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今世界除APEC外,還有哪些重大的區域性經濟集團
因為它只是論壇性質,但總的來說是比較接近的、希臘之間),以市場經濟為主體;它們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雖有一定差距(例如德國與葡萄牙,因而尚不具備形成如歐洲統一大市場,北美自由貿易區那樣的條件,相差懸殊,尚未出現能夠強有力地推動區域經濟集團化的領頭國家,且各有各的打算應該是你們老師說錯了吧
關鍵詞不在「由發達國家和發展國家組成」: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性質是個經濟論壇和磋商機構,但有些成員國對美國抱有疑慮,擔心因此在經濟上受制於美國。從參加亞太經濟合作組織17國來看,它們之中既有最典型的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美國和日本,又有中國這樣的社會主義國家;既有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如美國,德法兩國對於組成這一經濟集團起著主要的推動作用,最高和最低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相差僅三倍左右;而在這個共同體中,是一個非正式性的區域經濟集團。而要組成正式的區域經濟集團的國家和地區,除地理上相鄰或相近這一前提外,還必須具備一系列條件,如:(1)社會經濟制度相同;(2)經濟發展水平比較接近;(3)有一、二個具有經濟實力和聲望的國家對本地區的經濟集團化起主要的推動作用,等等。歐洲共同體12國都是發達或比較發達的現代資本主義國家,而且在可預見的將來,但它與美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相差也僅六倍;美國、加拿大經濟發展水平非常接近,墨西哥差一些。
北美自由貿易區的三國也都屬於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經濟運行建立在市場機制上、日本,又有大批發展中國家,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中既有「四小」這樣的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還有剛處於起飛階段的發展中國家;在收入差距上高低懸殊。看來,亞太地區各國不僅目前不具備發展成為正式區域經濟集團的條件;而美國在北美自由貿易區中居於支配和領導地位,例如日本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比印尼、中國高出幾十倍。美國和日本在亞太經濟組織的成員國中雖然經濟實力強大,而且都有志於帶頭推動這一地區的區域集團化發展,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也難於發展成為亞太地區的一個大經濟集團;許多成員國過去曾受到日本的侵略和蹂躪,因而對其領頭作用更抱有戒心;目前美日這兩個國家還難於發揮領頭和推動作用。由此可見,估計你們老師是以時間計算,可是定義方面可能不正確吧
詳細解釋,因為無論是亞太還是北美都是發達與發展中國家構成,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各成員國情況復雜,社會經濟制度存在著本質差異,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但是關鍵是問題問「經濟集團」,對於北美自由貿易區而言,它是既是經濟集團也是貿易集團,而亞太其實根本不夠格稱之為經濟集團
2. 北美自由貿易區是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經濟集團嗎亞太經合組織怎麼算
是第一個有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自由貿易區
3. 從二十國集團領 導人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峰會,到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十六次領導人
答案ABC
本題考查我國的發展。近年來中國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一系列國際會議的召開中國都在其中充當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世界都想聽到中國的聲音。D與我國的外交的政策是相違背的。
4. 亞太經合組織是不是經濟集團
不是 只是一個論壇罷了。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簡稱「亞太經合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 APEC) 成立之初是一個區域性經濟論壇和磋商機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逐漸演變為亞太地區重要的經濟合作論壇,也是亞太地區最高級別的政府間經濟合作機制。
