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多少公司前三季度業績是預喜
Wind數據顯示,截至16日記者發稿時止,209家上市公司在半年報中披露了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共167家預喜(略增73家,扭虧8家,續盈26家,預增60家),比例高達79.9%,盈利性較好。
化工等多個行業表現良好
從行業看,預喜的上市公司中,化工、有色、鋼鐵、水泥、造紙等行業表現較為亮眼。
Wind數據顯示,業績預喜的公司中來自化工行業的企業超過20家。光大證券分析師陳冠雄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前三季度-化工品行業的發展勢頭好,是因為化工品的價格一直維持在高位,加上供給側改革效果顯現,部分化工品、產能退出。如果下半年原油價格持續上漲,環保趨嚴的形勢不減,那麼化工品價格會還維持高位。
對鋼鐵行業而言,平安證券表示,下半年鋼企面臨的環保壓力將進一步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將抑制產能的釋放。同時因四季度採暖季限產而可能導致項目提前趕工,因而鋼材需求向三季度集中,促使三季度鋼材需求被放大,鋼鐵行業供需格局在三季度或將重新趨於緊平衡。
從凈利潤額來看,預計凈利潤最低超過1億元的公司有95家,其中森馬服飾、東方園林、塔牌集團、露天煤業、歐菲科技等9家公司預計三季度凈利潤最低超過10億元。
歐菲科技半年報披露,前9月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在13.29億-15.33億元之間,同比增加30%-50%。對於業績增長的原因,歐菲科技表示,一是光學影像業務業績大幅增長,攝像頭模組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雙攝/三攝模組出貨量佔比顯著提升;二是國際大客戶觸控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改善,帶動公司整體利潤提升;三是公司在屏下指紋領域的技術、規模和產業鏈整合優勢明顯,伴隨市場滲透率快速提高,屏下指紋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盈利的公司多,倒閉的也多。
消息來自央廣網。
Ⅱ 鞍鋼怎麼樣待遇
鞍鋼是個集團公司,鞍鋼是總稱。待遇怎麼樣那要看你具體去哪個廠子了。鞍鋼股份公司里的「3鋼1鐵」那是最好的地方了工人都3000以上,再下就是新軋鋼了也2000多。其餘的廠子不到2000。至於還有一些掛著鞍鋼名字的附屬單位和下屬外圍單位就不怎麼樣了。滿意就給點分哦。
希望採納
Ⅲ 鞍鋼股份發生什麼大事了
昨日,*ST釩鈦、鞍鋼股份(A股、H股)同時臨時停牌。記者從*ST釩鈦有關人士獲悉,兩公司停牌原因是,鞍鋼集團與攀鋼集團的重組已獲國務院國資委審核批准。分析人士指出,這將鋼鐵業又一次重量級大整合,重組後的「大鞍鋼」將躋身為中國特大鋼企之列。
深交所昨日早間公告稱,因發生對股價可能產生較大影響、沒有公開披露的重大事項,根據有關規定,經公司申請,鞍鋼股份、*ST釩鈦兩公司股票自5月24日開市起停牌,待公司刊登相關公告後復牌。停牌前一交易日*ST鋼釩收於8.18元,鞍鋼股份收於8.57元。
據悉,鞍鋼集團、攀鋼集團均為國務院國資委旗下獨資企業。今年「兩會」期間,鞍鋼集團總經理張曉剛表示,鞍鋼和本鋼、東北特鋼之間的戰略合作今年將有實質性進展。鞍本集團早在2005年已掛牌,而隨著本次與攀鋼集團整合,整合後的「大鞍鋼」粗鋼年產量有望達4000萬噸,將超過河北鋼鐵集團。
Ⅳ 2018年鞍鋼集團公積金提取條件
根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24條的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
1、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2、償還購建自住住房貸款本息的;
3、租賃自住住房,房租超出家庭工資收入一定比例的;
4、離休、退休的;
5、出境定居的;
6、職工死亡、被宣告死亡的;
7、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的;
