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哪些上市公司擁有核心技術
呵呵,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都具有核心技術……
上市公司都是各行業的排頭兵,如果沒有核心生產技術,也有核心管理方法或營銷模式
② 核心晶元技術產業上市公司有哪些
(一)、晶元設計
DSP與CPU被公認為晶元工業的兩大核心技術。國內CPU產品研發水平最高的以「龍芯」為代表,DSP以「漢芯為代表。專家指出,從2000年開始,我國每年就使用近100億元的國外DSP晶元,到2005年前我國DSP市場的需求量在30億美元以上,年增長將達到40%以上。
[1]、綜藝股份(600770):
公司參股49%的北京神州龍芯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和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於02年8月共同設立,注冊資本1億元),從事開發、銷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龍芯」系列微處理器晶元等。龍芯1號、2號的推出,打破了我國長期依賴國外CPU產品的無"芯"的歷史。世界排名第五的集成電路生產廠商意法半導體公司已決定購買龍芯2E的生產和全球銷售權。目前龍芯課題組正進行龍芯3號多核處理器的設計,具有突出的節能、高安全性等優勢。
[2]、大唐電信(600198):
公司控股95%的子公司大唐微電子是國內EMV卡的真正龍頭,具有EMV卡晶元自主設計能力,具備完全的知識產權,晶元產品獲得EMV認證的進展至少領先國內競爭對手1.5年。因此,一旦國內EMV卡大規模遷移啟動,公司將最先受益,並有望隨市場一起爆發性增長,從而推動公司業績增長超出預期。
[3]、同方股份(600100):
公司控股86%子公司北京同方微電子有限公司(簡稱「同方微電子」),是清華控股有限公司和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組建的專業集成電路設計公司,同方微電子主要從事集成電路晶元的設計、開發和銷售,並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目前主要產品為智能卡晶元及配套系統,包括非接觸式存儲卡晶元、接觸和非接觸的CPU卡晶元及射頻讀寫模塊等。公司成功承擔了國家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專用晶元開發及供貨任務,是主要供貨商之一。公司控股55%子公司清芯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高亮度GaN基LED外延片、晶元的高科技企業,產品質量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公司以掌握高亮度LED最新核心技術的國際化團隊為核心,以清華大學的技術力量及各種資源為依託,打造世界一流光電企業。公司具有自行設計、製造LED外延生長的關鍵設備-MOCVD的能力。
[4]、ST滬科(600608):
公司控股70.31%子公司蘇州國芯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信息產業部與摩托羅拉公司在中國合作的結晶,接受摩托羅拉先進水平的低功耗、高性能32位RISC嵌入式CPU M*Core? 技術及其SoC設計方法;以高起點建立蘇州國芯自主產權的32位RISCC*Core?。在M*Core M210/M310的基礎上自主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Core?系列32位CPU核C305/C310/CS320/C340/C340M;建立了以C*Core?為核心的C*SoC100/200/300設計平台;並獲得多項國家專利和軟體著作權。公司控股75%子公司上海交大創奇微系統科技有限公司主營微電子集成電路晶元與系統,電子產品,通訊設備系統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系統集成,計算機軟體的開發,32位DSP是交大研究中心和交大創奇聯合開發,而16位DSP是由研究中心開發,交大創奇負責產業化。
(二)、晶元製造
[1]、張江高科(600895):
2003年8月22日,張江高科發布公告稱公司已通過境外全資子公司WLT以1.1111美元/股的價格認購了中芯國際4500萬股A系列優先股,約占當時中芯國際股份的5%。2004年3月5日,張江高科再次發布公告,披露公司全資子公司 WLT以每股3.50美元的價格再次認購中芯國際3428571股 C系列優先股,此次增資完成後公司共持有中芯國際A系列優先股45000450股,C系列優先股3428571股。中芯國際在內地晶元代工市場中已佔到 50%以上的份額,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製造公司,它到2003年上半年已躍居全球第五大晶元代工廠商。
[2]、上海貝嶺(600171):
公司是我國集成電路行業的龍頭,主營集成電路的設計、製造和技術服務,並涉足矽片加工、電子標簽及指紋認證等領域。公司擁有較多自主知識產權,2002年以來至今申請和授權的知識產權超過220項。形成了晶元代工、設計、應用,系統設計的產業鏈。公司投入巨資建成8英寸0.25微米的集成電路生產線,並且還聯手大股東華虹集團成立了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對提升公司競爭力有較好的幫助。上海華虹NEC是世界一流水平的集成電路製造企業,擁有目前國際上主流的 0.25及0.18微米晶元加工技術,是國家「909」工程的核心項目,具備相當實力。
[3]、士蘭微(600460):
