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四川長虹應收賬款存在風險應如何控制
加強企業內部管理
增強企業風險防範意識
㈡ 初級財務管理 四川長虹 應收賬款會對企業有哪些負面影響
應收賬款如果長期收不回來,第一,會導致企業資金周轉速度變慢,影響企業資金使用,最嚴重的會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第二,會影響企業再投資,如果企業沒有應收賬款,而所有的業務都收取現金的話,企業的閑置資金就可以用來再投資,創造其他收益。
㈢ 長虹如何管理應收賬款
隨著趙勇將長虹集團的組織構架從「火車頭」向「聯合艦隊」改造的完成,長虹自身的財務需求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2005年,長虹開始向集團化、多元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對此, 設立統一結算中心 2004年開始,長虹對內部財務思路、財務組織和體系都開始進行了幅度較大的調整。首先是理念的調整。有別於之前銷售規模為重的思維導向,趙勇上任後,對長虹財務管理提出的具體要求是「以財務為主線,以利潤為核心」。根據葉洪林的介紹,相應地,財務工作的重點,2005年起也從傳統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擴展到了四個方面:首先是傳統的財務會計類工作;其次是決策支持;第三是公司內部資源的分配;第四則是風險控制。 「直到今天我們也一直延續著這四個方面的工作」,葉洪林說,這四方面的工作實際上都是為了兩個目標:效率和風險。 所謂效率,即提高交易處理的效率,建立一個高效的、低成本的交易處理水平和決策支持體系。 「整個集團有四五十個子公司,從效率上要提高的話,你的反應速度就要快。因為現在市場的速度也快,在會計處理核算上要有一個高效的支撐。如果沒有信息化工具,實際上這些都是做不到的。」葉洪林表示,集團從2000年開始上ERP,直到2004年才逐漸完善。 2007年以後,長虹的財務轉變為業務驅動模式。「我們的供應商在系統上創建訂單,他去交貨,庫房在系統上直接收貨。收貨以後系統會每個月做一個結算單,直接發給我們供應商的電子系統商。供應商根據雙方的結算開發票,發票直接發到財務,財務把發票號輸入進去檢查就可以確認我們付款的時間。」葉洪林表示,這樣的好處是,「一是讓公司的所有業務的處理效率大大提高;二是讓業務的信息和財務信息高度集成,使得整個公司的信息鏈高度統一,實現一體化的運作。」 除此之外,自2005年開始,長虹還嘗試性地把財務分成了共享服務中心和管理中心。2008年,正式成立了70號人左右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負責處理全公司的會計處理核算業務,使整個長虹各子公司在財務處理上有了「統一的標准流程、標准服務」。 「除了總部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外,我們在全國47個城市也設有共享服務中心,為全國所有產業單元銷售服務體系來提供服務」,葉洪林介紹說,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效率,很大程度上也同時降低了整個長虹集團的財務成本,因為再也不需要產業單元都建立一個會計機構了。 而風險則包括在資源管控下實現對資源的控制,通過對一些核心資源高度集成的管理,來實現這種風險控制;以及,通過信息化的財務平台和統一的財務准則,在流程上實現公司的經營風險的控制。 引入信用管理系統 在長虹,風險管控的核心制度概括起來是「三大集中」:一是會計政策和會計報告集中管控,第二是會計人員、財務負責人集中管理;第三,資金集中管理。 事實上,這一切財務制度改變的背後,2004年APEX事件的影響不容忽視。