8、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並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的;
9、管委會依據相關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提取住房公積金需提供以下材料:
1、提取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的,先由所在單位予以核實,並出具提取證明。
2、職工應當持提取證明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日內作出准予提取或者不準提取的決定,並通知申請人;
3、准予提取的,到受委託銀行辦理支付手續。
各地公積金中心對公積金提取規定了不同的條件、流程,請咨詢當地公積金中心
Ⅳ 鞍鋼股份的2011年大事件
大股東高價供礦吞噬利潤
2011年,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鋼鐵行業遭遇陣陣寒流,整個行業都面臨著極大的生存壓力。許多上市鋼企陸續預告了2011年業績,多數同比大幅下滑。其中,龍頭寶鋼股份(600019,收盤價5.09元)2011年凈利潤下降幅度超過40%。
同樣是行業中的巨無霸,鞍鋼股份(000898,收盤價4.76元)的日子更為難過。鞍鋼發布業績預告,宣布2011年虧損達到21.51億元。這個成績不但遠遠遜於寶鋼,甚至不如行業中一些地區性中型企業。受此利空影響,鞍鋼股份A股1月31日大跌4.38%,H股當天更是重挫超過10%。
是什麼原因導致鞍鋼這家昔日鋼鐵霸主虎落平陽?《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調查發現,公司向集團采購鐵礦石價格的成本定價模式,導致其不能迅速對原材料價格下跌進行反應;加之產品銷售價格政策又過於謹慎;這兩個因素導致公司巨虧。 2011年全年苦苦掙扎
事實上,鞍鋼業績地雷並非一夜之間突然炸響。2011年,公司每一次公布業績,分析師們幾乎都會感嘆「不如預期」。
2011年一季度,當時鋼鐵行業剛剛才進入初冬;寶鋼股份三個月時間每股收益能夠達到0.18元。但與此同時,鞍鋼每股收益卻只有0.01元。
這還只是開始。2011年四季度以前,鞍鋼一直掙扎在盈虧邊緣線上。二季度,鞍鋼經營有所好轉,但中期每股收益也只有0.03元,也就是說二季度單季盈利0.02元。同期,寶鋼2011年半年報每股收益0.29元,二季度單季盈利0.09元。
進入2011年下半年,鋼鐵行業寒冬正式來臨。三季度,寶鋼單季度每股盈利減少至0.07元,鞍鋼則只能勉強維持盈利。第三季度,公司每股收益只有0.003元。
而在最新發布的業績預告中,鞍鋼這樣解釋全年巨虧的原因:「受原燃料價格漲幅高於鋼材價格漲幅以及高爐檢修等因素影響,尤其是四季度鋼材價格大幅下降,且主要原燃料價格依然在高位運行,使公司四季度陷入虧損局面,導致全年虧損。」 分析師:礦價高於同行是主因
行業低迷是所有鋼鐵公司共同面臨的困難,為什麼獨獨鞍鋼受到影響最為明顯?
「鞍鋼在所有(鋼鐵)上市公司中表現最差,是因為公司特殊的成本定價模式。」一位行業分析師指出。「鞍鋼購買鐵礦石必須要通過集團途徑,而且價格並不隨行就市,是半年簽訂一次合同。這樣一來,在鐵礦石價格下跌時,鞍鋼還必須使用高價原材料。這是導致鞍鋼巨虧的最主要原因。」
這位分析師進一步介紹道,鞍鋼維持正常生產經營所需要的鐵精礦,約有將近一半由集團提供;另有50%來自進口。即使是進口這部分,也需要走集團通道,因為鞍鋼本身沒有外貿資質。「在鐵礦石上漲時期,這種原材料供應模式曾經為鞍鋼股份起到了鎖定成本的作用,但在鐵礦石價格下跌時適得其反。鞍鋼生產出來的產品隨行就市,行情不好時價格下調,但生產所採用的鐵礦石卻維持高價。這樣一來,行業走熊時,鞍鋼表現會大大遜於行業平均水平。」
根據申銀萬國的研究報告顯示,截至12月30日,綜合鋼價跌幅約為9%,而鐵礦石跌幅約為14%;PB粉礦年底每噸跌至不足1000元。
「總體來說,鞍鋼所使用的鐵礦石價格比同行要高出20%;現在的鋼價下,公司毛利率應該已經為負數。」上述分析師指出。
鞍鋼的高價鐵礦石問題也受到了一些券商的關注。中銀國際在對鞍鋼業績預告進行點評時指出:「我們測算2011年公司平均鐵礦石采購成本可能環比上升了50%至1150元/噸。管理層認為保本毛利率需要達到5%~10%,但我們預計公司2011年僅獲得3%的水平。」
