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均瑤集團王均瑤董事長是怎麼死的
王均瑤是患腸癌去世的。
王均瑤(1966年9月15日-2004年11月7日),男, 出生在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大漁鎮,企業家。他曾創辦溫州均瑤乳品公司,獲得過「第十一屆上海市十大傑出青年」的光榮稱號。2004年11月7日王均瑤因勞累過度,患腸癌,英年早逝,年僅38歲。
(1)長百集團董事長擴展閱讀:
人物經歷:
1991年7月,王均瑤承包了長沙到溫州的航班,次年創辦了民營包機公司,後來進入國家民航主業。
1992年8月,成立民營包機公司溫州天龍包機有限公司。
1993年,在「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的感召下,王均瑤投身乳業經營,在全國建立乳業生產基地,銷售網路遍及全國,逐漸做大了乳業的均瑤品牌,同時涉足賓館業、計程車服務業。
1994年6月,在「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的感召下,創辦溫州均瑤乳品公司,均瑤乳業開始起步。
1995年5月創建溫州均瑤集團有限公司,集團化經營格局形成。
1999年,他到上海發展,在浦東征地200畝,建設均瑤集團總部,2002年,在上海肇嘉浜路買下大樓,重新改造,命名為上海均瑤國際廣場,成為上海首座以民營企業命名的甲級商務樓。
2001年10月,王均瑤這種改善移民生存狀態的行動,作為典型案例在聯合國全球協議論壇上演講。當時,王均瑤作為中國企業聯合會推薦的唯一的企業代表到英國倫敦參與,並簽署了包括民營企業參與扶貧內容在內的聯合國全球協議。
2002年3月以18%的股份入股東方航空武漢有限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家投資國家民航主業的民營企業。
2003年3月王均瑤被推選為全國政協第十屆委員。
⑵ 唐山百貨大樓集團的董事長簡介
唐山百貨大樓集團董事長、總裁兼黨委書記解仁義,中共黨員,高級職業經理人,現任,唐山市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百貨商業協會副會長。 他自1993年擔任企業黨政主要領導以來,把全部身心投入到企業的改革與發展中,連續兼並11個虧損企業,接收了4000多名員工,承擔了兩個多億的負債。在他的領導下,通過大刀闊斧的資源整合,改造提升傳統百貨業態,實施品牌化經營,引入現代主流業態,著力發展大規模、多業態、綜合經營的運營模式,不僅逐步扭轉了被兼並企業的虧損局面,而且妥善安置了所有被兼並企業幾千名員工再就業,為維護社會穩定做出了突出貢獻。2002年企業成功實現了產權制度改革。改制七年來,企業經濟效益連年大幅攀升,連續多年銷售、利潤、利稅三項主要經濟指標在全省貿易系統名列前茅,企業由一個單體經營的普通商場發展成為擁有12個萬米以上大賣場,營業面積40萬平米,集百貨、超市、電器、餐飲於一體的大型商貿集團,連續十幾年穩居全國零售百強企業之列,成為唐山乃至河北省商貿企業的龍頭。 2009年實現銷售40億元,上繳國家稅金和企業實現利潤雙雙突破億元大關。企業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貿易系統先進集體等幾百項榮譽稱號。解仁義本人也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商業服務業十大傑出人物等多項榮譽稱號。曾連續當選第九屆、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⑶ 廣達集團的董事長是誰
廣達集團董事長是黃健堂
公司總裁同時也是創始人是林百里
⑷ 中交集團董事長周紀昌是哪裡人
中國建築500強之中交集團
關鍵字:中國建築500強 中國建築 500強 中交集團
這是中國建築施工企業聯合會連續第六次對中國建築業進行全面,科學、獨立的企業實力發展調查研究宣傳發布工作。今年我們對超過12,000家利潤總額在3000萬元至90億元之間的中國大陸建築施工、勘察設計、工程監理等中國建築企業進行了數據採集研究,根據銷售收入、資產總額、利潤總額、資信等級、社會貢獻、業主滿意度等指標對候選企業進行排名,並對部分候選企業進行實地拜訪,從中遴選出500家中國建築500強企業。
中交集團高居2010年中國建築500強榜首。
在江蘇泰州長江大橋建設工地上,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員工們正揮汗如雨地加緊施工。這是一座建成後將成為世界第一的連續雙主跨超千米懸索橋工程。裝水泥等施工材料的編織袋被收集起來整齊堆放著。以往工地上塑料編織袋隨風到處飄舞、污染環境的景況,如今看不到了。
「泰州長江大橋只是中交人承擔的國家重點交通建設工程之一。」在位於北京德勝門外的辦公大樓里,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紀昌說。他辦公桌後的牆上,掛著一幅條幅——「讓世界更暢通」。作為中國公路、橋梁、港口建設的主力軍,中交集團正朝著世界交通建設市場上的「王牌軍」邁進。
修路架橋築港通航
