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傳媒業的前景如何
傳媒業發展前景樂觀
(2002-3-21 17:05:35)
華邦投資劉欣榮
盡管2001年全國媒體廣告市場不景氣,但傳媒類上市公司的業績卻沒有受到沖擊,反而呈現穩中有升之勢。根據國泰君安研究所對14家傳媒類主要上市公司所做的年終業績預測,平均每家實現凈利潤約為8千多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其中有7家上市公司業績將有20%以上的增長。主要原因是:廣告收入向強勢媒體集中的趨勢並沒有改變,相應的,以強勢媒體為股東背景的上市公司如中視傳媒、歌華有線、東方明珠、電廣傳媒等在核心媒體的支持下受到的壓力就較小。
從現實情況看,2001年傳媒業尤其廣電領域進行的組織結構和業務結構調整已經對這些傳媒上市公司業績造成了影響。如台網分離改革背景下成立的陝西廣電網路公司就借殼ST黃河科進入資本市場,並通過注入壟斷業務和優質資產使上市公司基本面根本改觀,並在去年第三季度實現了盈利;如上海文廣集團的組建和改革使東方明珠的業務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公司從此淡出房地產業,轉為集中精力在廣播電視領域發展。如中視傳媒第二大股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人員進入公司董事會後,就採取了制定明確的公司發展戰略、完善公司決策機制、高級管理人員約束激勵機制等一系列內部改革措施來提升士氣、挖掘企業潛力,使業績很快走出低谷。可見,在傳媒廣告收入總量增長速度回落、媒體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通過行業自上而下的內部重組能對上市公司的發展產生一些積極影響,行業的整合力度越強,對上市公司資源利用越充分,就越有利於上市公司的發展。
傳媒業的發展與國民經濟增長緊密相關。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發布的最新經濟報告認為,盡管全球經濟下滑導致我國出口急劇下降,但得益於連續四年實行的擴張性宏觀經濟政策以及國內直接投資的快速增長,強勁的國內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將抵消外貿下降的不利影響,因此,亞洲開發銀行預計2002年我國經濟增長速度仍能保持7%的水平。顯然,宏觀經濟的平穩發展將為傳媒廣告業發展提供堅實基礎,由此估計傳媒業也將維持平穩狀態,前景可望謹慎樂觀。
B. 傳媒業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
華邦投資劉欣榮
盡管2001年全國媒體廣告市場不景氣,但傳媒類上市公司的業績卻沒有受到沖擊,反而呈現穩中有升之勢。根據國泰君安研究所對14家傳媒類主要上市公司所做的年終業績預測,平均每家實現凈利潤約為8千多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其中有7家上市公司業績將有20%以上的增長。主要原因是:廣告收入向強勢媒體集中的趨勢並沒有改變,相應的,以強勢媒體為股東背景的上市公司如中視傳媒、歌華有線、東方明珠、電廣傳媒等在核心媒體的支持下受到的壓力就較小。
從現實情況看,2001年傳媒業尤其廣電領域進行的組織結構和業務結構調整已經對這些傳媒上市公司業績造成了影響。如台網分離改革背景下成立的陝西廣電網路公司就借殼ST黃河科進入資本市場,並通過注入壟斷業務和優質資產使上市公司基本面根本改觀,並在去年第三季度實現了盈利;如上海文廣集團的組建和改革使東方明珠的業務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公司從此淡出房地產業,轉為集中精力在廣播電視領域發展。如中視傳媒第二大股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人員進入公司董事會後,就採取了制定明確的公司發展戰略、完善公司決策機制、高級管理人員約束激勵機制等一系列內部改革措施來提升士氣、挖掘企業潛力,使業績很快走出低谷。可見,在傳媒廣告收入總量增長速度回落、媒體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通過行業自上而下的內部重組能對上市公司的發展產生一些積極影響,行業的整合力度越強,對上市公司資源利用越充分,就越有利於上市公司的發展。
傳媒業的發展與國民經濟增長緊密相關。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發布的最新經濟報告認為,盡管全球經濟下滑導致我國出口急劇下降,但得益於連續四年實行的擴張性宏觀經濟政策以及國內直接投資的快速增長,強勁的國內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將抵消外貿下降的不利影響,因此,亞洲開發銀行預計2002年我國經濟增長速度仍能保持7%的水平。顯然,宏觀經濟的平穩發展將為傳媒廣告業發展提供堅實基礎,由此估計傳媒業也將維持平穩狀態,前景可望謹慎樂觀。
