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985院校畢業生想了解廣汽本田的待遇及其以後的個人發展。
你要是能到本田技研了,年收入30萬不是問題啊
㈡ 吉利公司的薪資待遇介紹。
吉利某基地職工,這里一線工人待遇平均在4000元左右,辦公室稍低,級別高的年終獎較多。
待遇還算可以。但是相對於合資的汽車製造商待遇還是算偏低的。具體你進吉利做什麼工作說不準,看你的學校了,一般大學畢業生的話都會從事技術方面工作。
如果這個基地是和dsi相關的話還是很有前途的,也有機會去澳大利亞進修。待遇不會很差,放心的。吉利公司的待遇和福利都還不錯,我有一個朋友是工程師,一個月6000左右。你的崗位應該也是在3000以上吧!
㈢ 汽車企業的薪水分布情況是怎樣的
1、上汽集團(大眾和通用),企業工資待遇都很不錯,想必大家都有耳聞吧,當年一個哥們在裡面的品保部,據說工資6000多。
2、一汽集團(大眾和奧迪),當然也是很不錯的了,工資沒上汽高,但是當地生活水平低,房價很低,據說一般員工3000多吧,年終獎不知道多少,反正國有大型企業不會差,離市區又近,如果你是東北人,強烈建議。
3、東風集團,這里要分開說,本人熟知的東風標致雪鐵龍,一般工程師4000多,在武漢那地方,當地人給個意見,我沒生活過,不知道水平怎樣,我想湖北那地方應該還可以,MM挺多,呵呵。
4、東風集團-NISSAN,公司位於廣州花都,近來效益不錯,是整車企業工資排列靠前的企業,一般工程師年薪10萬,強烈推薦,一般認為日本企業對員工剝削厲害,但是在汽車行業不存在這條規律。
5、廣汽集團,不用說,效益很不錯,廣州本田的薪水還可以,但是不如NISSAN,目前正在大批招人,有興趣的不妨投投簡歷;廣州豐田,賣的很好,工資比廣州本田稍差,工作時間好像比較長,但是相比韓國企業好很多,可學的東西很多。
6、南京汽車集團,FIAT效益很差,但是因為是國有企業,工資還馬馬虎虎,工作相對郁悶,但是好像不要人,目前南汽精力都放羅孚項目上了,羅孚項目位於南京浦口,離市區有點距離,不過還好,普通工程師月薪4000多,但是有句題外話要說,南汽那些人眼高於頂,註定沒前途,若不是江蘇省政府,早完蛋了,喜歡南京的朋友不妨一試,順便說下,我也是江蘇人。
7、長安汽車,據說普通員工工資很低,知道的朋友不妨說下,我不是很清楚。但是聽說長安福特不錯,搞不清楚。福特中國南京研發中心普通工程師4000多,跟南汽羅孚差不多,位於江寧區,離FIAT不遠。
8、東風悅達起亞,一個地方保護主義嚴重的公司,位於江蘇鹽城,應該鮮有人問津,工資待遇低,不建議去,除非你是鹽城人。題外話,韓國人企業千萬別去。
9、北京現代,韓國企業,話語權在韓國人手裡,舉個例子,當初一個哥們從北京現代跑到上海AVL,要賠償5萬違約金,當初他簽合同工資是4000多一個月,所以說你要是簽了合同,嘿嘿,就相當於賣身了。自己考慮。
10、北京賓士,據說當初去重慶大學招人的時候,放出話來:工資不是問題。具體多少不知道,英語好的可以去。
11、吉利汽車,不多說,待遇一般。
12、東南汽車,稱為汽車行業的黃埔軍校,一個值得大學剛畢業的本科生去的地方,為什麼這說,因為這個公司是一個不留人的公司,也就是說人員流動很大,新人有很多鍛煉學習的機會,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干兩三年你就走吧,而且不用交違約金,工資待遇一般,話語權在台灣人手裡,位於距福州市區25KM的地方,上下班有大巴。
13、奇瑞汽車,同樣是一個稱為汽車人才搖籃的地方,人口流動很大,工資待遇比東南還差,不過那邊MM還不錯,呵呵,鍛煉機會很多,不過你想離職比較難,具體情況請登陸奇瑞論壇。題外話,奇瑞一年的利潤只有幾千萬,為什麼賣那麼多車,只有這么點利潤呢,如果你說讓利於民那就錯了,雖然奇瑞在拉低汽車價格上功不可沒,但是你要知道,一個留不住人才的地方他哪來的自主研發,很簡單,請外國人或者外國公司來做,你跟一個奇瑞技術人員聊天,他會跟你說出一堆外國公司的名字,把你忽悠的不行,錢都被國外人賺去了,中國汽車工業的悲哀。
㈣ 廣汽研究院社招工作6年本科,一般能給到稅前年薪多少
本科
