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可口可樂最大的股東占股多少謝謝!
您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您:
截止到2014年5月9日,可口可樂公司前十大股東如下:
序號 名稱 持股數量 持股比例 持股變動
1 Berkshire Hathaway, Inc. (Investment Management) 4.00億 9.08% 0.00
2 The Vanguard Group, Inc. 2.19億 4.96% 299.56萬
3 WILLIAMS JAMES B 1.92億 4.35% 0.00
4 SSgA Funds Management, Inc. 1.77億 4.02% 1,183.06萬
5 BlackRock Fund Advisors 1.42億 3.22% 41.24萬
6 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 Co. 1.22億 2.77% 131.45萬
7 Northern Trust Investments, Inc. 7,166.95萬 1.63% 1,232.94萬
8 Yacktman Asset Management LP 4,445.35萬 1.01% 121.01萬
9 Grantham, Mayo, Van Otterloo Co. LLC 3,842.57萬 0.87% -197.31萬
10 Capital Research & Management Co. (World Investors) 3,450.00萬 0.78% 0.00
希望對您有幫助!
② 可口可樂公司大老闆是誰哦
1886年5月8日,在美國亞特蘭大的一間實驗室里,葯劑師約翰·S·彭伯頓試製版出一種糖漿,他和權助手給這種糖漿起名叫可口可樂(Coca cola)。 1888年,一位名叫阿薩·G·坎德勒的年輕人看到了可口可樂作為飲料的市場前景,遂購買了可口可樂的股份,掌握了全部生產銷售權,並於1892年成立了可口可樂公司,坎德勒被稱為可口可樂之父。 1923年,羅伯特·伍德魯夫接任公司總裁,他的目標是使可口可樂走向全球。同時加強質量管理,改進和加強了可口可樂在全球的廣告宣傳和促銷活動。在伍德魯夫的苦心經營下,可口可樂在全球得到推廣,最終成為世界最有價值的品牌。 現任的就不知道啦~
③ 可口可樂公司的背景。。要完整些
可口可樂公司(Coca-ColaCompany)成立於年,目前總部設在美國喬亞州亞特蘭大,是全球最大的飲料公司,擁有全球48%市場佔有率以及全球前三大飲料的二項(可口可樂排名第一,百事可樂第二,低熱量可口可樂第三),其2001年營收達20,092百萬美元,普通股股東權益則為11,351百萬美元。可口可樂在200個國家擁有160種飲料品牌,包括汽水、運動飲料、乳類飲品、果汁、茶和咖啡,亦是全球最大的果汁飲料經銷商(包括MinuteMaid品牌),在美國排名第一的可口可樂為其取得超過40%的市場佔有率,而雪碧(Sprite)則是成長最快的飲料,其它品牌包括伯克(Barq)的rootbeer(沙士),水果國度(Fruitopia)以及大浪(Surge)。歡迎光臨行業圈——http://www.hangyequan.com
歡迎光臨行業圈——http://www.hangyequan.com
可口可樂這風行一百多年的奇妙液體,是在1886年由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人-約翰潘伯頓(Dr.JohnS.Pemberton)在家中後院中將碳酸水和糖以及其它原料混合在一個三腳壺中而發明的,同年十二月法蘭克‧羅賓森和大衛‧竇及愛德‧荷蘭合夥並將新企業取名為潘柏頓化學公司。1887年6月6日潘柏頓申請可口可樂注冊商標專利權,以確定他享有法律上的發言權,同年6月20日專利獲准,一星期後潘柏頓售出股的三分之二以1,201美元代價賣給威立斯‧維能竇和喬治‧勞迪斯。1887年12月14日,勞迪斯及維能竇以1,200美金的代價把可口可樂的權利賣給約瑟夫‧雅各。1888年5月1日阿沙‧康德勒共花了2,300美金把可口可樂的所有權全部買下。1889年康德勒並沒做多少廣告,可口可樂卻快速成長,其總銷售量達到2,171加侖。1891年12月29日,康德勒申請成立可口可樂公司。1892年可口可樂公司獲頒公司章程,正式組成公司。一九一九年,即康德勒退休幾年之後,他的家族將可口可樂出售,價格高達2,500百萬美元。比起他當年的投資總額2,200百美元,這個數字實在可觀,買下他的是銀行家伍德魯夫,他在德拉瓦州注冊,並且讓股份公開上市,每股以40美元掛牌。歡迎光臨行業圈——http://www.hangyequan.com
歡迎光臨行業圈——http://www.hangyequan.com
