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度空間理論的四度空間的理論核心
四度空間的分析方法,指出價位與價值永遠出現分歧,在股票市場上,兩者在大部分時間都處於不相等的地位。每日每時的股價上下浮動,都說明價格與價值的不一致性,作為一個精明的買家,最好等到價位低於價值時才買入。
從股票市場整體來分析,以上證綜合指數為例,多少點是正常的,多少點是非正常的,並不是人們經常性的主觀預測,而是客觀規律在起作用。股票市場大部分股票價值被低估時,自然綜合指數就會處於低位,如300多點,500多點時。反之,如果大部分股票價值被高估時,綜合指數就會處於高位。隨著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上市公司的整體盈利水平的提高,在若干年後,可能上證綜合指數1500點只能算相對低位了,3000點是肯定能夠看到的。
從個股的價格來分析,價格多少為偏高,多少為偏低,其標准如何判定,仔細分析一下就會明白,例如:深市的深發展(0001)股票從1996年的6元上升到 1998年的49元,而馬鋼股份為什麼就不能漲到49元呢?歸根到底,是股票的內在價值回歸。當然深發展49元也偏離了當時價值,自然從49元又回到十幾元錢(除權以後的價格)。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股票整體市場趨勢,是以全部股票的綜合價值為中心而上下波動的,個股的趨勢,是以該股票內在價值為中心而上下移動的,當價格高於價值時,股價自然下跌,當價格低於價值時,股價自然上漲。作為某一隻具體的股票,如果價格低於價值,可能早漲,也可能晚漲,但肯定會漲,這就是股價運行的規律。
四度空間理論核心,就是指出價格與價值永遠出現分歧,而只有價格與價值出現分歧,才能合投資者捕捉到價格低於價值的時間和空間,去低價買入股票。
當然,價值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個上市公司今年的業績好,並不等於明年的業績也好。原來虧損的企業經過資產重組,也可能從丑小鴨變白天鵝。
對於股票市場來說,高拋低吸是每位股民(尤其是在二級市場上)熱盼的。但是什麼時候高拋,什麼時候低吸,對此股民一直把握不好。影響股價的因素有許多,比如政策面、資金面、宏觀經濟、企業效益等,它們作用於股價,便形成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價格。而四度空間恰恰根據市場本身發出的資訊極鮮明地顯示了價值所在,在價值以上拋出,價值以下買進,從而真正做到了高拋低吸。
[編輯]
2. 什麼事四度空間
四度空間的分析方法,指出價位與價值永遠出現分歧,在股票市場上,兩者在大部分時間都處於不相等的地位。每日每時的股價上下浮動,都說明價格與價值的不一致性,作為一個精明的買家,最好等到價位低於價值時才買入。 從股票市場整體來分析,以上證綜合指數為例,多少點是正常的,多少點是非正常的,並不是人們經常性的主觀預測,而是客觀規律在起作用。股票市場大部分股票價值被低估時,自然綜合指數就會處於低位,如300多點,500多點時。反之,如果大部分股票價值被高估時,綜合指數就會處於高位。隨著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上市公司的整體盈利水平的提高,在若干年後,可能上證綜合指數1500點只能算相對低位了,3000點是肯定能夠看到的。 從個股的價格來分析,價格多少為偏高,多少為偏低,其標准如何判定,仔細分析一下就會明白,例如:深市的深發展(0001)股票從1996年的6元上升到 1998年的49元,而馬鋼股份為什麼就不能漲到49元呢?歸根到底,是股票的內在價值回歸。當然深發展49元也偏離了當時價值,自然從49元又回到十幾元錢(除權以後的價格)。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股票整體市場趨勢,是以全部股票的綜合價值為中心而上下波動的,個股的趨勢,是以該股票內在價值為中心而上下移動的,當價格高於價值時,股價自然下跌,當價格低於價值時,股價自然上漲。作為某一隻具體的股票,如果價格低於價值,可能早漲,也可能晚漲,但肯定會漲,這就是股價運行的規律。 四度空間理論核心,就是指出價格與價值永遠出現分歧,而只有價格與價值出現分歧,才能合投資者捕捉到價格低於價值的時間和空間,去低價買入股票。 當然,價值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個上市公司今年的業績好,並不等於明年的業績也好。原來虧損的企業經過資產重組,也可能從丑小鴨變白天鵝。 對於股票市場來說,高拋低吸是每位股民(尤其是在二級市場上)熱盼的。但是什麼時候高拋,什麼時候低吸,對此股民一直把握不好。影響股價的因素有許多,比如政策面、資金面、宏觀經濟、企業效益等,它們作用於股價,便形成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價格。而四度空間恰恰根據市場本身發出的資訊極鮮明地顯示了價值所在,在價值以上拋出,價值以下買進,從而真正做到了高拋低吸。
3. 馬鋼股份股改什麼時候完成
現在鋼鐵行業比較低迷,對於優質的股權是吸收的時候,等行業周期蘇醒在賣,目光還是要長點。心態也要穩點,不要指望一夜暴富嘛。
4. 股票分紅派現幾日內日到帳
一般從除權那天開始一周內到帳。公司公告一般都說明何時到帳的。你這個版沒到帳,有可能是你權在股權登記日那天(算來你的這個股票應該是在6日那天是股票登記日),你沒有持有該股票,然後在6日之後才買入的該股票,所以分紅派息沒你的份。除息日持有該股票是無效的,或者說是無權參與分紅派息的。
5. 馬鋼權證今天進入最後行權日,今天馬鋼股份收盤3.61元,行權完後對股價有什麼影響
看公告「馬鋼CWB1」認股權證的行權價格為3.26元/份,經除權除息調整後的行權
比例應為1:1,即投資者每持有1份「馬鋼CWB1」認股權證,有權在行權期內以3.26元(行權價格)+權證價格的價格,購買一股馬鋼的股票.