本科即大學本科專業學歷,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一般由大學或學院開展,極少部分高等職業院校已經開展應用型本科教育。本科教育重於理論上的專業化通識教育,應用型本科側重於應用上的專業教育和實際技能教育,學生正常畢業後一般可獲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
在中國,本科學歷主要分為全日制本科和非全日制本科兩種。全日制本科通常是由全國各地高考、自主招生或保送等方式進行招生的,學制4—6年,學生在校學習,是最為普遍的教育方式,社會認可度最高;另外專科生可以通過統招專升本考試接受本科階段教育,學制為2年。非全日制本科主要分為自考本科、成人高考、遠程教育、業余教育、開放教育等多種類型,沒有固定修業年限,學習方式多種多樣,學生既可以在相關教育機構學習也可以自學。
㈤ 廣匯集團的待遇
我現在在廣匯汽車,如果你去廣匯當領導,那可以!如果當員工?就不要自內虐了,基層員工容不要說什麼三金五金了,能把底薪或者說國家規定的最低工資發到你手裡就不錯了。被員工告了N次,賠了N次錢。照樣什麼福利都木有,一收店,原來的老員工就走一批。呵呵。。我店2016全年只算銷售部銷售顧問離職正式+實習合計24人+
㈥ 請問有廣汽研究院工作的朋友嗎,想咨詢下研究院的待遇。
1,.職級是怎麼評的
按績效,本科進公司是2B,一般本科是4年由2B升2A;
2,以及相應的待遇
2B職級崗位工資是7.5W,全年加年終獎及福利是10W+;
3.薪資構成是怎麼樣的
年度固定工資
績效工資
年度浮動工資
個人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
年終獎等等
4.本科四年工作經驗大概能跟人事提什麼樣的待遇呢。
12W
5.聽說要搬到番禺了,那邊提供住宿嗎?
已經搬到番禺了,不提供住宿。
夠詳細了吧??
㈦ 上市車企都怎麼發工資
作者:成暢、編輯:錢漪
汽車業的艱難時刻尚未迎來倒計時。
中國車市在2018年經歷了28年以來首次銷量下滑的歷史性低谷,2019年的市場表現更不盡人意,汽車銷量降幅擴大,是業內一致認為的最困難年份。2020開年便跌入了疫情的泥淖,車市難上加難。
大環境的不景氣映射到上市車企身上,問題與困境被數倍放大。
在車市深度調整階段,車企紛紛在企業經營上作出優化,試圖「瘦身」減負。在短期策略調整上,車企通常會率先在員工身上做文章,裁員、降薪以救「近火」。
自2018年中國車市進入負增長的狀態,車企們在2019年便做好了過冬准備,從其薪資上便能探知一二。
與2019年車市負增長遙相呼應的是,眾多上市車企在營業成本和銷售費用規模上有所縮減,成為汽車製造商在調整期降本優化、開源節流的切入點。
在財務報表中,職工薪資作為期間費用及營業成本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中可窺見上市車企的經營狀況、發展戰略變化軌跡及企業管理特徵。
億歐汽車通過統計21家中國上市車企2019年報,計算出這些車企的員工平均年薪,並結合車企特徵對員工年薪作出分析。得出的部分結果,與人們的直觀感受有明顯不同。
平均年薪:北汽第一,廣汽倒數
上市公司規模大、穩定性較高,具備已證實的可持續盈利能力,且管理方式經過多年迭代和改良,已經演化成公司特色、公司文化及核心壁壘。研究上市車企對於員工薪資的分配,從中或可發現汽車行業的普適性規律。
這21家上市車企的平均年薪為15萬元,平均年薪最高的北汽藍谷達到行業平均數字的2倍,是力帆股份的4倍有餘。
在2019年車企平均年薪排行榜中,北汽新能源(北汽藍谷)以30.53萬元遙遙領先,平均年薪超過20萬元的車企還有北京汽車與一汽轎車,剩餘車企年薪大多徘徊在10到20萬元之間,而在排行榜中墊底的是比亞迪、廣汽集團、力帆股份三家,其平均年薪均不足10萬元。
力帆的「低薪」不無原因,其在經營層面早已出現漏洞。
於2010年在A股上市的力帆汽車,早在2007年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期間新能源業務持續虧損,不僅技術研發帶不動新能源汽車製造,反受其拖累,常年入不敷出,如今已負債累累。2019年,力帆股份營收74.5億元,虧損46.8億元,當前正依靠重慶市政府成立的「債委會」兜底,減輕債務壓力。
