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分眾大股東

分眾大股東

發布時間:2020-12-19 04:04:09

㈠ 分眾傳媒融資的背景是什麼

直接找那些懂技術的人請教技術解決方案,是上策

㈡ 分眾傳媒控股有限公司私有化過程中的法律關系有哪些

個人覺得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國資局的前置批准程序
2、股東會的召開、決議等程序合法合規
3、資產評估確認資產凈值
4、走招拍掛程序

㈢ 七喜控股明明是分眾傳媒借殼七喜的為何必成為七喜的子公司難道不該名為分眾傳媒了嗎如果改名 七喜的

好問題。你說的都沒錯。
1、首先,借殼通常都是大公司借小公司在A股的殼。此次是七喜小,分眾大。
2015年9月1日,七喜控股宣布,以截至擬置出資產評估基準日全部資產及負債與分眾傳媒全體股東持有的分眾傳媒 100%股權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本次借殼七喜置出資產作價8.8億元,分眾置入資產作價457億元,兩者差額為448億元。置入資產與置出資產的差額部分由七喜控股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自分眾傳媒全體股東處購買。
其中,向 FMCH 支付現金,購買其所持有的分眾傳媒 11%股權對應的差額部分;向除 FMCH 外的分眾傳媒其他股東發行股份,購買其所持有的分眾傳媒 89%股權對應的差額部分。

因此,借殼即七喜對分眾的原有股東進行增發股份,將分眾從原有股東手中買到七喜控股下面,即將分眾傳媒置入了殼公司,所以是其子公司。

2、借殼完成後肯定是要更名的,你可以看到公告,12月30日,原來七喜的高管大部分都辭職了,管理層是要全部換掉的,之後就會更名了。
借殼完成後,江南春將成為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Media
Management (HK)將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

3、如1中所說,置入資產與置出資產的差額部分由七喜控股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自分眾傳媒全體股東處購買。即現金+股票

七喜之前價格10.46,借殼之後漲到30多,現有股東江南春他們當然大賺了。這個價差才說明借殼的公司都會大漲。但是其也有36個月的限售期,超過限售期之後才能減持。

所以這才是為什麼都要從美國退市,而回A股上市,就是A股估值高,好套利。

㈣ 分眾傳媒的老總江南春算不算奸商1

奸商抄奸商,無奸不商!
從古到今,商人在國人的心目中就是很低的!
如果是美國佬來做這樣的商業化,同時是商業利潤最大化,那麼國人就要說:人家美國佬真的是會商業運作,應去多學習!
都是一個說法而意,能賺到市場中的利,就是好的商人!~
那麼好的商人有了利,才可以回報社會,如果在回報的過程中也用了個「奸」,那時,國人在去罵他們也不晚!
首先商人做的如何「奸」,一定要合理,不能超過社會的道德底線!~

㈤ 分眾傳媒的管理團隊

江南春,分眾傳媒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2007年12月,江南春被《中國企業家》評選為本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的25位企業領袖」。2007年6月,在由美國政府規劃的全美亞裔月以及芝加哥市政府總策劃的美國芝加哥亞裔月活動總項目「2007芝加哥美中論壇」中,江南春獲得「企業領袖開拓獎」。2007年2月,被評選為安永企業家獎—--中國大陸地區大獎得主,這是唯一一項全球性的商業獎項,也是唯一一項被全球商界確認為最具影響力的商業獎項之一。2006年5月,江南春獲選亞太總裁風雲榜十大風雲人物之一。
江南春畢業於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2003年創立分眾傳媒,顛覆了人們傳統的媒體觀,是中國提出生活圈媒體理念第一人。 劉傑良自2010年1月11日起擔任分眾傳媒首席財務官。
此前,劉傑良任eSun Holdings大中國區娛樂集團的執行董事。在這之前,劉傑良擔任高盛銀行亞太區媒體和網路研究部門執行董事,主要跟蹤分析研究大中國區的媒體和網路公司。在加入高盛之前,他在Johnson Controls Inc.任項目經理,主管豐田汽車在美國市場的發展;其後在美國娛樂軟體開發公司Sybase Inc.任全球產品項目經理。
劉傑良畢業於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獲得工業工程和電影製作的理學學士,並從美國哥倫比亞商學院獲得了MBA學位。 陳岩自2005年8月起就任公司的首席戰略官。
2000年~2005年期間,陳岩擔任實力傳媒集團的戶外媒體副總經理,創建了實力傳媒集團的戶外媒體部,為廣告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戶外媒體服務:包括戶外媒體策劃,媒體購買和售後服務,並發表了眾多戶外媒體研究和中國戶外媒體市場的研究的學術報告,其觀點被國內外媒體多次引用; 1986年~2000年期間,相繼在青島勞動局負責勞動仲裁等工作和在外資企業負責營銷和大客戶管理。
陳岩擁有南開大學的經濟學碩士學位。 塗雅芳自2006年10月起就任分眾傳媒副總裁。
2000年~2002年擔任成科戶動科技有限公司華東區客戶總監,負責帶領華東團隊人員協助公司完成大客戶的PITCH以及服務工作。
2002年~2003年擔任景綉年華廣告有限公司北方區客戶總監,,獨立負責公司的新刊-《世界家苑》的項目,從雜志定位,內容市場推廣以及發行, 廣告部的組建,運行,媒體的規劃,價格及銷售策略的制定等, 該雜志上市一年後就實現了盈利。
2004年度加入分眾傳媒擔任業務發展總監一職,負責服務的客戶有摩托羅拉、三星手機、三星列印機、東風雪鐵龍、福特汽車、東風本田、索尼愛立信、奧迪汽車等大客戶。

