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疆廣匯集團公司面臨什麼問題
新疆今年要出成績關鍵還是看外援,鄧華德在國家隊的經歷已經告訴我們他不是一個戰術大師。
2. 4家車企破產,龍頭經銷商集團關了31家4S店,車市進入寒冬
來源:汽車服務世界
11月份還沒過去一星期,整個汽車行業的輿論圈子儼然被知名車企重組、停擺、出售股權等新聞承包了。
1-4日,包括華晨、北汽、恆大、長江等在內的4家車企6次曝出不好的消息。
但這樣的廣匯,卻在疫情之後陷入了利潤下滑的困局,整體狀況也受到資本市場和汽車行業的共同關注。
業績上,1-9月,廣匯汽車的凈利潤13.12億元,同比下滑41.6%,與經銷商經營狀況直接掛鉤的現金流更是連續三個季度為負。
此前,《汽車服務世界》也報道過,廣匯汽車上半年的利潤下滑超6成,是下滑幅度最大的4S店集團。
渠道上,1-9月,廣匯汽車一共關閉了31家門店,新開了11家門店,集團門店規模減少了20家。
廣匯的盈利結構也發生了變化。作為主營業務的整車銷售板塊,該板塊1-9月在營收上佔了8成,但毛利率僅為2.55%。
與此同時,廣匯汽車的維修服務、傭金代理等業務,毛利率超50%,其中售後維修業務更是廣匯唯一出現利潤增長的業務。
在這樣的情況下,廣匯的資金鏈問題自然受到關注。
10月,廣匯汽車就被曝「資金鏈陷入緊張」,也有多個投資者針對「廣匯汽車資金呈現持續流出狀態」現象詢問廣匯汽車董秘。
關於公司股價、市值暴跌的原因,但廣匯卻並未給出回復。
但是,廣匯汽車三季度的現金流持續出現70餘億元的「漏洞」也是基本事實,為了補充流動資金,廣匯汽車控股股東還在9月質押了部分股權。
加上10月的時候正通、潤東先後發布股權轉讓/凍結信息,這些經銷商巨頭的動向真實反映了經銷商群體的經營壓力開始加劇。
巨頭們的資金壓力都始終存在,非巨頭的狀況自然也不敢說好。
4S店:被騙or賣龍蝦?這是一個問題
當賣車不再能獲得高額利潤已經成為現實的當下,4S店的日子不容易已經是基本事實。
此前,中國流通協會公布了3組數據體現了4S店的不易:上半年近八成4S店的新車銷量處於下滑趨勢;不到30%的4S店能盈利;有1019家4S店相繼退網。
4S店經銷商撐不下去退網、維權等新聞今年就沒停過,上述出問題的車企幾乎都被自己的經銷商維過權,在此就不過多贅述。
我們來看另一群4S店經銷商面臨困境後的做法和遭遇。
有相關人士指出:下半年汽車市場增長乏力,廠家填補市場的預期不容易實現。
各家車企業績止跌回升的背後,是成千上萬家汽車經銷商,背負著艱巨的任務,承受著巨大壓力。
這種情況下,一些撐不住、想擴大盈利空間的4S店經銷商,會選擇跟非主機廠/車企進行合作等方式減輕自身的負擔、增加自身的盈利空間。
但這種「沒有車企和所屬集團保護」的做法,其中隱藏著巨大的風險。
10月31日,浙樣紅TV報道:杭州多家寶馬經銷商與汽車代理公司合作,卻被騙了上千萬。
一位杭州蕭山汽車城十多年開店經驗的汽車經銷商老闆向媒體反映:自己與某汽車事務代理公司開展了業務合作,但從9月下旬開始,該公司老闆突然失聯、電話關機、辦公室人去樓空。
媒體在采訪過程中,陸續發現有不少當地4S店經銷商與車主均被該公司拖欠車款,金額高達1000多萬元。
這些經銷商之所以會受騙,原因很簡單:
1、價格便宜:原價28萬的寶馬車,該代理商只賣26萬,低於市場價的五六個點;
2、經銷商想要獲取更多利潤,從該公司訂車以後轉賣可以賺取差價。
3、經銷商會選擇的汽車事務代理公司都會是熟人且有過業務往來,有一定信任基礎。
上述報案的店主跟該公司老闆認識了十多年,卻還是被騙了。
事實上,車企與4S集團的每一次變動,對於最下游的4S店個體來說都是一次洗牌。
過程中他們要麼緊跟上游的腳步走一步看一步、要麼慌路求生找別的賺錢機會,有些4S店老闆覺得自己救不了自己的汽車生意,乾脆選擇發展第二產業了。
在湖北有汽車經銷商的投資人,一邊開店賣車,一邊開店賣小龍蝦,賣小龍蝦的利潤比賣一年車的利潤還高,這已經成為坊間「美談」。
是循規蹈矩繼續承壓苦苦支撐?還是冒著風險跟「車圈的老朋友(汽車事務代理公司)合作」/亦或者發展自己的第二春賣個龍蝦啥的?