希望人們「一伸手就拿得到可口可樂」,這是在1923年當時擔任執行長之羅伯特所提出的,其並下達予公司三個指導原則即絕對忠於公司與產品;產品簡單化:一種飲料、一種瓶子、一個價格;合夥人的待遇要高。這些核心價值及指導原則亦成為可口可樂後來快速成長的秘訣之一。論及其成功真正的關鍵則是其能有效的預見未來之趨勢,由其搶灘德國、培養下一任的總裁便可知,而羅伯特‧柯伊祖埃塔(曾擔任該公司之總裁)更叫道格‧伊司威特(繼任者)勤學市場公平競爭法,以免步入MICROSOFT、INTEL的後塵。真正令可口可樂的銷售大步向前的原因是「可口可樂產品本身自我銷售的能力」。一八九二年拓展可口可樂的業務,所使用的方式是「口耳相傳」(可口可樂的銷售員手上提著裝滿招待券的皮箱「上面寫著:免費試喝一杯5美分的可口可樂」,搭乘火車,從一個鄉鎮前往另一個鄉鎮),「可口可樂」這個名字才是產品真正的價值所在,而其注冊商標則是唯一的保障。買可口可樂附贈一些所謂的「經銷商促銷輔助品」,每件東西上面都印有可口可樂的商標,目的就是要加深顧客的印象。
當時顧客贊不絕口,爭取要這種「新配方」的可口可樂,從此,可口可樂就是可口可樂糖漿與碳酸水混合的飲料風行世界。並且從1894年起,以瓶裝出售。但真正能使可口可樂大展拳腳的,還是兩位美國律師。他們到當時可口可樂公司的老闆埃斯·簡道寧的辦公室,提出一個創新的商業合作方式,就是由可口可樂公司售給他們糖漿,他們自己投資生產的公司及售賣點,將糖漿兌水,裝瓶,出售。按可口可樂公司的要求生產及品質保證,可口可樂公司允許他們利用可口可樂的商標,做廣告,這個特別的裝瓶系統,從此產生可口可樂的工廠遍地開花。1888年AsaGriggsCandler看到了可口的市場前景,購買了其股份,掌握了其全部生產銷售權。Candler開始把製造飲品的原液銷售給其他葯店,同時也開始在火車站,城鎮廣場的告示牌上做廣告,1901年,廣告預算已達100,000美元。Candler在1899年以1美元的價格售出這種飲料第一個裝配特許經營權,因為他相信將來這種飲料主要是在飲料機中的銷售。1892年成立了可口可樂公司,Candler被稱為「可口可樂之父」。在1919年,Erntst-Woodruff以250萬美元從Asacandler的繼承人手裡買下Coca-Cola公司,到了1923年,他兒子RobertW.Woodruff,也就是Coca-Cola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成為Coca-Cola的CEO,Woodruff開始與公司裝瓶特許經營商一起努力,無論消費者何時向地想要Coca-Cola都能得到滿足,他推動裝瓶商使飲料「需要時隨手可得」並且強調如果Coke不能在消費者口渴時立刻得到,那麼市場將永遠失去。在1929年,Coca-Cola和他的裝瓶商以極其低廉的價格向商店和加油站提供頂端開口的冷櫃銷售瓶裝Coca-Cola,在1937年,該公司推出第一台投幣自動售貨機,Woodruff為Coca-Cola發起了以生活風格(lifestyle)為主題的廣告,該廣告突出了該產品在消費者生活中的重要性而不是產品本身的屬性,該產品在20世紀20~30年代最著名的廣告詞是「ThePauseThatRefreshes",該公司繼續擁有Atlanta附近原有的裝瓶線並且開始買回一些經營不善裝瓶特許經營權。瓶裝可口可樂
Woodruff還開始發展Coca-Cola的國際業務,主要是通過出口,他最知名的舉措可能是這樣的一個決策,即響應二戰初艾森威爾將軍的號召,保證每個軍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以5美分的價格得到一瓶Coca-Cola",而不管其成本為多少。Coca-Cola的裝瓶工廠,隨著美國軍隊推向全世界,這一舉措使Coca-Cola在歐洲和亞洲國家獲得了占絕對優勢的市場份額,,並且一這一優勢地位一直保持到1991年。在二戰後緊接著的幾年中,Coca-Cola將他最接近的對手Pepsi-cola遠遠地拋在了後面,佔有了近70%的可樂市場,上百家小型的地區性軟飲料公司繼續生產各種各樣的調味劑,瓜分了剩下的30%的市場。在1954年,可口可樂的銷售和利潤有所下降,這是向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第一次。1955年,該公司更換了1916年以來一直沿用的瓶子,把其容量擴大至12盎司。50年代的後期,可口可樂推出更大容量的可樂瓶,可在食品店中銷售。1961年,可口可樂開始象銷售瓶裝可樂一樣銷售其罐裝飲料。1976年,可口可樂的CEOPaulAustin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美國的軟飲料消費已經成熟(飽和),可口可樂的最大銷售量增長將來自國際市場。到1982年,國際市場的銷售量占可口可樂全部軟飲料產量的62%。1981年,當出身於古巴的化學工程師RobertGoizueta被選為可口可樂公司的CEO時,行業觀察家對此感到奇怪。