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集團的母公司是聯想控股。聯想控股有限公司股份結構為:中國科學院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持股36%,北京聯持志遠管理咨詢中心(原聯想控股職工持股會持股)35%,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29%。
B. 東方財富是不是能買美股模擬炒股不行
東方財富的確能進行購買炒美股
東方財富是一家「業務優、產品老、運營次」的公司。業務線和盈利模式很多,但產品老齡化, UI界面和對外廣告幾乎和椰樹牌椰汁沒啥區別。
好奇它是怎麼在互聯網時代保持著這樣的頁面還不被淘汰的嗎?讓我們從行業、公司和產品分析的角度,帶大家去看看這家神奇的公司。
在中國資本市場,從事業務需要取得相關牌照,牌照代表了公司將來的經營范圍和布局空間。東方財富目前進行購買炒美股以及美股研究社相互了解其模擬炒股的運作方法;擁有牌照有:基金代銷、證券、公募基金發行、期貨、第三方支付、徵信、小額信貸、保險……就差銀行牌照了。
這些牌照下對應的產品是東方財富、優優私募……可以說橫跨了整個金融行業。
值得一提的是一則公募基金牌照獲批的公告,意思是東財既可以代銷基金公司的基金,還能賣自己的基金,相當於既是超市又是供應商,要知道就算是博時、天弘基金也得依靠支付寶這類三方平台進行銷售啊!
查了一下東財貌似是國內唯一一家同時擁有以上金融牌照的公司,(歡迎知乎網友們補充)持有牌照相當於蓋樓有了地基,至於這個樓可以蓋多高目前只能靠想像,但可見公司的布局和野性,因此行業地位還真不是吹噓出來的……
金融行業牌照拿的再全,如果僅限制於金融行業,用戶群體不擴大的話遲早會被新時代的流量霸主超越,畢竟同樣是基金代銷,雖然天天基金比螞蟻金服起步早,螞蟻金服卻創造出了國民級的應用。
能取代馬車的,不是換跑的更快的馬車,而是發明一輛汽車。
2. 大量覆蓋垂直領域用戶
大方向抓住了互聯網時代的紅利,網站和app的流量都在同類榜單上榜上有名,獨立設備數居然比宇宙行的app還多:
BATJ就不比了,在同期蘇寧易購1168億、愛奇藝的市值是1108億,微博874億、聯想集團728億、同花順537億、陌陌523億……以上哪個公司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但東方財富大多數年輕一點的人應該都不認識,規模與影響力不成正比,可見一斑。
從公司業務分析
1. 證券業務角度
東方財富的證券業務眼紅了無數業內公司,可大家都苦於沒有證券牌照,只能恨自己生不逢時,拿著低廉的廣告費引導用戶開別人家的戶,讓別人去賺傭金。
東財這邊呢?有自己的證券公司,於是乎讓那些在紅利時期俘獲的網民們開戶炒股,由於不需要太多營業部也不需要太多業務員極大降低了成本。短期內互聯網券商領域,連螞蟻金服都沒有辦法超越,因為沒有證券牌照……
總結關鍵詞:
1. 行業:地位較高,產品覆蓋廣。
2. 業務:業務能力強、低成本高轉換。
3. 產品:作為互聯網公司,產品卻老齡化嚴重、過度堆砌。
4. 推廣:吃老本式推廣,用戶增長必然放慢。
5. 社區:股吧噪音太多,優質內容無法優先沉澱,內外運營均不佳。
C. 想了解下聯想集團的股權結構
尊敬的聯想用戶您好!您可以參考聯想技術論壇,這里有全面的知識和分析討論。
idea論壇版:lenovobbs.lenovo.com.cn
think論壇:thinkbbs.lenovo.com.cn
聯想樂社區:權http://bbs.lenovomobile.com/forum.php
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祝您生活愉快!