㈥ 阿里巴巴投資多少億分眾傳媒成為第二大股東

阿里巴巴150億投資分眾傳媒, 成為第二大股東。

7月19日消息,昨日(7月18日)晚間,分眾傳媒發布公告稱,阿里巴巴集團及其關聯方將以約150億元人民幣戰略入股分眾,雙方將共同探索新零售大趨勢下數字營銷的模式創新。

分眾傳媒誕生於2003年,首創了電梯媒體廣告模式,2005年成為首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廣告傳媒股,2015年分眾傳媒回歸A股,市值破千億。截至目前,分眾傳媒覆蓋逾300個城市的2億城市中產。中期目標覆蓋500個城市的500萬個終端,日覆蓋5億城市新中產,具有線下流量的核心入口。

阿里巴巴方面表示,集團倡導的新零售,正全面對商業領域各個環節進行升級和重構。阿里巴巴集團戰略入股分眾傳媒後,將運用阿里新零售基礎設施能力和大數據能力與分眾廣泛的線下觸達網路形成化學反應,為用戶和商家帶來全新體驗和獨特價值。

事實上,新營銷一直被阿里視為新零售的內核。早在一年半前,阿里巴巴集團就提出了Uni Marketing 全域營銷方法論,全面助力品牌的數字化轉型。對分眾的戰略投資,則被視為阿里巴巴全域營銷矩陣的重要延伸。

來源:環球科技

㈦ 分眾傳媒的老總江南春算不算奸商

「創意麵前,生意是不平等的。」 面對越來越多的模仿者、跟隨者,分眾傳媒的董事局執行主席江南春曾不止一次發出這樣的忠告。

但幾乎很少會有人細細體味這位「無聊經濟」教父的勸誡。一個很簡單的想法是僅僅等候電梯過程中消耗掉的短短幾分鍾的無聊時間,就能成就市值高達60億美元的分眾傳媒。那麼,還有什麼樣的未來不能夢想呢?

商業模式建構,就是第一個捅破窗戶紙。

率先在電梯間放上了液晶電視播廣告,分眾傳媒的成功奇跡催生了一系列的效仿者。在「一萬個廣告人就有一萬個江南春」的想法鼓動下,越來越多的廣告人投身江南春發現的藍海。

現在的問題是,他們能否解決江南春及其分眾無法解決的難題,將「無聊經濟」帶入全新的2.0時代。

廣告人的資本盛宴

在北京著名的王府井(愛股,行情,資訊)商業街上,一群職業廣告人正雄心勃勃地制訂著擴張計劃。他們所在的公司,就是剛剛完成又一輪融資的炎黃健康傳媒,自此,他們的融資總額累計達到4500萬美元。

在炎黃這家後來者的身上,甚至可以很容易地看見當年江南春的分眾的影子——一群廣告從業平均年齡超過10年廣告人專注於醫院的液晶大屏幕,一如當年分眾專注於樓宇的液晶屏。

在炎黃傳媒的「帶頭大姐」趙松青的率領下,在不到半年的時間,他們迅速並購了11家同類的企業,結束了該行業諸侯割據的狀態。

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今年4月公布的市場調查顯示,目前健康新媒體行業主要有炎黃健康傳媒、互力健康傳媒等品牌,其中,炎黃健康傳媒後來居上,拿下了79.3%的市場份額,占據了絕對主力位置。

