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的國民經濟分類標準是哪個,工商要求必須按那個規范經營范圍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
(GB/T 4754-2002)
簡 介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是國家標准,1984年首次發布,1994年對其進行了第一次修訂,2002年為第二次修訂。
本次修訂由國家統計局牽頭,組織國務院有關部門起草完成,2002年5月10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准發布,並將於10月1日正式實施。國家統計局規定,從2003年統計定期報表開始統一使用。
目的:為政府宏觀管理、部門管理、企業微觀管理以及其他社會經濟研究等,在觀察社會經濟活動時,提供一部科學、詳細、准確的分類標准,起著規范化、標准化的作用。
適用范圍:廣泛應用於統計、計劃、財務、工商、稅務管理等各個領域。
Ⅱ 營改增4大行業對應的26個小行業是按什麼分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有些行業
國民經濟行業有19大類:A 農、林、牧、漁業 B 採掘業 C 製造業 D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E 建築業 F 批發和零售業 G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H 住宿和餐飲業 I 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J 金融業 K 房地產業 L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M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N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O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P 教育 Q 衛生和社會工作 R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S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Ⅲ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投資公司應歸為什麼行業
從行業角度說,應該歸到服務業吧?
Ⅳ 什麼是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的大類、中類、小類。
經濟產業的劃分,是將各行各業的產業結構概略地劃分為三個產業,也稱三次產業。
產業劃分是根據社會生產活動歷史發展的順序對產業結構進行的劃分,產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門稱為第一產業,對初級產品進行再加工的部門稱為第二產業,為生產和消費提供各種服務的部門稱為第三產業。它是世界上較為通用的產業結構分類,但各國的劃分不盡一致。
我國的三次產業劃分是:
第一產業:農業(包括糧食種植業、林業、牧業和漁業)。
第二產業:工業(包括採掘業,製造業,冶金、機械加工、石油化工、電力、交通運輸、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和建築業。
第三產業:除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各業。由於第三產業包括的行業多、范圍廣,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第三產業可分為兩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門,二是服務部門。具體又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流通部門,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
第二層次: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包括金融、保險業,地質勘查業、水利管理業,房地產業,社會服務業,農、林、牧、漁服務業,交通運輸輔助業,綜合技術服務業等。
第三層次: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包括教育、文化藝術及廣播電影電視業,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科學研究業等。
第四層次: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的部門,包括國家機關、政黨機關和社會團體以及軍隊、警察等。
三次產業劃分的規定:
一、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一、二、三次產業劃分范圍如下:
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
第二產業是指采礦業,製造業,紡織業、食品加工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
第三產業是指除第一、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第三產業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財經管理貿易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服務業,房地產業,小區物業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文化、體育、出版和娛樂業,廣播電影電視傳播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社會團體和國際組織。
產業經濟是在經濟產業劃分後,分別依照產業政策對其進行產業投資的發展。並且,產業經濟有利於對各個產業經濟的規劃、分別進行投資和發展。比如,近年我國對於教育產業的投資比重為年國民總產值的2.3%左右。
Ⅳ 請問基金公司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中屬哪一類
去中國品牌聯盟吧.中國品牌聯盟--強勢打造一流的商標轉讓、特許加盟、品牌許可一體化網路平台,中國最大的網上商標轉讓平台-中國品牌聯盟將是你最好的選擇,是提供商標轉讓、許可服務,盤活開發閑置商標資源的專業化綜合性網路平台.