5.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到底是不是經濟區域集團還是僅僅是個合作論壇可書上把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歸到了"世界
亞太經合組織屬於合作論壇,成員國可以不履行通過的決議
不過從各個方面講,各成員一致同意認可的決議即使沒有法律效應也會履行
至於書上……
6. 20國集團(G20)和亞太經合組織(ApEC)是怎樣的一個國際組織在國際上有什麼影響
二十國集團由歐盟、布雷頓森林機構,以及來自美國、英國、日本、法國、德國、加拿大、義大利、俄羅斯、澳大利亞、中國、巴西、阿根廷、墨西哥、韓國、印度尼西亞、印度、沙烏地阿拉伯、南非。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國際社會認識到,國際金融問題的解決除西方發達國家外,還需要有影響的發展中國家參與。1999年9月,西方七國集團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在華盛頓發表聲明表示,同意建立由主要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組成的二十國集團就國際金融問題進行磋商。1999年12月16日,二十國集團的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在柏林舉行二十國集團創始會議。會議強調,二十國集團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框架內非正式對話的一種新機制,旨在推動國際金融體制改革以及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之間就實質性問題進行討論和研究,以尋求合作並促進世界經濟的穩定和持續增長。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簡稱「亞太經合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 APEC) 成立之初是一個區域性經濟論壇和磋商機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逐漸演變為亞太地區重要的經濟合作論壇,也是亞太地區最高級別的政府間經濟合作機制。它在推動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加強成員間經濟技術合作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89年11月,澳大利亞、美國、日本、韓國、紐西蘭、加拿大及當時的東盟六國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了亞太經合組織首屆部長級會議,標志著這一組織正式成立。1991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屆部長級會議在韓國首都漢城(現稱首爾)舉行,會議通過《漢城宣言》,正式確立了這一組織的宗旨和目標,即「為本地區人民的共同利益保持經濟的增長與發展;促進成員間經濟的相互依存;加強開放的多邊貿易體制;減少區域貿易和投資壁壘」。1991年11月,中國以主權國家身份,中國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為「中國香港」)以地區經濟體名義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截至2010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共有21個成員:澳大利亞、汶萊、加拿大、智利、中國、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墨西哥、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秘魯、菲律賓、俄羅斯、新加坡、中國台北、泰國、美國和越南。其中,澳大利亞、汶萊、加拿大、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紐西蘭、菲律賓、新加坡、泰國、美國等12個成員是於1989年11月APEC成立時加入的;1991年11月,中國、中國台北和中國香港加入;1993年11月,墨西哥、巴布亞紐幾內亞加入;1994年智利加入;1998年11月,秘魯、俄羅斯、越南加入。東盟秘書處、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和太平洋島國論壇為該組織觀察員,可參加亞太經合組織部長級及其以下各層次的會議和活動。APEC接納新成員需全部成員的協商一致。1997年溫哥華領導人會議宣布APEC進入十年鞏固期,暫不接納新成員。 亞太經合組織採取自主自願、協商一致的合作原則,所作決定必須經各成員一致同意認可。會議文件不具法律約束力,但各成員在政治上和道義上有責任盡力予以實施。亞太經合組織於1993年初在新加坡設立秘書處,為各級活動提供支持和服務。亞太經合組織的組織機構包括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部長級會議、高官會、委員會和專題工作組等。其中,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是亞太經合組織最高級別的會議。