D. 聯想集團股票00992,每手多少股
因為Thinkpad筆記本電池近年來已經召回很多次了
擬借殼國內A股(600734)在上交所上市(要等IPO重啟後才行)
將成為PC第一股。如圖
求採納。
E. 聯想集團 2006到2011 財務報表
上市公司的年報在巨潮咨詢和東方財富網都是可以下得到的。
F. 聯想集團的股權構成
聯想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國有企業,
聯想的全稱是聯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是一內家大型的股容份制有限公司
,政府部門持有相當比例的股份。
中科院有一家控股公司,
擁有聯想57%的股份。
但2004年聯想公司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後,
該控股公司的股份降至46%。
G. 聯想集團目前一共有多少股股票
公司名稱:聯想集團集團主席:柳傳志公司業務:集團的主要業務為在中國、美國、歐洲、...已發行股本(股):10008898107已發行股本-H(股):10008898107每手股數:2000每股凈值產值(倍):1.274每股盈利(港元):0.110市盈率(倍):48.07市值(億):530.47電話號碼:-網址:www.lenovo.com
H. 在哪能找到聯想集團最近一年的財報
下面的信息是本人在聯想網站上下載的你也可以根據下面的鏈接到他的網站去看看
聯想公布2005/06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
2006-5-25 16:15:00
• 2005/06財年營業額達港幣1,036億元,增長359%
• 全年EBITDA (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經營溢利,不包括重組費用)為港幣30億元,上升154%
• 全年除稅前溢利(不包括重組費用) 為港幣12億元,上升7%
• 全年股東應占溢利為港幣1.73億元 (包括重組費用)
• 全年每股基本盈利為1.97港仙 (包括重組費用) (2004/05財年為14.99港仙)
• 於2006年3月31日,凈現金儲備為港幣61億元
香港,2006年5月25日 – 聯想集團(香港交易所股份編號: 992; ADR: LNVGY)今日公布截至2006年3月31日止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第四季度的綜合營業額為港幣24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17%,主要來自中國業務表現持續強勁及在去年5月份新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的貢獻。聯想個人電腦銷量年比年增長為11%。季內集團錄得除稅及重組費用前虧損港幣3.17億元,主要由於業務盈利受正常季節性因素影響、以及集團對新產品的投入和在全球推出聯想品牌等投入。於2006年3月31日,集團的凈現金儲備總額為港幣61億元。董事會建議派發末期股息每股2.8港仙。
在2006年3月,聯想公布了一項調整計劃,旨在全球各市場提高對客戶要求的響應速度,加強集團的全球競爭地位,並提高運營效率。由於這項計劃,集團在財年第四季度產生一項相關的重組費用港幣5.43億元 (7000萬美元) 。在計入該等重組費用後,聯想在2005/06財年第四季度錄得股東應占虧損港幣9.03億元,每股基本虧損10.16港仙。
聯想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元慶表示∶「聯想在過去一年成功實現了整合首年的各項目標,整合過渡順利平穩、業務穩定、國際業務錄得盈利,對此董事會感到滿意。」楊續說∶「聯想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及盈利能力持續提升,充分顯示集團雙業務模式的強大競爭優勢。同時,我們亦成功保留了新收購業務的主要客戶,並提前進入整合進程的第二階段。」
楊元慶說:「展望未來,憑借合並業務的互補優勢,聯想的豐富潛力將得到充分發揮。在中國,聯想將充分利用既有的業務模式競爭力,保持在交易型業務領域的優勢,並將利用從新收購業務獲取的專業實力,進一步強化關系型客戶業務,保持在中國市場的強勁增長勢頭。在中國以外的地區,將通過復制中國業務模式的競爭力積蓄增長的勢能,特別是全球中小企業和新興市場;與此同時,通過端到端的緊密整合管理,繼續加強在這些市場的關系型客戶業務。」