Goizueta上任後的第一項行動,就是發表了1200字的戰略聲明,提出可口可樂公司要進行顯著的變革,把重點放在美國軟飲料市場的增長上。Goizueta聲明,公司將把可口可樂的商標名作為競爭性資產,並不再將它當作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價格折扣策略將在必要維持可口可樂優勢地位時才被使用。1981年,行業價格折扣達到了新的強度水平,年底,在食品店中,接近50%的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都是進行折扣銷售的。那一年的尼爾森稽核表明,192盎司裝的可口可樂比百事可樂的成本略低。Goizueta還聲明將提高可口可樂糖漿果汁的價格,為日益增長的廣告和促銷費用提供資金。為了取消糖漿的固定價格,可口可樂公司修改了已存在60年的特許協議,並同意向其一些最大的裝瓶商出售濃縮品(無糖精),作為修改協議的交換條件。1982年,可口可樂改變了廣告主題。Goizueta說:「用我們的新口號『Cokeisit',自豪地表明我們是第一的;我們以前的口號『HaveaCokeandSmile'非常好,但我們正處於激烈競爭之中,這口號象一句民謠。競爭勢頭已從Purchase,NewYork(百事可樂的總部)轉移到了我們亞特蘭大。」Goizueta戰略計劃還擴展了可口可樂的公司戰略。公司私營的咖啡業和茶業被出售,塑料製造公司和酒業公司也是如此。1982年,覺察到影視業的增長潛力及其與市場營銷的協同作用,可口可樂在1982年收購了哥倫比亞電影公司。Goizueta說,可口可樂將成為「在飲料業和娛樂業中都具備強勢的企業」。可口可樂還對裝瓶網路做了改變。公司鼓動經營不善的裝瓶商出售其經營權,並通過桿杠兼並的方式賣掉自己的大部分裝瓶點。1980年至1984年間,特許經營中所有權發生改變的相當於50%的可口可樂產量。可口可樂的管理人員指出,公司在購買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並且在不少情況下,為潛在買主提供資金。公司有時在新特許的裝瓶商那裡佔有一部分股分,但牢記保持一個獨立的裝瓶網路。到1985年,可口可樂屬下的裝瓶廠只生產可樂產量的11%。對於可口可樂的裝瓶網路,這種從80年代初RobertGoizketa開始的變化一直延續。在80年代中期,可口可樂的350個特許經營商中,有150_200個提出轉讓其特許經營權。在1986年,可口可樂公司購回了他最大的兩個特約經營權,他們由Beatrice和J.T.Lupton公司所擁有,J.T.Lupton公司是一家私有的可口可樂裝瓶商,佔有美國可口可樂產量的15%和Dr.Pepper產量的40%。這兩家公司的獲得,使得可口可樂自身的擁有的裝瓶產量從11%提高到38%。這些兼並在創立可口可樂企業集團(CCE)和1986年11月售出51%股份給公眾時達到了頂點。CCE創立後和其供應商與銷售渠道重新進行了新的談判,鞏固主要市場,削減20%勞動力,並通過統一分銷和原材料采購降低成本。1986和1987年,CCE每箱可樂的凈售價降低了2.5%。在1989年,CCE買出的蘇拓比1986年多了20%,CCE的利潤在整個80年代末期來說是不穩定的。80年末,可口可樂公司建議它的特許協議應該由「MasterBottleContract"來代替,降低固定的糖漿價格和可口可樂商標特許權費。到89年底,新合同覆蓋了大約70%的美國可口可樂產量。78年到89年之間,新合約下的裝瓶商經歷了可口可樂糖漿價格約60%的上漲。
④ 可口可樂的大股東
還是 第一大股東
⑤ 如何確處理企業與股東的關系
股東關系是指企業與投資者之間的關系。股東是企業的投資者,持有企業發行的不同份額的股票或債券,或者是直接參與企業集資的合夥人。它包括三個層次:董事會、董事局;廣大股東;金融輿論專家。
從本質上說,股東關系屬於內部關系;從形式上看,股東關系好像外部關系。其實,股東關系是一種分散於外部的內部關系。
股東們是一群具有「老闆意識」的人。在今天的股份制企業中,股東是企業的「財源」,也是企業的「權源」所在。
由此可知,股東對企業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股東關繫到企業的財源,又是企業內部關系的重要內容之一。企業想要正常地運轉、順利地發展,就需要與股東之間保持良好的關系。良好的股東關系在企業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良好的股東關系能夠保障穩定的基金來源