7. 世界上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形成的區域性經濟集團
首先得說抱歉! 關於你提的問題,我的看法是,世界上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區域性經濟集團是亞太經合組織。因為從成立的時間上看,亞太經合組織早於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合組織:1989年11月;北美自由貿易區:1994年1月)。另外,此題問的是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區域性經濟集團,而亞太經合組織和北美自由貿易區都屬於區域性經濟集團,因此,世界上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區域性經濟集團是APEC。
這里有一點需要特別說明:如果問世界上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聯合組成的自由貿易區的話,應該是北美自由貿易區。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對「貿易集團」內涵的理解。亞太經合組織和北美自由貿易區都是區域經濟組織,但後者是自由貿易區,前者目前還不是。北美自由貿易區,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帶有約束力的組織。在亞洲地區,目前雖然有多個運作中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或次區域自由貿易區,但就整體而言,一直缺乏一個能夠約束各成員的區域性組織。
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都可算是一個經濟集團,因為他們具有強制力,而亞太經合組織只是經濟組織,算不上經濟集團,因為他是論壇性質的。
同時亞太經合組織亞太經合是經濟合作的論壇與平台,其運作是通過非約束性承諾、開放對話、平等尊重各成員意見,不同於世界的其他政府間組織。其內部還沒有成立一個完整的自由貿易區,這個組織預期在2020年前實現亞太地區自由與開放的貿易及投資。
北美自由貿易區(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由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3國組成於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達成一致意見,並於同年12月17日由三國領導人分別在各自國家正式簽署。1994年1月1日,協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貿易區宣布成立。三個會員國彼此必須遵守協定規定的原則和規則,如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及程序上的透明化等來實現其宗旨,藉以消除貿易障礙。自由貿易區內的國家貨物可以互相流通並減免關稅,而貿易區以外的國家則仍然維持原關稅及壁壘。美墨之間因北美自由貿易區使得墨西哥出口至美國受惠最大。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簡稱「亞太經合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 APEC),是亞太地區重要的經濟合作論壇,也是亞太地區最高級別的政府間經濟合作機制。成立之初是一個區域性經濟論壇和磋商機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逐漸演變為亞太地區重要的經濟合作論壇,也是亞太地區最高級別的政府間經濟合作機制。它在推動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加強成員間經濟技術合作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亞太經合組織誕生於全球冷戰結束的年代。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冷戰的結束,國際形勢日趨緩和,經濟全球化、貿易投資自由化和區域集團化的趨勢漸成為潮流。同時,亞洲地區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也明顯上升。在此背景下,1989年1月,澳大利亞總理霍克提議召開亞太地區部長級會議,討論加強相互間經濟合作問題。
1989年11月,澳大利亞、美國、日本、韓國、紐西蘭、加拿大及當時的東盟六國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了亞太經合組織首屆部長級會議,標志著這一組織正式成立。1991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屆部長級會議在韓國首都漢城(現稱首爾)舉行,會議通過《漢城宣言》,正式確立了這一組織的宗旨和目標,即「為該地區人民的共同利益保持經濟的增長與發展;促進成員間經濟的相互依存;加強開放的多邊貿易體制;減少區域貿易和投資壁壘」。
8. 誰有GBN集團創始團隊介紹
