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般六塊的股票能漲到多少
會漲會跌跟他現在多少錢沒關系
直接決定因素,第一是籌碼面,意思就是持有這版家股權票大多流通股份的人是主力還是散戶,如果是主力,易漲難跌,如果是散戶,易跌難漲。然後,如果是主力的話是哪一種類型的主力。國家隊,法人機構,外資這類型的主力,股票確定上漲趨勢後,就會沿著固定的均線上漲,正乖離過大就會拉回,比如茅台,格力的六十日均線。但如果主力是牛散,游資,私募之類,股性就會較為活躍,來回波動大,需要更多的方法去判斷買賣。
直接決定因素,第二是技術面,技術面不是網上泛泛而談的什麼技術指標,K線組合這些,而是量價,趨勢,波浪,時間轉折等等,這些東西是主力進出的痕跡,可以最快捷的判斷要漲要跌或者要盤整。
有不懂可以追問
上市公司的股抄價大幅上漲襲,上市公司不能得到股票價格上漲帶來的獲利,這是因為上市公司首發發行股票時,保舉券商就一次性地將資金付給了上市公司,以後首發的股票進入二級市場交易後,股價的漲跌就跟上市公司沒有直接關系了,直接受益的是保舉券商和其它股票持有人;要說股價上漲對上市公司的好處是:上市公司的身價和知名度高了,在商務談判、項目合作、貿易往來中的分量重了,具有能左右合作者德爾話語權吧;
股票的短期價格與上市公司的業績沒有必然的關系,但如果上市公司的業績很好又處於壟斷、或者是行業的龍頭的話,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價格從長期來看是向好看漲的。
一個企業的經營狀況反應成它的股票,在股市的股票基本面上,主要數據是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未分配利潤、公積金等,這些數據好的話說明企業盈利預期強,給股東的長期回報就高,發行的股票就有投資價值;但在二級市場股價漲跌的主要因素還是收到市場的直接影響的,不會因為企業的業績好而股價不跌的。
㈢ 為什麼股票投入後會上漲,上漲的錢是哪裡來的
我們都知道股票市場中最重要的是資金,股票的上漲和下跌都需要資金的推動,我們本篇文章就來探討一下股票為什麼會漲會跌。
股票價格上漲的根本動力是:投資該股票資金的增加(前提條件:股本不變).在股本不變的前提下,隨著介入某股票的資金的增加,對該股票的需求也逐漸增加,而該股票的供給卻不變,導致了供不應求,股票價格必然上漲.作為一種零和游戲,要在玩這游戲中取得勝利,必須了解到:只有有新資金進入,你才能賺到更多的錢.新進入資金越多,賺的錢就越多.
在股市賺錢,主要是建立在別人虧錢的基礎上的;是建立在別人以較高的成本持有股票的基礎上的.為什麼牛市有那麼翻倍大牛股?就是因為有大量的資金被用來購買這些股票,有人願意以較高的成本持有這些股票.為什麼會出現牛市?不就是因為進入股市的資金大幅度增加嗎?所以,判斷股票是漲還是跌,不僅看公司業績,最根本還是要看看是否有新資金要介入該股票.