公司是國內集成電路設計行業的龍頭,僅次於大唐微電子排名第二,公司已掌握和擁有的技術可從事中高端產品的開發,核心技術在國內同行業中處於較高水平,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公司擁有集成電路領域利潤最為豐厚的兩塊業務-晶元設計與製造,具有設計與製造的協同優勢。目前專業從事CMOS、BiCMOS以及雙極型民用消費類集成電路產品的設計、製造和銷售。公司研發生產的集成電路有12大類100餘種,年產集成電路近2億只。公司已具備了0.5-0.6微米的CMOS晶元的設計能力,有能力設計20萬門規模的邏輯晶元。
[4]、方大A(000055):
十五期間,方大承擔並完成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化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開發並研製成功的Tiger系列半導體照明晶元被列為國家重點新產品。方大建有深圳市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究和開發中心。十一五期間,承擔國家「863」半導體照明工程重大項目「高效大功率氮化鎵LED晶元及半導體照明白光源製造技術」、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氮化鎵基藍光外延片表面粗化的金屬有機物氣相沉積生長技術」和深圳市科技計劃項目「80密耳半導體照明用藍光LED晶元的研製」等。
[5]、華微電子(600360):
公司是國內功率半導體器件的龍頭企業,通過自有品牌的運作方式,公司已完成了從晶元製造、封裝、銷售的整個產業鏈的布局,公司目前的幾種主要器件產品均在國內市場有較高的佔有率,這些都將有助於公司較同行更能抵禦行業整體波動的影響。節能燈替代白熾燈的步伐進一步加快,公司作為國內節能燈用功率器件主要供應商,將受益於國內節能燈行業的發展。同時,公司6英寸MOSFET生產線已通線試產,實現進口替代的各種條件基本成熟。
(三)、晶元封裝測試
[1]、通富微電(002156):
公司主要從事集成電路的封裝測試業務,是國內目前實現高端封裝測試技術MCM、MEMS量化生產的封裝測試廠家,技術實力居領先地位。公司為IC封裝測試代工型企業,以來料加工形式接受晶元設計或製造企業的委託訂單,為其提供封裝測試服務,按照封裝量收取加工費,其IC封測規模在內資控股企業中居於前列。
[2]、長電科技(600584):
公司是我國半導體第一大封裝生產基地,國內著名的晶體管和集成電路製造商,產品質量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已擁有與國際先進技術同步的IC三大核心技術研發平台,形成年產集成電路75億塊、大中小功率晶體管250億只、分立器件晶元120萬片的生產能力,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半導體封測企業,正全力擠身世界前五位,公司部分產品被國防科工委指定為軍工產品,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軍事工程、電子信息、自動控制等領域。
[3]、華天科技(002185):
公司主要從事半導體集成電路、半導體元器件的封裝測試業務,是國內重點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企業之一。公司的封裝能力和技術水平在內資企業中位居第三,為我國西部地區最大的集成電路封裝基地和富有創新精神的現代化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被評為我國最具成長性封裝測試企業,受到了政策稅收的大力支持,自主開發一系列集成電路封裝技術,進軍集成電路封裝高端領域。
[4]、太極實業(600667):
太極實業與韓國海力士的合作,通過組建合資公司將使公司進入更具成長性和發展前景的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也為公司未來的產業結構轉型創造了契機。投資額為3.5億美元的海力士大規模集成電路封裝測試項目,建成後可形成每月12萬片12英寸晶圓測試和7500萬片12英寸晶圓封裝的生產配套能力。太極實業參與該項目,將由現在單一的業務模式轉變為包括集成電路封裝測試在內的雙主業模式。
[5]、蘇州固鍀(002079):
公司的主要產品為各類半導體二極體(不包括光電二極體),具備全面的二極體晶圓、晶元設計製造及二極體封裝、測試能力, 保持國內半導體分立器件行業前10名、二極體分行業領先地位。公司加大技術含量和毛利率更高的產品---QFN封裝產品的投入,使公司逐步從單純的半導體分立器件的生產企業向集成電路封裝企業轉變。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QFN封裝研究並實現產業化的企業,目前能夠生產各種QFN/DFN封裝的集成電路產品,是國內最大的QFN/DFN集成電路封裝企業。
(四)晶元相關
[1]、康強電子(002119):
公司主要從事半導體封裝用引線框架和鍵合金絲的生產,公司引線框架的銷量行業第一,鍵合金絲銷量行業第二,全國的覆蓋率高達60%,是電子領域中細分龍頭。公司的集成電路框架及電力電子器件框架、表面貼裝元器件框架和TO-92、TO-3P等分立器件框架,產銷規模連續十一年居國內同行第一,具業內領先地位。
[2]、三佳科技(600520):
公司主營半導體集成電路專用模具和化學建材專用模具的設計、研發及生產,是兩市唯一的模具製造上市公司,具有獨特的行業優勢。公司生產的集成電路塑封模具和塑料異型材擠出模具產銷量均為全國第一,國內市場佔有率分別為15%和30%以上。現擁有年產化學建材擠出模具1500套、擠出下游設備100套/台、半導體塑封壓機200台、半導體塑封模具200副、半導體自動化(切筋成型)封裝系統60台、集成電路引線框架40億只的生產能力。
[3]、有研硅股(600206):
公司是國內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半導體材料研究、開發、生產重要基地,技術力量雄厚,公司先後研製出了我國第一根6英寸、8英寸和12英寸硅單晶,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具有拉制12英寸硅單晶技術的國家之一.
