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屬於機構數據,一般用戶是看不到的。
也不可能看得到,因為如果能看得到市場就亂了。
參考性的可以看看籌碼分布相關的指標;
❷ 平均持倉成本是什麼,主力抬高平均持倉成本的目的是什麼,對主力有什麼好處
持倉成本是指:在一個時期內連續分批(買入、賣出)交易某金融產品或衍生品(例如股票或期貨)後的交易總成本減去浮動盈虧的數額除以現持有數量得到的數值,即(單位)持倉成本。
主力抬高平均持倉成本的目的有兩個:
1.倒手籌碼獲利:比如4元成本,通過倒手達到5元成本,但他通過倒手已經盈利了1元;
2.通過提高散戶持有成本,避免散戶獲利出逃打亂坐莊計劃,為以後出貨派發做准備。
主力,是指主要的力量,一般也指股票中的莊家。形容市場上或一隻股票里有一個或多個操縱價格的人或機構,以引導市場或股價向某個方向運行。一般股票主力和股市莊家有很大的相似性。
❸ 什麼是機構股東成本價
計算十大流通股東裡面機構股東從進入到現在的持倉成本價。通俗講演算法版就是,(每個季度買權賣股票所花的錢)/當前股份數量。機構股東成本價為空原因是演算法使用的基礎數據未披露或缺失。成本價大於現價代表當前持股部分盈利,成本價負的就代表超額盈利,成本價高於現價代表當前持股部分虧損。
❹ 籌碼圖上如何確定十大流通股的籌碼成本
這個不能確定,籌碼圖只是顯示平均的持倉成本,包括十大流通股東,只要十大流通股東持倉不超過5%就不用出公告增持或減持,不容易看出是否出貨。
❺ 為什麼提高散戶的平均持倉成本對於主力在高位拋貨離場相當有利求高手解答,謝謝
就是散戶在高位站崗了,比如主力成本10元,拉到20.。散戶成本也在20,,主力就可以出貨,哪怕跌這出貨,一直到15出完,都是獲利的
❻ 關於「平均持倉成本」
平均持倉成本是指莊家與參與的散戶持倉價格的平均值,這個持倉成本不用你計算,軟體中看籌碼分布圖就能看出來平均成本價格是多少。
舉例說,一個莊家低位大量吃進10元的籌碼,他的成本都是10元,吃到一定程度開始拉升,這時的表現就是放量拉升,散戶或者分析人士馬上能注意到,就會跟隨著一堆薦股,股評人,技術高手來推薦這個是莊家開始拉升了,都開始追進,這時巨大的成交量繼續維持著,從而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從而造就了高換手率,隨著量價齊升比如漲到15元,從10元拉到15元,中間肯定有13進的14進的,本身莊家也需要對倒,這時平均成本就不再是10元了,而是13或者14甚至15元,隨著拉升至20元,這一路莊家可以逐漸的拋出當時10元進的成本籌碼,讓散戶接走,以便完成派發,至此在股價高位,莊家已經成功撤退,留下的都是散戶高位籌碼,一旦有風吹草動,沒有庄的股票就會散戶殺跌散戶一跌到底,跌透了,莊家又來了吸籌了,如此循環往復。就是股票的起起落落。(當然真實情況要比這個復雜的多,這只是個簡單化的例子)
這樣一看,平均成本提升就會減輕上面的拋壓就不難理解了,試想如果都是12元平均成本,漲到18元,散戶為什麼不拋呢,賺了不少了對吧。但如果平均成本17元,漲到18元,誰會願意拋呢,這就導致拋壓減輕了。這就是股票為什麼漲漲就要跌一跌,就是為了讓散戶出去,讓出低成本籌碼,然後讓你踏空了你再進來,接高價籌碼,以達到提升總平均成本的目的。否則散戶說跑就跑了,拋壓太大,不利於拉升。
❼ 平均持倉成本是什麼
其實已經有網友做了很好的回答,之所以再答,是想更形象一點。
主力是通過在股價上升過程中洗盤來達到抬高散戶平均持倉成本的目的。假如主力不這么做,我們來簡單演示一下。
假如某股票在5元時已經是歷史最高價,而在這時主力已經吸到60%的流通籌碼了,主力覺得夠了,不準備再增倉了,然後開始拉抬股價。就是說這時候有40%的籌碼在散戶手裡面,他們的成本也在5元以下,如果這個時候主力天天拉漲停板,這些散戶會出貨嗎?大多數不會!假如主力通過天天拉停板把股價拉到了10元,然後主力開始出貨了,主力一開始出貨股價自然就不怎麼漲了,這時候那些成本在5元以下,憑空得了好多漲停板後,發現股價不漲了的散戶會干什麼?很簡單,跑!!主力在跑散戶也在跑,誰接得住這么大拋盤?接不住的話,股價怎麼漲上去的就怎麼跌回來!這就是不逐步抬高散戶持倉成本的後果。
呵呵,多的就不說了。
❽ 怎麼看股東的持股成本
大股東現在指持股5%以上的股東,這里您應該指的是控股股東,可以翻上市公司招股書的歷史沿革部分查看當時入股情況;如果是上市後發生過大股東變更,那就查詢當時的相關公告。
❾ 十大流通股東持倉成本高於市場平均持倉成本的可以買么還是要買股東成本低於市場平均成本的呢
高於市場平均持倉成本的比較好,因為至少大股東虧損減持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大股東是盈利的,他要減持起來就有恃無恐了
❿ 人民網(603000) 前十大股東持倉成本在哪裡能查詢到
對股票來講,前十大股東的持倉數量可以通過年報、季報查到。而前十大股東的持倉成本是非公開信息,無法查到。一般只能根據技術圖形和相關資料分析,預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