股東關系一般有兩個基本的目標:一是維持已有的股東,使他們堅守信念,不輕易退股或轉讓股權;二是吸引更多的新股東,為企業的發展提供資金來源。眾所周知,資金是企業運行的「潤滑劑」,特別是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企業要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就必須有充裕的財力作保障。而股東的經濟導向性和選擇性最強,他們完全用經濟的眼光來看待同企業的關系。股東的紅利是企業利潤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取決於企業利潤的多少,因為股東的經濟利益與企業的經濟利益是緊密相關的。
因此,良好的股東關系可以使現有股東和潛在股東了解企業、信任企業,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穩定和擴大股東的隊伍,最大限度地滿足企業的生產經營對資金的需求,擴大企業的社會財源。
美國丹尼電器公司是由多個股東共同投資興建的。它十分注重與股東的關系,經常邀請一些大股東來公司參觀,並定期向股東們匯報公司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及時地滿足股東的各種要求,從而與股東們維持了良好的關系。營業幾年後,公司原有的股東不僅無一人撤股,反而有好幾位股東增加了自己的入股量並介紹自己的朋友前來人股。公司的資金來源得到了豐富與擴大,財源得到了保證,從而促進了公司的壯大與發展。
(2)良好的股東關系有利於增強企業投資決策的科學性
企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投資。企業投資是為了保證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也就是所謂的「用財就是為了生財」。要使企業投資真正達到生財的目的,就要注意投資的經濟效益,就要正確地確定投資的方向,選擇投資少、見效快、收益大的投資項目。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做好投資決策工作。
股東關系的正確處理,能夠促使股東為企業的投資決策出謀劃策,提供投資信息。這當然有利於提高企業投資決策的科學性,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可口可樂公司准備投資開發新配方的可口可樂,但是,由於原配方的可口可樂已經深入人心,被人們熟知和喜愛,並且原配方的可口可樂占據了大份額的市場,公司擔心新配方的可口可樂投資不但不會盈利,而且很可能會影響公司的聲譽,從而影響公司原來產品的銷售,使公司受損。於是,公司決定召開股東大會,對此項目進行研究和討論,以決定是否開發新配方的可口可樂。
在股東大會上,股東紛紛發表觀點,把各自對市場的了解及信息全部擺了出來,共同協商。所有股東一致同意後,公司才決定投資該項目,並根據股東的意見對原投資計劃進行了修改。新產品出現在市場上以後,以其獨特的、不同於原配方的口味受到了人們的喜愛,銷售狀況良好。
在良好的股東關系的推動下,可口可樂公司投資的新項目獲得了巨大的利潤,使公司得到了迅猛發展。
(3)良好的股東關系也有利於促銷產品
企業開展公關雖然不能直接為企業推銷產品,但是,它卻能為企業擴大市場,促進產品的銷售。
股東關系是企業內部公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在促進企業產品銷售方面有著特殊的作用。作為企業的實際所有者,股東和企業有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害關系。因此,他們就會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同時,他們又是企業產品的第一消費者,自然而然地就成為與企業同舟共濟的推銷夥伴。
美國通用食品公司是美國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每逢聖誕節,公司就會向股東贈送一套本公司生產的罐頭或其他食品的樣品。
為此,股東們感到十分自豪。他們會極力地向外人炫耀和推薦本公司的產品。不但如此,每年聖誕節前,他們都會准備好一份詳細的名單寄給公司,讓公司按名單把這些食品作為禮物寄給他們的親戚朋友。
這種方法很有效。每到聖誕節來臨之前,通用食品公司都會收到額外的大批訂單。這就真正實現了股東的投資、消費、推銷一體化,不但加強了企業與股東的聯系,還使企業獲得了很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這就是良好的股東關系為企業帶來的利益與好處。股東關系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存亡。因此,每個公司都應學會正確處理股東關系,妥善處理股東關系也就成為企業公關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
那麼,如何建立良好的股東關系呢?
