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繼破產重整後,汽車巨頭華晨集團又被罰,公司將如何自救
我覺得華晨集團應該准備涼涼了
汽車巨頭華晨集團又被罰11月20日,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華晨集團”)正式進入破產重組程序。這家靠華晨寶馬輸血的公司,終於支撐不住了。證監會對此表示擔憂,並檢查了其債券違約情況。同時,華晨集團旗下的金杯汽車和神華控股都表示,重組可能會對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和應收賬款產生影響。從2019年開始,中國汽車市場的淘汰賽變得越來越殘酷。北汽印相、蘇比汽車、馬駿汽車、華泰汽車、獵豹汽車等自主品牌製造商失去了市場份額。今年以來,Zotye汽車、力帆汽車等弱勢品牌也相繼重組,原因與華晨集團類似,如管理不善、債務逾期等。
根據華晨汽車2020年半年度債券報告,集團負債總額為1328.44億元,資產負債率超過110%。遼寧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華晨集團長期經營不善,自有品牌一直處於虧損狀態,負債率較高。為了解決債務問題,有關方面成立了華晨集團銀行債務委員會試圖解決債務,但失敗了。
債務危機下,華晨集團已經奄奄一息。
你覺得它應該如何自救?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貳』 申華控股的情況
公司參股廣發銀行,廣東發展銀行連續四年入選全球銀行500強,隨著廣發行經營狀專況的不斷向好,屬公司銀行股權投資有望進一步大幅增值,而其正宗的參股金融題材有待進一步挖掘。由於公司持有將近1億股ST金杯股份,而ST金杯今年股價已完成翻番,公司股權投資取得巨大收益。
公司還大力進軍生物醫葯領域,直接控股的上海華晨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主營生物工程,未來盈利前景誘人。
近期公司發布公告稱,預計公司今年上半年盈利,由此可見,公司已走出經營低谷,發展勢頭良好。
該股具有正宗的參股金融題材,同時作為滬市本地股,股性一向活躍,經過短暫平台整理,目前再度積蓄了充足的上攻能量,後市有望啟動新一輪上攻行情。
『叄』 華晨集團的命運落定了,這三個月華晨經歷了什麼
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違約10億多債券、160多億債券未兌付;旗下華晨寶馬控股權回歸寶馬。
曾經風靡一時汽車企業,長期經營管理不善,持續原地踏步,產品更新迭代慢或停滯、缺乏創新,最後只能走破產之路。
從華晨集團今年的重大事項來看,早已有端倪:
5月16出售重大資產出售
6月9日無償轉讓權益至遼寧華晟子公司
7月2日董事辭職
8月28日上交所通告對實制人批評和處分
10月16日正式恆名申華控股
華晨汽車當年可是赴美上市第一股,旗下擁有金杯,中華,華晨寶馬,如今混到破產重組,實在太可惜了,但是光靠政府無抵押的扶持和銀行放貸,是沒有好結局的。
『肆』 華晨集團債被申請破產重組,該公司有著怎樣的背景
近日,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發布,格致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致科技)向遼寧省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重整,案件編號為(2020)遼01破申27號。半年報顯示,集團總負債1328.44億元,扣除商譽和無形資產後,資產負債率為71.4%,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為326.77億元。此外,華晨中國半年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華晨中國營收14.5億元,凈利潤40.25億元。但如果剔除華晨寶馬貢獻的43.83億元凈利潤後,意味著華晨中國上半年虧損超過3.4億元。
『伍』 華晨集團破產重整一事,會牽連到多少上市公司
華晨集團作為遼寧省屬國企,直接或間接控股、參股四家上市公司,並通過旗下上市公司華晨中國於寶馬合資成立華晨寶馬公司。有中華、金杯、華頌三個自主品牌和華晨寶馬、華晨雷諾兩個合資品牌。
其實最先暴露的是華泰資管。十月底以來華泰證券資管公司旗下10多隻債券型基金的凈值出現暴跌,這很有可能是基金經理為了追求較高收益而投資信用下沉所導致。除此之外,工銀瑞信瑞盈的二季報顯示,18華汽01為其地五大重倉債券,三季報中已經從披露的重倉債券標中消失,很有可能與近期市場異動有關。
