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中船集團軍工生產

中船集團軍工生產

發布時間:2021-05-26 15:35:00

Ⅰ 中國軍艦製造商有哪幾家

中國軍艦製造商: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滬東中華造船集團、蕪湖造船廠、大連造船重工有限公司、廣州黃埔船廠。

1、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船集團公司,China state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 ,簡稱CSSC)組建於1999年7月1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企業集團,是國家授權投資機構,是中國十大軍工集團之一。CSSC是中國船舶工業的主要力量,旗下聚集了一批中國最具實力的骨幹造修船企業、船舶研究設計院所、船舶配套企業及船舶外貿公司,共有約60家獨資和持股企事業單位。
2、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簡稱中船重工,CSIC)成立於1999年7月1日,是在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資產經營主體,由中央管理,是中國十大軍工集團之一。中船重工是中國最大的造修船集團之一,擁有46個工業企業、28個科研院所,員工14萬人,總資產1900億元。
3、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下屬五大造船中心之一。公司是既造軍用船舶、民用船舶,又造大馬力船用柴油機和大型鋼結構的綜合型企業集團。
4、蕪湖新聯造船有限公司(原蕪湖造船廠)位於中國安徽省蕪湖市,是中國船舶出口的骨幹企業、國家軍用輔助艦艇的重點生產基地之一。
5、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大連船舶重工),是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控股的國內規模最大、建造產品最齊全、最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特大型現代化船舶總裝廠。目前公司現有一、二工場兩個主廠區和已經投入使用的"三區"及海洋工程基地,總佔地面積340萬平方米,員工15000人。
6、廣州黃埔造船廠始建於1851年,是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屬下大型國有企業,位於廣州東南部的長洲島,與聞名於世的黃埔軍校僅有一牆之隔。

Ⅱ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的生產能力

造修船設施:中船重工集團公司是中國最大的造修船集團之一,擁有7家造修船企業,年造船能力500萬噸。造船能力雄厚,工藝精湛,能建造各類型軍民用船舶 。
軍用產品:中船重工是中國最大的海軍裝備製造商,可研製各類水面、水下戰斗艦艇、軍輔船舶以及各類水中兵器。中船重工在軍船領域有著先進的科研、生產手段和強大的自主創新開發能力,能承接潛艇、導彈驅逐艦、導彈護衛艦、導彈快艇、兩棲艦艇和各種水中兵器、艦載武器與艦用電子設備及各種軍用橋梁的設計製造與售後服務。並可根據用戶要求,進行國外裝備引進、合作生產、艦艇改裝和修理業務。
民船產品:中船重工建造的各類民用船舶,航行於五洋四海,為船東創造最佳盈利。在造船領域,中船重工可按照DNV、LR、ABS、GL、BV、NK、RINA、CCS等國際知名船級社的規范和國際公約設計,建造VLCC、油船、化學品船、散貨船、集裝箱船、多用途船、滾裝船、LPG和LNG船及各類工程船舶。
海洋工程產品:中船重工是中國海洋工程領域的領先者,為國內外業主設計、建造過多型鑽井平台、生活模塊以及浮式生產儲油裝置。
船舶修理與改裝:中船重工擁有強大的修船設施和力量,能塢修和改裝30萬噸級超大型船舶在內的各類船舶和海洋工程項目。
船用配套產品:中船重工自主創新與引進技術相結合,擁有幾十種專利製造技術,產品包括高、中、低速柴油機、發電機、船舶電站、甲板機械、閥門、增壓器、螺旋槳、救生艇等。除為國內船廠配套外,還遠銷世界各地。
非船產品:中船重工積極拓展非船產品市場,先後成功開發和推出的產品有:蓄電池、大型鋼結構、港口機械、煙草機械、自動化物流系統、煤氣表等數百種機電設備。
中船重工積極拓展非船產品市場,先後成功開發和推出的產品有風電、核電、新材料、軌道交通、蓄電池、大型鋼結構、港口機械、煙草機械、自動化物流系統、採煤裝備等數百種。
科研力量:中船重工集中了中國艦船研究院設計的主要力量,擁有3萬多名科研人員,涵蓋360多個專業,擁有先進的實驗室,採用先進的船舶設計軟體和計算機輔助設計手段,進行船舶設計和生產。