這指不定會是未來3萬家4S店老闆隔三差五的靈魂拷問。
寫在最後:
本文的出發點並非唱衰4S店,只是盤點4S店群體當下的真實境況。
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文中並沒有出現「4S店遇難了、獨立售後能不能趁機獲益」等相關言論。
原因很簡單,今年4S店不好、獨立售後也不算理想,只是行業今年、尤其是下半年巨頭整合的動作太多,導致大家的輿論焦點多放在了「強者正在如何越強」身上。
兩個月前,汽車服務世界發過一篇文章《2020年二季度,近1.5萬汽服店轉讓,實體店難在「實體」?》體現了汽服店現狀,其中提到了一點:去年誰店多,誰光榮;今年誰店多,誰頭大。
這其實表明:2020年,獨立售後面臨的窘境與車企、4S集團以及4S店群體是類似的。
動盪的時候,強者的抗風險能力雖然更強,但他們必須進行的轉型動作可能也更慢。
小船怕風浪,大船難轉彎。
-END-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3. 廣匯財富集團套利真的假的
廣匯財富集團套利。真的假的?這個不太好說。
4. 4S店真不賺錢了 國內最大汽車經銷商廣匯前三季度凈利大跌41.6%
當前我國乘用車銷量已經連續多月增長,但即便如此,作為國內最大的汽車經銷商集團——廣匯汽車凈利潤仍處呈現負增長趨勢。
10月28日,廣匯汽車發布2020年三季度報告,該集團報告期內營業收入為1082.22億元,同比下滑11.4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較去年同期下降46.63%,為-72.56億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5. 廣匯汽車凈利三連跌危機 股份質押比超40%
進入2020年受疫情影響,國內車企和經銷商面臨市場下滑乃至虧損的市場狀態,日前,國內最大汽車經銷商廣匯汽車在6月3日對外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廣匯集團在6月1日質押其所持股份1.63億股,同時解除質押1.4億股。
股東持續質押股份也引發了投資者對廣匯汽車資金鏈的擔憂,今年6月份廣匯汽車質押給光大銀行烏魯木齊分行的1.55億股股份,用途為補充營運資金。在質押以及解除質押完成後,廣匯集團累計質押數量約占其持股數量的66.97%,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22.06%。
資料顯示,自今年5月份開始,廣匯汽車開始通過質押股份進行融資,5月22日,廣匯汽車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質押其所持1.77億股股份,占所持股份比例為6.65%,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2.18%,質押融資用途為補充營運資金。截至到5月份,廣匯汽車被質押股數總計為33.24億股,質押比例達到40%。
有報道稱,廣匯汽車在回復質押股份比例達40%等問題時,除了大股東質押持有股份外,還有其餘股東的股份被質押,不過具體是誰並未透露。
作為國內最大的汽車經銷商廣匯汽車去年營收超過1700億元,較2018年增長2.6%;實現毛利為人民幣167.7億元,同比降低2.1%。另外,據廣匯汽車2019年全年財報顯示,2019年其凈利潤為人民幣33.2億元,凈利率為1.9%,與2018年相比略有降低。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人民幣26.0億元,全年歸母凈利潤下滑20.2%。
雖然在2019年實現了盈利,但進入2020年後,受疫情狀況和市場下滑等多重因素影響,廣匯汽車出現了自2002年以來的首次一季度虧損。廣匯汽車一季報顯示,一季度廣匯汽車營收為256億元,較上一年同期下降31.36%,同時,一季度凈利潤為-3.97億元,較於去年同期的8.01億元下滑149.58%。
自疫情以來,廣匯汽車就被外界質疑其現金流承壓隱患,不過疫情沖擊的是整個汽車行業,廣匯汽車顯然也在其列,受快速擴張影響,廣匯在近三年來的市場盈利水平逐年下降,據悉,2017年凈利潤為38.9億元,而到了2018年,凈利潤為32.57億元,同比下降了19.44%,到了2019年,廣匯汽車凈利潤為26億元,較上一年同比下滑20.16%。
不僅如此,在4S店上廣匯汽車也處於「調整」狀態,2019年廣匯汽車擁有品牌4S店782家,經營網點共計 841 家,其中受策略性調整關閉15家。
從近年來的汽車業發展來看,廣匯汽車確實遭受了車市寒冬期,在2015年,廣匯汽車的股價曾沖高至15.75元,此後股價便一路走低,今年5月29日,廣匯汽車最低股價報3.03元,連續3日創新低。由此來看今年對於廣匯汽車來講,市場壓力和財務壓力倍增,不得不質押股份來補充運營資金。截止今日收盤,廣匯汽車報收3.32元,上漲-0.90%,總市值269.3億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6. 車還沒造出來,就為疫區捐兩億,這個「中國最豪准車企」啥來頭