例如,在低價位,成交量越低,上漲可能行越大;在高價位,成交量越低,下跌的可能性越大.因為在低價位且成交量低時,想賣股票的人都已經賣掉了,沒有資金要退出這只股票,股價不可能繼續降低;而在高價位且成交量低時,想買進的人都買進了,沒有新資金進入,而股票數量也不減少,股票缺少漲升的力量源泉---新進入的資金。
㈣ 股票什麼時候能漲到萬點呢
短時間內不可能,如果大小非問題不解決,漲到一萬點不可能。 大盤24日暴漲,而多數散戶套在5000點上方,這10%的漲幅不足以使這些人出逃的,大多數深套散戶都不會選擇賣出,現在的量能不能夠簡單的認為機構進來了等片面的認識,現在新老基金之間的搏弈非常復雜,新基金被迫建倉,老基金在高位就在逐漸吐出籌碼邊打邊撤逐漸降低倉位以規避大小非的壓力,24日盤面曾經有過一波幅度很大的殺跌,在利好消息帶來的巨大的瘋狂資金面前能夠把大盤打低這么多的絕對不是那些炒短線的散戶和游資能夠辦得到的,不排除是大小非減持所為。而之前晚上公布印花稅降了,有可能為機構和大小非再次出貨帶來利好。看習慣了我帖子的人都知道我不太喜歡做表面的文章,而是更願意去分析大多數人不願意承認不想去承認的風險部分,不過該說的我還是要說,可以做為朋友們的參考,採納與否可以自己抉擇。這次的政策不排除後續可能還會有其他政策的可能性但是短期的風險我們卻仍然得關注,導致這次大跌的真正原因是巨大的大小非解禁資金和巨額增發,不是印花稅,大小非解禁資金已經遠遠超過了主力資金的承接能力,主力資金能夠選擇的只有逐漸降低倉位,這樣他們的損失會相對來說小些。而印花稅的下調很多人認為是特大利好足以改變股市運行軌跡使行情反轉,但是這種想法有點片面,印花稅給市場帶來的增量資金有2000個億就很不錯了,而大小非今年要兌現的資金量近3萬億,這相當於整個市場主力資金的規模,而這只是開始而已,2009年2010年解禁的大小非資金量還要以幾倍的數量進入流通市場,而大小非才是根本問題,最關鍵的是本來就是想讓市場來消化大小非而不是政府自己掏錢來解決,就算由中央來解決這么巨大的資金中央也很難承受得起! 有專家提出政府救市有4個方面可做 一、降低印花稅,現在已經做了,不過前面也分析了2000億的資金量不足以支撐起近3萬億的大小非 二、將國有限售流通股劃歸社保基金,令其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持有(這就存在一個問題,國有限售股的擁有人數數量眾多,資金量巨大,如果國家出政策強行將這類股劃到社保基金阻止這類股權人套現,那國家怎麼解決和這些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如果是讓社保基金以購買的形式收購這類資金,又存在錢遠遠不夠的問題) 三、效仿香港特區政府應對亞洲金融危機,成立平準基金(需要錢呀) 四、效仿美聯儲向證券公司等投資機構直接國家注資,擴大市場對股票的需求(還是需要錢呀,維持社會平穩運行本來就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讓國家用財政收入來救股市不太現實) 所以說在有真正的解決大小非問題的措施政策出現前,主力會看得很清楚的,實質問題不解決,還是會導致主力資金在大小非的逐漸的拋壓下瓦解的,既然救市政策已經出來了,就要順短時間內的勢而為,對機構來說拉高出貨才是明智的,大資金投資股市也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當長期的股東。所以印花稅現在建議暫時看成主力機構拉高出貨的一個利好消息吧,在實質性政策出來前,主力都會對大小非一直處於警覺狀態,不敢做大行情,做得越大,主力資金死得越慘。 而這段時間的新股以不可思議的瘋狂數量發行沒有斷過,國家降低印花稅的目的就更令人深思了,不排除順便滿足股民要求的同時(政府面子也做足了),逼迫主力資金在現在的點位做多,去接大小非,而連續的大量新發基金也是借市場的錢(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什麼都沒出,還是散戶的錢)去接大小非,市場在短時間火暴的情況下,又引誘其他場外的資金介入,新股發行的資金壓力也短暫緩解了,一箭多雕。 而之前的熊市是由國有股減持造成的,05年1月熊市進行時印花稅調低的結果是有一定幅度拉升後主力再次出貨,大盤再次震盪下行探底創下新低,現在的情況和當時有點類似可以謹慎參考。 3300仍然是牛熊的轉折點。擊穿3000點後引發了一波抄底資金來抄底,但是不要忘了上次擊穿3300~3400點時多方曾經佔了絕對的短期優勢,最後的結果還是以主力借假利好消息拉高出貨了,這符合主力的出貨特徵。而在降稅政策的刺激下,短線資金進入瘋狂狀態,之前我多次提及的大盤20日均線,在瘋狂的資金面前輕松夠收復20日均線並站穩走高突破了30日均線,後市只要能夠守住30均線,在資金慣性的作用下大盤還有沖擊3920的機會。