「對於一家中央企業來講,我們首先要為社會提供優質的交通基礎設施產品,在國家『高、新、特、難』工程中發揮骨幹作用,推動交通行業進步;其次,不斷提高效率和效益,確保國有企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最後,通過企業的強大推動國家的強大。這就是我們基本的央企責任觀。」周紀昌坦言。
2010年中國建築500強中交集團旗下的中交一公局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公路一師轉制而來,是我國公路建設中名副其實的「國家隊」。截至2008年底,中交集團旗下力量共完成我國二級及以上高等級公路里程超過3萬公里。特別是在「五縱七橫」高速公路網的建設中,中交集團旗下力量完成高速公路超過2萬公里。許多技術含量高、施工難度大、工藝結構復雜的特、難、精、尖的工程,其勘察、設計、施工都由中交人承擔。中交人占據了目前中國公路建設40%的市場份額。
在港口建設方面,中國所有大中型港口均由中交集團旗下力量設計和建造,中交占據了近100%的市場份額;在港口外的航道上,則活躍著中交集團旗下的航道建設隊伍。中交旗下的天津航道局、上海航道局、廣州航道局,是我國航道疏浚業的主力軍,占據了航道疏浚市場60%的份額。
16年前,我國大型港口機械只能依賴進口。中交旗下的上海振華重工生產的集裝箱起重機等港口機械作業設備,如今佔領了世界75%以上的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重型裝備製造商。
在激烈競爭中壯大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振華港機廠2009年上半年的訂單只有生產能力的六分之一。周紀昌感慨地說:「像這樣為拿不到訂單、拿不到項目而著急,我們經歷的太多了。中交集團稱雄交通建設市場,不是依靠央企的壟斷地位、不是靠國家保護獲得的,而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闖出了發展壯大之路。」
1995年,周紀昌被任命為中交的前身原中國路橋集團總經理的當天,公司面臨著資金鏈斷裂的危險。他回顧說:「銀行貸款第二天必須還,但資金還沒著落,我不得不到處借錢還債。」
今天的中交集團不可同日而語。到去年底,中交集團資產規模達2724億元,凈賺了98億元真金白銀的利潤。9萬多名職工人均年收入8萬多元。
「中交集團職工最困難的時候,為了糊口,曾組織起來承包上街掃馬路。」周紀昌說。
我國交通行業是開放最早的行業。以公路建設市場為例,我國有資質的公路建設企業有400多家,一個公路建設標段,有上百家企業競標。
回首發展歷程,周紀昌感慨地說:「作為央企,我們經歷了非常痛苦的過程。」他舉例說,僅激勵機制的改革就經歷了降低成本中提取獎金、百元產值工資含量包干制、崗位技能工資制、成本核算控制、戰略激勵等多個階段。國企經歷從「等飯吃」到「搶飯吃」脫胎換骨的轉變後,依靠科技創新,勇打硬仗,建別人做不了的工程,中交逐步崛起為我國交通建設市場中的「王牌軍」。
2005年,中國路橋集團和中國港灣集團兩家重組為中交集團。重組給中交集團在更大范圍內配置資源提供了平台。中交集團2006年在香港整體上市,把生產經營和資本經營結合了起來。2007年,中交集團昂首進入世界500強企業榜。
重組後的5年,是中交集團發展最快的5年。集團總資產從重組時的660億元提高到去年的2724億元,利潤由21億多提高到去年的98億元,相當於再造了三個中交集團。
「我們之所以能佔領世界同行制高點,靠的是瞄準世界科技前沿,不斷創新。」周紀昌剖析企業勝出奧妙。他舉例說,上海振華重工有一支1000多人的科技創新隊伍,每年開發出至少一個世界第一的港機產品。振華重工對重大創新功臣的獎勵可以達到100萬元。
在發展壯大中,中交集團還成為吸納就業的一個重要渠道。周紀昌介紹,從2005年以來,中交集團每年吸納5000名大學生、提供50萬個農民工就業崗位。上海振華重工的4.5萬名農民工,已成為港機生產中熟練的產業工人。
「賺外國人的錢才是最牛的」
周紀昌心中的夢想是把企業做成世界一流的跨國公司。他說:「中國的企業別老是關起門來稱大王,要到國際上去賺外國人的錢,才是最牛的。」
這位來自於江蘇的農家子弟,同濟大學橋梁專業畢業後,1977年跨入交通建設行業,曾在英國學習過橋梁技術。1983年回國後,由於沒有計算機,所學竟沒有用武之地。
「如今,中國交通建設人不再生活在外國人的陰影下了,中交企業的水平是世界一流的。」周紀昌認為,作為央企,要從本行業的高端入手,在裝備、技術、管理、產品等方面達到國際一流標准,帶動行業在國際市場中領先。而把行業中的低端市場讓給中小企業,帶動中小企業一起發展。目前,由中交經過篩選的中小企業合作夥伴有1萬多家。
為做成國際一流企業,中交集團近年來一直對標世界交通建設領域排名第一的法國萬喜集團。中交集團成立了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專職參與境外市場的競爭。2010年中交名列全球最大國際承包商第18名,在中國公司中名列第一,並高居2010年中國建築500強榜首。
盡管遭遇嚴重的國際危機,中交海外業務去年仍逆勢上揚,海外業務板塊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80.4億元,完成營業額31.9億元,實現利潤同比增長90%。烏克蘭等中亞國家、古巴、巴西等南美國家的港口、公路、航道疏浚行業,都活躍著中交人的身影。
打造可持續發展平台
「要實現世界一流跨國公司的目標,中交必須盡快轉變經濟增長模式,構造能可持續發展的公司架構。」周紀昌認為。