教育水平影響薪資
車企在2019年勒緊腰帶過起了苦日子,其人員配比與薪資分布體現了不同車企內在的本質,背後諸多因素也解釋了傳統車企與新能源車企的發展階段,揭示了汽車產業愈發明顯的「馬太效應」。
以上車企中員工數量超過20萬的只有比亞迪和上汽集團兩家,但兩者平均年薪差異甚大:比亞迪僅為9.74萬元,而上汽為15.34萬元。
億歐汽車認為,產生這一現象的根源是,兩家企業對工種和員工教育水平需求有所不同。
上汽在2019財年員工總數為216360名,其中13958名歸屬上汽母公司,上汽還需要承擔4萬余名員工的離職或退休費用,因此上汽2019年需要承擔費用的員工總數超過25萬名。
比亞迪過半員工為生產人員,技術人員佔比僅為15.6%。而在上汽(母公司)員工中,58.1%為技術人員,生產人員僅佔25.3%。兩家同等規模的企業的人員利用策略大相徑庭,比亞迪在生產上投入大量人力,相較上汽的技術密集型人才結構,比亞迪更偏向勞動力密集,因而其平均工資遠低於上汽也不難理解。
在工種分布之外,兩家企業的員工教育水平也有很大差距。上汽(母公司)的員工中80.3%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而這一數據在比亞迪僅為12.9%。
在透露企業總體教育水平的車企中,北汽藍谷員工教育水平最高,超過60%的員工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其平均薪資也在最高位。
通常情況下,本科及以上學歷擁有者薪資高於本科以下學歷,經億歐汽車計算發現,車企本科及以上學歷佔比與員工平均年薪存在直接聯系。
以車企本科及以上人員佔比數據為觀測值,推算上市公司員工教育水平與平均年薪的關系。在教育水平外,一家企業的工種分布對其員工平均薪資也有很大影響。
從薪資看車企人才策略
車企員工的不同分工會導致其酬勞的差異。因此,車企的用工側重點也會導致薪資狀況的不同:重視研發的車企薪資水平會高於側重生產的。
本次盤點中北汽藍谷以30.53萬元平均薪資領先其餘21家車企,億歐汽車猜測,北汽藍谷在研發上的大力投入是關鍵原因。
據北汽新能源方面表示,每年的研發投入佔到總營收的11%,目前正在全球投放研發中心。北汽藍谷2019年年報披露,其總營收為235.9億元,按這個比例估算,北汽藍谷2019年的研發投入在26億元左右。
僅從數字上看,北汽藍谷是22家上市車企中最重視研發的企業,36.3%的技術人員人員佔比高居首位。相比其餘車企,北汽藍谷的生產人員佔比最少,為24.7%。作為新興產業,新能源車企的研發投入成本高於傳統車企,實屬正常。
一般情況下,車企中的生產人員學歷在本科以下,而2019年車企的「生產人員佔比」與「本科學歷以下佔比」之間同樣存在相關性。
據億歐汽車觀察,車企中本科以下學歷的員工佔比隨著生產員工佔比逐步提升,兩者之間同樣存在線性關系。
這組數據中大多車企都較好地與擬合線條吻合,唯有力帆股份為特例。
力帆的員工中44.1%為生產員工,82.0%的員工學歷在本科以下。這說明力帆在生產員工之外,技術、銷售以及其他員工中至少有55.9%的員工學歷水平在本科以下。
生產人員多、員工學歷低是力帆目前的用工狀態。這樣的人員構造是導致力帆缺乏創新、研發受阻的重要原因,但這也許是力帆試圖挺過其經營低谷的手段,但從企業長遠發展來看,研發投入應為車企的重中之重,重生產、輕研發的權宜之計恐難以長久。
億歐汽車認為,車企的經營策略在2020年可能面臨兩種選擇:
一、盡全力推進降本工程,砍掉所有不決定短期生死的費用,即使犧牲企業長期利益;
二、在車市低迷期間專注研發,為將來的市場機遇做「厚積薄發」的准備。
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響,部分車企已經進行裁員或降薪調整。2020年也被預測為汽車銷量持續下滑的一年,在過去暴露問題、面臨困境的車企將在2020年遇到更嚴峻的生死考驗。
備註:
1、在年報中,上汽只透露了歸屬於母公司職員的情況,本文只針對上汽集團母公司約1.4萬名員工的分析。