C. 文化傳媒公司業績1千萬利潤大約多少
大概500萬
D. 一個傳媒公司做上市公司的流程
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股票上市,要經過一定的程序。股票上市的程序如下:
一、上市申請與審批
公開發行股票符合條件的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其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交易,應當向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委員會提出申請。
上市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批,確定上市時間,審批文件報證監會備案,並抄報證券委。
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其股票上市交易,應當報經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證券管理部門批准,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報送有關文件。
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證券管理部門對符合本法規定條件的股票上市交易申請,予以批准;對不符合本法規定條件的,不予批准。
目前,符合上市條件的股份有限公司要經過經過證監會復審通過,由證券交易所審核批准。
二、申請股票上市應當報送的文件
股份公司向交易所的上市委員會提出上市申請。申請時應報送下列文件:
1、申請書;
2、公司登記文件;
3、股票公開發行的批准文件;
4、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公司近3年或成立以來的財務報告和由2名以上的注冊會計師及所在事務所簽字。蓋章的審計報告;
5、證券交易所會員的推薦書;
6、最近一次招股說明書;
7、其它交易所要求的文件。
三、訂立上市契約
股份有限公司被批准股票上市後,即成為上市公司。在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前,還要與證券交易所訂立上市契約,確定上市的具體日期,並向證券交易所繳納上市費。
四、發表上市公告
股票上市交易申請經批准後,被批準的上市公司必須公告其股票上市報告,並將其申請文件存放在指定地點供公眾查閱。
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告一般要刊登在證監會指定的,全國性的證券報刊上。
上市公告的內容,除了應當包括招股說明書的主要內容外,還應當包括下列事項:
1、股票獲准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日期和批准文號;
2、股票發行情況,股權結構和最大的10名股東的名單及持股數;
3、公司創立大會或股東大會同意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決議;
4、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簡歷及持有本公司證券的情況;
5、公司近3年或者開業以來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以及下一年盈利的預測文件;
6、證券交易所要求載明的其它情況
E. A股上市公司2017年多少家業績虧損
伴隨著2017年A股上市公司年報的正式收官,樂視網以139億元的虧損額登頂新的「虧損王」。過去一年不僅虧掉了7年凈利潤,樂視網2018年一季度再虧3億元,退市風險隱現。二級市場上,今年以來樂視網市值蒸發7成,令投資者損失慘重。
包括樂視網在內,一共有220家A股上市公司2017年年報業績虧損,此外還有38家公司連續兩年隱形虧損且2018年一季度繼續虧損。業績地雷隨時都可能引爆,你躲過了么?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以來年度虧損過百億的案例並不多,而2017年就佔了兩個。除了樂視網虧損139億外,*ST油服虧損額也高達106億,這也是*ST油服連續第二年虧損過百億。
進一步分析220家虧損公司的行業特徵,只有銀行、鋼鐵行業無一虧損。虧損公司家數最多的是化工(18家)、機械設備(17家)、電子(14家)等行業。