Ⅲ 中船重工是軍工單位嗎

是的。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簡稱中船重工,CSIC)成立於1999年7月1日,是在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回公司所答屬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資產經營主體,由中央管理,是中國十大軍工集團之一。
中船重工是中國最大的造修船集團之一,擁有46個工業企業、28個科研院所,員工14萬人,總資產1900億元。
另外,中船重工的軍工產品包括:水中兵器、彈道導彈核潛艇、79-A型舟橋、新型導彈驅逐艦等。

Ⅳ 中國船舶集團的分公司共有多少個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簡稱中船重工)是經國務院批准,在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資產經營主體,由中央管理。 中船重工是我國船舶工業的骨幹力量。擁有48個工業企業、28個科研院所、15個控股、參股公司,分布全國20多個省市。其中包括馳名中外的大連造船廠、大連造船新廠、渤海造船廠、山海關船廠、北海造船廠、武昌造船廠和中國艦船研究院以及中國船舶貿易公司、中國國際海洋石油工程公司等。 中船重工擁有我國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可承擔30萬噸超大型船舶在內的各種民用船舶、海洋工程和大型水面水下戰斗艦艇、各種軍輔船和水中兵器及相關配套設備的研究、設計、建造和修理。自行設計、建造的上百種民用船舶、海洋工程和其它機電產品,出口到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利用造船和軍工技術開發的數百種非船舶產品進入國內航天、冶金、輕工等20多個行業和領域。 中船重工的經營范圍包括:集團公司和成員單位全部國有資產;承擔以艦船為主的軍品科研生產任務;經營國內外民用船舶、設備和非船舶產品的設計、生產、修理;開展各種形式的經濟、技術合作,對外工程承包、勞務輸出、境外帶料加工、工程建築、安裝、境內外投融資以及國家授權、委託法律允許的其他業務。 中船重工的奮斗目標是:通過結構調整和對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加快實現軍工體制改革和脫困目標;逐步建立起軍工科研生產體系和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運行機制;提高軍品和民品的科技開發能力,更好地適應新時期武器裝備和國際、國內競爭的需要;把中船重工建設成結構合理、運作規范、功能齊全,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跨國經營的特大型企業集團。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簡介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英文縮寫CSSC,簡稱中船集團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成員單位包括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廣州廣船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船廠、綠洲機器廠、海鷹企業集團公司等工業企業和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等骨幹研究院所以及中國船舶工業貿易公司、香港華聯船舶有限公司等持股企業。 造船是中船集團公司的主業。能夠設計符合世界上任何一家船級社規范,滿足國際通用技術標准和安全要求,適航於世界上任一航區的現代船舶。產品主要包括油船、散貨船、化學品船、滾裝船、滾裝卸船、大型液化氣船、大型集裝箱船、大型自卸船、高速船等民用船舶及海洋工程;導彈驅逐艦、導彈護衛艦、潛艇、綜合遠洋測量船等艦船,還有船用低速、中速柴油機、克令吊、甲板機械、錨鏈等船用配套設備,形成了多品種、多檔次的產品系列。此外,還發揮專業門類齊全和技術優勢,成功開發製造了集裝箱、大型鋼結構工程、冶金設備、環保設備、壓力容器、醫用B超等其它機電產品。這些產品除了滿足國內需求外,還遠銷到世界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以設計建造船舶為主、多元化發展的外向型格局。 CSSC擁有三家上市公司:廣船國際、江南重工和滬東重機。 CSSC願與國內外各界朋友開展廣泛的經濟技術合作,攜手共進,共創美好的明天。

Ⅳ 中船重工集團是央企嗎

是,由中央管理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簡稱中船重工,CSIC)成立於1999年7月1日,是在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資產經營主體,由中央管理,是中國十大軍工集團之一。中船重工是中國最大的造修船集團之一,擁有46個工業企業、28個科研院所,員工14萬人,總資產1900億元。
中船重工擁有中國最大的造修船基地,集中了中國艦船研究、設計的主要力量,有3萬多名科研設計人員, 8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7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50多個大型實驗室,具有較強的自主創新和產品開發能力,能夠按照世界知名船級社的規范和各種國際公約,設計、建造和塢修各種油船、化學品船、散貨船、集裝箱船、滾裝船、LPG船、LNG船及工程船舶等,並出口到世界五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形成年造船能力500萬噸。
中船重工主要經營范圍包括:經營集團公司和成員單位的全部國有資產;開展境內外投融資業務;承擔以艦船為主的軍品科研生產;承擔國內外民用船舶、設備和非船產品的設計、生產和修理;開展各種形式的經濟、技術合作,對外工程承包、勞務輸出、境外帶料加工、工程建設、建築安裝,以及國家授權、委託和法律允許的其它業務。