假如馬鋼CWB1權證的現在價0.81元,正股價是3.61元計算:按1:1行權,相當於用3.26(行權價格)元+0.81(權證價格)元=4.07元買到一股3.61元的正股,支出大於收入收益為0.48元,從計算看權證行權無利可套、是虧損的,馬鋼CWB1屬於價外權證了,而且還有潛在的風險存在,所以不行權可能會少虧點的;
如果在行權期內權證、正股的價格上漲的話,你可以參照此法計算,收益大於支出行權就有利可賺,無利就可以選擇放棄行權的,但買權證的錢也就死賠了,行權買入股票鑰匙股價上漲還有希望補回虧損的。
註:計算以現在價格為基準,未考慮行權時的股價和權證價變化。
6. 馬鋼行權是怎麼樣的
看公告「馬鋼CWB1」認股權證的行權價格為3.26元/份,經除權除息調整後的行權
比例應為1:1,即投資者每持有1份「日照CWB1」認股權證,有權在行權期內以3.26元(行權價格)+權證價格的價格,購買一股馬鋼的股票.
假如馬鋼CWB1權證的現在價0.81元,正股價是3.2元計算:按1:1行權,相當於用3.26(行權價格)元+0.81(權證價格)元=4.07元買到一股3.2元的正股,支出大於收入收益為0.87元,從計算看權證行權無利可套、是虧損的,馬鋼CWB1屬於價外權證了,而且還有潛在的風險存在,所以不行權可能會少虧點的;
如果在行權期內權證、正股的價格上漲的話,你可以參照此法計算,收益大於支出行權就有利可賺,無利就可以選擇放棄行權的。
註:計算以現在價格為基準,未考慮行權時的股價和權證價變化。
7. 馬鋼股份H股是什麼時候在港交所上市的
1993年11月3日。
公司名稱: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稱:Maanshan Iron & Steel Company Limited
證券代碼:00323.HK 證券簡稱:馬鞍山鋼鐵股份
注冊地址:中國安徽省馬鞍山市九華西路8號
公司成立日期:1993-09-01上市日期:1993-11-03
交易所:香港交易所 板塊:主板
8. 請問馬鋼權證580010行權後,行權比例也會調整嗎
asdfsaf
9. 四度空間的理論核心
四度空間的分析方法,指出價格與價值永遠出現分歧,在股票市場上,兩者在大部分時間都處於不相等的地位。每日每時的股價上下浮動,都說明價格與價值的不一致性,作為一個精明的買家,最好等到價格低於價值時才買入。
從股票市場整體來分析,以上證綜合指數為例,多少點是正常的,多少點是非正常的,並不是人們經常性的主觀預測,而是客觀規律在起作用。股票市場大部分股票價值被低估時,自然綜合指數就會處於低位,如300多點,500多點時。反之,如果大部分股票價值被高估時,綜合指數就會處於高位。隨著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上市公司的整體盈利水平的提高,在若干年後,可能上證綜合指數1500點只能算相對低位了,3000點是肯定能夠看到的。
從個股的價格來分析,價格多少為偏高,多少為偏低,其標准如何判定,仔細分析一下就會明白,例如:深市的深發展(000001)股票從1996年的6元上升到 1998年的49元,而馬鋼股份為什麼就不能漲到49元呢?歸根到底,是股票的內在價值回歸。當然深發展49元也偏離了當時價值,自然從49元又回到十幾元錢(除權以後的價格)。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股票整體市場趨勢,是以全部股票的綜合價值為中心而上下波動的,個股的趨勢,是以該股票內在價值為中心而上下移動的,當價格高於價值時,股價自然下跌,當價格低於價值時,股價自然上漲。作為某一隻具體的股票,如果價格低於價值,可能早漲,也可能晚漲,但肯定會漲,這就是股價運行的規律。
四度空間理論核心,就是指出價格與價值永遠出現分歧,而只有價格與價值出現分歧,才能讓投資者捕捉到價格低於價值的時間和空間,去低價買入股票。
當然,價值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個上市公司這段時間業績好,並不等於下一段時間業績也好。原來虧損的企業經過資產重組,也可能從丑小鴨變白天鵝。
對於股票市場來說,高拋低吸是每位股民(尤其是在二級市場上)熱盼的。但是什麼時候高拋,什麼時候低吸,對此股民一直把握不好。影響股價的因素有許多,比如政策面、資金面、宏觀經濟、企業效益等,它們作用於股價,便形成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價格。而四度空間恰恰根據市場本身發出的資訊極鮮明地顯示了價值所在,在價值以上拋出,價值以下買進,從而真正做到了高拋低吸。
10. 股票除權的問題
一般從經驗來說不會,但從理論上說,是可能的,每股凈資產是賬面價值,跟市場價值未必吻合。破凈的事情在市場低迷時期也是時有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