「APEX事件的確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我們財務的變革」,葉洪林如是表示。 但是,長虹內部人士也表示,在2002年的時候,財務部門在每個月也都遞交了一份風險分析報告給決策層。「整個過程原因很復雜,我只能說這首先是國有企業的問題。」 「我們花了很長的時間來扭轉這種狀態」,葉洪林稱,「這個事情(APEX事件)本身對長虹信用管控體系的變化(影響)是非常大的」。 趙勇在2004年剛一上任,就首先明令要求全面停止寄售,並從2006年開始,引入了集睿信用管理系統。 「信用管理系統能夠保證全公司在任何一個應收賬款產生前,就是你沒有錢要賒銷前,都要通過信用管理系統進入審批」,葉洪林說,根本性的變化是:「過去是業務說了算,業務部門自己判斷該不該放貨,現在財務說了算。」這樣杜絕了業務部門為了做大業績、做大銷售額,而導致財務風險加劇的可能。 應收賬款分級授權 除了引入信用管理系統的軟體,長虹在應收賬款管理上,還採取分級授權的機制。「十萬元以下的信用是一線的財務來決定和保證」,葉洪林說,從一線財務負責人一直到集團董事會,形成了在應收賬款額度上層層分級的一個內部體系。這樣適當賦予各層級一定靈活性,也有利於提升業務效率。 根據葉洪林的介紹,就是要求業務子公司「必須在四個月內完成對應收賬款的收賬工作」。實際上,對於應收賬款,業務子公司什麼時間該採取什麼措施,長虹內部也有明確規定。譬如一筆應收賬款賬齡超過10天需要電話催收,超過20天則需要專人催收,超過一月,經辦人員就會被展廳工作進行催收,一般到了60天——也就是最長期限的一半,集團總部就會開始啟動法律程序。「在催收方面,我們現在是一個非常嚴密完整的體系」,葉洪林稱。 實際上,除了財務管理的要求外,對於業務公司在應收賬款上的表現,也被納入了集團對子公司總經理的績效考核中。根據負責考核的長虹集團經營管理部部長任宗貴的介紹,應收賬款屬於考核中的關鍵指標,如果在這方面發生什麼嚴重問題,就有可能在季度考核中被直接亮黃牌,乃至是紅牌,而得到兩次紅牌的總經理,就必須降職、下課。 除了內部機制保證之外,對於應收賬款,長虹還引入第三方保證機制。「我們海外市場的應收賬款,現在全部由中國進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進行信用保險」,葉洪林介紹說,而自2008年起,國內大概40%-50%的應收賬款,也在中國進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進行了投保。一旦投保的應收賬款出現壞賬,則由保險公司賠付90%。 「2004年之後,我們對於信用的管理和風險的保障,都比之前有了質的飛躍」,葉洪林說,目前,長虹還在和中國進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平安保險(行情股吧)等開展應收賬款擔保業務的公司,進行更深入的接洽。 (本文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李海強)
㈣ 那位好心人有四川長虹的應收賬款的分析
我們上課時講了的,關鍵是趙勇上來了。而且我們小組覺得他們這樣做(預提大量壞賬准備)是合理的
從2004年趙勇執掌長虹開始,長虹的調整一直備受業界關注。昨日四川長虹(600839)又公布了一項大手筆的運作,其擬與大股東長虹集團進行總額為15.77億元人民幣的資產置換。
昨日,四川長虹的股價受資產置換影響不大,經過小幅震盪後,收於4.09元,微跌0.97%.
資產置換「一箭雙雕」
據了解,四川長虹已於11月30日與大股東長虹集團簽署了《資產置換協議書》,四川長虹置出資產為4億元人民幣的對美國Apex公司債權和11.77億元的存貨,置入資產為長虹集團(含長虹廠)所擁有的作價13.78億元長虹商標無形資產和1.9億元的土地使用權,資產置換的差額部分437.08萬元由長虹集團以現金補齊。