2、教育水平與均薪關系的函數中:線性擬合的R2系數用以判斷擬合結果,通常在0-1之間,越接近1說明數據越符合線性關系。此次擬合R2系數為0.81,表示數據較好地吻合線性關系,也說明上市公司員工教育水平與平均年薪存在直接的線性關系。
3、在教育水平與均薪關系的函數中:擬合線的最終公式為「y=41.55x」,說明2019年上市車企的平均年薪(萬元)約等於該公司本科及以上員工的比例乘以41.55,該公式可以通過車企員工教育水平推測平均薪資。
4、在上市車企工種與教育水平關系的函數中:以「生產員工佔比」作為x,「本科以下學歷佔比」作為y,該線性擬合的結果為「y=1.22x」,說明這些車企的本科以下學歷員工數量大約是生產員工數量的1.22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㈧ 廣汽集團暫不降薪還發加班費!2020年產銷預計增長3%
疫情形勢之下,多家車企最近傳出降薪傳聞。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日前則zhe表示:廣汽集團及旗下整車企業暫不考慮以降薪方式應對當前情況,並將確保工人加班費用的前提下,通過六天工作制追趕產能進度。此外,曾慶洪還表示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和努力,爭取全年穩增長,預計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3%左右。
3月16日,曾慶洪在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的廣州市第43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上,做出了以上的表態。
2019年,廣汽集團全年累計銷量達到206萬輛,同比下滑3.99%。以此計算可以得知,如果廣汽集團預計2020年能增長3%,則其銷量目標具體為212萬輛。
值得一提的是,當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廣汽集團就第一時間捐款捐物支援抗疫,在1月26日便捐出第一批款項,截止目前累計捐款捐物共達3438萬元。除了捐款捐物,為了緩解國內口罩供應緊張問題,廣汽集團利用自身產業優勢,主動投身跨界生產口罩的隊伍中,目前,廣汽集團口罩日產量可達到60萬只,累計產量近一千萬只。
「目前各地區疫情均出現了明顯好轉,算得上市場的利好信號。」曾慶洪指出,如4月疫情得到良好控制,汽車市場在下半年將全面回暖,但全年批發總量仍會有270萬輛受影響,零售總量也將損失約200萬輛;如果疫情反復,預計批發和零售銷量將面臨兩位數負增長。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㈨ 廣汽豐田總裝廠普工待遇
蓋世汽車訊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為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才及對工人進行激勵,豐田汽車將調整該公司日本工廠的薪資制度。
新的薪資制度更加註重績效而非資歷。豐田每年會從工廠整體層面及團隊工作方面對員工進行兩次評估,評估完成後,將相應地對30歲及以上年齡的工人薪資進行調整(每半年調整一次)。
豐田稱,該公司還可能再次僱傭已退休的老員工來向年輕人傳授技能,並按照老員工退休之前的薪資條款支付薪資。
除了調整按資論輩的薪資制度外,豐田還計劃重新制定工人津貼標准,對撫養孩子的工人家庭提供更多的福利。
新的薪資制度將適用於豐田日本工廠4萬名18歲至65歲的員工。目前豐田已經向其工會提議新的薪資制度,並希望該制度明年1月份能夠正式實施。
豐田日本工廠的工人平均年齡在40歲左右,不過由於年輕人比例下降,2015年前,50歲以上的工人佔比將從20%提升至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