俗話說得好,創業難,守業更難。如果企業現有的股東出現了拋售或者轉讓股票與債券的行為,則會使企業內部亂了陣腳,更談不上吸引新股東了。因此,堅定股東的信心,加強與股東的信息溝通,才是企業的高明之舉。
股東並不能完全了解所投資企業的具體的業務狀況。當企業身處逆境時,許多股東就不知所措了。因此,公關部門要加強與股東之間的信息溝通。
企業的公關部門應該經常地、主動地向股東提供其想知道的感興趣的資料。作為企業的投資者,股東關心企業也就是關心他們所投入的資金。股東與企業的關系主要是一種「投資——分利」的關系,而股東所感興趣的問題也是緊緊圍繞這個關系展開的。企業的公關部門應該一五一十地向股東提供企業生產經營的信息,絕對不能報喜不報憂。倘若對企業中存在的問題遮遮掩掩,長此以往,勢必會喪失股東對企業的信任。
企業與股東溝通信息的方式多種多樣,大致有以下幾種:
·編制年度報告。這是企業處理股東關系最重要的工作。年度報告逐漸成為企業發給員工、顧客和新聞媒體的重要的參考資料。
·召開股東大會。股東大會是股東對企業的「審判日」,是企業與股東直接溝通的重要方式。這種方式的優點就在於企業可以與股東直接接觸,便於相互交換意見。
·信函來往。這是一種與股東交換意見、聯絡感情的好方法,既可以與較近的股東進行溝通,又可以與較遠的股東進行溝通。
·召開臨時性會議。這種方法可用於企業的周年慶典等,企業和股東可以趁此機會進行重大問題的決策。
要與股東建立良好的關系,除了與股東進行信息溝通外,還要尊重股東的優越感,以公正平等的態度對待股東。
作為企業的投資者,股東無論投資多少,都是企業的「老闆」,其優越感是比較強的。企業的公關人員要尊重股東的這種優越感,不可完全用經濟的眼光來看待股東,更不能把股東與企業的關系看成是純粹的「投資——分利」的關系。要讓股東感覺到受尊重,讓他們感覺到自己與企業的命運是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的。
企業對股東要一視同仁,以公正平等的態度來看待股東。無論出資是:多還是少,股東都是企業的「財源」。企業對待股東,不可厚此薄彼,讓人覺得「認錢不認人」。
股東是企業的「財源」與「權源」。企業要在競爭中占據有利的地位,就需要有充足的財力作保障,而股東正是企業財力的來源。因此,在與股東的交往中,企業就必須與股東保持良好的關系。
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穩定現有的股東,不斷地吸引新的股東加入企業,擴大股東隊伍,是一個企業「聚財」的根本。
股東與企業,就像「源」與「流」。源頭越多,河裡的水越多;一旦源頭沒了,河流就會枯竭。在處理股東與企業之間的關系時,企業唯有認真負責、坦誠相待,才能獲得企業的信任,才能使「源頭常在,河水常流」。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關系決定成就》
⑥ 可口可樂公司最大的股東是誰
沃倫·巴菲特
⑦ 針對(可口可樂收購匯源的過程)和(我國反壟斷法的立法情況),我應該怎樣做出分析
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的申請材料據稱已經上報商務部,這是反壟斷法生效以來第一個社會反響巨大的並購案例,反壟斷法能不能起到社會廣泛關注和預期的遏制外資惡意並購的作用?大家不妨拭目以待。作為一名長期關注知識產權和反壟斷的律師,筆者依據媒體披露的資料和匯源果汁的公告,嘗試做如下分析,僅供讀者參考:
第一個問題:這樣並購交易要接受哪些法律審查?監管機關是否有充分的法律依據否決這個交易?