③ 中國科技部十家上市公司都有哪些
迄今,滬深兩市有260家上市公司連續3年分紅。
據《證券日報》數據中心統計,持續分紅的260家公司在近三年的分紅能力穩步提升,2005年度正式分紅的平均水平為每10股現金紅利1.6702元,2006年提升至1.8732元,增幅12.15%;時至2007年度,這些公司分紅能力再度提升,預計分紅的平均水平為每10股現金紅利1.922元。從260家公司近三年分紅排行榜上看,2007年每10股現金紅利5元以上的高分紅公司就有19家,而2005年和2006年上榜的僅有11家。可以說,隨著上市公司業績的穩步提升,其分紅能力整體得到提高,高分紅水平的公司也日漸增多。
2007年派現能力表現突出的公司中,馳宏鋅鍺高分紅風格尤為惹眼,繼2006年度每10股現金紅利30元後,2007年再擬每10股現金紅利20元,成為目前分紅比例最高的公司。鹽湖鉀肥、張裕A、中國船舶、用友軟體緊隨其後,2007年擬每10股現金紅利超過10元;另有貴州茅台、雙匯發展、中遠航運等公司擬每10股現金紅利在5元以上。這些高分紅公司基本都具有多年持續分紅的能力。比如馳宏鋅鍺自2002年以來均保持著與股東同樂、慷慨分紅的這一作風;鹽湖鉀肥則在1997年以來保持了連續12年的持續分紅,張裕A也保持了自1998年以來的11年的分紅風格。統計顯示,這些持續分紅的公司業績十分優秀,260家公司2007年合計實現凈利潤1858.3億元,同比大增52.92%;加權平均每股收益為0.7899元,同比大增41.75%,且遠超過同期A股的業績水平。包括中國船舶、中信證券、吉恩鎳業在內的40家公司基本每股收益超過1元,佔比達15.38%。
這260家上市公司沒有顯著的行業特徵,但大多是各行各業的龍頭企業:有釀酒食品業的貴州茅台、瀘州老窖、張裕A、燕京啤酒;有醫葯類的天士力、康緣葯業、康恩貝、同仁堂;有有色金屬類的江西銅業、吉恩鎳業、廈門鎢業、馳宏鋅鍺;有地產業的萬科A、陸家嘴、招商地產、金融街;有機械行業的中國船舶、柳工、安徽合力;有鋼鐵類的安陽鋼鐵、濟南鋼鐵、八一鋼鐵、寶鋼股份等。
這些公司近期的股價表現:有屢創新高的、有相對抗跌的。今年以來,上證綜指累計跌幅34.5%,260家持續分紅的股票中有180家跑贏上證綜指,佔比近七成,其中豐樂種業、華帝股份、新賽股份、金牛能源等22家股價逆勢走高。業內人士認為,持續分紅股的價值已經被主流機構投資者深挖,但隨著資金面的擴容,機構資金存在進一步挖掘有投資價值個體公司的需求,這從藍籌股的崛起和部分個股的抗跌中已現端倪。
④ 擁有核心價值的上市公司有哪些比如格力,茅台,等等。
你的飯店屬於小企業 甚至沒有注冊的話企業都算不上
上市公司是大企業,而回且是有嚴格規章答制度,受全體股票持有者和證監會監督的公司,每年的利潤只有一部分分給股民,另外一部分進入資本公積,進行生產擴大,這樣的話上市公司的股票才會升值,公司會定向增發股票或者配股,股民的手裡的股票或更多了 或 更值錢了,相當於變相把利潤分配了。
⑤ 高科技上市公司有哪些
1、用友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友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亞太本土管理軟體、ERP軟體、集團管理軟體、人力資源管理軟體、客戶關系管理軟體、小型企業管理軟體、財政及行政事業單位管理軟體、汽車行業管理軟體、煙草行業管理軟體、內部審計軟體及服務提供商,也是中國領先的企業雲服務、醫療衛生信息化、管理咨詢及管理信息化人才提供商。
2、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IFLYTEK CO.,LTD.),前身安徽中科大訊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總部在合肥,成立於1999年12月30日,2014年4月18日變更為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專業從事智能語音及語言技術研究、軟體及晶元產品開發、語音信息服務及電子政務系統集成。擁有靈犀語音助手,訊飛輸入法等優秀產品。
3、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1年,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國際化家電企業,擁有格力、TOSOT、晶弘三大品牌,主營家用空調、中央空調、空氣能熱水器、手機、生活電器、冰箱等產品。
4、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興通訊(ZTE)。全球領先的綜合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中國最大的通信設備上市公司。主要產品包括:2G/3G/4G/5G無線基站與核心網、IMS、固網接入與承載、光網路、晶元、高端路由器、智能交換機、政企網、大數據、雲計算、數據中心、手機及家庭終端、智慧城市、ICT業務,以及航空、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信號傳輸設備。
5、大族激光
深圳大族激光是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深圳市重點軟體企業,廣東省裝備製造業重點企業,國家級創新型試點企業,國家科技成果推廣示範基地重點推廣示範企業,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體企業,主要科研項目被認定為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
