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中船集團百億

中船集團百億

發布時間:2021-05-21 07:20:33

① 中船集團公司洪源此人是干什麼的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和中國船舶重工股份公司的區別: 前者是後者的母公司。而後者是前者的子公司。屬於母子關系。前者一定控股後者,而後者不一定持有前者的股份。 補充: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簡稱中船重工,CSIC)成立於1999年7月1日,是在...

②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有: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船海洋與防務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船集團」)組建於1999年7月1日,是在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所屬部門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中央直屬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機構,由中央直接管理,在世界500強中名列第364位。

截至2017年底,中船集團擁有40餘家二級單位,分布在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江西、安徽、廣西、香港等地,擁有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船海洋與防務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家上市公司。中船集團在中國香港及美國、俄羅斯、泰國等8個國家和地區設有駐外機構。

(2)中船集團百億擴展閱讀: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源於1950年10月1日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船舶工業局,歷經第一機械工業部船舶工業管理局、第三機械工業部第九工業管理局、第六機械工業部、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1999年7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正式組建成立。

一、 船舶工業(管理)局時期(1950.10~1953.1)

1950年10月1日,重工業部船舶工業局成立,1953年1月,船舶工業局劃歸第一機械工業部,改名為船舶工業管理局,程望、鄧存倫先後任局長。

二、 第九工業管理局時期(1958.2~1963.8)

1958年2月,第一、二機械工業部合為第一機械工業部,船舶工業管理局改名為第九工業管理局。1960年9月13日,第一機械工業部分為第一、三機械工業部,九局歸第三機械工業部領導,12月,第九工業管理局改名為第九工業管理總局。鄧存倫、趙啟民、邊疆先後任局(總局)長。

三、 第六機械工業部時期(1963.9~1982.5)

1963年9月17日,第九工業總局從第三工業機械部分出,成立第六機械工業部,方強、邊疆、柴樹藩、安志文先後任部長。

四、 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時期(1982.5~1999.6)

1982年5月4日,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成立,第六機械工業部建制同時撤銷,柴樹藩任董事長,馮直、胡傳治、張壽、王榮生、徐鵬航先後任總經理

五、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1999.7~)

1999年7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正式成立。國務院任命陳小津為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2008年7月,譚作鈞任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李宏任黨組書記、副總經理。2010年7月,胡問鳴任黨組書記、副總經理。

2012年5月29日,經中央領導同意,胡問鳴主持集團公司全面工作。2012年7月,胡問鳴任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2015年3月,董強任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吳強任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2017年底,正式改制為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2018年3月,雷凡培任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2018年6月,楊金成任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官網-集團所屬成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③ 中國為何能夠擊敗韓國拿下百億造船訂單

據造船海運媒體「Trade Winds」網站8月20日消息顯示,法國海運公司CMA-CGM(法國達飛海運集團)最近與中國兩家造船公司簽署了建造意向書(LOI),訂單包括9艘2.2萬TEU級(1TEU等於1個20英尺長的集裝箱)的超大型集裝箱船,每艘造價最高可達1.6億美元(約合10.6億人民幣),9艘船隻的總訂單額達到了14.4億美元(約合96億人民幣)左右。

中國成為世界造船大國,產量已佔據全球造船業的三分之一,這與中國完整的工業體系密不可分,一切所需的材料、配套設備等都可以在國內獲得足量供應,根本不存在受制於人的問題。這就保證了中國海軍裝備的快速發展,新型艦艇交付的速度越來越快了。

