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核工業集團跟中國核電(601985)是什麼關系。
中國核工業集團的前身是第二機械工業部,70年代末改為核工業部,80年代改為中國核工業總公司,現在稱為中國核工業集團,他不光下轄有核電,還有核地質、冶煉等等一系列的工業、商業和科研部門,中國核電只是其中的一個小單位而已。
⑵ 中國核電建設什麼時候會重新大規模開始
按照目前的情況最快也要等到年中了,今年之內能開就不錯。要看日本後續的情況
⑶ 中國核電預計能漲到多少
中國核電到現在好像已經是一個頭部,現在已經有不少籌碼開始離場,從大盤行情上來看,現在就是一個頂點,特別是今天上方壓力很大,有這個票的人應該減倉。
⑷ 中國核電今天會漲到多少明天還會漲嗎
看趨勢,如果突破20日均線,可以看漲到10元,是一個壓力點,沒能突破的話,最好空倉觀望。
⑸ 中國核電發展前景
目前我國核電行業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根據《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版)》提出的,到2020年實現中國核權電裝機容量0.88億千瓦。目前,我國核電裝機容量與此戰略目標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在2019年過去的12個月中,人們重新認識到核電在緩解氣候變化中可以發揮的作用,以及對小型替代反應堆的開發越來越重視。預計之後我國核電行業將進一步加快發展的步伐。
02、電源工程建設投資規模逐年遞減
2013-2018年,我國核電的電源工程投資完成額整體呈下降的趨勢。2018年,全國核電基本建設投資規模達437億元,同比下降3.74%。據最新統計,2019年1-11月,中國核電電源工程投資為265億元,較2018年同期下降了29.80%。
03、核電裝機容量逐年遞增
2013-2018年我國核電裝機容量逐年遞增,2018年為4466萬千瓦時,相較2017年同比增長24.70%。根據中電聯最新統計數據,2019年1-11月,中國核電裝機容量為4874萬千瓦,相較2018年同期增長了16.70%。
⑹ 中國核電的發展歷史概況有哪些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做出了自主設計、建造秦山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和引進建設大亞灣10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的戰略決策。繼1991年秦山核電站和1994年大亞灣核電站建成投運後,我國又先後建設了秦山二期、嶺澳、秦山三期和田灣核電站,形成浙江秦山、廣東大亞灣和江蘇田灣三個核電基地。目前我國已經投運的核電機組11台,總裝機容量910萬千瓦。2008年,核電佔全國電力裝機總容量的1.3%,核電年發電量683.94億千瓦時,佔全國總發電量的2%左右。
我國已經具備30萬—6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自主設計能力,基本具備了第二代百萬千瓦級核電站設計能力,以及自主批量規模建設的工程設計能力。在核電設備製造方面,60萬千瓦和100萬千瓦核電站國產化率可達70%以上。
我國核電站投入運行以來,核電發電量和上網電量逐年穩步提高,其運行業績和管理水平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08年,中核集團核電發電量為376億千瓦時,相當於當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700多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0多萬噸。環境監測表明,核電廠周圍環境的輻射水平仍保持在核電廠建成前的環境水平。
進入新世紀,國家對核工業的發展做出新的戰略調整,到2020年,我國核電運行裝機容量將突破4000萬千瓦,核電裝機容量將占電力總裝機容量的5%。而且經過近30年的發展建設,我國基本具備了「中外結合,以我為主,發展核電」的能力。隨著浙江三門、山東海陽為代表的第三代核電站的開工建設,我國核電工業的春天已經到來。
⑺ 中國核電的發展歷史
1、起步階段20世紀70年代初~1993年
1974年,我國成為世界第七個具備獨立設計、建造核電站能力的國家,自主設計建造了我國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讓中國從此用上了核電。但我國核電技術儲備不夠,能力不足,需要藉助國外先進成熟的核電技術,因此在1993和1994年,我國和法國合作,引進了兩套核電機組,並建立大亞灣核電站。
2、適度發展階段1994年~2005年