GBN公司的創始人團隊由GBN集團首席科學家ProfDr.FrankSeela博士,Seela博士是全球基因結構功能學、腫瘤學、病毒學著名學者,基因結構功能研究的先驅;董事長陳耀明博士,德國1997FelixSchoeller化學獎得主,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所博士導師;總裁為程興元,《社交新零售·社交升級》著作人,成都電子商務協會專家,中國婦女兒童基金會·關愛公眾健康基金發起人;亞太區CEO蘭菲女士,GBN騎士商學院院長,西南交通大學工商管理學士,成都電子商務協會專家。
GBN戰略合夥人
郝敏兒、蘭玲、老鍾駕到、李姝靜、李艷麗、劉豐瑄、劉書妤、龍拉菲、田承晉、楊彩、楊學玲、葉一錚、陳燕燕、高銘璐、李英、易蘭黛、周英姿
GBN聯合創始人
陳勝、丁文凱、費詩淘、雷芳、李南輝、李妮、李琪琪、李宣琴、林靜、劉安超、劉紅艷、彭彬、彭靜、文力園、夏清、袁菊容、鄧穎、何玉秀、劉霞、劉作秋、錢錦、李阿竹、藍佩仁、馬麗、孫天珍、唐文香、王芊雅、徐藝菁、黃彩燕、韓雪蛟、李益亮、劉怡均、羅懿、申敏、譚培蘭、田林、吳榮瓊、楊宛蓉、丁仕平、馮仕紅、不二師兄、黎志強、李紅艷、李慧芳、魯亞楠、羅紹鳳、巫建錡、徐歡、徐麗、楊春梅、楊亦安、張林晚、張仁莉、張雪林
9. 亞太國際資訊集團有限公司的公司歷史
● 1995年9月 《金融畫冊》創刊,並於9月18日出版了第一本季刊;
● 1996年9月 9月18日《金融畫冊》改版更名為《金融配套市場》並出版第一期雙月刊;
● 1996年10月 10月10日取得亞太國際出版有限公司在香港政府的注冊成立資格證書。
● 1997年5月優利安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成立;
● 1997年5月《金融配套市場》改為月刊;
● 1997年5月,由《金融配套市場》雜志對外發布了編輯出版《中國當代金融技術設備大全》的信息;
● 1997年8月正式在北京、深圳、上海、廣州四地組建了四個工作站;
● 1997年9月《金融配套市場》增加到86P;
● 1998年2月,正式出版了一本金融業界重達3公斤的工具書《當代中國金融技術設備大全》;並在北京建設銀行總行召開了《大全》的新聞分布會和首發贈書議式;
● 1998年3月《金融配套市場》增加到112P;
● 1998年4月亞太國際網站開通;
● 1998年5月《金融科技》電子版開通;
● 1998年5月優利安廣告有限公司的成立;
● 1998年9月創刊《中外酒店》128P,並獲得了600多份訂閱單,並配有電子版;
● 1999年9月創刊《深港樓市》;
● 2000年元旦將《金融配套市場》改刊名為《金融&科技》。並在深圳南海酒店舉行了有180位金融機構和科技供應商參加的慶賀儀式;
● 2000年5月《深港樓市》停刊;
● 2000年4月由《金融科技》主辦的中國金融終端廠商的研討會議在深圳召開;
● 2001年2月中外酒店論壇組織成立;並在香港特區正式注冊;
● 2001年10月首屆中外酒店論壇會議在海南召開;雲集了27個國家的400多位當前國際著名的專家、學者和總經理,開創了中外酒店領域的先河。
● 2001年4月結束與外界的合作而開始了亞太自己的網路文化的建設;
● 2002年2月直通VIP聯合商會成立;
● 2002年4月正式開通直通VIP網站,中英文版;
● 2002年7月8日月開通了亞太金融網;
● 2002年9月創刊《直通VIP》;由原人大副委員長布赫刊名題辭;
● 2002年12月中外酒店論壇一屆一次業主會議在上海金茂君悅大酒店召開;
● 2002年12月開通中外酒店論壇(中英文版)
● 2003年2月2日,亞太國際資訊集團的成立;
● 2003年3月中外酒店論壇一屆二次經營管理交流會在深圳麒麟山莊召開;
● 2003年4月創刊《白領金融》;
● 2003年6月開通了酒店人才網;
● 2003年8月開通了中外酒店電子版;
● 2003年12月中外酒店論壇二屆峰會在杭州浙江世貿中心大酒店召開;
● 2003年12月 12月2日-5日順利成功並且非常圓滿的在杭州召開中外酒店論壇二屆峰會。IHFO首次得到世界旅遊組織和PATA組織的支持。這是一次規格演講嘉賓陣容被業內充分認可的高峰會議;並且從此奠定並確立了中外酒店論壇朝會議產業化方向發展的道路與基礎
● 2003年12月中外酒店論壇正式成為亞太旅遊組織協會(PATA)成員;
● 2004年2月亞太國際期刊市場研討會在深圳大梅沙度假酒店召開;
● 2004年5月首屆金融科技交流會在深圳明華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深圳全部商業銀行的科技部門和部分行長80餘人參加了會議。深圳電視台財經頻道為此做了專訪。
● 2004年6月 亞太國際資訊商標注冊成功。06月14日該商標首次在歷時兩年半之後獲得中國國家商標局核定的第41類商品使用范圍的注冊成功;同年08月07日,核定第35類商品使用范圍的權利;同年11月21日又獲得第16類商品商標的核定使用權;這是亞太資訊在經營了8年之久在中國大陸獲得知識產權保護的成功起點;也是一個私經傳媒機構的歷史轉折點;「亞太資訊」商標合計擁有三大類37小類的商標使用權;
● 2004年07月 7月16日—20日中外酒店論壇二屆三次單體酒店聯盟會議在北瑪安納群島—天寧島召開。宣告IHFO登落中國以外的領地;
● 2004年09月 09月18日10月1日國慶節,香港理工HTM學院院長田桂成先生與《中外酒店》黃婷總編正式在一份「《中外酒店》雜志社與香港理工大學HTM學院合作協定」上簽字。此舉將代表雙方在中國酒店業培訓項目上正式展開合作,也拉開《中外酒店》雜志向行業延伸的序幕;
● 2004年11月 在北京組織舉辦了首屆十大金融科技人物的頒獎典禮,同期成功舉行了「金融杯」銀行家高爾夫邀請賽;中央電視台參與了此次活動的始末;