這也可以部分解釋,為什麼即使在行業還沒有走到冰凍期,鞍鋼業績在2011年早些時候就亮起了紅燈。 H股股東否定關聯交易定價
鞍鋼這種成本定價模式也引起了股東們的不滿。鞍鋼發布了2012~2013年度日常關聯交易預測公告。公司預計2012、2013年關聯交易預計總金額為不超過932億元,其中每年向鞍鋼集團采購主要原材料預計290億元。2010年鞍鋼向集團采購主要原材料金額為144.68億元,占同類交易的47.38%。另外鞍鋼預計每年向集團采購的 「支持性服務」也會達到168億元,2010年這項交易發生額為56.65億元,占上市公司同類交易的65.81%。
公告顯示,鞍鋼集團向上市公司出售鐵精礦的定價基準為「不高於調整之前的前一半年度中國鐵精礦進口到岸的平均報價,加上從鮁魚圈港到鞍鋼股份的鐵路運費,再加上品味調價後的價格。」11月30日,鞍鋼再發公告,集團承諾在上述定價基礎上給予優惠,優惠金額最低為前一半年度中國鐵精礦進口到岸的海關平均報價的5%。
但是在12月19日的股東大會上,鞍鋼股份與鞍鋼集團上述原材料和服務供應協議未獲通過。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後來與鞍鋼溝通得知,這項協議被否的主要原因是因為H股股東投了反對票。 產品銷價政策過於謹慎
除了高昂的成本外,鞍鋼在產品銷售價格上的「謹慎」,也使得公司經營雪上加霜。
獲得2011年新財富鋼鐵行業第一名的長江證券分析師劉元瑞,一直跟蹤三大鋼企每月的出廠價。5月,鞍鋼大幅下調了出廠價,引起了劉元瑞的擔憂。
當月,鞍鋼對熱軋板卷和冷軋板卷分別下調了480元/噸和200元/噸,對硅鋼某些牌號產品基價甚至下調了700元/噸。
劉元瑞明確指出,鞍鋼在國內鋼價有所回升的情況下,對5月出廠價下調幅度偏大,並且遠遠超過寶鋼和武鋼,反映了公司營銷策略的相對謹慎。「5月鞍鋼主要產品與市場價的價差大幅下降為負值。」
為緩解成本壓力,6月鞍鋼對出廠價進行了小幅上調,但劉元瑞依然認為公司業績難以出現大幅改觀。10月,鞍鋼跟隨寶鋼武鋼再次上調出廠價,然而每噸30~50元的上調幅度依然「低於預期」。
產品價格政策過於謹慎,加之高高在上的鐵礦石成本價格,鞍鋼股份兩頭受壓,巨虧當然在情理之中。
在鞍鋼和寶鋼發布三季報後,東方證券對兩家公司進行過財務數據測算,從中也可以直觀地看到鞍鋼的窘迫處境:2011年第二季度,即行業最好的一個階段,寶鋼的噸鋼毛利為748元/噸,噸鋼利潤為421元/噸;同期鞍鋼的噸鋼毛利只有429元/噸,噸鋼利潤為2元/噸。到第三季度,寶鋼的噸鋼毛利和噸鋼利潤下降至441元/噸和194元/噸,而鞍鋼則已經出現生產虧損,噸鋼毛利和噸鋼利潤為259元/噸和-13元/噸。 鞍鋼股份訴苦:「老子不愛兒」
到底鞍鋼股份的鐵礦石定價模式是怎樣的?為什麼產品價格採取比市場更謹慎的策略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鞍鋼股份,公司負責投資者接待的工作人員對此進行了詳盡的解答,從其回答的語氣中,摻雜著對集團的不滿與無奈。
《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公司鐵礦石的定價模式是怎樣的?
鞍鋼:公司采購鐵礦石,50%是向鞍鋼集團采購,另外50%則是進口。從集團采購的原材料定價是根據跟母公司簽署的協議,簡單點說,定價原則是按照中國海關事務署所公布的上一半年度海關進口價格為出廠價格,同時母公司再給予我們5%的優惠;而進口的部分,我們是通過母公司的進出口公司進行采購,定價與寶鋼他們那種長協礦定價相似。由於下半年的鐵礦石價格比前年下半年的鐵礦石價格要低,所以我們下半年鐵礦石采購價格與同行業相比是較高的。
NBD:與同行業公司相比,這樣定價模式有何區別?
鞍鋼:我們向集團采購的價格每半年才調整一次,這樣的話,對鐵礦石市場價格波動的反應有滯後性。行業對鐵礦石的采購基本都採用的要麼是現貨定價,要麼是季度定價(長協礦),而我們只是50%採取和行業相同的定價模式,這樣我們成本變動就會較行業滯後半年。
NBD:為什麼要採取這樣的定價模式呢?
鞍鋼:公司在2006年整體上市開始,就與集團商議過采購鐵礦石的問題,當時的定價就是這么定的。但那個時候鐵礦石國際上的價格是持續走高的,因此對投資者是有利的,集團雖這方面吃一點虧,但它們有我們大部分股權,我們賺了錢也會增厚他們的投資收益。但是鐵礦石價格下跌,我們的采購價格無法馬上進行調整,因此成本確實是偏高的。
NBD:公司是否考慮改變這樣的定價模式呢?