⑥ 中國核工業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是經國務院批准組建的特大型國有獨資企業,其前身專是二機部、核工屬業部、中國核工業總公司,由100多家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組成。2018年1月31日,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整體無償劃轉進入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
中國核工業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
1、中核科技000777:1997年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是中國閥門行業和核工業系統的首家上市公司,公司證券代碼 000777 。
2、東方鋯業002167:廣東東方鋯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部位於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萊美路宇田科技園,成立於1995年11月,2007年9月6日,公司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發行字[2007]247號文」核准,向社會公開發行1250萬股人民幣普通股,並於2007年9月13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發行後的股本總額 為人民幣5000萬元。
3、中核國際HK2302:中核國際於2008年11月5日通過借殼收購設立而成,其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科鑄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公司在開曼群島注冊,2003年1月在香港上市,股票交易代碼是HK2302。
⑦ 中國科技部上市的十家公司有哪些
新浪財經訊 科技部、國資委和中華全國總工會昨日在北京聯合公布首批「創新型企業」名單,航天科技(6.90,-0.08,-1.15%,吧)集團、中國石化(7.83,0.40,5.38%,吧)等91家企業在進行兩年試點後,被正式命名為首批「創新型企業」。91家企業大多是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其中大中型企業佔多數,有色金屬等資源類企業占上榜名單超一成。登海種業(16.57,-0.11,-0.66%,吧)等中小企業身影亦現身榜單。
2006年7月,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和中華全國總工會啟動建設「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以推動企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完善有利於自主創新的內在機制,制定正確的技術創新戰略,促進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三部門確定的試點企業共分兩批,計287家。所謂「創新型企業」,是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依靠技術創新獲取市場競爭優勢和持續發展的企業。
據科技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建設「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啟動2年來,試點企業對技術創新的依存度不斷提高,研發投入大幅增加。統計顯示,這些企業的研發經費從2005年的545億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829億元,增長52.1%,約佔全社會研發投入的四分之一;試點企業平均研發經費占銷售收入的6.74%,遠高於2006年全國大中型工業企業0.77%的平均水平。
此外,試點企業的創新能力建設明顯加強,研發人員總量從2005年的17.46萬人增加到2007年的22.01萬人,增長26.4%,其中57家企業建立了國家重點實驗室、技術中心、工程中心等研發機構,一半企業與高校、研究所建立了聯合實驗室。這些企業也掌握了越來越多的自主知識產權,發明專利申請量由2005年的9300件增加到2007年的17180件,增長了84.7%;軟體著作權等授權量從638個增加到4371個,猛增了近6倍。
科技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國已形成中央和地方聯手推動建設「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的機制,近2000家企業正在不同層面開展試點。科技部和有關部門將針對「創新型企業」和試點企業的不同需求,持續給予支持,引導各種創新要素向它們集聚,努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創新型企業」50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