④ 中國船舶集團的分公司共有多少個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簡稱中船重工)是經國務院批准,在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資產經營主體,由中央管理。 中船重工是我國船舶工業的骨幹力量。擁有48個工業企業、28個科研院所、15個控股、參股公司,分布全國20多個省市。其中包括馳名中外的大連造船廠、大連造船新廠、渤海造船廠、山海關船廠、北海造船廠、武昌造船廠和中國艦船研究院以及中國船舶貿易公司、中國國際海洋石油工程公司等。 中船重工擁有我國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可承擔30萬噸超大型船舶在內的各種民用船舶、海洋工程和大型水面水下戰斗艦艇、各種軍輔船和水中兵器及相關配套設備的研究、設計、建造和修理。自行設計、建造的上百種民用船舶、海洋工程和其它機電產品,出口到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利用造船和軍工技術開發的數百種非船舶產品進入國內航天、冶金、輕工等20多個行業和領域。 中船重工的經營范圍包括:集團公司和成員單位全部國有資產;承擔以艦船為主的軍品科研生產任務;經營國內外民用船舶、設備和非船舶產品的設計、生產、修理;開展各種形式的經濟、技術合作,對外工程承包、勞務輸出、境外帶料加工、工程建築、安裝、境內外投融資以及國家授權、委託法律允許的其他業務。 中船重工的奮斗目標是:通過結構調整和對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加快實現軍工體制改革和脫困目標;逐步建立起軍工科研生產體系和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運行機制;提高軍品和民品的科技開發能力,更好地適應新時期武器裝備和國際、國內競爭的需要;把中船重工建設成結構合理、運作規范、功能齊全,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跨國經營的特大型企業集團。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簡介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英文縮寫CSSC,簡稱中船集團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成員單位包括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廣州廣船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船廠、綠洲機器廠、海鷹企業集團公司等工業企業和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等骨幹研究院所以及中國船舶工業貿易公司、香港華聯船舶有限公司等持股企業。 造船是中船集團公司的主業。能夠設計符合世界上任何一家船級社規范,滿足國際通用技術標准和安全要求,適航於世界上任一航區的現代船舶。產品主要包括油船、散貨船、化學品船、滾裝船、滾裝卸船、大型液化氣船、大型集裝箱船、大型自卸船、高速船等民用船舶及海洋工程;導彈驅逐艦、導彈護衛艦、潛艇、綜合遠洋測量船等艦船,還有船用低速、中速柴油機、克令吊、甲板機械、錨鏈等船用配套設備,形成了多品種、多檔次的產品系列。此外,還發揮專業門類齊全和技術優勢,成功開發製造了集裝箱、大型鋼結構工程、冶金設備、環保設備、壓力容器、醫用B超等其它機電產品。這些產品除了滿足國內需求外,還遠銷到世界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以設計建造船舶為主、多元化發展的外向型格局。 CSSC擁有三家上市公司:廣船國際、江南重工和滬東重機。 CSSC願與國內外各界朋友開展廣泛的經濟技術合作,攜手共進,共創美好的明天。

⑤ 中船重工集團是央企嗎

是,由中央管理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簡稱中船重工,CSIC)成立於1999年7月1日,是在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資產經營主體,由中央管理,是中國十大軍工集團之一。中船重工是中國最大的造修船集團之一,擁有46個工業企業、28個科研院所,員工14萬人,總資產1900億元。
中船重工擁有中國最大的造修船基地,集中了中國艦船研究、設計的主要力量,有3萬多名科研設計人員, 8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7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50多個大型實驗室,具有較強的自主創新和產品開發能力,能夠按照世界知名船級社的規范和各種國際公約,設計、建造和塢修各種油船、化學品船、散貨船、集裝箱船、滾裝船、LPG船、LNG船及工程船舶等,並出口到世界五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形成年造船能力500萬噸。
中船重工主要經營范圍包括:經營集團公司和成員單位的全部國有資產;開展境內外投融資業務;承擔以艦船為主的軍品科研生產;承擔國內外民用船舶、設備和非船產品的設計、生產和修理;開展各種形式的經濟、技術合作,對外工程承包、勞務輸出、境外帶料加工、工程建設、建築安裝,以及國家授權、委託和法律允許的其它業務。