Ⅵ 生產軍工空氣凈化器的中船重工第七一八研究所有什麼背景

說中船重工第七一八研究所,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要說神舟飛船、蛟龍號、遼寧航母,想必很多人都是熟知的,而這些都有用到七一八研究所的空氣凈化技術

Ⅶ 中國有幾家軍用造船廠

中船重工是我國船舶工業的骨幹力量。擁有48個工業企業、28個科研院所、15個控股、參股公司,分布全國20多個省市。其中包括馳名中外的大連造船廠、大連造船新廠、渤海造船廠、山海關船廠、北海造船廠、武昌造船廠和中國艦船研究院以及中國船舶貿易公司、中國國際海洋石油工程公司等。


中船重工擁有我國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可承擔30萬噸超大型船舶在內的各種民用船舶、海洋工程和大型水面水下戰斗艦艇、各種軍輔船和水中兵器及相關配套設備的研究、設計、建造和修理。自行設計、建造的上百種民用船舶、海洋工程和其它機電產品,出口到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利用造船和軍工技術開發的數百種非船舶產品進入國內航天、冶金、輕工等20多個行業和領域。

中船重工的經營范圍包括:集團公司和成員單位全部國有資產;承擔以艦船為主的軍品科研生產任務;經營國內外民用船舶、設備和非船舶產品的設計、生產、修理;開展各種形式的經濟、技術合作,對外工程承包、勞務輸出、境外帶料加工、工程建築、安裝、境內外投融資以及國家授權、委託法律允許的其他業務。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英文簡稱CSSC,簡稱中船集團公司)組建於1999年7月1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企業集團,是國家授權投資機構。CSSC是中國船舶工業的主要力量,旗下聚集了一批中國最具實力的骨幹造修船企業、船舶研究設計院所、船舶配套企業及船舶外貿公司,共有約60家獨資和持股企事業單位。

造船是CSSC的主業。在軍船方便,CSSC研製的產品幾乎涵蓋了我國海軍所有主戰艦艇和軍輔船裝備,是中國海軍裝備建設的骨幹力量。在民船方面。CSSC能夠建造符合世界上任何一家船級社規范,滿足國際通用技術標准和安全公約要求,適航於任一海區的現代船舶。產品種類從普通油船、散貨船到具有當代國際水平的化學品船、客滾船、大型集裝箱船、大型液化氣船、大型自卸船、高速船、液化天然氣船、超大型油輪(VLCC)及海洋工程等各類民用船舶與設施,船舶產品已出口到50多個國家和地區。

http://wenku..com/link?url=網路文庫

兩家大型集團,造船廠多了去了!