Ⅵ 國標<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礦山開采屬於哪一類,代碼是多少
國標<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礦山開采屬於我國第二產業中的工業中的礦業類,具體代碼就不太清楚了
Ⅶ 新的國民經濟分類標準是哪個,工商要求必須按那個規范
一、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基本情況 (一)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概念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是對全社會經濟活動進行的標准分類,它適用於統計、計劃、財政、稅收、工商行政管理等宏觀管理和部門管理中,對經濟活動劃分行業類別,也適用於社會經濟研究和微觀管理中對經濟活動的觀 (二)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包括的內容 我國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國家標准於1984年首次發布,1994年對其進行了第一次修訂。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逐步深入,一些新興行業大量涌現,現行標准經國家統計局修訂並報國家質監局批准,於2002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為四個層次,即門類、大類、中類、小類,共有20個門類、95個大類、396個中類、913個小 (三)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原則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採用經濟活動的同質性原則劃分行業類別。即每一個行業類別都按相同性質的經濟活動歸類,而不是依據行政事業編制、會計制度和部門管理歸類。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最理想的基本單位是產業活動單位。所選擇單位類型的經濟活動越單一,同質性越強,越適合採用行業小類劃分行業;反之,則適合採用中類、大類或門類劃分。如果一個單位從事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經濟活動,則按主要活動確定行 二、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在稅收工作中的作用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是國民經濟管理工作領域的一項基礎工作,對於經濟管理相關職能部門提高管理質量和效率而言具有普遍的應用價值。尤其是對稅收征管部門來說,更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是在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的新時期、新形勢下加強稅收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重要基礎。進一步而言,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對於稅收工作起到的具體作用主要有以下三 一是便於藉助科學統計軟體對各行業的納稅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測算某一行業的平均稅收負擔率,對低於平均水平的企業可重點加強監控,有針對性地對不同行業的企業加強稅收征管,提高整理力度和水平。二是有利於分行業確定不同的稅收標准,對加強和規范企業所得稅的徵收管理起到了積極作用,如北京市從1995年起對一部分企業根據行業分類情況確定了企業所得稅的純溢率分行業標准,促進了稅收征管工作更加有效的開展。三是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情況便於分行業落實減免稅優惠等稅收政策,如對下崗再就業人員區分不同行業給予減免稅優惠,能有效體現稅收的調節作用,促進征管工作順利開 三、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在我市地稅系統的應用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在市局綜合服務管理信息系統中設有20個門類、76個大類、35個中類、56個小類,涵蓋了國民經濟的主要行業門類。目前,我們對納稅人國民經濟行業的分類工作主要在稅務登記環節完成,即納稅人在辦理地稅登記時,由稅務機關登記窗口的負責人員根據納稅人營業執照中所載明的經營范圍或實際經營業務,在綜合服務管理信息系統中進行選擇,確定企業的所屬行業。在地方稅收工作中,分類工作對實施行業稅收分析,加強行業稅源管理,堵塞稅收漏洞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在實際操作中,如何准確劃分納稅人的國民經濟行業仍然存在一定問題,應當及時予以解 (一)綜合服務管理信息系統中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尚未全部列出 目前,在市局綜合服務管理信息系統中,某些國民經濟行業類別尚未列出,一些具體行業難以准確歸類。例如對美容美發、洗浴等服務行業,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理發及美容保健服務、洗浴服務的代碼分別為8240、8250,但由於綜合服務管理信息系統中沒有這兩個行業的小類代碼,因而無法准確統計征管戶數和納稅情況,不利於進一步加強稅源管 (二)企業經營范圍模糊影響了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准確性 為給企業經營發展營造寬松的稅收環境,我市從2001年3月起頒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70號文件《中關村科技園區企業登記注冊管理辦法》,文件第四條明文規定:「除國家法律、法規規定應當進行專項審批的經營項目外,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辦理企業登記時,不再審核具體經營項目,企業可以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即企業在申請辦理工商營業執照時,不再核定具體的經營范圍,而代之以「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禁止的,不得經營;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應經許可的,經審批機關批准並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注冊後方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未規定許可的,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這一規定後來擴展到科技園區以外的企業,由於納稅人沒有具體的經營范圍,給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帶來困難,無法准確、清晰地進行行業分類。 (三)缺乏統一劃分標准導致分類具有隨意性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是一個系統化的技術工程,從大到小包括門類、大類、中類、小類四級,各層次之間是相互包含關系。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最理想的基本單位是產業活動單位。