首先,根據中國現行的法律框架,外資企業並購案例一般共涉及三個層面的審查,即專門針對外資的市場准入審批;針對維護競爭秩序而不分境內外身份的反壟斷審查;以及國家經濟安全審查。此外,如果涉及國有企業,還有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方面的監管程序必須遵守。如果涉及其他前置性審批,也要遵守,方能一步一步辦理手續。
由於香港上市的匯源果汁是通過開曼群島設立的殼公司來實現上市的,這裡面可能有復雜的法律設計,可能運營內地資產的公司的股東因本次交易要發生變更,也可能通過全資收購殼公司方式達到間接控制,無需變更,但收購之後肯定導致實際控制人變化。根據中國外商投資法規,如果運營匯源果汁境內資產的企業是外商投資企業,其股權變更必須經商務部門審批,而不管反壟斷法有沒有生效。既然是審批,那麼批准和不批准皆為題中應有之義。
其次,根據反壟斷法的規定,為了保護市場競爭,無論內外資企業,符合規定條件的並購都需要依法申報審查。根據目前的資料,這次交易符合條件,應當申報。根據反壟斷法第25條規定,商務部收到申報材料後,有一個30天的初步審查期,如果認為情況清楚對競爭沒有影響,可以不予進一步審查,反之,則應進入下一階段,即進一步審查。
根據第27條的規定,審查應考慮六大因素:其一是並購雙方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及對市場的控制力。這里有一個關鍵詞,那就是「相關市場」目前沒有具體的官方解釋,審查者對此或寬或狹的解釋有可能直接決定判斷結果。據媒體援引市場調研公司的數據,匯源果汁在中國純果汁市場佔有46%的市場份額,中濃度果汁也佔到39.8%的市場份額,是毫無爭議的行業龍頭,可口可樂旗下的果汁子品牌也佔有25.3%,位居第二。兩者若合並,將占市場份額70%以上,將對統一等其他企業形成很大的競爭壓力。而「相關市場的市場集中度」是考慮的第二大因素,第三、四、五分別是「經營者集中對市場進入、技術進步的影響」;「對消費者和其他有關經營者的影響」;及「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第六是兜底條款暫不討論)。果汁飲料與純凈水、碳酸飲料等其他飲料還不同,因為果汁涉及到上游的果農的利益,由於果樹的生長有周期、農時、豐歉等諸多因素,目前都是賣方市場,渠道和加工企業對上游供應商(特別是分散的農業小生產者)有決定性影響力,有可能出現上海早幾年即已出現的大賣場被外資主導之後對炒貨行業等上游供貨商企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情形。考慮到我國大豆加工企業全面被外資攻陷之後導致我國大豆進口擴大,本土大豆種植陷入絕境,淪落到今天國家需要出台政策挽救頹勢,建議農業部門對此交易對上游果農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研究,並提出公開的報告。
除了上述分析的硬條款以外,反壟斷法還留有行政機關根據具體情況自由裁量的空間。
第二問題:是否應當否決?
「競爭法的目的是保護競爭,而不是競爭者」這是競爭法領域的基本共識。但這一常識經常被曲解或者誤讀。單純從數字層面來說,第一加第二,第二的股東又是大飲料行業的龍頭,這交易無論如何讓人產生「可能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聯想,如果遭到否決也不會出乎意料之外。但是,反壟斷問題從來都不僅僅是法律問題,也需要我們從經濟、社會等層面有所考慮。
雖然說所有權人對自己擁有處分權,別人無權干涉,但是匯源的今天也不僅僅創始人和股東的功勞。稅收、土地、政策優惠,各原料產地的大力扶持,等,包括匯源果汁這個馳名商標的成長,民族品牌本身都是重要因素。這一點從收購消息公布後網上高達8成以上的反對聲音可以略見一斑。從這個角度講,筆者覺得企業家應當對社會和公眾常懷感恩之心。
目前中國股市正處於低谷,資產價值的窪地正適合並購。PE有變現脫身的需要,外資有控股的要求,可以肯定的是可口可樂不會做虧本的買賣,即便保留品牌也不過是子品牌,逃脫不了淡化或者消亡的厄運。雖然匯源果汁眼下有困難,但是在具體操作措施上,還應當考慮十年之後再回首今天這個並購是否正確。
橫向競爭角度,可能產生一家獨大,從外資對內資品牌尤其是天府可樂等飲料品牌多次「斬首」並成功雪藏、消滅之後,國內輿論對匯源果汁的命運的擔憂,也應該會進入審查者的視野,鑒於有較多文章提到這些方面,本文不再贅述。
第三個問題:監管機關如果不批,有沒有顧忌?