Ⅷ 中國最早的四大軍工企業什麼

中航工業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簡稱「中航工業」)是由中央管理的國有特大型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於2009年11月6日由原中國航空工業第一、第二集團公司重組整合而成立。集團公司設有航空裝備、運輸機、發動機、直升機、機載設備與系統、通用飛機、航空研究、飛行試驗、貿易物流、資產管理、工程規劃建設、汽車等產業板塊,下轄200餘家成員單位、有20多家上市公司,員工約40萬人。2009年7月8日,美國《財富》雜志公布世界500強企業最新排名,中航工業首次申報並成功入選,排名第426位,成為首家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國航空製造企業和中國軍工企業。2011年中航工業第三次入圍《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名310位。截至2011年6月,中航工業資產規模為5000億元。中航工業系列發展殲擊機、殲擊轟炸機、轟炸機、運輸機、教練機、偵察機、直升機、強擊機、通用飛機、無人機等飛行器,全面研發渦槳、渦軸、渦噴、渦扇等系列發動機和空空、空面、地空導彈,強力塑造殲十、飛豹、梟龍、獵鷹、山鷹等飛機品牌和太行、秦嶺、昆侖等發動機品牌,為中國軍隊提供先進航空武器裝備。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將寓軍於民、軍民融合作為重要發展原則,以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大力發展軍民用運輸機產業,研製生產新舟60、新舟600、新舟700系列渦槳支線飛機,運-8飛機、運-12飛機,直-9直升機等多種機型,是ARJ21新支線客機的主要研製者和供應商,是大飛機重大專項的主力軍。按照只有合作夥伴、沒有競爭對手的理念,在世界航空工業領域進行廣泛合作與交流,在開展梟龍飛機、K8飛機、EC120直升機、ERJ145渦扇支線客機等國際合作項目的同時,積極參與國際重大航空項目的開發,大力開展航空轉包生產業務;將航空高技術融入汽車、摩托車及其發動機、零配件等領域,大力發展燃氣輪機、製冷設備、電子產品、環保設備、新能源設備等機電產品,並提供飛機租賃、通用航空、交通運輸、醫療服務、工程勘察設計、工程承包建設、房地產開發等第三產業服務項目。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是中國科技發展的領軍者之一,擁有由中國航空研究院和33個科研院所組成的高水平科研體系;擁有一大批院士和國家級專家;擁有一批達到亞洲一流或國際領先水平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重大科研試驗設施;擁有中航網聯通國內所屬成員單位,具備異地協同設計製造能力和現代化信息傳輸能力。
兵器工業
人民兵器工業是我黨最早創建的軍事工業部門,也是新中國國防科技工業的搖籃。1931年10月,中央軍委在江西興國縣官田創建了我黨歷史上第一個兵工廠—中央軍委兵工廠,由此揭開了人民軍事工業的新篇章。在革命戰爭年代,廣大兵工戰士不怕犧牲、艱苦奮斗,涌現出一批以「中國保爾」吳運鐸為代表的英雄模範,為革命戰爭取得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兵器工業抽調了大批管理幹部和技術人員,支援航空、航天、船舶、電子等國防工業部門的創建和發展,為新中國國防工業建設奠定了基礎。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是1999年7月根據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深化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的重大決策,在原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的基礎上改組設立的。集團公司不僅是我國陸軍武器裝備的主要研製、生產基地,同時也為海軍、空軍、二炮等諸兵種以及武警、公安提供各種武器彈葯和裝備,是我國國防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性基礎產業。
航天科技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是在我國戰略高技術領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著名品牌,創新能力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成立於1999年7月1日。其前身源於1956年成立的我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曾歷經第七機械工業部、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和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的歷史沿革。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是我國航天科技工業的主導力量,是國家首批創新型企業,擁有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四川航天技術研究院、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等8個大型科研生產聯合體,以及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和中國長城工業總公司等11家專業公司、若干直屬單位以及8個區域性航天產業基地、8家境內外上市公司。主要從事運載火箭、人造衛星、載人飛船和戰略、戰術導彈武器系統的研究、設計、生產和發射,專營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具有大型系統工程管理的能力和經驗。科研生產基地遍及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成都、內蒙古、香港(深圳)、海南等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還積極運用航天技術,大力發展衛星應用、信息技術、新材料與新能源、航天特種技術應用、特種車輛及零部件、空間生物等重點領域,形成了軍民融合的發展格局。長期以來,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國防現代化建設和科學技術進步做出了卓越貢獻。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現有從業人員14萬人,已培養形成了以重點學科帶頭人為代表的科技人才、以優秀企業家為代表的經營管理人才和以能工巧匠為代表的技能人才等五支人才隊伍。其中,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33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67名。在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時,孕育形成了航天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培育形成了以「以國為重、以人為本、以質取信、以新圖強」為核心價值觀、具有鮮明時代特徵和航天特色的企業文化。