雖然核電屬於潔凈能源,但是由於技術不穩定,同時國際發生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等核電事故,因此我國對於核電發展持謹慎態度,加上當時我國電力供應相對充足,對核電的需求迫切度不高,因此國家將核電定位為補充能源,核電站發展處於適度發展階段。
3、積極快速發展階段:2006年至今
隨著我國工業的快速發展,電力供應開始感受壓力,同時處於環境保護的需要,清潔能源的比例開始逐漸加大,核電地位上升。20016年我國發布《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05-2020年)》,明確指出「積極推進核電建設」,確立了核電在我國經濟與能源可持續發展中的戰略地位。自此,我國核電進入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
(7)中國核電股東人數變化擴展閱讀:
在核能發電佔比方面,核電是眾多國家的重要電力來源,其中核能發電佔比最高的國家是法國(75%),其他發達國家比如美國(19%)、俄羅斯(18%)、韓國(30%)、瑞典(38%)等核能發電比例都很高。
2016年我國核電發電量僅佔全國累計發電量的3.56%,核電發電比重排在世界有核國家的末尾,明顯低於世界10.8%的平均值。盡管中國核電整體規模並不算小,但相對於中國龐大的經濟體量和巨大的用電需求,中國核電所做出的貢獻仍然是非常小的。因此,中國核電的上升空間是非常大的。
⑻ 中國核電發展現狀
經過起步和小批量兩個階段的建設,目前形成了浙江秦山、廣東大亞灣和江蘇田灣三個核電基地。截至到2004年9月,我國共有9台核電機組投入運行,裝機容量達到700萬千瓦。2003年底,我國核電裝機容量和核發電總量,分別占我國電力總裝機容量和發電量的1.7%和2.3%。在浙江、廣東兩省,2003年核發電量均超過本省總發電量的13%,核電成為當地電力供應的重要支柱。到2005年在建機組全部投產後,我國核電將有11台機組、900萬千瓦,屆時佔全國發電裝機總容量的2%左右。
秦山一期核電站已經安全運行13年,在2003年結束的第七個燃料循環中創造了連續安全運行443天的國內核電站最好成績,2003年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WANO)九項性能指標中,秦山核電站有六項指標達到中值水平,其中三項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秦山二期國產化核電站全面建成投產,實現了我國自主建設商用核電站的重大跨越,比投資1330美元/千瓦,國產化率55%,經受住了初步運行考驗,表現出了優良的性能,實現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秦山三期重水堆核電站提前建成投產,實現了核電工程管理與國際接軌,創造了國際同類型核電站的多項紀錄。
廣東大亞灣核電站投運10年來,保持安全穩定運行,部分運行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廣東嶺澳核電站也已經全面建成投產並取得良好的運行業績。江蘇田灣核電站1號機組正在調試過程中。此外,我國出口巴基斯坦的恰希瑪核電站2000年6月並網發電,2003年負荷因子達到85%。
2004年7月21日,國務院批准建設廣東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浙江三門核電站一期工程。會議要求各有關方面要努力落實國務院領導"不走錯一步"的要求,統一組織,統一領導,確保核電自主化開發建設目標的實現,努力形成自主設計、設備製造和建設中國品牌核電站的能力。
總之,中國核電在技術研發、工程設計、設備製造、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營運管理等方面,具備了相當的基礎和實力,為加快發展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加快核電發展的時機已經成熟,條件基本具備。
⑼ 「中國核電」這只股票為何滯脹
因為抄盤子較大,不能寄希望於像某些小盤股一樣被無端爆炒;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事故後,國內核電裝機銳減,而後暫停,去年末開始逐漸重啟核電項目,國內核電裝機有望迎來進一步增長,中國核電母公司「中國核工業集團」是三寡頭之一,看好其後續成長。
——以上是中國核電的基本情況,鑒於近期股市急跌,後期震盪在所難免;好股票在下跌中能跌出真價值來,中國核電目前1600億市值左右,較為穩妥,但圖形上不排除繼續築底。
——簡言之,「看好所屬行業基本面的成長性,乃業績型中期標的,短期跟隨市場震盪,具備一定的不確定性」
⑽ 昨天的中國核電新股開板又封板 換手率達到41 54% 可以持有幾天
你說的現象不是本質上體現的啊。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