有,中國企業剛剛開始國際化和海外並購,就已經遭遇收購優尼科失敗,收購IBM筆記本業務遭遇剝離核心實驗室等挫折,但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仍是方向。今後,將會有更多的中國企業逐步有走國際化道路的沖動和能力。比較中國企業海外並購和跨國公司的在華並購,可以發現,我們差不多總是買別人已經資不抵債的企業,人家還擔心國家安全不肯賣;人家則總是買我們的龍頭企業,罕有遇阻,並購之後民族品牌獲得發展的,絕無僅有。
在輿論上,應當堅決反對狹隘的民族主義,在實踐中,應當嚴格依法維護競爭秩序,反對以國際慣例或者國際接軌為名,出賣國家經濟利益。因此,在處理上必須具有高超的法律技巧以防遺留口實。
商務部如果否決這一案例的意義不在於匯源果汁自身的發展,而是宣告反壟斷法真正進入跨國公司的視野。這對於整天對每個行業的龍頭企業都虎視眈眈意欲收購的跨國公司是個提醒,那就是中國的競爭法不是花架子。
媒體的報道語焉不詳,似乎隱隱約約可以猜測創始人是想控制上游果園供應和品牌,自以為可以全身而退,但無從查證。如果這一交易最終商務部要批准,筆者以為應當保證其上游果園和品牌不受外資控制,如果朱新禮自己沒有足夠的談判能力獲得這個合理的商務條件,那麼商務部應當依照反壟斷法第29條規定附加這樣的條件,否則這次並購將對中國的果汁飲料行業產生長遠的不利影響。
⑧ 可口可樂公司發展史
1885年美國喬治來州的約翰.彭伯頓醫生〈Dr.JohnS.Pemberton〉,在地窖中把碳酸水加蘇打水攪在一塊,成為一深色的糖漿。他的合夥人羅賓遜(FlankM,Robinson)〈從糖漿的兩種成分,激發出命名的靈感,於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軟性飲料可口可樂就此誕生了。
1886年5月8日可口可樂在亞特蘭大的葯房首賣
1887年約翰.彭伯頓在美國專利局注冊了「可口可樂糖漿及濃縮液」商標,取得其知識產權。
1888年8月30日可口可樂的股權移轉到大富豪阿薩·錢德勒的身上
1893年可口可樂期賓塞體商標在美國專利局正式注冊
1899年艾薩凱德勒把裝
瓶權利賣出,保留神秘配方及可口可樂名稱的所有權。
1912年可口可樂首次進軍亞洲市場,裝瓶業務正式開始運營。
1915年亞歷山大.薩米爾森設計了可口可樂弧形瓶的原型,由魯特玻璃公司持有專利,經由裝瓶商協會認可成為標准包裝瓶。
1923年推出六瓶紙盒裝,次年,該紙盒裝注冊專利。羅伯特.伍德魯夫當選可口可樂公司總裁。
1927可口可樂首次進入中國,在天津及上海設立裝瓶廠。
1928可口可樂開始跟奧運合作。
1931代表可口可樂的第一個聖誕老人出現,由插畫家HaddonSundb
1934可口可樂的自動販賣機出現在芝加哥。
1941可口可樂第一次在廣告上使用「Coke」。
1942可口可樂出現了第一個紙杯。
1945年「coke」成為可口可樂公司的注冊商標。
1948年中國上海成為美國境外首個年銷量突破100萬箱的市場。
1950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播出了可口可樂的第一隻電視廣告
1955作為可口可樂公司銷售的首款新產品,「芬達」橙味汽水在義大利那不勒斯市上市。芬達系列飲料於1960年進入美國市場。
1960年4月21日可口可樂曲線瓶申請到專利權。推出12盎司的鋼罐包裝。可口可樂
公司收購美汁源公司,在旗下產品組合中增加了美汁產品線。
1961年2月1日雪碧正式上市。
1978年在隱退近30年後,可口可樂與中國政府簽署協議重返中國市場。推出2升容量的塑料包裝瓶。
1982年2月4日健怡可口可樂Diet Coca-Cola問世。
⑨ 請問可口可樂公司的年股股東大會的會議記錄在哪裡找啊公司網上怎麼找不到
目前,有400可口可樂品牌在全球,超過2400的包裝,推出每一款產品的設計,以方便消費者在不同時期的不同需求。
可口可樂公司將繼續保持與消費者一對一的關系(一對一),這意味著可口可樂產品將繼續放在首位,以消費者個人的意願,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消費者的認可到日常生活。這個概念現在已經在品牌營銷的各個環節得到落實,而這正是消費者價值觀影響可口可樂的營銷工具和全過程。
