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簡述股份制產業化組織的利益分配方式
股利分配是指企業向股東分派股利,是企業利潤分配的一部分,包括股利支付程序中各日期的確定、股利支付比率的確定、支付現金股利所需資金的籌集方式的確定等;
企業利潤分配,首先要符合公司法的規定,同時要符合公司章程,按照公司董事會的決議進行分配。其中必須要提取的是企業發展公積金和公益金,公司的稅後利潤要提10%的法定公積金,除非公積金的數量已經達到公司的注冊資本金的一半。
還要提法定公益金。如果以前經營有虧損,利潤還得用來彌補虧損,利下的還可以提任意公積金,然後再向股東進行利潤分配。
當然也可以設置別的提取項目,利潤提取方案每個公司都是不一定一樣的,但是大同小異。常見的提取方案如下:
3個人出資成立有限責任公司,則這3個人是公司的股東。其中甲出資2.1萬元,乙出資0.6萬元,丙出資0.3萬元。所以甲的股份占公司的70%,甲是控股股東;乙的股份占公司的20%,丙的股份占公司的10% ;
公司經營了滿一年,他們的公司盈利了,有利潤。這些利潤需要交納企業所得稅17%,稅後利潤是1萬元。這1萬元提取10%=1000元計入公司發展公積金;
提取10%=1000元計入職工公益金,提取10%=1000元計入經理公益金,提取10%=1000元計入董事袍金,剩下的60%=6000元計入股東紅利,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進行分配。
公司發展公積金是用來以後擴大公司規模以及進行公司硬體建設的專項款。職工公益金是用來給全體公司員工發獎金或福利的專項款。經理公益金是用來給公司部門經理和總經理發獎金的專項款。董事袍金就是董事的工資,不是按月發放,而是按年發放。
到每個會計年度有年終利潤時才有工資,如果年終沒有利潤則董事沒有工資。假設這3個股東自己當董事,又任命另外2人為董事,則董事共有5人。董事袍金是1000元,平均分配給5個董事,每個董事得200元。
甲得股東紅利4200元(6000元×70%),乙得股東紅利1200元(6000元×20%),丙得股東紅利600元(6000元×10%)。
簡單通俗的講企業的利潤來源於收入,沒有收入就無法形成利潤,當企業有了收入以後扣除你為取得收入發生的成本、費用後就形成了稅前利潤,然後再交完企業所得稅後就形成了企業的凈利潤了。
凈利潤就是企業可以支配的利潤了,按規定企業還得計提凈利潤10%的盈餘公積金,然後根據企業實際需要可以再計提任意公積金,最後剩餘利潤就可以用來在股東之間進行分配了。
拓展資料
公司利潤分配規則,是公司資本維持原則之下的一個子規則。公司利潤分配規則, 旨在回答:分配的涵義,何種財務狀況方能分配,由誰來決定是否分配。
第一個問題,關系股東權益的變現與小股東權益的保障。第二個問題,關系股東與債權人利益的沖突與平衡。第三個問題,關系分配決議的決定權誰來掌控。
2. 企業的利潤是如何分配
1、彌補虧損後形成可供分配利潤。五年尚未補足的年度虧損,可供分配利潤= 凈利潤=年初未分配利潤或虧損+其它轉入。
2、提取公積後形成可供投資者分配利潤。①法定盈餘公積:凈利補虧後的10%,可用於補虧、分利(補虧後不過 股票面值的6%)、投資。累計金額達到企業 注冊資本的50%時可不再提。②法定公益金:當年凈利的5—10%,用於職工集體福利; 提取 任意盈餘公積:按 公司章程或股東大會決議提取、使用。可供投資者分配利潤=可供分配利潤-提取的公積金。
3、 投資分紅後形成未分配利潤——分配投資報酬。當年可供投資者分配利潤,加上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潤,即為可供投資者分配利潤總額。
4、未分配利潤。留待以後年度分配在投資者間進行分配。
總之,股份有限公司當年實現的利潤總額,按規定調整後,依法繳納所得稅,然後依照以下順序進行稅後分配:彌補企業以前年度的虧損;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金;提取法定公益金;提取任意盈餘公積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潤。
企業的營業利潤是指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和費用(包括生產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及財務費用),再減去營業收入應負擔的稅金後的數額。
企業稅後利潤一般按以下順序進行分配:一是彌補企業以前年度虧損;二是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金;三是提取公益金;四是向所有者分配利潤。
3. 公司股份大小與收益分配關系
股份公司的盈利或虧損,完全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進行分配。
一、企業利潤分配,首先要符合公司法的規定,同時要符合公司章程;
二、具體的分配方案,按照公司董事會的決議進行分配。
其中必須要提取的是企業發展公積金和公益金,公司的稅後利潤要提10%的法定公積金,除非公積金的數量已經達到公司的注冊資本金的一半。還要提法定公益金。如果以前經營有虧損,利潤還得用來彌補虧損,利下的還可以提任意公積金,然後再向股東進行利潤分配。