從兩年前的群雄逐鹿、諸侯割據,到一年前的兩強抗衡的「雙寡頭」格局,再到今天的壟斷地位,炎黃健康傳媒僅用了兩年的時間,就鑒定了她在醫院數字媒體的老大位置。

20年前,趙松青進入廣告圈,逐漸成為公司的頂樑柱,一人撐起公司的一半業務。五年後,她自立門戶,成立北京炎黃時代廣告公司。1994年北京舉辦「世界婦女大會」之際,趙一舉拿下了6個贊助,其廣泛的人脈、出色的運籌能力在業界一炮打響,成為廣告圈內知名的女強人。

「有人說我很強勢,但很多決定並不是拍腦門」,趙松青曾對外表示:「我在這行做了20年,我完全清楚我要什麼,不要什麼。」

「戶外媒體是一個廣告人開辟的藍海,所有也只有廣告人能真正了解這個模式的本質。炎黃之所以能從『後來者』到『後來居上者』,和趙松青在廣告行業里豐富積累不無關系。」軟銀亞洲信息投資基金首席合夥人閻炎認為。

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玩轉這個行當。

「瘋」投背後的隱憂

「2005年中旬,分眾在納斯達克的順利上市引發了第一輪的資本沖動。我聽說的有風投跟進的項目不少於50個。」一位曾經的創業者張曉明對《財經時報》回憶道。

也就是那個時候,張曉明和他的團隊做了一個大型觸摸屏的視頻媒體,在上海的布點超過1000個點。

「這些精力充沛、智商過人的操盤者儼然都具備成為下一個江南春的所有潛質。彷彿江南春的現在就是他們的明天。」資深分析師程宏半開玩笑地對《財經時報》說。

但問題很快開始顯現。

「我們很快難以為繼,因為我們的創業團隊裡面沒有一個懂廣告。我以前在互聯網做運營」劉濤說,足夠好的概念讓風投買了單,但是沒有廣告主願意為我們買單,項目最後不了了之。

資深分析師程宏就此分析認為:「分眾的成功,源於創新的idea(點子),但是關鍵卻在於對廣告資源的把控。這是沒有在廣告界沉浸過的人很難理解的。」

江南春,在發現可以靠「用無聊的時間來賺錢」以前,一直在做廣告代理;趙松青,在廣告圈裡摸爬滾打二十年,成立與歌華廣告齊名的戶外廣告公司;張博涵,北京活躍傳媒董事長、資深廣告人……

面對眾多雨後春筍般的風投,江南春毫不掩飾地表示:「風險投資只懂財務,根本不懂廣告!他們看中的是分眾上市的示範效應,當年軟銀押寶分眾,賺了100倍。資本是逐利的,他們大量撒錢,並不代表他們對廣告市場的判斷,不代表他們的眼光都對。」

以分眾的另一模仿者互力健康傳媒為例,該公司成立至今已達5年,但至今未能上市。比較之下,分眾傳媒從成立到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歷時2年零2個月。其他的模仿者如航美傳媒、華視傳媒,從成立到上市歷時也均在兩年左右。

王兟,著名私人股權投資公司美國德克薩斯太平洋(愛股,行情,資訊)集團合夥人、北亞區總裁認為,一個公司的海外上市周期以2年到3年較為理想,3年後機會越來越少。

然而,就在一些模仿者還在為「上市」頭疼之際,分眾則開始透露出「轉型」的信號。

重拾媒體概念

2007年,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郎咸平就曾撰文指出分眾「分」開受眾的特質已經開始發生轉變,分眾已經不再僅僅專注於高端商務人群,而是開始試圖吸引所有人,漸漸成為了一個大眾媒體。

但江南春的手機鈴聲,已經設置成了「分眾傳媒,打造中國最大的生活圈媒體平台」的內容。

分眾試圖在中國建立一個「生活媒體圈」,把廣告放在一個人的生活規律和軌跡的每一步中。其中主要包括戶外生活媒體圈(深耕聚眾曾經的戶外媒體業務)、大賣場廣告網路、手機廣告等。