但是如果沖擊該點位失敗,請注意逢高減倉了,要防止短線資金的獲利回吐和機構再次拋售籌碼和大小非的綜合壓力。投資者可以根據反彈的力度選擇逢高減倉的點位,大盤反彈乏力的時候就是出局的時候。 如果周一周二能夠守住30日均線還有機會,守不住,可能再次考驗3000!請注意減倉迴避風險。 而20號晚間政監會突然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姚剛副主席發布對《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轉讓指導意見》,對倍受市場關注的股改限售股解禁進行規范。而北京邦和財富研究所所長韓志國的觀點基本上把該意見的作用概括出來了,該意見只能帶來短期的反彈而不是轉,因為這意見有兩大缺陷,1、若想一個月拋售0.99%解禁股,就可以規避這個限制,而一個月0.99%一年就是11.88%,遠遠超過了之前的5%限制。2、如果股東找人在大宗市場接,然後馬上去A股市場,就可以迴避這個指導意見了。所以這樣的規定是中長期大利空。而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在該公司的年報和半年報公告前30日內不得轉讓解除限售股存量股份的意見表面上好象是限制其轉讓,其實是掩護大小非,在年報和半年報前30日如果大小非減持會被記入報表,使大小非的減倉行動暴露,而在年報出來後到半年報之間有個1季度報,也就是說有3個月的時間無法通過報表監督大小非的解禁,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小非的減倉起到了掩護作用。 但是在弱勢狀態下一個小小的負面消息可能因為恐慌的心理被數倍放大,請已經介入的散戶朋友要保持一份警惕心,隨時關注有沒有什麼利空消息再出來。 現在要順勢而為了,不做死多頭,也不做死空頭,做個滑頭就行了。 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祝你好運
㈤ 股票漲多少錢會漲停
漲停為10%,超過後便停止交易。但是有幾種情況例外:
1、新股上市的首日是沒有漲跌幅限制的,但是漲幅差超過50%後會被臨時停盤.(細則是:盤中波幅達到±50%和±90%各停牌15分鍾,盤中漲幅與開盤漲幅之差首次達到±150%和±200%時,深交所對其分別實施臨時停牌30分鍾的風險控制措施);
2、權證的漲停幅度與股票漲跌幅採取的10%的比例限制不同,權證漲跌幅是以漲跌幅的價格而不是百分比來限制的。(具體按下列公式計算:權證漲幅價格=權證前一日收盤價格+(標的證券當日漲幅價格-標的證券前一日收盤價)×125%×行權比例;權證跌幅價格=權證前一日收盤價格-(標的證券前一日收盤價-標的證券當日跌幅價格)×125%×行權比例。當計算結果小於等於零時,權證跌幅價格為零。)
3、在股票股改後,相關股東獲得了追送的股份,股票復盤的當日公司股票不設漲跌幅限制、不計算除權參考價、不納入指數計算。
㈥ 一支股票是要至少漲價多少分錢才有得賺呢
1、每個股民心中都會有自己的期望值,而且買賣交易資金不一樣,傭金不一樣,導致手續費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對支股票是要至少漲價多少分錢才有得賺的問題,很難一概而論。
2、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支股票背後都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時,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的。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㈦ 股票一年漲2,3倍可能嗎
可能。
近期的金杯汽車、天津磁卡都是有不小的漲幅,也不過一個月內的時間。歐菲光從13元漲到今容天的42元,不止3倍了,但2600多隻股票能買到翻倍的畢竟是少數,你也可能買到天津磁卡,但是沒有拿住;也可能買到金杯汽車,但是在下跌時擔心繼續下跌,又割肉賣出了;也可能短期持有國歐菲光幾天,感覺賺錢慢,就換股了。這些賺錢的機會就錯過了,所以個人覺得,心態良好的情況下操作股票,年均收益20%以上就足夠了,因為這已經跑贏任何的收益類產品了。
㈧ 一家上市公司股票上漲會讓這個公司持有更多錢嗎就是漲得錢能到公司手裡嗎
不能,漲的錢會到公司大股東私人手裡,公司是由公司的大股東直接控制管理或委派相應人員進駐公司內部監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