⑥ 不是中國船,中船的意思還是中船集團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簡稱中船集團公司,China state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英文簡稱CSSC)組建於1999年7月1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企業集團,是國家授權投資機構,是中國十大軍工集團之一,注冊資本63.7430億元。CSSC是中國船舶工業的主要力量,旗下聚集了一批中國最具實力的骨幹造修船企業、船舶研究設計院所、船舶配套企業及船舶外貿公司,共有約60家獨資和持股企事業單位,產品涵蓋散貨船、油船、集裝箱船等主要船型和液化天然氣船(LNG船)、海洋工程裝備等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

⑦ 中國遠洋的虧損百億

在當今的航運業,可以說沒有一家航運企業不在「慘淡」經營,不被嚴重虧損所困擾。想一想,歐美發達國家在金融危機中都變得束手無策了,更何況是受金融危機影響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就算魏家福沒有「超齡服役」,中遠集團又逃脫得了中國「虧損王」的命運么?
跟魏家福有過接觸的人都知道,他並不是一個輕易服輸的人。即便中遠連續三年當了中國的「虧損王」,他也從來沒有服輸過。只是,時勢既能造英雄,也能折磨英雄。魏家福再不服輸,再堅強,面對一團糟且暫時還看不出多少曙光的世界經濟還是無能為力。
由於中國遠洋深陷虧損泥潭,一時間市場的不滿情緒都拋向了集團董事長魏家福,「被退休」傳聞自前年就開始盛傳,這一次終於有了下文。中遠集團多位中層與高層近日已向媒體證實,中遠集團領導班子進入了調整程序,魏家福將卸任集團董事長,退居二線,新的董事長人選,據悉最有可能的是現任中遠集團總裁馬澤華。
對63歲的魏家福來說,這不可謂不是一種「解脫」。
因為他「超齡服役」的這幾年,恰好遭遇了中遠集團迄今最為艱難的一段時光。集團不僅要面對經營的巨大挑戰,而且要面對虧損的巨大壓力。今年如果無法扭虧,就將面臨退市的風險。而在過去幾個月里,中國遠洋已多次靠出售資產套現來避免退市。
按照業績預測,假設全球航運現狀沒有大幅改觀,中國遠洋今年虧損幅度仍在75億至90億之間,這意味著在今年剩下的半年內需要35億至50億資金來完成扭虧。這對一名「超齡服役」的央企領導,實在是太大的挑戰。
眾所周知,中國的航運業,一直被日本、韓國等航運強國所擠壓。特別在市場化和國際化方面,更是鮮有作為和地位。正是作為一名老航運,魏家福在航運界滾打摸爬了四十餘年,而正是在他擔任中遠集團掌門人的15年內,中遠集團的資產規模達到了船舶700餘艘,5100多萬載重噸,船隊規模位居中國第一、世界第二。
而正是有了中遠集團的異軍突起,並帶領其他航運企業迎難而上,才使得中國在世界航運業中有一席之地,有了一定的話語權。
有人說,魏家福是「晚節不保」。如果當年主動引退,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尷尬和憋屈了,甚至還可以對接任者指手畫腳。話可以這樣說,但卻不能這么理解。一方面,誰也不是神仙,哪裡能料到金融危機的影響會如此嚴重、持續時間如此長久;另一方面,對航運業有著深厚感情且非常自信的魏家福,不相信航運業會出現如此「慘淡」的景象,會給他帶來這樣的傷心結局。
在外界眼中一向挺有魅力的魏家福,在中遠內部喜歡被稱為「船長」,給員工的印象是「思想超前,能接受新鮮事物,眼界也比較開闊」,若不是2008年金融危機突然到來,正處在職業生涯頂峰的魏家福大可見好就收,讓自己過得自在一些。
然而,性格決定命運,若是那樣,那就不是魏家福了。在這位老船長的心目中,既然叫做中國遠洋集團,就沒有理由不具備國際化視野,也就不能拿不出功夫與世界上的一流航運企業叫板。
必須注意的一個事實是,雖然中遠集團當了連續三年的「虧損王」,成了央企虧損的「代名詞」,但畢竟與那些明知產能嚴重過剩,原材料供應和定價權等已被外國供應商所控制,仍然在不遺餘力地擴大規模、擴大產能的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情況不同。
因為一旦國際金融危機過去,世界經濟復甦,中遠等航運企業就大有「翻身」的機會。再說,如果沒有中遠集團為領軍人物的航運企業做支撐,在運輸環節節約了大量成本,中國的鋼鐵等行業,虧損可能更為嚴重,那樣的話,「虧損王」的頭銜也就不會是中遠集團了。
因此,雖然中遠集團出現巨額虧損,並在短時間內難以康復,但是,在中遠集團帶領下中國航運企業取得的國際戰略地位與影響,卻是花多少錢也買不來的。
無疑,由於對世界經濟形勢、特別是金融危機走向缺乏正確判斷,中遠集團在戰略謀劃和策略應對方面出現了失誤,可以說是魏家福40多年職業生涯中的一大「敗筆」。如果在決策方面稍稍慎重一些、冷靜一些、理智一些,後果可能就不會如此糟。
稍早些時候,希臘政府授予魏家福大十字鳳凰勛章,以表彰中遠集團在希臘投資碼頭而給當地經濟帶來的貢獻。對這位是非功過爭議格外突出的老人,這種帶著榮譽離開的方式或許是對他最好的補償。
所以,筆者現在要為魏家福說幾句話,判斷一名企業家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不僅要看企業的業績,更要看他對企業和國家所作的貢獻。
不能因為中遠集團的虧損而抹殺他對中國航運事業所作出的貢獻,也不能因為中遠集團近幾年的連續虧損,因為魏家福的黯然離場就將他視作一位失敗者,而應當從歷史的角度給予公正評價。
面對外界的種種非議,魏家福在今年的博鰲論壇上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央、國務院了解中遠,我就足夠了」。這既可以解讀作一種抱怨,也可以視為一種自信。[1]