疫情當前,全國各行各業眾志成城,紛紛對疫區伸出了援助之手,其中也包括了眾多車企。彼時的它們積極響應,出錢或出力。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汽車行業及其周邊行業共捐款、捐物累計總額已經超過了10億元。
而且造車可是一場超長距離的馬拉松,成立了16年的特斯拉,2018年可還是虧損,所以咱們得用長遠的目光來看待恆大的造車之路。在疆哥看來,即便恆大最終沒有達到期待的高度,但它帶動的資源融合和科研人員創新,對於中國汽車產業來說,都將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不知道大家對於恆大造車,又是持如何態度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7. 新疆廣匯集團旗下的廣匯汽車4S店幹了三年了,一直拖著不給入社保,該如何主張自己的權利
你這種情況分析如下:
1. 勞動監察部門處理不了就找勞動仲裁或者社保中心投訴
2. 走訴訟專的話,你要准屬備證明你在那工作三年的證明,比如合同,考勤,工資等等
3. 沒有工資單,銀行轉賬也是可以的
4. 社保欠費首先建議讓他們補交,因為這三年如果錯過就少三年工齡了,但是這個有缺陷,因為即使判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補交完。所以選擇一次性補償也是可以的
5. 另外勞動合同里有沒有什麼違法賠償的條款,有的話也可以看看能不能維權,沒有合同的話也是違法行為,也是訴訟的一個點
8. 已提交破產重組申請,「龐大」帝國一夜坍塌,罪魁禍首是誰
近日,有媒體爆料,龐大集團已提交「破產重組」申請,目前正在等待審批。對此龐大集團董事長龐慶華沒有否認。
他向媒體宣稱,這次『破產重組』主要是由債權人發起,並不是龐大集團主動申請的。
龐大集團是以汽車銷售服務為主業的大型汽車營銷企業,A股上市公司,代理北汽、比亞迪、一汽大眾、奧迪、賓士等國內外近百家主流汽車品牌。
2018年7月以3.2億元出售5家4S店。一個月後,龐大集團又向大連中升轉讓下屬九家子公司100%股權,轉讓價款為10.93億元。
龐大集團賣店行為無疑是飲鴆止渴。
業績承壓之下,龐大集團通過售賣店鋪也難以挽回困局。與此同時,龐大集團也頻頻在質押股權。
2018年7月,龐慶華持有龐大集團約13.63億股無限售條件股份,占公司總股本20.42%;其中累計質押龐大集團股份約13.63億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99.98%。
然而漏偏逢連陰雨,2018年10月12日,龐大集團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龐慶華所持有的全部股份被司法凍結。
龐慶華此番被凍結的股份數量為13.629億股,這也是龐慶華持有的龐大集團全部股份。
司法凍結日期從2018年10月8日起至2021年10月7日,共三年時間。
財務虧損、債務危機、流動性不足,這些問題公司的「標配」,龐大集團一個都沒少。作為一家大型汽車經銷商集團,為何會落到如此地步?
外部原因就是因為近年來汽車銷量低迷,經銷商庫存指數居高不下,激烈的價格戰導致毛利下降,再加上貨幣政策收緊,龐大的現金流問題被放大。
但深層次原因卻是龐大自身存在巨大資金風險的發展模式。龐大集團前幾年走的大規模建造汽車園區的模式,在各省至少建造幾百畝的汽車園區。
買地、運營的花費成本是巨大的,有很多也需要抵押。用這種模式急速發展、擴張,一旦運營遇到資金緊張,就會出現資不抵債的問題,也會出現需要通過賣店來抵債的問題。
再說幾句
瘋狂擴張,導致龐大集團的資金鏈一直都不是很好,但成功上市之後,龐大也吸引了各路資金追捧,先後融到上百億的資金。
龐大集團利用上市公司的資金,不務正業,進軍房地產。曾有財經欄目記者爆出「龐大集團河北囤地1萬畝」的內幕新聞。這佔用了大量的資金,導致龐大集團資產負債率一直居高不下。
這年頭,救命錢越來越難找了。龐大集團除了變賣資產苟延殘喘之外,還能指望誰來救命呢?銀行嗎?
錦上添花
9. 廣匯信貸融資有限公司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子公司
識別復貸款騙子
一、在現制代社會,不能提供抵押物、沒有自己的公司,甚至沒有固定的工作,除了親
戚朋友可能借給你錢外,正規放貸機構是不可能為您提供資金的,所以這種情況的朋
友不必費心去尋找貸款了,聲稱能提供這種貸款的公司,都是騙子公司!
二、手續簡單、速度快是急需資金客戶的要求,但是手續簡單到不需要見面審查,速
度快到只要你把利息打過去就可以把本金拿到手上,那就是不折不扣的陷阱。
三、現在最低的利率應該是銀行利率,如果有任何貸款品種低於銀行利率,那基本上
可以肯定是騙子。
四、所有正規的貸款,都是在貸款機構正規辦公地點簽訂正式合同後,再支付定金的
,手續費等費用一般都是獲貸成功後再支付的。簽訂合同前,在電話里或者非辦公地
點要求先交錢的,不管是評估費、手續費還是其它費用,都是騙人的。
五、聲稱自己是某某財團、某某貸款集團、金融集團,把自己實力說得非常龐大,全
國任何地方均可放貸,並只需要身份證的,但都只有一個手機聯系方式,甚至有400、
800電話的大都是騙子。目前沒有一家公司能做到全國放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