舉例說明一下常見的提取方案,比如, 3個人出資成立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則這3個人是公司的股東。其中甲出資2.1萬元,乙出資0.6萬元,丙出資0.3萬元。所以甲的股份占公司的70%,甲是控股股東;乙的股份占公司的20%,丙的股份占公司的10% 公司經營了滿一年,他們的公司盈利了,有利潤。這些利潤需要交納企業所得稅17%,稅後利潤是1萬元。這1萬元提取10%=1000元計入公司發展公積金,提取10%=1000元計入職工公益金,提取10%=1000元計入經理公益金,提取10%=1000元計入董事袍金,剩下的60%=6000元計入股東紅利,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進行分配。
1、公司發展公積金是用來以後擴大公司規模以及進行公司硬體建設的專項款。
2、職工公益金是用來給全體公司員工發獎金或福利的專項款。
3、經理公益金是用來給公司部門經理和總經理發獎金的專項款。
4、董事袍金就是董事的工資,不是按月發放,而是按年發放。到每個會計年度有年終利潤時才有工資,如果年終沒有利潤則董事沒有工資。假設這3個股東自己當董事,又任命另外2人為董事,則董事共有5人。董事袍金是1000元,平均分配給5個董事,每個董事得200元。
上述例子中, 甲得股東紅利4200元(6000元×70%),乙得股東紅利1200元(6000元×20%),丙得股東紅利600元(6000元×10%)。
4. 一個公司。一個老闆。股份制又是什麼怎麼分配利益呢
股利分配是指企業向股東分派股利,是企業利潤分配的一部分,包括股利支付程序中各日期的確定、股利支付比率的確定、支付現金股利所需資金的籌集方式的確定等;
企業利潤分配,首先要符合公司法的規定,同時要符合公司章程,按照公司董事會的決議進行分配。其中必須要提取的是企業發展公積金和公益金,公司的稅後利潤要提10%的法定公積金,除非公積金的數量已經達到公司的注冊資本金的一半。
還要提法定公益金。如果以前經營有虧損,利潤還得用來彌補虧損,利下的還可以提任意公積金,然後再向股東進行利潤分配。
當然也可以設置別的提取項目,利潤提取方案每個公司都是不一定一樣的,但是大同小異。常見的提取方案如下:
3個人出資成立有限責任公司,則這3個人是公司的股東。其中甲出資2.1萬元,乙出資0.6萬元,丙出資0.3萬元。所以甲的股份占公司的70%,甲是控股股東;乙的股份占公司的20%,丙的股份占公司的10% ;
公司經營了滿一年,他們的公司盈利了,有利潤。這些利潤需要交納企業所得稅17%,稅後利潤是1萬元。這1萬元提取10%=1000元計入公司發展公積金;
提取10%=1000元計入職工公益金,提取10%=1000元計入經理公益金,提取10%=1000元計入董事袍金,剩下的60%=6000元計入股東紅利,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進行分配。
公司發展公積金是用來以後擴大公司規模以及進行公司硬體建設的專項款。職工公益金是用來給全體公司員工發獎金或福利的專項款。經理公益金是用來給公司部門經理和總經理發獎金的專項款。
董事袍金就是董事的工資,不是按月發放,而是按年發放。
到每個會計年度有年終利潤時才有工資,如果年終沒有利潤則董事沒有工資。假設這3個股東自己當董事,又任命另外2人為董事,則董事共有5人。董事袍金是1000元,
甲得股東紅利4200元(6000元×70%),乙得股東紅利1200元(6000元×20%),丙得股東紅利600元(6000元×10%)。
簡單通俗的講企業的利潤來源於收入,沒有收入就無法形成利潤,當企業有了收入以後扣除你為取得收入發生的成本、費用後就形成了稅前利潤,然後再交完企業所得稅後就形成了企業的凈利潤了。
凈利潤就是企業可以支配的利潤了。
參考資料:網路-公司利潤分配規則
5. 股份制分配
通常公司利潤分配,首先要符合公司法的規定,同時要符合公司章程,按照公司董事會的決議進行分配。其中必須要提取的是企業發展公積金和公益金,公司的稅後利潤要提10%的法定公積金,除非公積金的數量已經達到公司的注冊資本金的一半。還要提法定公益金。如果以前經營有虧損,利潤還得用來彌補虧損,利下的還可以提任意公積金,然後再向股東進行利潤分配。 當然也可以設置別的提取項目,利潤提取方案每個公司都是不一定一樣的,但是大同小異。常見的提取方案如下: 3個人出資成立有限責任公司,則這3個人是公司的股東。其中甲出資2.1萬元,乙出資0.6萬元,丙出資0.3萬元。所以甲的股份占公司的70%,甲是控股股東;乙的股份占公司的20%,丙的股份占公司的10% 公司經營了滿一年,他們的公司盈利了,有利潤。這些利潤需要交納企業所得稅17%,稅後利潤是1萬元。這1萬元提取10%=1000元計入公司發展公積金,提取10%=1000元計入職工公益金,提取10%=1000元計入經理公益金,提取10%=1000元計入董事袍金,剩下的60%=6000元計入股東紅利,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進行分配。 公司發展公積金是用來以後擴大公司規模以及進行公司硬體建設的專項款。職工公益金是用來給全體公司員工發獎金或福利的專項款。經理公益金是用來給公司部門經理和總經理發獎金的專項款。
6. 股東在香港的袍金收入是否在境內要繳稅
股東都以海外公司名義收的,是合法逃稅!
