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軍工集團所屬事業單位改制

軍工集團所屬事業單位改制

發布時間:2021-05-29 02:11:46

『壹』 軍工科研院所改制對科研院所是好事嗎

對科研院所應該是利大於弊。

科研院所改制是發展方向
由於歷史原因,我國軍工產業在配置方面效仿前蘇聯,採用了「研究所+工廠」的科研生產模式。隨著我國國防工業的發展,軍工產業的組織形式經歷了一系列歷史沿革,最終發展成為當前的十大軍工集團,並正在逐步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現代化企業制度。基於歷史格局和行業的特殊性,我國軍工產業呈現出獨特的發展軌跡。一方面,軍工廠走在改革前列,基本完成了企業化改制,成立了股份制公司,加入到市場經濟的大潮;另一方面,軍工研究所的改革卻進展緩慢,當前依然在事業單位的體制內,依靠國家財政撥款,在一定程度上獨立於市場經濟之外。軍工研究所和軍工廠的不同體制導致了兩部分資產無法進行整合,研究所和工廠並存的狀態一直延續至今。
當前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國軍工企業的股份制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如今,十大軍工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已達到70多家。十大軍工集團向上市公司注入了大量的軍工資產,從最初只注入民品業務,逐步發展為注入部分軍品配套業務,到目前已經開始陸續注入核心軍品業務。然而,注入資產的性質卻主要都是軍工企業資產,也就是最初以生產製造業為主的軍工廠資產,最核心、最優質的軍工研究所資產由於其事業單位的屬性,目前仍不具備注入上市公司的條件。
研究所資產無法資本化的現狀,嚴重製約著各大軍工集團資產證券化水平的進一步提升。研究所資產佔比較高的航天和電子系軍工集團的資產證券化水平只有20%左右,遠低於佔比相對較低的航空和船舶系軍工集團(資產證券化水平已達到50%左右)。當前,各大軍工集團的企業資產已大部分完成了股份制改革,並注入到上市公司。未來,研究所的改制和資產注入,將是新一輪軍工體制改革的關鍵。
改制的積極意義
軍工科研院所的轉企改制,將對軍工行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
激發活力,促進創新。
研究所模式下的科研生產是計劃經濟的產物,以完成任務為目標,與市場嚴重脫節,從而導致創新力的嚴重缺失。研究所改制後,將直接面向市場需求,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業績的壓力將有利於激發經營生產的活力,促進科技創新、產品創新,對武器裝備的升級換代起到推動作用。
優化資源配置。在研究所和工廠並存的模式下,同一行業內往往存在著大量的重復性資產,但由於廠所體制不同,同行業的資產無法進行整合,造成資源極度浪費。研究所改制將使廠所間資產的合並重組成為可能,有利於同行業廠所的融合發展,為優化資源配置提供了便利條件。
提高國家投入資金的使用效率。研究所的經費主要來源於國家財政撥款,產品研發通常「只論成功、不計成本」,導致了研究所高成本低產出的現狀。研究所改制後,將引入成本控制機制,有利於提高企業的盈利水平,從而提高國家投入資金的效率。
促進軍民融合,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軍工研究所以軍品業務為主,民品體量很小,大量軍工技術難以向民用轉化。研究所改制後,為了開拓市場,必將積極拓展民品業務,加速軍用技術民用化,促進軍民融合發展,從而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提升軍工企業競爭力,抵禦風險。軍工研究所改制,將進一步打開軍工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空間。一方面軍工企業可以藉助資本市場進行融資,擴大規模,提升競爭力,以便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另一方面,資本市場也可以起到分擔風險的作用。
改制面臨六大問題
軍工研究所改制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當前,軍工研究所改制面對著眾多錯綜復雜的問題,尤其是以下四大問題突出,需要各級部門群策群力,合力解決。
第一,軍工研究所屬事業單位,資產由財政部進行管理,而軍工企業由國資委進行管理,研究所轉企改制涉及大量國有資產的移交,首先需要在頂層設計中理清資產的所屬關系。
第二,軍工研究所既有「重設計、輕資產」的特點,又有「高成本、低產出」的特點,轉企改制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資產估值帶來的影響,估值方法選取不當,將有可能導致國有資產流失。
第三,軍工研究所人員屬於事業編制,軍工企業人員屬於企業編制,轉企改制後將面臨著事業編制人員和企業編制人員之間養老金和社保雙軌制的問題。是採取事業單位人員全部轉企,還是採取「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需要相關的政府部門制定頂層解決方案。
第四,軍工研究所多數都是涉密單位,並且具有很高的涉密等級,之前都是採取內部審計的方式,但轉企後,需要接受外部審計,保密工作將更加嚴峻,需要與時俱進,制定新的保密措施。
第五,軍工研究所不納稅,但轉企後就要納稅,對企業的盈利能力有很大影響。對於一些盈利能力較差的研究所,轉企後反而有可能不利於將來的發展。如何同時兼顧公平競爭和對軍工研究所轉制後的適度保護,是稅收政策方面的一個難題。
第六,軍工研究所轉企改制後,還要面對很多企業內部需要預防和解決的其他問題。比如,如何進行經營管理體制、財務管理體制、人力資源管理體制的轉變;既要建立現代企業管理體制,又要兼顧軍工行業的特點;又比如,如何解決產研結合問題,避免轉企後為了追求企業利益而忽略研究所一直承擔的技術創新職責。
十八屆三中全會後,從黨中央到國資委、國防科工局以及各大軍工集團都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正在積極推動軍工研究所改制工作。未來,軍工研究所改制的成功將開啟我國軍工資產整體上市的大門,加速國防工業的發展。藉助於資本市場的力量,我國將會涌現出一批巨型軍工企業,在世界范圍的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為國防現代化建設貢獻更大的力量。