在世界上,確定本英語詞彙知,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台通用字,僅次於可口可樂是世界上第二個常見的詞好了,你會從土耳其,巴西,韓國克羅埃西亞國家聽到這么你最熟悉的發音,這足以證明,可口可樂的產品在流行。當然,可口可樂是不是僅僅局限於碳酸飲料,可口可樂公司的產品線包括了各種不含酒精的飲料,消費者可以支付,口渴,放鬆和愉快。
可口可樂穆泰康,可口可樂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也提到了最重要的5P理念:以人,合夥人,porfulia產品,對股東的植物。從2005年開始的想法,可口可樂已經成為由內而外的,精神的,而不是隨機字的口號。正是這種理念,使得可口可樂獲得成功,成功不只是一種飲料喝,但都做不好的各個方面,包括服務質量,品牌價值和對社會的影響。
在媒體見面會上,(鳥巢),國家體育場鳥巢模型的總經理會在識別用製造新開的鳥巢建築鋼材的余數「可口可樂博物館,」 80年可口可樂奧運的支持,支持綠色奧運貢獻。此外,可口可樂奧運金牌也將在這剩餘的材料,不僅環保,而且也為廣大市民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 你可以得到一個「鳥巢」的家。
穆泰康提出的理念是本地和全球業務模式相結合,既要吸收世界的智慧,而且還利用市場的當地知識來發展業務。對於可口可樂,以幫助當地社區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是基本的商業保障之一。
現在,可口可樂不僅飲料,而是一種文化,一種接觸的跡象,是一個共同的經驗。
在回答美國媒體對「可口可樂是在北美的業務沒有增長」的問題,答案穆泰康,可口可樂80%,在國際市場上的業務,很多都是兩位數的增長,尤其是在新興市場。在這里,在北美市場,一直大力投資,一方面是要調回來,以便有增長在今年年初的人員之外;另外還推出新產品零度可樂,接收。後從新華社
記者提出了如何發展中國市場的問題,穆泰康談到了巨大的非酒精飲料市場,並迅速成長,每年有大約6.5十億。該國的城市化比例越高,就越飲料包裝。發達市場70%的人飲用包裝飲料,人們在發展中國家30%喝的飲料包裝。中國,新興市場的發展非常有活力,非常良好的發展勢頭,消費模式正在發生變化。中國現在有三個裝瓶集團,最大的工程總部設在上海。
⑩ 可口可樂公司發展史。
可口可樂公司簡介
Coca-Cola Company
世界最大的軟飲料公司。公司總部設在美國亞特蘭大。1989年資產額82.825億美元,僱傭職工2萬多人。可口可樂公司1919年9月5日在美國特拉華州成立。1960年進入美國最大的100家工業公司的行列;1983年居第48位。1960~1983年,該公司的銷售額、資產額和凈收入的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2.2%、11.5%和12.3%。
可口可樂公司製造和分配濃縮軟飲料和果汁,它的產品可口可樂是從可口和可樂兩種植物的葉子和果實中取出液汁製成的一種飲料。作為該公司主要部門的軟飲料每年的銷售額約占公司總銷售額的80%。軟飲料產品占公司總利潤的88%。可口可樂美國公司(CoCa-Cola USA)是可口可樂公司最大的銷售商;該公司食品部製造和銷售冷凍、濃縮柑橘和各種果汁、檸檬晶、咖啡和茶。酒類部門生產和銷售各種牌號的酒,主要銷於國內市場,是美國第四家最大的酒類生產和銷售者;該公司還生產塑料薄膜以及其他消費產品如防臭劑、濕手巾紙等。
可口可樂公司是舉世聞名的汽水大王,它在全球各地有500餘種產品銷售,其中可口可樂、健怡可口可樂、雪碧、芬達四大品牌 在全球最暢銷汽水前5位中獨佔4位。Coca-Cola廣告遍天下。該公司重視國際市場,在外國就地製造,就地銷售,獲取厚利。1981年,該公司在國外的銷售額占公司總銷售額的62%,銷售活動分布在145個國家和地區。在飲料、食品和其他方面,該公司在國外擁有8家子公司。在國外的裝瓶廠子公司有15家 ,在美國特拉華州的2家子公司——可口可樂國際公司和可口可樂出口公司,參加可口可樂公司的出口活動。
可口可樂早在1927年就在中國天津
、上海建立瓶裝廠,1979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重返中國市場,自1981 年起先後在北京、大連、南京、西安、武漢、杭州、廣州等地建立合資瓶裝企業,並於1988年在上海建立可口可樂濃縮液廠,除使中國大陸裝瓶廠擺脫使用進口濃縮液外,還出口東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