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曹植如何死的,他的業績有那些
206年8月,15歲的曹植第一次隨父東征海賊管承到達淳於(今安丘東北)。207年1月回師鄴城,他在《求自試表》中所說「東臨滄海」即指此事。
207年9月,16歲的曹植隨父北征柳城(今遼寧朝陽),他在《求自試表》中說「北出玄塞」即指此行,《白馬篇》就是曹植對此期間隨父征戰的寫照。
208年7月,17歲的曹植隨父南征劉表至新野,後又隨父與孫權戰於赤壁。
209年,曹植隨父征戰第一次回到家鄉亳州。
210年,曹操在鄴城所建的銅雀台落成,召集了一批文士「登台為賦」,曹植也在其中。在眾人之中,獨有曹植提筆略加思索,一揮而就,而且第一個交卷,其文曰《登台賦》。從此曹操對曹植寄予厚望,以為他是最能成就大事的人。因此,產生了立子建為太子的想法。
211年秋,剛行冠禮的曹植暫時告別了在鄴城宴飲游樂、吟詩作賦的優游生活,慨然請纓,隨父西征。一路上跋山涉水,曉行夜宿。當西征大軍輾轉到帝都洛陽時,曹植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飽受戰火的洗劫,洛陽城往日的繁華消逝得無影無蹤,到處都是殘垣斷壁,荊棘叢生,昔日氣勢雄渾的皇宮已成一片廢墟,湮沒在雜草間,片片黃葉滿城亂舞。滿腔熱血的曹植懷著一顆立功垂名的心,隨西征軍離開洛陽,繼續向西進發。經過一年多的兼並戰爭,西部最終結束了一盤散沙的混亂局面,迎來了它的穩定與安寧。凱旋而歸的曹植不久即被封為臨淄侯。
B. 李滄海的業績
發表論文30多篇。多次被評為縣、市、省光進教育工作者。1996年出席全國現代教學藝術研究會第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參加交流。任職期間,堅持推行「質量十特色」的辦學宗旨,取得顯著成效,所在學區多次被評為縣、市、省、國家級先進單位和文明單位、示範性學校。其治校名言被載人《全國中小學校長治學名言大典》。另有2篇論文被收人《現代教育藝術文集》。到第二實小任職,提出「忠誠嚴謹,樂學向上」的校訓和「尊師樂學,愛生樂教」的校風
C.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中國歷史上那個英雄最能體現這句話!
1、民族英雄,岳飛
民族英雄、軍事家、抗金名將。字鵬舉,謚武穆,後改謚忠武。河北(今河南)相州 湯陰永和鄉孝悌里人。
岳飛出生於北宋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縣)的一戶佃農家裡,青年時代,正遇上金女真貴族對宋發動大規模掠奪戰爭。他親眼目睹北宋滅亡前後的慘痛史實,和當時中原淪陷區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堅決抗擊女真貴族民族壓迫,收復故土,統一祖國的強烈願望和要求。
2、花木蘭
花木蘭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替父從軍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
時值太武皇帝時期(424—452年),當時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西漢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但是木蘭的父親年紀大了,沒辦法上戰場,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多年的軍旅生活。
去邊關打仗,對於 很多男人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但是花木蘭最後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十數年後凱旋迴家。皇帝因為她的功勞 之大,認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不過,花木蘭拒絕了,她請求皇帝能讓自己回家,去補償和孝敬父母。
3、顏真卿
誰都知道這是一位創造了漢文字藝術巔峰的書法大家,卻鮮有人知道他刀光劍影的一生,知道他是出入十萬敵軍如履平地的一條鐵血漢子,知道他是風雨飄搖、烽煙四起的中唐時代之忠臣烈士。
在平定安史叛亂中,顏真卿湊集河北二十萬大軍拖住叛軍,打贏了平定安史之亂的第一場大仗。叛軍勢盛時,河北各郡大都被攻陷,只有他固守的平原城沒有陷落。
後來,為了平息李希烈叛亂,他以七十七歲高齡獨闖虎狼之地,面對土匪們明晃晃的尖刀,毫不畏懼,面不改色,在被李希烈扣留一年多後自縊殉國。
4、赤膽傲骨史可法
史可法,祥符(今河南開封)人。字憲之,一字道鄰,是左光斗的學生。明崇禎元年考中進士,在鎮壓各地農民起義時嶄露頭角,拜南京兵部尚書。
1644年,李自成攻佔北京,南京弘光政權建立後,被馬士英等人排擠,自請到揚州一帶督師防清。1645年5月10日,清豫親王多鐸兵圍揚州,史可法被困孤成,拒不投降,寫就了著名的《復多爾袞書》,內容慷慨陳辭,不卑不亢,流傳萬世。
史可法率領揚州4千軍民,與來犯之敵浴血奮戰,終因寡不敵眾,於25日城破被害,年僅44歲。多鐸惱恨清軍傷亡慘重,下令屠城十天,歷史上把這件慘案稱作「揚州十日」。
5、將門虎子戚繼光
戚繼光,山東登州(今山東蓬萊)人。字元敬,號南塘,又號孟渚。戚繼光出身將門,抱定「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志向,刻苦學文習武,17歲襲登州衛指揮僉事。
1555年任都司參將,在龍山、縉雲、桐嶺與倭寇三戰三捷,1558年在浙江義烏,精選4千名農民和礦工,訓練成勁旅「戚家軍」,發明「鴛鴦陣」,因敵因地變換陣形,屢敗倭寇。1561年,戚繼光在浙江沿海九戰九捷,擒斬倭寇1400餘,焚死、溺死倭寇4千餘,史稱「台州大捷」。
次年夏,南下福建,盪平倭寇在橫嶼、牛田、林墩的三大巢穴。1563年取得平海衛大捷,斬倭2200餘。1564年聯合俞大猷水兵於南澳剿平廣東倭寇,從此解除了東南沿海的倭患。
D. 紀滄海的原形是誰
諜戰故事,虛擬人物,沒有原形
從東北逃難到重慶的落魄國文教員紀滄海,一襲長袍,戴著副大框眼鏡,他與華岩寺的方丈一起肩負起了保護國寶「貝葉金經」,粉碎敵特陰謀的重大使命。海頓表示:「別看我在劇中表面上是個『弱不禁風』的國文教員,實際上紀滄海是個『功夫高手』。他信仰堅定,深愛著自己的祖國,並且充滿了智慧,那些猥瑣、不堪一擊都是因為要隱藏真實身份裝出來的。」
海頓表示,《決戰華嚴寺》是一個戲中有戲、謎中藏謎的故事,非常具有看點。「拍攝時自己都非常期待。」相信觀眾一定會喜歡這個不同尋常的諜戰劇,帶你重回這個熱血澎湃的時代。
E. 部門領導以業績為原因,要求員工去較遠部門上班導致辭職能不能申請勞動仲裁
調員工去較遠部門上班,屬於單位單方面變更職工崗位,屬於違約行為。員工可以要求單位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書的內容,安排員工繼續在原崗位工作。如果單位不繼續履行勞動合同,職工可以向當地的區縣級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