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看上市公司公告
你好,上市公司的公告分不定期公告和定期公告,莊家與上市公司聯手之後,上市公司事前有什麼樣的消息,他都瞭然於胸,甚至他們私下蓄意製造所謂的利空、利好消息,藉此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散戶一定要注意,尤其是不定期公告最易被莊家利用。
一、不定期公告的作用
不定期公告在莊家操盤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階段:
1、建倉階段
在此階段中,莊家的目的是為了在低位吸到大量的廉價籌碼,特別是大大低於股價正常的波動區間的籌碼,因此上市公司通常會利用散戶的恐懼心理,不斷拋出極具殺傷力的「利空」公告,來誘騙散戶中的籌碼,如隱瞞利潤。虛報虧損或者是虧大經營環境的惡化事實與程度等。具體了利用公告進行誘騙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1)出現嚴重虧損
並非所有的公告虧損的個股都能變成黑馬,但不少黑馬確是是從那些虧損股中誕生的,大家可關注那些公告虧損之後,股價連續條款下行,隨之在低位連續放量的個股,此類個股多是莊家利用「虧損炸彈」來騙等。
(2)由於自然災害等原因的影響,中期(或年報)業績將受嚴重影響
對上市公司的此類公告,往往需要慎重理解,當股價開始飛漲,公司連忙出來公告「沒有應當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請大家注意風險,其真實含義往往是」有重大未披露的消息,此時買入並無風險。
從歷史的經驗看,很多上市公司公告「重大利空消息」時,往往蘊含著重大的買入機會。
(3)債務纏身
上市公司公告債務纏身的消息,給人的感覺是這家公司馬上要倒閉破產,事實上這不過是莊家的「苦肉計」
(4)將被ST或暫停上市
要想在低位騙走籌碼變肥易事,ST制度便想幫了莊家一個大忙,莊家利用人民對ST的恐懼溫江股價大幅打低,再在低位將籌碼收入囊中。利空的公告也可能出現在莊家洗盤階段。
2、拉升階段
莊家在拉升階段為了提高市場追高的熱情,降低拋售壓力,往往需要藉助外在的市場力量來實現其推高的意圖。這時候的公告都是具有想像空間的利好,這些公告不一定是實質性的利好,但一定有足夠的想像空間,具有朦朧性,彈性較大。
作為散戶對於傳言的巨大市場號召力就絕對不可小視,必然提高警惕,判斷真假。否則,此時追漲就積極有可能成為莊家的「轎夫」。此階段的追入,風險相對較小,如果介入成本不算太高,多少還有點「抬轎費」。
3、出貨階段
莊家在出貨階段,發布的公告一般都是重大題材,能夠使市場相當多的人足以相信其仍然存巨大的上揚空間和成才潛力,這個時候一般還配合有其他途徑消息的大肆宣傳,讓散戶聽了熱血澎湃,唯恐搶不到籌碼。這個時候如果介入風險較大,弄不好長時間都無法解套。
二、如何應對不定期公告的利空效益
1、分清庄股所處的階段
分清庄股的所在的階段,是莊家的建倉期、拉伸期還是出貨期,如無法分辨時,可以依據股價所處的價位,是在相對高位還是相對低位。如果處在相對低位,則不能盲目割肉,否則容易割在地板上,相反,說不定就是一匹大黑馬。
2、關注量能的變化
成交里的變化是關鍵,復牌當日應有成交里的放大,但成交量不應形成巨量。一般來說,公告利空復牌後,散戶的恐慌不會形成巨量,如果成交量溫和放大,說明莊家控有較多的籌碼,放量只是市場殺出的恐慌盤而已。而一旦成交量過分放大,則說明莊家在此打壓,低位之後還有低位。
3、關注後期的股價走勢
復牌之後,密切注意盤面是否有莊家介入痕跡,接下來一段時期的走勢,股價是否快速恢復。如果在重大利空消息的影響之後,股價不跌反漲,說明有莊家介入,而非市場自然力量所致。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Ⅱ 上市公司哪些事項必須公告
您好,
第五條 信息披露文件主要包括招股說明書、募集說明書、上市版公告書、定期報告和臨權時報告等。
第六條 上市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依法披露信息,應當將公告文稿和相關備查文件報送證券交易所登記,並在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指定的媒體發布。
信息披露義務人在公司網站及其他媒體發布信息的時間不得先於指定媒體,不得以新聞發布或者答記者問等任何形式代替應當履行的報告、公告義務,不得以定期報告形式代替應當履行的臨時報告義務。
第七條 信息披露義務人應當將信息披露公告文稿和相關備查文件報送上市公司注冊地證監局,並置備於公司住所供社會公眾查閱。
第八條 信息披露文件應當採用中文文本。同時採用外文文本的,信息披露義務人應當保證兩種文本的內容一致。兩種文本發生歧義時,以中文文本為准。
第九條 中國證監會依法對信息披露文件及公告的情況、信息披露事務管理活動進行監督,對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和信息披露義務人的行為進行監督。
Ⅲ 上市公司臨時公告包含哪些內容
可以查閱一下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上市規則
Ⅳ 上市公司公告都包括什麼內容
大事要事,有關公司發展大計、年報季報,影響股價等方面的新聞,你可以在同花順上查找
Ⅳ 上市公司公告的內容
上市公司公告的內容包括:
招股說明;
年度報告;
半年度報告;
季度報告;
公司版股份變更報權告;
發行證券申請;
發行證券募集說明書;
權益變動報告;
上市公司收購報告;
要約收購報告;
被收購公司董事會報告;
豁免要約收購;
發行債券申請和募集說明書;
公司債券上市公告 重大資產重組;
非公開發行預案和發行情況報告;
臨時停牌。
Ⅵ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主要內容包括哪些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內容很龐雜,包括定期報告和臨時報告兩種。