四川長虹此次資產置換可謂「一箭雙雕」,不僅獲得了完整的「長虹」商標所有權,而且將美國Apex公司4億元的應收賬款也甩給了大股東長虹集團。四川長虹新聞發言人何克思表示,資產置換完成後,四川長虹將會減少與大股東長虹集團之間潛在的關聯交易,可以進一步規范公司的經營行為。此外,「長虹」商標使用權與所有權長期分離的問題解決後,可以確保長虹經營的獨立性和資產的完整性,也將促進上市公司靈活實施品牌戰略,提升品牌溢價能力。
西南證券分析師李明認為,長虹目前過於廣泛的產品線使得長虹難以控制經營成本,公司幾乎所有的新業務都面臨競爭加劇的局面。此次資產置換,也是為了理清長虹的發展脈絡,提升長虹的資產價值。
APEX商標仍屬四川長虹
長虹新聞發言人何克思告訴記者,此次資產置換,最重要的是徹底解決了Apex應收賬款的歷史遺留問題。根據綿國資委[2006]26號文批復,大股東長虹集團已對APEX後續可能形成的損失進行了保底承諾。
據悉,在2001年到2004年連續三年當中,長虹通過與Apex公司的合作,創造了巨額彩電出口的業績。但巨額海外欠款也讓長虹頭疼不已。
長虹內部人士透露,根據長虹與Apex公司的協議,Apex方面已將「APEX」、「APEXDigital」商標和「APEX」標識圖案轉讓給長虹,並在美國專利商標局登記。此次資產置換,也只是把對Apex的債權給大股東,「APEX」、「APEXDigital」商標的所有權還在上市公司手中。
長虹此次除了保留下「APEX」、「APEXDigital」的商標外,最重要的是順利拿到「長虹」商標。對此,四川長虹新聞發言人何克思表示,這樣避免了上市公司向長虹集團繳納商標使用費,減輕了上市公司後續經營壓力。
但根據2007年即將實施的新會計准則規定,四川長虹無需對長虹商標無形資產進行年度攤銷,這對四川長虹的利潤指標不會產生負面的壓力。
有利於吸引戰略投資者
四川長虹新聞發言人何克思昨日表示,公司組織架構的調整已完成,與以前的架構相比,幾大SBU(戰略事業單元)最大的變化就是經營權的下放。現在無論是多媒體公司還是白電、零件等部門,都將具備獨立的決策權力,但也將完全承擔公司經營的風險。集團將從以前的經營管理向戰略管控轉變。另外,各個SBU也將實行全新的運作模式———模擬子公司制。
據悉,四川長虹目前已完成了自趙勇上台以來最大的組織架構調整。長虹現在已經將所有的業務實行子公司運作模式,一共為51個子公司。長虹內部目前形成了多媒體、白電、零件和海外四大SBU(戰略事業單元),經營管理、戰略服務等則被整合進入一個統一的平台部門。在四大SBU之外,還有六大總經理直管的六大公司。
據長虹內部人士透露,今年10月下旬,公司就已經完成了SBU組織架構的建立。目前,公司已進入多元化的發展階段,組織結構布局的調整是為了讓責、權、利更清晰化,從而便於公司的管理,進一步壓縮管理成本,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西南證券分析師李明認為,四川長虹組織結構布局調整後,再加上此次資產置換,長虹的資產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很可能繼續成為戰略投資者的重點關注對象。(趙俠)
■相關報道
「長虹」為何作價13.78億元
此次資產置換中,長虹集團將其所持有長虹商標評估價值的57.5%以13.78億元的價格轉讓給四川長虹。置換完成後,四川長虹擁有全部的「長虹」商標及其無形資產的所有權。
四川長虹新聞發言人何克思表示,這次資產置換徹底解決了長虹商標使用權與所有權長期分離的問題,確保了上市公司經營的獨立性和資產的完整性。
關於此次「長虹」商標由長虹集團向四川長虹的資產置換原因,四川長虹方面表示,長期以來四川長虹雖是長虹商標最主要的使用者和推廣者,但卻不擁有長虹商標所有權。今年4月,隨著四川長虹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國資委已要求長虹集團按照相關規定向四川長虹收取商標使用費,為了減少以後公司商標使用費的長期支出以及與長虹集團之間潛在的關聯交易、進一步規范公司經營行為,因此決定將長虹商標置入到上市公司。