『陸』 負債、違約不斷的華晨集團最終破產,公司員工將會得到怎樣的安置
首先華晨公司汽車是2002年根據中央決定,經遼寧省政府批准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是一個集整車、發動機、核心零部件研發、設計、製造、銷售以及資本運作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華晨集團旗下有3家上市公司分別是,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總的來說,華晨集團的破產,公司員工將會得到安置的總是少數,大多數員工不是處於待業狀態就是屬於失業狀態,因為資本主導的市場本是這樣。
『柒』 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為何連寶馬都救不了華晨集團
原因很簡單,不是寶馬都救不了華晨集團,而是我們沒有仔細看這些新聞,華晨集團表示本次破產重組根本不涉及到寶馬的業務,華晨寶馬旗下的子公司以及雷諾公司,都不在這次正式破產重組之列,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寶馬根本沒有與華晨集團有任何關系,所以它並沒有受到傷害,也就談不上誰救誰。華晨集團作為寶馬在國內最為重要的合作夥伴,其實還是有一定的實力的,還是會在重組之後讓自己能夠重獲新生的。
所以我們還是應該擦亮眼睛,耐心的去等待,華晨集團會再一次站起來,也許他能夠真的做到沒破產之前的理想和願望成為我國行業的領先人物或者是佼佼者,那麼密切的聯系在一起,華晨集團的上層領導者也不會那麼傻,輕易讓寶馬捲入任何的危機當中,因為寶馬才是能夠使他們重新站起來的真正籌碼。
『捌』 華晨汽車和申華控股是什麼關系
其實沒有什麼關系;
華晨是香港的一家小型的投資公司;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由於金杯汽車發展困難所以與華晨合作;
經過不斷的努力發展壯大而形成了現在的華晨金杯汽車有限公司;
華晨佔有51%的股份;金杯佔有49%股份。
所以跟上海的申華控股並沒有什麼淵源。
『玖』 華晨集團破產,或惡意違約
華晨集團頻陷債務危機,此次正式宣告破產或蓄謀已久。
談及當初投資華晨集團債券的原因,有投資人表示當初與看重其AA級評級不無關系。但根據東方金城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11月5日發布信息稱,?由於受到債務影響,將華晨主體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BBB,評級展望為負面;同時將債券「19華集01」「20華集01」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BBB。另外,今年以來,因華晨汽車今年多次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而被法院強制執行,次數高達19次,年內累計被執行金額達1.67億元,當前被執行總金額近3.9億元。對於華晨汽車來說,作為遼寧省國資委的重點國有企業,本應在債市表現良好,然而卻頻頻陷入負債風波,有分析師指出與其旗下自主品牌發展羸弱不無關系。
根據資料顯示,華晨汽車以整車製造業務為主,旗下分別有「華晨中華」、「華頌」、「金杯車輛」等自主品牌和「華晨寶馬」、「雷諾金杯」等合資品牌。而整體來看,寶馬自主汽車業務表現比較疲軟,主要通過華晨寶馬帶來盈利。據華晨中國發布的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華晨中國營收達14.5億元,凈利潤為40.45億元,而除去從華晨寶馬得到的利潤分成,華晨中國總體虧損達3.4億元。
回顧2004年,在並未與寶馬合資之前,華晨汽車也有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此年間,華晨推出一款中型車華晨尊馳,同時為消費者提供了10年20萬公里的超長質保承諾,即便放在16年後的今天,也能讓很多品牌相形見絀。而此後華晨汽車並沒有把握機會加緊研發自身的造車體系,從而導致不斷被市場邊緣化,以至於很多消費者購買華晨寶馬時發生「摳標」情況。
如今,華晨汽車已悄然落幕,也給許多車企敲響了一記警鍾。當今車市,僅僅依靠合資公司幫助的時代已過,只有不斷發展自主品牌,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贏跑大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