從虧損面(虧損家數占行業內公司總數的比例)來看,採掘、建築材料、通信、休閑服務、農林牧漁、綜合類等6個行業,虧損面均超過10%。
受樂視網拖累,傳媒成為虧損金額最多的行業。11家A股傳媒類上市公司2017一共虧掉182億元,相當樂視網的最新總市值。
來源:華西都市報
F. 電影電視劇行業那麼能賺錢,為何傳媒股沒有走出趨勢來呢
生活上,人們都愛看電視劇和電影來釋放各種壓力,這也是娛樂傳媒行業存在的剛需價值。
對於電影、電視劇的認識,可能很多人並不陌生,以前可能比較稀缺,畢竟那時候電視機很貴,手機還是老人機。人們的精神生活,往往要讓步於物質生活,過去幾十年,我國還是一個物質匱乏的國度,人們對影視的追求,非常強烈。
其次,電影影視劇大部分利潤,不在上市公司手中,也就是說大部分的收入都被導演、演員納入饢中,剩下的利潤留給企業的並不多。我們都知道越紅的影視明星和導演,開的薪酬都是天價水平,這一點恐怕早就不是什麼新聞了。
最後,影視傳媒公司是一種高度依賴勞動力的行業,普通的行業還可以通過智能化設備等降低人力成本,但是影視傳媒就很難。關鍵是影視傳媒公司一旦打造成功某一個巨星,那麼其付出的成本和收入往往不成比例,這也是影視傳媒行業股價走低的重要成因。
G. 千億傳媒巨頭業績暴增3500%,股價卻暴跌,究竟是為何
千億傳媒巨頭SEC業績暴增3500%,股價卻暴跌,應為他些許年在人們心中的口碑大跌眼鏡,所以說就算業績突出,購買的人卻寥寥無幾,這就是暴跌原因。以下就是這些年千億傳媒巨頭SEC發生的事件。
“與SEC的這一份調解,體現了我們在(同管控)協作和挽救方面的勤奮。它讓企業能夠執行自身的商業服務發展戰略。企業的股東會和高管正著眼於加強內部會計自動控制系統,為合規管理和公司整治投入最好是的行動。”瑞幸老總、CEO郭謹一在申明中那樣講到。
同往日的SEC與公司調解惡性事件一樣,“企業既不承認都不否定SEC控告”的叫法,出現在了瑞幸的申明中。
千億傳媒巨頭SEC業績暴增3500%,股價卻暴跌,應為他些許年在人們心中的口碑大跌眼鏡,所以說就算業績突出,購買的人卻寥寥無幾,這就是暴跌原因。
H. 影響傳媒行業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的因素有哪些
關於分析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一般都應該要分析以下幾個關鍵指標
一,盈利模式比利潤更可貴。
有人說,年報就是讀個盈利模式。就其對未來的影響而言,這句話一語中的。尤其在金融危機影響和我國經濟轉軌的雙重夾擊下,盈利模式甚至比利潤更重要。利潤僅代表過去,而盈利模式代表未來。誠然,在一些注重長線的投資者看來,一個清晰的盈利模式,以及由此產生的業績可預期性,遠比過去一年賺了多少錢來得重要。
二,現金流量比收入更重要。
從財務報表看,部分上市公司的利潤狀況確實好,但再仔細觀察現金流量表,就會發現現金流量的狀況實在不佳。這時,投資者一定要注意: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每股收益較高,主營業務利潤又占較高比例,並且每股現金流量金額又與每股收益相比差距不大,那麼,從財務的角度講,應是一家較好的上市公司。相反,如果在一家公司的利潤構成中,主營業務所佔比例較低,而投資收益和其他一次性收益占的比重很大,同時,每股現金流量金額又與每股收益相比差距很大,這樣的公司業績增長持續性難以保證,而且現金流不足,應收款過高,容易出現問題。
三,減值記提比存貨損失更值得關注。
2007年前,大部分上市公司資產負債表上可能還找不到這一科目。在新會計准則將所得稅的處理統一為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後,這一科目才全面出現。應該看到,計提當期企業的會計利潤會減少,該損失也不能抵減所得稅,但這時企業實際上擁有一個在未來或者說在該損失真正發生時抵減所得稅的權利。已公布的年報顯示,537家上市公司2008年資產減值損失788.56億元,同比2007年的256.64億元上升了207.26%;單資產減值一項,即吞噬了31.40%的營業利潤。分析人士認為,如果這部分資產轉回的話,來年上市公司利潤可增厚3成。
四,財務費用與營業、管理費用有區別。
上市公司年報有「三張表」: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通過「三費」變化,可以考察公司的內部管理能力。通常報表體現較高的財務費用不是好事,因為這意味著高的有息負債,但是考慮到2008年多次降息的累積效應將在2009年初企業貸款利率年度調整時一次進行,只要企業保持正常經營狀態,那麼,這種高財務費用狀況有望在今年得到緩解,這反而會成為2009年企業經營的一大有利因素。但是,營業費用、管理費用的增幅高於凈利潤的增幅,則說明公司運營和管理有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