『貳』 軍工科研院所改制概念股有哪些

中信證券(600030)認為,板塊刺激因素有望在今年繼續強化,包括船舶工業、中國核建(601611)、航天系、電科系國改預期進一步提升,重點板塊後續發展值得期待,調整中可適當增加配置。
申萬宏源(000166)認為科研院所改制即將加速落地,首批轉制院所將率先啟動改制,後續進程或超市場預期。關注電科系、船舶系、航天系等集團。
招商證券(600999)認為,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將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為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目前軍工企業資產證券化制度障礙基本破除,事業單位改制還在等待統一發令槍。隨著兩會臨近,軍工集團混改的推進也有望再次成為熱點。
投資機會方面,國防科技工業改革,國金證券(600109)首推"大院所、小公司"的航天系、電科系:航天系(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和電科系中的電子科技集團都是典型的"大院所、小公司"模式,即以大型科研院所為主導,各院所旗下培育細分領域的成果轉化平台,科研院所整體轉企所產生的市場競爭力將是對目前狀況的有效增強。尤其是在當下的航天領域,市場的無形之手正倒逼傳統模式轉變,改革的訴求日益強烈。維持行業"買入"評級,在國防科技工業改革過程中,建議重點關注航天系旗下上市公司:康拓紅外(300455)(航天五院衛星技術應用平台)、航天動力(600343)(航天六院旗下液體火箭發動機整合平台)、中國衛星(600118)(航天五院衛星研製平台);電科系旗下上市公司:四創電子(600990)(中電科38所資產平台)、國睿科技(600562)(中電科14所資產平台)、傑賽科技(002544)(中電科通信板塊平台)。
中信證券指出,基於國家對軍民融合戰略的持續、快速推進與對軍民融合領域企業的較大支持力度,以及民參軍的巨大發展空間,考慮到後續軍民融合政策有望陸續出台、軍工行業國企改革進度有望加快,推薦重點關注的標的為中直股份(600038)(中航工業直升機業務資產整合平台)、中航飛機(000768)(基本面持續向好,919驅動發展)、中航機電(002013)(航空機電系統資產的整合平台)、航天長峰(600855)(研究所改制理論彈性最大的標的)、航天機電(600151)(航天八院研究所改制潛在阻力較小、進度有望超預期)、四創電子(受益於通航領域進展及電科系大類資產的整合)、銀河電子(002519)(民參軍意願強烈,執行力強)、春興精工(002547)(民參軍意願強烈)等。

『叄』 事業單位改革,軍工科研類的研究所會改革成什麼樣呢

軍工的不會變化太大

『肆』 軍工研究所在事業單位改革中會劃歸公益二類還是企業類呢有什麼特殊要求嗎

承擔國防裝備研發的高收入(高於社會平均水平很多)軍工研究所怎麼可能劃公益二類?轉企,必須的!否則不是與國家的改革指導方針相背?國家關注的是社會公平,否則其他非軍工研究所及類似機構情何以堪?公益類收入低,但穩定。企業高風險,高收益。符合市場規律。

『伍』 2020年軍工央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長工資嗎

尊敬的網路用戶你好!根據《中國軍工企業名錄》中查詢杭州445廠是軍工企業,但是軍工企業是分為兩種的,一種是國家直接下屬的軍工企業,還有一種是和研究所有剪不斷理不清關系的民營高科技企業,但是依然有軍方背景的工廠。

『陸』 軍工事業科研單位變成普通企業後,兵器工程航空航天等專業不就失去意義了嗎

事業編本來就沒有什麼用,所以即使真能改制,至少也不會比現在更壞。現在去軍工單位的也沒人是沖著事業編去的,多半隻是沒有更好的選擇罷了。
歷史表明如果真改成企業,工資肯定會上漲,但是不是大幅度還是看國家其他方面的規定了。不過考慮到去年工資已經大幅度上漲過一次了,短期內估計不會再大幅度上漲。

『柒』 軍工集團是軍隊事業單位嗎

軍工集團不是軍隊事業單位,軍工集團還是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的正部級直屬特設機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
中國軍隊軍隊一律不得經商。
如果滿意請採納~

『捌』 國家軍工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具體細則何時出台

我估計這個准確時間地球上沒人知道。或許國家發改委的人能多知道一些。你是國家軍工事業單位的嗎,走一步看一步唄,軍工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是大勢所趨,遲早遲晚吧。

『玖』 軍工事業單位改革成企業好嗎

軍工事業單位改革成企業以後,就完全脫離了政府地方財政的支持,一切自負盈虧。

閱讀全文

與軍工集團所屬事業單位改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方科技混合基金配售比 瀏覽:504
企業投資醫院 瀏覽:354
滬銅期貨支付寶上沒有 瀏覽:996
券商私募基金子公司特點 瀏覽:844
理財快易網 瀏覽:35
外匯入賬匯率 瀏覽:305
導出融資余額 瀏覽:596
哪個資金盤有保障 瀏覽:198
首旅酒店股票診斷 瀏覽:781
企業貸款按月季日調息 瀏覽:194
買賣期貨平台構成 瀏覽:359
紅棗期貨漲跌聽板 瀏覽:283
財富管理中心信託 瀏覽:35
貸款風險事件處置預案 瀏覽:32
理財規劃師培訓中心 瀏覽:416
算賬理財 瀏覽:191
3月11日加元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659
天津中技樁業注冊資金是多少錢 瀏覽:435
期貨大貨 瀏覽:692
英鎊換外幣對人民幣最虧 瀏覽: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