不過,這個尚處於襁褓之中的平台,從一開始就受到了多方的質疑。

郎咸平就曾警告此舉背離了分眾當初把握行業本質取得迅速增長的經驗。

但這並未影響資本市場的熱情,公開的數據顯示,僅2008年第一季度資本市場完成了對戶外媒體近15億元人民幣的投資。

很多善於思考的模仿者已經開始思考和江南春同樣的問題。

從北京最繁華的國貿開車往東不足5分鍾,就可以到達位於興隆公園內的浩沙健身的旗艦店。這家健身中心,每天都會有大量的時尚白領出入其間。

站在浩沙寬敞的健身房裡,北京活躍傳媒董事長張博涵躊躇滿志,在這里,他希望實現戶外媒體運營的突破。

「分眾模式帶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將消費人群進行有效地區隔後會創造巨大的廣告需求,但是更多的價值如何開發這需要摸索。我認為媒體會是一個好的方式。」張博涵認為。

活躍傳媒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健身場所媒體運營商,已經覆蓋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全國30個大型城市中的1000餘家中高端健身場所。

張博涵認為,活躍傳媒不會僅是傳統的廣告展示機,而是憑借合作製作或購買更加精美的內容來取勝,同時還能夠通過實物展示以及線下活動,甚至簡訊互動等多方面的展示。

4月8日,活躍傳媒與浩沙健身簽署排他性合作協議,宣布獲得浩沙北京健身房的媒體運營權。「合作之後,浩沙健身所有的線下活動都將交給活躍,我們的影響力將遠遠超出幾塊屏。」張博涵說。

同樣的觀點在細分的戶外媒體中正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

已經在全國超過8萬輛計程車上安裝了廣告屏觸動傳媒的創立人、首席執行官馮暉中也明確闡述了觸動傳媒未來的媒體屬性。

「我們正在努力提高媒體的有效到達率,例如在北京的計程車上增加地圖、翻譯等功能,為乘客提供更加細化的服務。通過有價值的應用服務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區隔消費人群,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對計程車媒體的黏度。」馮暉中對《財經時報》表示。

而在炎黃健康傳媒遍布全國各大醫院的3萬多塊液晶屏上,資訊傳播也被趙松青確定為了傳播的主體。趙松青還向《財經時報》透露,炎黃已經建立起了超過100人的內容製作團隊,這在業界應該是獨樹一幟的。

㈧ 關於此次分眾傳媒終止在NASDAQ上市交易,其私有化背後的聯合出資方是誰

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原為創立於1971年的美國全國證券經紀商協會的一個回下屬交易系統,全名為「答全國證券經紀商協會自動報價系統」(National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NASDAQ為其英文縮寫。 分眾傳媒終止在NASDAQ上市交易,其私有化背後的聯合出資方由下可知: 分眾傳媒於2005年7月13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每股發行價17美元。2012年8月,分眾傳媒創始人兼董事長江南春聯合方源資本、凱雷、中信資本、CDHInvestments、中國光大對分眾傳媒發起私有化要約。根據此前協議,最終私有化價格為27.50美元每股,估值為37億美元。收購完成後,GiovannaAcquisition實體將不存在,分眾傳媒將成為GiovannaParent的全資子公司,歸屬於GiovannaGroup所有。至此,江南春將 持有 GiovannaGroup30.9%的股權,凱雷與方源各持股19.7%,原分眾傳媒股東復星集團將持有17.4%的股權,中國光大、中信資本等其他股東持有剩餘12.32%的股權。

㈨ 分眾傳媒兩大股東為什麼要同時減持

不看好後市,現金為王,開溜唄。

㈩ 為什麼分眾傳媒當中有10年沒分紅

分眾傳媒分過紅,只是分的很少而已,另外這個股票的問題時很多的,大股東都是本著套現來的,上市的目的不對頭。

閱讀全文

與分眾大股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呼和浩特股票配資 瀏覽:333
銀行黑名單怎麼貸款買車 瀏覽:764
中小型融資擔保企業法務怎麼樣 瀏覽:790
人民幣的匯率牌價在哪查詢 瀏覽:848
價格調整計算公式 瀏覽:930
美原油今天開盤價格 瀏覽:364
今天人民幣對緬甸匯率多少人民幣 瀏覽:222
指數基金對比混合基金 瀏覽:116
科創板募集基金 瀏覽:20
天下金理財 瀏覽:936
為什麼內部融資增加的是經營負債 瀏覽:640
廣安歐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526
10000曰元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194
懶人投資不是假的吧 瀏覽:514
鼎立股票行情 瀏覽:435
天治旗下品種基金 瀏覽:149
人民幣和韓幣匯率今天 瀏覽:93
人眾金融白領投資 瀏覽:208
告投資者說 瀏覽:165
浙江祥貴貴金屬關閉後 瀏覽: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