聯想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William Amelio(威廉•阿梅里奧)表示:「聯想是一間銳意追求創新產品及高效運營的強大企業。我們現正專注落實各項有助集團成功發展及提升長期盈利能力的舉措,當中包括提升運營效率、建立品牌知名度及擴展雙業務模式等。」
阿梅里奧說:「集團正取得良好進展,我們對過去一年所達致的成績感到非常滿意,並對集團推進所需舉措以達致持續盈利增長的能力充滿信心。我們將不斷追求創新、高客戶滿意度及高效運營,促使業務不斷增長。」
地域概覽
• 在大中華區,聯想個人電腦銷量在第四季度錄得強勁增長,進一步鞏固其市場領導地位。聯想在中國的個人電腦銷量上升31%,高於市場增長。第四季度綜合營業額達港幣84億元,占集團總營業額的35%,經營溢利為港幣4.02億元。
至於國際業務方面(不包括大中華區) ,以下為不包括在第四季度產生的重組費用的各地域經營業績概覽。
• 與去年第四季度比較,聯想在美洲區的個人電腦銷量維持平穩,綜合營業額為港幣74億元,占集團總營業額的30%,經營虧損為港幣2.52億元。
• 亞太區 (不包括大中華區) 的個人電腦銷量下降5%,第四季度綜合營業額為港幣35億元,占集團總營業額的14%,經營溢利為港幣6,200萬元。
• 在歐洲、中東及非洲區的個人電腦銷量下降3%,第四季度綜合營業額為港幣51億元,占集團總營業額的21%,經營虧損為港幣8,700萬元。
產品概覽
• 聯想筆記本電腦銷量於第四季度創新高,較去年同期增長14%,主要由集團在中國市場的領導地位所帶動。季內,聯想筆記本電腦業務的綜合營業額為港幣125億元,占集團總營業額的51%。
• 聯想台式電腦銷量亦在第四季度創新高,較去年同期增長9%。台式電腦業務的綜合營業額為港幣104億元,占集團總營業額的43%。
• 集團主要在中國市場經營的手機業務銷量在第四季度上升122%,推動年比年營業額增長109%至港幣12億元。
全年業績
在2005/06財年,綜合營業額年比年增長359%,達港幣1,036億元。聯想個人電腦銷量年比年增長11%。集團的除稅前溢利(不包括在第四季度產生的重組費用)上升7%至港幣12億元。
計入第四季度所產生的重組費用後,聯想於2005/06財年錄得全年股東應占溢利為港幣1.73億元,全年每股基本盈利1.97港仙(2004/05財年為14.99港仙)。
I. 請問誰知道聯想集團有哪些股東比列分別是多少
聯想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國有企業,
聯想的全稱是聯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是一家大型的股份制有限公司
,政府部門持有相當比例的股份。
中科院有一家控股公司,
擁有聯想57%的股份。
但2004年聯想公司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後,
該控股公司的股份降至46%。
聯想集團成立於1984年,由中科院計算所投資20萬元人民幣、11名科技人員創辦,到今天已經發展成為一家在信息產業內多元化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2001年營業額達到206億元,目前擁有員工11200餘人,於1994年在香港上市(股份編號992),是香港恆生指數成份股。2002年第二季(即4至6月),聯想電腦的市場份額達27.7%(數據來源:IDC),從1996年以來連續6年位居國內市場銷量第一,並連續9個季度獲得亞太市場(除日本外)第一(數據來源:IDC);2002年第二季度,聯想台式電腦銷量首次進入全球前五,其中消費電腦世界排名第三。
1994年香港聯想上市的時候,整個公司一共是7.6億股左右,每股上市時的股價是1.33元,整個公司的市值大概是10億元。1997年,北京聯想的業務與香港聯想整合後,總股票數是16多億股,市值是39億元。由於我們這兩年不斷發展,業務做得越來越好,我們就將原來佔70%多的股份賣出一些給基金及國外投資人,這時候聯想集團控股公司這家國有企業所佔的股份,約為57%,海外公眾股就佔到了43%。而我們上市公司的總股數是74億股,股價也大大升高了,整個市值高達500億元。由於我們的業務發展良好,業績也越來越好,股價也隨之增加,股數也增多了。1994年上市的時候,公司的市值是10億元,到2002年時大約是500億元左右,這意味著我們的市值增加了50倍。(就在記者成稿時,聯想集團宣布以6.5億美元現金和6億美元股權置換收購了IBM PC的整個業務,從而使聯想的股權架構發生了新的變化:聯想集團控股公司所佔股份從57%降至45%,IBM所佔股份為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