此次資產置換中,商標置換包括長虹集團(含長虹廠)持有的長虹商標,其中包括長虹集團國內注冊商標227件,國外注冊商標24件;長虹廠國內注冊商標40件,國外注冊商標251件,總計注冊的長虹商標542件。截止於評估基準日2006年9月30日,長虹商標的評估價值為23.97億元,其中長虹集團擁有長虹商標評估價值24億元的57.5%,即13.78億元;長虹股份擁有長虹商標評估價值的42.5%,即10.1億元,此次商標置換中,長虹集團將其所持有長虹商標評估價值的57.5%以3.78億元的價格轉讓給四川長虹。置換完成後,四川長虹擁有全部的「長虹」商標及其無形資產的所有權。
在商標評估中,選取銷售收入的1%作為商標使用費節約額的比例;商標維護費選取為商標權節約額的30%。因此,在進行評估測算時,長虹集團向四川長虹收取商標使用費的實際比例是銷售收入的0.7%.本次評估採用的折現率為8%.長虹方面表示,綜合考慮上市公司使用長虹商標的歷史淵源關系,對長虹商標使用費標準的選取,既要考慮收取商標使用費的普遍方法,也要參考國內同業的已有做法、非關聯股東利益和上市公司的長遠利益、以及國內社會對收取商標使用費率的接受和認可程度等眾多因素。銷售收入的0.8%是國內家電行業使用頻率較高的標准,且已基本上是最低的標准,所以長虹商標使用費標准選取1%(扣除商標維護費0.3%後實際為0.7%)是一個較合適、合理的選擇。(
㈤ 求四川長虹應收賬款管理制度
就我所知道的,長虹在倪潤峰時期他的財務制度好像是有問題的,比如長虹的分銷商只有固定的少數幾個,後來其中一個出了事被抓,長虹的銷貨渠道立刻就出了問題。
我沒辦法給你它的應收帳款管理制度,那個應該是他們上市公司內部的資料,但我可以提供給你幾個線索,第一,2004年12月27日,長虹對一家注冊於美國的名為APEX公司,提留了3.1億美元的應收帳款的壞賬,第二個,提留了南方證券的1.828億人民幣的損失,第三,04年當年對存貨提留了總計達11億的跌價准備,這個裡面,老實說,是有貓膩的,97年開始倪潤峰開始囤積大量顯像管,這部分存貨一直以來直至04年以前每年提留的跌價准備都是很少,但是我們知道,電視機生產更新很快,很快就到了有液晶和更新的技術,所以這部分的跌價一直堆在04年一次提,一提就提11億,對以前年度存貨不提折舊,這是04年長虹巨虧的原因之一。第二,是它對APEX不提應收賬款的准備,再加上南方證券,共計約37億人民幣,這是04年總共的長虹虧損額。
這家APEX公司是長虹對外出口的,怎麼說,相當於渠道公司吧,長虹把出口的電器給APEX,美國APEX賣了之後再把貨款給回長虹,但是這家公司藉口貨物質量問題,把貨物賣了卻不把貨款給長虹,導致特別是02至04年,長虹超過7成以上的應收賬款都是這家公司欠的。
據說,有某些消息說,這是長虹時任管理層所做的MBO的准備,即短期內壓低一個上市公司的股價,在資本市場上大手收購,以達到吞並一家公眾公司為私人公司的意圖,但這個遭到了長虹方面的否認。見仁見智吧,我比較贊同消息來源的看法。
㈥ 從2000年以來,四川長虹的應收賬款發生了什麼變化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從2000年以來,四川長虹的應收賬款增量巨大,從00年到03年逐年遞增,2001年增長了58.27% ,2002年增長了46.51%
,2003年增長了20.36%
,直到2004年應收賬款總額有所下降,但是絕對數量還是很大。平均收賬期的時間變長了,2000年平均收賬期小於一年,2004年的時候有很大一部分應收賬款的賬齡在2到3年之間。這些變化說明了,長虹的應收賬款周轉率下降且數量巨大,會影響現金流,增加經營風險,同時說明了長虹的應收賬款日常管理不到位,收賬政策的執行不到位。
㈦ 長虹應收賬款的危機給我們帶來什麼啟示
事情的真實性還有待確定!就算是真的,也不過是陳年老賬,想這樣的大型國企為地方財政作出很大貢獻,地方將給以很大的保護,再說時間已久,這件事很可能不了了之!
所以帶來的啟示不大!
㈧ 誰知道2012年或者2013年,四川長虹公司的應收賬款管理現狀或者是財務狀況啊,
這個只有他們公司的財務主管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