● 2005年01月 有效引進顧問公司,為10周年的戰略發展做資本准備工作;迎接私企經過10年創業發展的新一輪挑戰;
● 2005年02月 亞太金融網成功的以金融&科技的專業資訊平台改版為門戶網站形式;瀏覽量迅速提高;
● 2005年05月 籌備同年11月准備舉辦中外酒店論壇三屆峰會 。初步選址在珠海;
● 2005年07月 與香港博思堂形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與此同時形成了與香港國際貿易促進會和香港中小企業貿促的策略合作關系;
● 2005年09月 成功引進國際企業經營管理顧問公司和國際財務顧問公司;
● 2005年10月 「金融&科技」商標於10月21日成功注冊。核定為第16大類計7個小類;是繼「亞太資訊」商標成功注冊之後的又一文化知識產權得到保護的證據;
● 2005年11月 中外酒店論壇三屆峰會在珠海召開。此會再次得到了世界旅遊組織和中國國家旅遊局和中國旅遊協會的支持;
● 2005年11月 11月19日晚在珠海御溫泉舉辦首屆中外酒店白金獎頒獎晚會。中國國家旅遊局規劃與財務司司長林山先生到會致辭;評選出了中外酒店白金獎十大最受歡迎酒店、十大風雲人物、十大傑出經理人、十大最受到歡迎供應商等四大獎項50個獲獎單位和個人。頒獎晚會在旅遊業開創了一個歷史空白,規模空前熱烈;50多家媒體相繼報道晚會盛況;與此同時典定了中外酒店雜志和IHFO在行業產業只的權威地位;
● 2006年01月 籌備金融科技二屆交流會。會議計劃於2006年06月在深圳召開;同期舉辦首屆最受歡迎商業銀行、金融科技十大人物、金融科技的評獎頒獎活動;
● 2006年01月 確定將亞太資訊所屬網群7個網站進行合並再分類為三個網站:亞太資訊網、亞太金融網和中外酒店網為行業產業的經營性門戶網站;將酒店電子雜志、酒店預定系統、酒店論壇、人才、培訓等原來獨立的網站全部合並到一起成為一個大型的酒店業門戶網站;
● 2006年01月 籌備3月在珠三角地區舉辦的中外酒店論壇三屆四次業主會議。同期首次推出高級職業經理人才交流活動。從此搭建起一個業主與職業經理之間的公共利益平台,並使權威媒體很好地發揮其多功能資訊綜合服務能力與業務發展方向。。。。。
● 2006年10月開始籌備並選擇四屆論壇會址;決定四屆論壇於2007年10月召開;
● 2007年3月四屆論壇對發布會議召開地雲南麗江;同時通過二屆「中外酒店白金獎」的10個獎項設置與評選標准;
● 2007年5月秘書處組團考察四屆論壇接待酒店;並與麗江市旅遊局達成共識;
● 2007年10月19-22日「點燃產業聖火,照亮酒店經濟」為宣傳思想;以「戰略與投資·聯盟與競爭·品牌與發展·2008』中國酒店道路與夢想」為主題定位的四屆論壇峰會(被業界公認的年會)在雲南世界旅遊文化遺產目的地——麗江開幕;
● 2007年10月20日晚,中外酒店第二屆白金獎開獎並舉行隆重熱烈的頒獎典禮;
● 2008年01月28日【中外酒店】中英合成商標獲得中國國家商標局頒發的兩大類商標證書。其核定范圍是35類和41類兩大類;可應用的范圍包含了[安排組織研討會、商業調查、圖書出版、廣告傳播]等等整20項;
●2008年3月25日獲得【中外酒店論壇組織IHFO】【中外酒店白金獎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版權局頒發的著作權證書;
● 2008年4月28日【中外酒店論壇組織IHFO】中外酒店論壇組織商標中英文合成圖形的第41類商標證書。核定的可服務范圍包含了[安排和組織會議、組織文化或教育展覽、安排和組織培訓班、圖書出版、就業指導、培訓] 等10項;
●2008年5月,啟動[中外酒店第三屆白金獎]的歷史經典酒店和經典人物為主題的論壇與白金獎評選工程;同時通過了第三屆白金獎的頒獎地——世界文化遺產目的地——烏鎮。並定於2008年10月18日晚開獎頒獎典禮;
10. APEC是區域經濟集團嗎
確切地說,應該是區域經濟合作組織。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簡稱APEC)是亞太地區最具影響的經濟合作官方論壇,成立於1989年。1989年1月,澳大利亞總理霍克訪問韓國時建議召開部長級會議,討論加強亞太經濟合作問題。經與有關國家磋商,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紐西蘭和東南亞國家聯盟6國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首屆部長級會議,這標志著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的成立。1993年6月改名為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簡稱亞太經合組織或APEC,英文為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宗旨是:保持經濟的增長和發展;促進成員間經濟的相互依存;加強開放的多邊貿易體制;減少區域貿易和投資壁壘,維護本地區人民的共同利益。
亞太經合是經濟合作的論壇與平台,其運作是通過非約束性承諾、開放對話、平等尊重各成員意見,不同於世界的其他政府間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及其他多邊貿易體要求成員簽訂具約束性的條約,但亞太經合與此不同,其決議是通過全體共識達成,並由成員自願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