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補償由你所在子公司支付,如果公司辭退你,以你的實際工齡為標准計算補償你的經濟賠償金(一年補一個月的工資)。
『貳』 上市公司大股東是否可以一邊增持一邊減持
不可以,增持計劃內最後一筆增持完成後6個月內不得減持,以上規定僅適用於大股東增持不影響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或實際控制人變更的。
『叄』 我們已經是一家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再去收購其他上市公司,聯交所有沒有相關限制
您好,會有限制的,要有相關的批文。
『肆』 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易主是利好嗎
個人認為,分析投來資時源的信息時一定要有辯證的意識,公司的大股東易主也一樣,有被動和主動兩種情況。
被動:當前大股東策略有誤或資金鏈緊張都可能是股東被動易主的誘因。
主動:公司尋找的了更好的支持夥伴,被更有背景、更具魄力和前瞻性的股東看中,為公司未來的發展,找到了更好的平台。
建議投資時多用邏輯推理分析前景,多看數字關系預判未來。
『伍』 第一大股東變更是否觸發要約收購
主動或被動的導致自己在上市公司擁有的股份達到或超過30%。比如主動性收購回,無論是答從二級市場還是協議收購,比如被動的股權比例上升,如因為繼承、國有股權無償劃轉和上市公司定向減資。這些都是收購辦法里有明文描述的,觸發要約收購義務的共性,就是在上市公司擁有的股份由不足30%,變更為達到或超過30%,仔細辨析法規哈。如果始終一直沒變化,那麼不應屬於觸發要約收購義務的范疇。個人觀點。
『陸』 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上限是多少
A股
股本總額4億元以下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上限75%
股本總額4億元以上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上限90%
『柒』 第二大股東成為第一大股東是否導致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
各位來大俠,請教問題如下:背景源某上市公司上市時及目前的股權結構為第一大股東為國有企業,持股39%,第二大股東為民營企業持股38.5%,上市時認定第一大股東的上級實際控制人。現第二大股東擬增持該上市公司的股份至40%,將成為第一大股東。這個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均相互獨立,各自獨立享有所持股份的表決權及其他權益,也沒有其他一致行動人。問題1. 如第二大股東增持行為完成,成為第一大股東,則該上市公司的控制人是否變更為第二大股東?2. 如該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第二大股東需要履行什麼義務?需要編制收購報告書嗎?還是基於增持比例未超過2%,僅依據《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六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就股份變動情況進行公告即可?
『捌』 關於大股東減持有哪些規定
1、大股東任意連續3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版股份總數的1%。
2、大股權東減持公司人民幣普通股票(A股)、人民幣特種股票(B股)時,減持比例中的股份總數 按照境內外發行股份的總股本計算。
3、大股東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股份的, 單個受讓方的受讓比例不得低於5% 。協議轉讓價格范圍下限比照大宗交易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及本所業務規則另有規定的除外。
(8)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變更規則擴展閱讀:
現階段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股票交易方式主要有單筆減持及多筆分量減持方式。
根據股東需要及所減持股份市場流通特點,制訂靈活多樣的減持方式。針對市場流通性強、減持量小的股票,上市公司股東可單筆減持,在較短時間內通過大宗交易平台一次性完成。
而市場流通性弱、減持量大的股票,上市公司股東可以通過設定交易觸發價,將所減持的股份分筆分量在設定的交易時間內,根據市場流通變化擇機、擇量減持,以達到市場逐步消化的目的,從而不會導致因減持造成股價波動下跌,有利於保護投資者利益及維護股東市場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