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擁有11個國防科技重點試驗室、20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8個系統級研發中心和30多個重點專業研發中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以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為目標,制定了航天核心技術計劃,取得了數百項標志性成果,有力地推動了以載人航天和月球探測工程為代表的國家重大航天科技專項的立項研製。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成立以來,共獲得了國家級科技進步獎43項,其中:特等獎3項,一等獎9項,二等獎27項;專利申請數量從1999年的19項上升到2009年的 1780 項,特別是專利申請中發明專利比例高達80.7%,位居軍工集團之首。2006年,作為唯一一家軍工企業,集團公司被列入國家首批創新型企業試點單位,並在2008年獲得了「創新型企業」稱號;2007年,集團公司獲得了國家首次設立的「中國工業大獎」。2006年,集團公司黨組被中組部、國資委黨委授予了「全國國有企業創建『四好』領導班子先進集體」稱號。2006年、2010年,集團公司連續兩屆被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授予任期考核「業績優秀企業」稱號和「科技創新特別獎」。近年來,集團公司還先後獲得「改革開放30周年傑出品牌」、「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最具價值之責任榜樣」等榮譽稱號。
目前,集團公司資產總額達1553億元 。2009年集團公司營業收入近700億元,利潤總額超過了70億元。在現有的125家中央企業中,集團公司在2008年度、2009年度經營業績考核中連續2年進入前十名,穩居央企第一梯隊。
當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正在加快構建航天科技工業新體系,加速發展宇航系統、導彈武器系統、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和航天服務業四大主業,積極推進國內外交流與合作,致力創新,勇於開拓,全力鑄造國際一流大型航天企業集團,努力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和人類和平利用空間的偉大事業作出新的貢獻。
航天科工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簡稱「航天科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前身為1956年10月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先後經歷了第七機械工業部、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航天工業總公司、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的歷史沿革。現有7個研究院、2個科研生產基地、6家上市公司、600餘戶企事業單位,遍布全國各地。現有職工12萬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超過40%,形成了一支綜合素質高、業務技能精、作風形象好、敬業精神強的科研生產與經營管理隊伍;擁有專業門類配套齊全的科研生產體系。
航天科工以「科技強軍、航天報國」為企業使命,始終堅持「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核心價值觀,大力發展航天防務技術,經過多年的勵精圖治,建立了完整的防空導彈系統、飛航導彈系統、固體運載火箭及空間技術產品等技術開發與研製生產體系,所研製的產品涉及陸、海、空、天、電磁等各個領域,導彈武器裝備整體水平國內領先,部分專業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航天科工先後為國家提供了幾十種性能先進的導彈武器裝備,創造了我國國防武器裝備建設史上的二十個「第一」,並在載人航天、月球探測工程等國家多個重大項目建設中做出了突出貢獻,極大地提升了我國國防實力。在國慶60周年閱兵盛典上,集團公司共有11型導彈武器系統、5型裝備底盤和4輛遊行彩車接受了黨和人民的檢閱,極大地振奮了民族精神。
航天科工著眼於「大防務、大安全」發展理念,努力踐行「放飛神劍、收獲和平」的庄嚴承諾,積極拓展非傳統安全領域發展空間,在信息技術、裝備製造等方面開發了一系列軍民結合高技術產品。自主研製的防偽稅控系統、奧運安保科技系統、南水北調模擬系統、應急救援與保障裝備等廣泛應用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從「平安奧運」拓展到「平安城市」商機初顯,航天科工服務國家經濟安全,打造「金穗、金卡、金盾」三大系統,並且成為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深圳大運會安保科技系統的總承包商以及中國商用大飛機配套供應商。在抗擊冰凍雨雪災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過程中,在我國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過程中,航天科工先進的技術和裝備發揮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彰顯了強大的航天高科技實力和中央企業「頂樑柱」的作用。
集團公司是國家級創新型企業;被評為2009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榮獲中國企業自主創新百強第一名;是中國質量協會授予的中央企業首家質量管理創新基地;獲得2009年度中國管理大會「具價值企業」榮譽等。
航天科工緻力走中國特色的軍民融合之路,統籌軍民兩業發展,突出「航天防務、信息技術、裝備製造」三大業務板塊,實施軍民融合、創新驅動、人才強企、質量制勝「四大戰略」,努力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今天,承載著50多年深厚文化積淀的航天科工正滿懷信心,朝著「建設國際一流航天防務公司」的目標闊步邁進。
中國十大軍工集團介紹: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中國十大軍工集團的形成:七、八十年代政府中幾個部門:核工業部、航天工業部、兵器工業部等,也曾經叫過五機部、七機部等,這就是中國現在十大軍工集團公司的前身。後來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為了轉變政府職能,把這些部門改為公司,即:中國核工業總公司、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這就是原來的五大軍工集團。1997年為了引入內部競爭機制,這五大軍工集團均一分為二,形成了軍工十大集團公司。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是在原中國核工業總公司部分企事單位基礎上組建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按國家控股公司運行方式運行,由中央管理。公司擁有完整的核科技工業體系,由246個工業企業、公司、科研設計院所和事業單位組成,主要承擔核動力、核材料、核電、核燃料、乏燃料和放射性廢物的處理與處置、軸礦勘察采冶、核儀器設備、同位素、核技術應用等核能及相關領域的科研開發、建設與生產經營。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是在原中國核工業總公司部分企事業單位的基礎上組建而成的集科研設計、工程建設、金融貿易為一體的特大型國有企業,由中央管理。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是在原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所屬的部分企事業單位的基礎上組建成立的國有特大型企業,是國家授權的投資機構,由中央管理。公司主要研製、生產、經營航天運載器、航天器、各類戰略戰術導彈以及衛星地面應用系統等各類航天產品;專營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開發、生產、經營機械、電子、化工、通訊、交通、計算機、醫療、環保等多種民用產品。
