下降15%,若後期來水正常,則經營業績同比上升15%。
財報還顯示,截止9月底,由於公司結算電力大於上年末結算電量,公司應收賬款達6.68億元,較期初大幅增長774.57%。
截止9月底,公司前十大股東名單中,中央匯金投資公司首次「現身」,持有黔源電力326.37萬股,持股比例1.07%。另有公司第二大股東貴州烏江水電開發公司持股微增至12.4%,持股數量增至3786.75萬股。以及陳帆首次上榜公司前十大股東名單,持有黔源電力股份1254萬股,持股比例達4.11%。
國電南自(9.69 -0.21%,買入)
作為一家國有電網企業,國電南自充分受益於電改帶來的投資機遇。新電改方案明確儲能技術、信息技術與微電網、智能電網融合,允許多種售電主體成立。分析認為,公司智能電網技術行業領先,有望為售電公司提供運行、檢修、故障處理、微電網解決方案等業務,並從設備銷售向電力服務轉型。
D. 中國民營企業有多少家上市公司
截止2007年6月,我國境內AB股上市公司有1477家。
在我國A股上市有最低規模要求,《股回票發答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第三十條第二第三款規定
(二)發行後的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五千萬元;
(三)持有面值人民幣一千元以上的個人股東人數不少於一千人,個人持有的股票面值總額不少於人民幣一千萬元;
這樣我國的上市公司實力通常較強,尤其是新上市的公司的情況通常良好。當然某些上市公司上市後經營狀況惡化,凈資產為負數。
上市對公司的好處有:可以更多渠道籌集公司發展所需資金(IPO,增發,配股,可轉債等等);可以籌集無需歸還本金的長期資金;在流通股東和證監部門的監督下,可更好完善公司治理;可以擴大公司知名度和影響力。
E. 我國民營上市公司名單
行業不同,規模不同,公司治理結構不同,所以沒有必要單列資本屬性。
F. A股民營上市公司名單
A股民營上市公司名單(部分):
民生銀行、蘇寧電器、東方集團、新版希望、騰達建設、三房巷、華夏權集團、雅戈爾等等很多的哦。
中國私營企業500強名單:
http://..com/question/18435369.html?s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