1.定期報告
包括年度報告、中期報告和季度報告。
上市公司和公司債券上市交易的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的上半年結束之日起2個月內,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證券交易所報送中期報告,並予公告;
上市公司和公司債券上市交易的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4個月內,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證券交易所報送年度報告,並予公告;
2.臨時報告
發生可能對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重大事件,投資者尚未得知時,上市公司應當立即將有關該重大事件的情況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證券交易所報送臨時報告,並予公告,說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狀態和可能產生的法律後果。
下列情況為應當報送臨時報告的重大事件:
(1)公司的經營方針和經營范圍的重大變化;
(2)公司的重大投資行為和重大的購置財產的決定;
(3)公司訂立重要合同,可能對公司的資產、負債、權益和經營成果產生重要影響;
(4)公司發生重大債務和未能清償到期重大債務的違約情況,或者發生大額賠償責任;
(5)公司發生重大虧損或者重大損失;
(6)公司生產經營的外部條件發生的重大變化;
(7)公司的董事、1/3以上監事或者經理發生變動;董事長或者經理無法履行職責;
(8)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其持有股份或者控制公司的情況發生較大變化;
(9)公司減資、合並、分立、解散及申請破產的決定;或者依法進入破產程序、被責令關閉;
(10)涉及公司的重大訴訟、仲裁,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被依法撤銷或者宣告無效;
(11)公司涉嫌違法違規被有權機關調查,或者受到刑事處罰、重大行政處罰;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涉嫌違法違紀被有權機關調查或者採取強制措施;
(12)新公布的法律、法規、規章、行業政策可能對公司產生重大影響;
(13)董事會就發行新股或者其他再融資方案、股權激勵方案形成相關決議;
(14)法院裁決禁止控股股東轉讓其所持股份;任一股東所持公司5%以上股份被質押、凍結、司法拍賣、託管、設定信託或者被依法限製表決權;
(15)主要資產被查封、扣押、凍結或者被抵押、質押;
(16)主要或者全部業務陷入停頓;
(17)對外提供重大擔保;
(18)獲得大額政府補貼等可能對公司資產、負債、權益或者經營成果產生重大影響的額外收益;
(19)變更會計政策、會計估計;
(20)因前期已披露的信息存在差錯、未按規定披露或者虛假記載,被有關機關責令改正或者經董事會決定進行更正;
(21)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情形。
Ⅶ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范圍包括哪些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內容很龐雜,包括定期報告和臨時報告兩種。
1.定期報告回
包括年度報告、中期報告和答季度報告。
上市公司和公司債券上市交易的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的上半年結束之日起2個月內,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證券交易所報送中期報告,並予公告;
上市公司和公司債券上市交易的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4個月內,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證券交易所報送年度報告,並予公告;
2.臨時報告
發生可能對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重大事件,投資者尚未得知時,上市公司應當立即將有關該重大事件的情況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證券交易所報送臨時報告,並予公告,說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狀態和可能產生的法律後果。
下列情況為應當報送臨時報告的重大事件:
(1)公司的經營方針和經營范圍的重大變化;
(2)公司的重大投資行為和重大的購置財產的決定;
(3)公司訂立重要合同,可能對公司的資產、負債、權益和經營成果產生重要影響;
(4)公司發生重大債務和未能清償到期重大債務的違約情況,或者發生大額賠償責任;
(5)公司發生重大虧損或者重大損失;
(6)公司生產經營的外部條件發生的重大變化
Ⅷ 上市公司如何發公告
上市公司發公告方法:
滬深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相關公告都是以PDF文件形式發布內的,至於容發布的格式你可以到滬深交易所的上市公司相關公告作參考。
上海證券交易所網址:www.sse.com.cn
深圳證券交易所網址:www.szse.cn
上市公司發公告流程:
1.上市公司都有一個部門,叫作證券部。
2.上市公司都有董事會秘書和若干證券事務代表。
3.上市公司的披露信息一般是由董事會秘書安排證券事務代表與交易所聯系,然後由證券交易所安排具體的披露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