鞍鋼:我們正與集團協商,我們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將與鞍鋼集團公司簽署的2012~2013年度原材料供應協議否掉了,我們要重新做一個協議,但不知最後結果如何。我們的采購價格早已偏離市場價格。對股東來說,如果我們業績好,偏離一些股民還能接受,但是我們業績差了,股民們有很大的不滿情緒。
NBD:那你們為什麼銷售產品時,價格又採取比市場更謹慎的策略呢?
鞍鋼:新的董事長上來以後,他的管理辦法不一樣,以至於有些我們自有的權利被集團控制了。
NBD:為什麼不向集團反映這些問題呢?提意見呢?
鞍鋼:打個比方來說,老爹想胡作非為,你兒子有能力去管嗎?提意見、抗爭、做工作這些我們都是做了。不過人家(指鞍鋼集團)都不把你當親兒子看待,人家只把攀鋼當親兒子,你有啥辦法。
NBD:會不會有新的定價模式出台?
鞍鋼:對,定價模式被H股股東給否掉了,我們在與集團交涉,他必須做出改變,要不二次股東大會原有的定價模式還是會被否。所以說,我們公司好就好在這點,關鍵時刻就只能靠H股股東,要是只在A股發行股份,早就被大股東給摁住了
Ⅵ 去年重點鋼企利潤增超千億鞍鋼累計虧損超300億的原因是什麼
在鋼鐵業普遍業績強勁復甦的2016年,鋼鐵央企——鞍鋼集團卻遭遇了業績巨虧。記者昨日自中國貨幣網獲悉,鞍鋼集團於4月28日蓋章通過的財務報表顯示,鞍鋼集團2016年利潤總額為-93.75億元。
進入2017年,*ST釩鈦終於也進入業績復甦軌道。根據最新披露的一季報,*ST釩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2億元,同比增長457.09%。
而鞍鋼股份方面,據其4月28日一季報顯示,一季度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0.7億元,同比增長273.8%。
對於公司業績虧損有無解決辦法,鞍鋼集團表示,2017年將採取改造提升、兼並重組、關閉撤銷等多種方式,開展困難企業專項治理工作,以實現虧損面和虧損額的大幅減少治理目標。
Ⅶ 鞍鋼集團是如何3005政策30年工齡能開多少錢
許多即將退休的老同志都十分關心自己退休後能得到多少養老金。其實,根據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養老金計算辦法,再到當地的社保網站上查閱自己的參保數據,可以大致計算出本人退休時的養老金。
養老金由以下公式計算
1996年1月1日及其以後的參保人員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996年1月1日以前參加工作的參保人員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例如:根據上述公式,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5000元+5000元×0.6)÷2×15×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5000元+5000元×1.0)÷2×15×1%=75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5000元+5000元×3.0)÷2×15×1%=15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40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5000元+5000元×0.6)÷2×40×1%=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5000元+5000元×1.0)÷2×40×1%=20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5000元+5000元×3.0)÷2×40×1%=4000元
個人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12。
計發月數為:50歲為195月、55歲為170月、60歲為139月
例如,某人55歲退休,個人賬戶中存款余額為51000元,那麼,個人賬戶養老金為
51000元÷170月=300元/月
Ⅷ 全聚德三個季度虧掉三年利潤
是的,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10月26日晚,全聚德發布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5.16億元,同比減少56.71%,凈虧損2.02億元,同比擴大484.4%。全聚德2020年前三個季度就幾乎虧光過去三年間的利潤。而這三年來股價也一直呈下跌趨勢,從最高23.5元/股降至10.17元/股,市值攔腰斬半。
近年來,在有關全聚德的熱點新聞下,多數充斥著網友們有關其「消費高」「服務差」「菜品陳舊」的吐槽。目前,全國經商務部認定的老字型大小品牌共有1128家,其中以食品加工、餐飲住宿為主營業務的分別有365家和187家。
中華老字型大小們平均「年齡」140餘歲,僅有10%在蓬勃發展,40%能維持盈虧平衡,其餘50%都處於慘淡經營或持續虧損狀態。
(8)2018鞍鋼集團三季度利潤擴展閱讀:
全聚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天眼查App顯示,中國全聚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6月,注冊資本3.08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餐飲服務;食品加工;銷售食品、醫療器械;
零售卷煙(僅限分公司經營);普通貨運、貨物專用運輸(冷藏保鮮)(僅限分公司經營);文化娛樂服務;種植;養殖家禽等,法定代表人為白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