⑧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之間是什麼關系

它們之間沒有什麼必然的關系。要說有的話也就是同行競爭或者是同行合作的關系。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原來是國有企業,現在改製成企業經營制度。由陳小津(前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之子)任總經理。

⑨ 中船重工集團董事長是什麼行政級別下屬研究所所長是什麼行政級別

中船重工集團董事長相當於副部級幹部。

央企一共96家。前49名央企的董事長、黨委回(黨組)書記、總經理的人選由中答央政治局常委會研究決定,這與一般副部長級幹部的任免許可權相同,因此被認為相當於副部級幹部。(中船重工集團在第6位。)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簡稱中船重工,CSIC)成立於1999年7月1日,是在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資產經營主體,由中央管理,是中國十大軍工集團之一。

中船重工是中國最大的造修船集團之一,擁有46個工業企業、28個科研院所,員工14萬人,總資產1900億元。

閱讀全文

與中船集團百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查東莞證券歷史資金 瀏覽:189
北京理財渠道 瀏覽:536
王建平股票 瀏覽:202
外匯存款證明嗎 瀏覽:980
比特幣價格今 瀏覽:426
天弘基金所管理的基金 瀏覽:653
2018年中國股權投資年度排名 瀏覽:357
哇哇在線理財 瀏覽:158
國泰君安的資金賬戶忘記了 瀏覽:372
中融的助金資金池能買嗎 瀏覽:228
002600資金走向 瀏覽:19
羅紋價格換算 瀏覽:871
鳳凰醫療股票 瀏覽:561
3i基金理財 瀏覽:64
600826資金 瀏覽:512
2001年盧比與人民幣匯率 瀏覽:527
家庭理財頻道直播首頁 瀏覽:128
風生水起投資周記001 瀏覽:708
2015年香港黃金價格 瀏覽:711
綏化象嶼金谷玉米價格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