7. 什麼是舍「小」謀「大」
在人生的關鍵時刻,懂得放棄小利益,不為小恩小惠所動,這絕對是一本萬利的。當然,用自己的利益做賭注,即使再小,也不是任何人都願意去做的,這就要求我們要有長遠的眼光,要敢於下注。
劉邦死後,太子劉盈當了皇帝,呂後成了呂太後。呂太後見劉邦死了,就大肆消滅異己。她把戚夫人的手腳砍掉,挖去雙眼,灌下毒葯,使她變得又聾又啞,然後又把她扔到廁所里,稱為「人彘」,朝廷的大權都由呂太後一人把持。
劉盈當皇帝的第二年,齊王劉肥來看望他,劉盈聽說哥哥來了,很高興,就吩咐擺酒招待,並且讓哥哥坐在上頭,自己在下面作陪。呂太後看了很不高興,因為皇帝是至高無上的,怎麼能坐在下面呢?於是,她就叫人斟了兩杯毒酒遞給劉肥,讓他給惠帝祝酒,不想惠帝見齊王起身,也跟著站起來,拿過另一杯酒,准備兄弟兩人干一杯,呂太後一看很著急,她裝作不小心的樣子,把劉盈手中的酒撞潑了。劉肥看到這種情形,知道呂太後想置他於死地,所以回到住處後,很害怕。這時一人獻計說:「太後只有當今皇上和魯元公主一兒一女,自然對他特別寵愛。如今大王您的封地有70多座城,公主卻只有幾個城。您要是向太後獻出一郡,把它作為公主的領地,太後定會高興,你也就免除危險了。」
劉肥聽後,就照著這位謀士的方法,把自己的封地城陽郡送給了公主,太後果然很高興,就這樣劉肥平安地離開了長安。
劉肥以失去了一座小城的代價,保全了自己,這實在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俗話說:「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一些人的目光只會停留在眼前利益,做生意不舍一分一厘,只求自己獨吞利益。恰好是一時賺得小利,而失去了長遠之大利。可謂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李嘉誠卻正好相反,他舍棄了小利,而贏得了大利。
李嘉誠出任10餘家公司的董事長或董事。但他把所有的袍金都歸入長實公司賬上,自己全年只拿5000港元。
這5000港元,還不及20世紀80年代公司一名清潔工的年新。
李嘉誠多年維持不變,只拿5000港元,按當時的水平,李嘉誠萬分之一都沒拿到。李嘉誠的經商天才在這里表露無遺。
李嘉誠其實是小利不取,大利不放。甚至可以說是以小利為誘餌釣大魚。李嘉誠每年放棄數千萬元袍金,卻獲得公司眾股東的一致好感。愛屋及烏,自然也信任長實系股票。甚至李嘉誠購入其他公司股票,投資者莫不步其後塵,紛紛購入。
李嘉誠是大股東和大戶,得大利的當然是李嘉誠。有眾股東的購入,長實系股票被抬高,長實系股值大增。就這樣,李嘉誠每欲想辦大事,總會很容易得到股東大會的通過。
對李嘉誠這樣的超級富豪來說,袍金算不得大數。大數是他持有的股份所得到股息的價值。
年4月至1995年4月的年度,李嘉誠所持長實、生啤、新工股份,所得年息就共計有12.4億港元——尚未計他的非經常性收入,以及海外股票的價值。
有人說,一般的商家,只能算精明。惟李嘉誠一類的商界超人,才具備經商的智慧。
舍「小」是為謀「大」。這是定則。
李嘉誠說過:「如果一單生意只有自己賺,而對方一點不賺,這樣的生意絕對不能幹。」
李嘉誠的意思是,生意人應該利益均占,這樣才能保持久遠的合作關系。相反地,光顧一己之利益,而無視於對方的利益,只能是一錘子買賣,自己將生意做斷做絕。
8. 國家消防委規定夜光「安全出口」(EXIT)標牌尺寸是多少
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