中交集團過去的業務一頭沉,都集中在交通建設上。周紀昌說:「今後,要通過調整,使基建施工、疏浚、裝備製造、投資等業務板塊均衡發展。」
中交集團目前投資了38個交通基礎項目,獲得19億元利潤,初見成效;公司加大鐵路市場開發力度,承擔的鐵路基建合同超過1000億元。
「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後勁在國際市場。」周紀昌指出。中交集團2006年提出海外業務要佔總業務40%比例的目標,目前已經接近30%。
「更重要的轉變是,追求環境和交通建設和諧發展已成今後交通建設領域新的主流,適應不了新形勢的企業將被淘汰出局。」周紀昌認為。「科技創新是節能減排第一推動力。」周紀昌說,中交2009年節能減排共投入技改資金4300萬元,設立123項技改項目。
「2008年,中交集團的規模只有世界同行第一法國萬喜集團的一半,利潤是萬喜的37%。中交全球同行中排名只是第六位。」周紀昌對記者念出一組數字。
企業的競爭力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競爭實力。「中國企業在國際舞台上無法稱雄,就談不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周紀昌展望未來10年說:「我們將通過打造可持續發展平台,推動中交集團在全球市場上配置資源,崛起為世界一流的跨國公司。」
⑸ 交投集團董事長是誰
馮文生。截止時間2021年4月23日。
男,漢族,1967年7月生,山西永和人,長安大學(原西安公路學院)畢業,碩士研究生。現任四川交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人物履歷
曾任四川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2015年08月,任四川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2017年11月,任四川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
四川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5)長百集團董事長擴展閱讀
四川交投集團的主要職能是引領各類社會資金投入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以獨資、控股、參股等方式對公路、港口、航道以及航道渠化為主的航電樞紐、客貨運場站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進行投資建設和經營管理。
集團350億元注冊資本首期到位260億元,構成來源為:四川發展持有的川高公司和港航公司的全部凈資產或股權;現金90億元,由於四川發展分期注入。此外,川高公司持有的成渝公司全部國有股劃轉交投集團持有。
⑹ 誰能介紹一下囍聯集團的董事長
王定坤,字善喜,又名王善喜,中國囍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洗衣婆品牌和盈利模式創始人,現任中國囍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管理總部董事長
⑺ 百世快遞董事長是誰
周韶寧。
百世快運在三亞召開2019年度網路大會。在此次大會上,百世集團副總裁、百世快運總經理柳濤給出了百世快運在2019年的發展目標——All In電商。
他表示,「得益於國內數字經濟,特別是電商經濟的發展,近年來,零擔B2C市場也呈現增量發展趨勢,而快遞、快運融合速度也在不斷加快,百世快運瞄準電商大件這一增量市場,謀篇布局,帶來整體的長足發展。」
百世集團董事長兼CEO周韶寧表示,進入2019年,百世快運也開始了新征程,並將以電商大件為核心,調整產品結構,增加派件密度,提升盈利水平。打造有溫度的末端服務,提升百世智慧供應鏈綜合服務能力,繼續塑造品牌影響力。
(7)長百集團董事長擴展閱讀:
周韶寧創立了百世物流:
2006年末,周韶寧離開谷歌,開啟了創業之路。2007年6月,周韶寧拿出1000萬自有資金在杭州創立了百世物流。
事實上,投身物流業的想法並不是周韶寧一時涌現的靈感。早在2004年,周韶寧在國內出差時,被幾輛大卡車堵在了上海到杭州的高速公路上,足足半個小時沒挪動半分。卡車不僅嚴重超載,還冒著濃濃的黑煙,不僅不安全,帶來交通擁堵,還對環境有較大污染。
於是,出於好奇,周韶寧開始對物流行業展開了調查。他放話,「物流行業蛋糕巨大,一年幾萬億元的產值。而中國的物流又太落後,信息技術運用非常差,都是低端競爭,無序地打價格戰等,浪費驚人,效率低下。一定需要有人出來改變這一切,進行資源整合。」
因為周韶寧,百世從上到下都充滿著技術因子。公開資料顯示,每年百世對技術領域的投資都有三四十億元。周韶寧認為,人才和技術才是百世的核心,在某些方面機器比人聰明。
⑻ 網上傳言。這個流浪漢。曾經是福建鑫輝集團的董事長,他曾經擁有過上百億的資產,當年為了救他的妻子,
這么假的東西也有人信,自己不過濾一下?救妻子需要用掉X億?治病肯定用不了,綁架了被勒索瞭然後看穿了就沒後文了?如果是自己打拚出來的這份身家哪一個是個簡單人!這么大個集團怎麼從沒聽說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