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是在原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業單位的基礎上組建的國有特大型企業,是國家授權的投資機構,按國家控股公司方式運行,由中央管理。公司主營各類導彈武器系統及其他航天產品,兼營機械、電子、化工、通訊、計算機及其應用、衛星應用、交通運輸設計、醫療器械及建築等多種民用產品。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通常簡稱中航工業)是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督管理的國有特大型企業(又稱中央企業),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國航空工業第一、第二集團公司重組整合而成,實行母子公司和事業部管理體制,設有防務、飛機、發動機、直升機、機載設備與系統、通用飛機、航空研究、飛行試驗、貿易物流、資產管理、工程規劃建設、汽車等產業板塊,下轄近200家子公司(分公司)、有20多家上市公司,員工約40萬人。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是在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業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由中央管理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機構,有61家成員單位。為我國海軍提供現代化裝備是中船集團公司的神聖使命,為我國航運提供船舶和船舶出口是中船集團公司的主要業務。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是由中央管理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機構,有99家企事業成員單位。中船重工擁有我國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和雄厚的科技開發力量,可承擔包括30萬噸大型船舶在內的各種民有船舶和大型水面、水下戰斗艦艇、各種軍輔船舶、水中兵器及相關配套設備的研究、設計、建造和修理任務。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是在原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機構,按國家控股公司方式運行。公司擁有成員單位133家,承擔坦克裝甲車輛、火炮、導彈、炮彈等軍品的研製、生產任務,同時開發民品,在機械、化工、光電特別是重型汽車、工程機械、動務傳動、精細化工等領域具有雄厚的技術實力和開發、製造能力。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對外名稱中國南方工業集團公司)是在原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業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機構和資產經營主體。集團公司擁有包括長安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嘉陵集團有限責任集團公司在內76個成員單位。目前,公司已初步形成了「軍民結合,以車為主,全面發展」的格局,以火炮系統、輕武器及其他單兵武器系統、彈葯等產品為主的軍品科研生產體系,是我國國防建設的重要力量,在軍轉民上已形成了以汽車、摩托車及其零部件為代表的支柱民品體系。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國有特大型企業集團。擁有8個大型科研生產聯合體,包括: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 北京)
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航天四院 西安)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 北京)
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航天六院 西安南郊)
四川航天技術研究院
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航天八院)
中國航天時代電子公司(航天九院)
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第十一研究院,原航天701所)
另外還有長城工業總公司、中國航天工程咨詢中心以及若干個直屬研究所、工廠、公司等。140多個企事業單位分布在全國各地。集團公司共有員工10萬餘人,已培育形成了以重點學科領域帶頭人為代表的科技隊伍、以優秀企業家為代表的經營管理隊伍和以能工巧匠為代表的產業工人隊伍。有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32名。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是國有特大型獨資企業,由中央直接管理。集團公司內設4個事業部,擁有6個大型研究院,共計180多個企事業成員單位,近l0萬名職工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佔40%。 集團公司以導彈武器系統為基業,以軍民兩用信息技術、衛星與衛星應用、能源與環保以及成套設備為主業。創建46年來,先後為國家提供了大量不同類型、性能先進的導彈武器系統,極大地提高了我國國防實力和部隊裝備水平;以成功發射"航天清華一號"衛星為標志,集團公司在微小衛星、固體運載火箭領域取得了長足進展;各類性能優良的航天產品成為在長征運載火箭、載人航天工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航天金稅、金卡和金盾等為代表的高科技產品,對推動經濟建設、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中船集團軍工生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港幣1260換算人民幣 瀏覽:563
湘鋼鋼筋價格表 瀏覽:334
A股融資方法 瀏覽:669
分級基金不讓買了么 瀏覽:829
期權在券商和期貨公司 瀏覽:813
紅棗期貨和價格換算 瀏覽:651
紅棗期貨即將上市 瀏覽:878
愛建信託客服 瀏覽:508
基金外包服務市場 瀏覽:293
融資融券c 瀏覽:125
2015年神秘資金 瀏覽:909
黃驊外匯 瀏覽:832
悟空理財體驗金什麼用 瀏覽:327
擇期外匯交易是 瀏覽:844
投資大連油虧損情況 瀏覽:532
尿素期貨有 瀏覽:585
資金佔用監管核查的專項說明 瀏覽:312
投資是藝術不是科學的區別 瀏覽:922
基金華夏2號凈值 瀏覽:873
2018年投資者信心 瀏覽: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