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市公司的季報,半年報,年報在什麼時間公布
年報在1月中旬至4月30日.
季報在當季結束後一個月內,例如一季報,4月1日到4月30日.三季報,10月1日到10月31日.
半年報,7月1日至8月31日.
2. 上市公司的半年報,年報准么他們會造假么
造假?很多改變報表的手段很多都是合法的,給你小小的透露一點,比如實際回計算的利潤虧損答,但是我可以通過變更會計政策,把攤銷和折舊的期限增長。這樣會計期間的費用就變少了,利潤就變多了。這好像很不合理,但是這絕對是合法的「造假」。這里加引號就得你自己斷定它的性質了。這在上市公司中是能舉例子的,例如中海油。還有一個叫什麼中國船舶,上市公司的造假手段得高明,得正大光明,說得通的造假。絕對不能是小企業變更日期之類容易查出來的低級手段。
3. 請問:上市公司的半年報與上市公司的中報是否是一件事的兩種講法
!!!!!!!!!!!!!!!!!!!!一回事!!!!!!!!!!!!
不是兩回事
中報=半年報
4. 我們是一家上市公司,請問上市公司半年報需要審計嗎
你好,在股票市場中,上市公司半年報可以不經審計。但是,上市內公司如果在下半年進行利潤分容配、公積金轉增股本或者彌補虧損的就需要進行審計。如果中國證監會或者交易所認為上市公司應當進行審計的其他情形也需要進行審計。
通常情況下,股票半年報未經審計的公司應當註明「未經審計」字樣。半年報已經審計的,上市公司應當披露審計意見類型。如果被出具帶有強調事項段或其他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董事會和監事會應當就所涉及事項作出說明。如果被注冊會計師出具非標准審計報告,上市公司還應當披露審計報告正文,董事會、監事會應當對涉及事項作出說明。
風險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據網路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5. 甲方是上市公司,說半年報不能給錢,有錢也不給~想問問什麼半年報,和錢有啥關系
半年報就是指改公司半年的經營報告,理論上說股東就是為了賺差價和公司紅利才買找個公司股票的。上市公司一般每年都要分紅的。
6. 上市公司的季報和半年報是否要經過審計
季報不需要。
中期報告中的財務會計報告可以不經審計,但公司有下列回情形之一的,答應當審計:
(一)擬在下半年進行利潤分配、以公積金轉增股本、彌補虧損;
(二)根據中國證監會或者本所有關規定應當進行審計的其他情形。
7. 麻煩問您一下,上市公司的半年報不需要經過審計,只需要披露,這個規定是哪個法律條款
一般情況下無需審計。《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6.5條、《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6.7條、《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第6.8條。另外還需要關注交易所發布的「關於做好定期報告工作的通知」,例如上市規則對於下半年現金分紅還是規定要審計,但證監會57號令發布後,交易所在布置半年報和季報工作的通知中一般都會規定僅提出現金分紅預案的公司免於審計。
8. 上市公司半年報最晚什麼時候披露完畢!
你好,半年報是上市公司按每一個會計年度的上半年財務報表。半年報包括描述公司回經營狀況,以答及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損益表等的會計報表。一般半年報的披露時間是在每年的7月到8月期間。
上市公司半年報公告信息包括:公司基本情況;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公司股票、債券發行及變動情況,報告期末股票、債券總額、股東總數,公司前10大股東持股情況;持股5%以上股東、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情況;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情況、持股變動情況、年度報酬情況;董事會報告;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事項等等。
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二十條規定,上市公司年度報告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4個月內,中期報告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的上半年結束之日起2個月內,季度報告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第3個月、第9個月結束後的1個月內編制完成並披露。
如果,上市公司在規定披露時間結束日前,並未披露上市公司年報。上市公司在下個月的第一個交易日,中國證監會立即立案稽查,證券交易所應當按照股票上市規則予以處理,交易所會將對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實施停牌處理。同時對公司及相關人員予以公開譴責。
9. 上市公司什麼時候會被ST 是不是公布年報,半年報的時候年報 半年報 大概時候時間段公布的
1、交易所對上市公司實施特別處理包括:①退市風險警示:在其股票簡稱前冠以*ST字樣,區別其他股票;漲跌幅限制為5%;②、其他特別處理:在其股票簡稱前冠以ST字樣,區別其他股票;漲跌幅限制為5%;
2、上市公司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將被交易所實施其他特別處理(ST):
①、最近1個會計年度的審計結果顯示其股東權益為負;
②、最近1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告被注冊會計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③、撤銷退市風險警示並恢復上市後,審計結果顯示其最近1個會計年度主營業務未正常運營或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為負;
④、公司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嚴重影響且預計3個月內無法恢復正常;
⑤、主要銀行賬號被凍結;
⑥、董事會無法正常召開並形成決議;
⑦、向其控股股東或關聯方提供資金或公司對外擔保違反規定且情形嚴重的;
⑧、證監會或交易所認定的其他情形。
3、上市公司必須在次年4月30日前發布年報,虧不虧損就知道了;
4、現在你知道了吧,如果年報顯示有上述情形,經交易所認定後,決定是否對其實施ST,在實施前1日,公司要發布公告並停牌1天,復牌後正式實施。所以被ST應該是上半年比較密集。
5、第三年盈利了,在滿足一定條件後,可申請撤銷特別處理,也要履行審核程序,發布公告。
大概就這樣子,全手敲的,權當復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