正如前文所提到的,所選擇單位類型的經濟活動越單一(同質性強),越適合採用行業小類劃分行業;反之,則適合採用中類、大類或門類劃 但是企業經營活動不可能絕對單一,因此並不是用行業小類劃分就好,如對一個經營多種項目的企業來說,如果行業分類過細,反而使企業無所適從。但什麼情況應劃分為小類,什麼情況應劃分為大類或中類,這方面稅務機關並沒有明確的劃分標准,也沒有開展相關內容的培訓,對負責辦理稅務登記的窗口人員,在對企業進行行業劃分時容易產生盲目性和隨意性,影響劃分的准確性,給統計工作帶來困 (四)尚未建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動態管理機制 如果一個單位從事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經濟活動,則按主要活動確定行業,比如一些大的集團公司,應依次按全年營業收入、從業人員等確定單位的主要活動來確定企業的行業類別。而企業的營業收入中各行業所佔的比重常常會發生變化,由此國民經濟行業類別也應及時調整。而工作中我們的行業分類往往在登記環節一旦確定終身不變,缺少定期反饋和修訂的工作機制,影響了行業分類的准確 四、加強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管理的建議 一是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國家標准,健全完善我市地稅綜合服務管理信息系統中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將其中的門類、大類、中類及小類的代碼內容全部列示,做到不留空白,確保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盡可能將納稅人行業劃分到小類,為稅收精細化管理奠定基礎。在實際操作中,為避免選擇條目過多,可採用先選擇大類條目,自動帶出所包含小類條目的內容供進一步選擇的方 二是由於行業分類復雜,其中小類共有913個代碼。為盡量減少人為原因造成的錯誤,正確劃歸行業類別,建議在綜合服務管理信息系統中增加《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計算機查詢系統功能,即根據納稅人的經營范圍自動帶出行業類別。對經營范圍模糊的,可以通過詢問或後期核查等方式進行確認和劃 三是建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動態管理機制,充分利用稅收管理員管理信息平台,及時對企業的行業類別進行修正或調整,確保數據准確到位,為稅收日常征管、稅收分析、納稅評估、行業稅收統計等應用環節提供真實有效的數據支持。
Ⅷ 部門決算單位的國民經濟行業中如何分類
發布部門決算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口徑
一、封面"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指標填列問題
封面中"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指標,對行政單位而言,一般應在"S90"到"S95"中選擇填列;對事業單位,應按其從事的經濟活動性質來劃分,在國家標准《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1)及相關注釋的電子檔文件中查閱並選擇大類填列(我省在決算公告第3期附件中有下載)。特別注意,同一部門內部的單位不一定填列同一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大類代碼。
二、納入預算管理的非稅收入撥款和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收益撥款的部門決算列報口徑
各預算單位對納入預算管理,即收入繳金庫,支出部門預算列"一般非稅收入撥款"(省直資金性質代碼1121)和"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收益撥款"(省直資金性質代碼1123)的資金,在單位會計賬務核算時,應視同財政撥款,通過"撥入經費"(行政單位)和"財政補助收入"、"撥入專款"(事業單位)等會計科目核算。在部門決算財決03表中填列"財政撥款",並按收支數填報財決07表、08表等。
三、關於"經費自理"人員轉變為"一般預算財政補助開支"人員的問題
部分單位原來用預算外行政事業性收費供養的"經費自理"人員,隨著2011年度管理政策變化,原有預算外收費納入預算管理,其供養人員也相應要填報為"一般預算財政補助開支"人員,銜接審核的差異作情況說明即可。
Ⅸ 國民經濟分哪五大類
國民經濟主要經濟指標
指 標 單位 本月止累計 增長(%)
一、GDP (僅供內部參考) 億元 1384.16 14.3
#第一產業 億元
第二產業 億元
#工業 億元
第三產業 億元
二、農林牧漁業總產值 億元 101.43 0.6
三、全部工業總產值 億元 2603.57 20.4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 億元 2099.45 24.0
四、社會消費品零售額 億元 483.35 16.3
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 億元 412.16 41.3
#城鎮以上投資 億元 366.75 46.7
六、財政總收入(不含基金) 億元 151.86 24.6
#一般預算收入 億元 77.41 23.6
一般預算支出 億元 72.22 23.0
七、全社會用電量 億.千瓦時 161.51 16.3
#工業用電 億.千瓦時 121.40 15.8
八、進出口總額(上月海關數) 億美元 36.49 21.8
#出口 億美元 27.01 26.0
實際利用外資(驗資口徑) 億美元 8.11 30.5
九、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2533 12.1
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 元 8329 14.3
註:月度GDP僅供內部參考。
[返回目錄]
規模以上工業產銷
單位:億元
指 標 本月止累計 增長(%) 本月止累計銷售產值 產銷率(%)
其中:規模以上工業
2099.45 24.0 2030.36 96.7
#輕工業 1314.69 1263.29 96.1
重工業 784.76 767.07 97.7
#國有企業 203.28 203.90 100.3
集體企業 21.13 20.90 98.9
股份合作制企業 593.29 573.23 96.6
股份制企業 58.21 56.32 96.8
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 1142.91 1097.48 96.0
其他經濟類型企業 80.63 78.54 97.4
#國有控股企業 230.39 230.86 100.2
#出口交貨總值 510.94 - -
註:規模以上工業指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法人工業企業。
[返回目錄]
五大傳統產業及五大新興產業產銷情況
單位:億元 %
指 標 本月止累計 現價增長(%) 本月止累計銷售產值 產銷率(%)
規模以上工業 2099.45 26.6 2030.36 96.7
#五大傳統產業
1365.21 29.8 1313.06 96.2
紡織鞋服 762.56 26.6 730.23 95.8
建築建材 247.46 32.2 240.81 97.3
工藝製品 109.33 27.6 104.47 95.5
食品飲料 126.18 42.6 123.85 98.1
機械製造 119.68 36.2 113.72 95.0
#五大新興產業 288.99 18.3 279.93 96.9
石油化工 251.18 18.3 243.40 96.9
電子信息 21.91 2.2 21.43 97.8
汽車製造 10.43 38.6 9.70 93.0
修船造船 1.97 -100.0 1.97 100.0
生物制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