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國有股東認定

國有股東認定

發布時間:2021-07-08 04:38:50

❶ 是否會被認定為國有股東

國有控股、參股公司的性質影響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認定。「以國家工作人員論」的准國家工作人員包括三類:一是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二是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三是「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
國有控股、參股公司能否認定為國有公司?理論界主要有兩種觀點:一是認為當國有股份超過國有控股、參股公司全部股份的50%時就應當認定為國有公司;二是認為只有公司的全部股份都屬於國家所有時才能認定為國有公司,即只有國有獨資公司才能算國有公司。筆者基本贊同第二種觀點:第一,國有控股、參股公司具有特殊性。公司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財產並不必然是國有財產,國有控股、參股公司也並不等同於國有公司。第二,國有控股、參股公司在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中是政府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與一般經營性企業之間的中介。股權多元化能激發公司活力,公司中國有股份的多與少只能證明國有股權在公司中所佔的比例,但不能因為公司中有國有股份就認定該公司是國有公司。不過,筆者不認同「只有國有獨資公司才能算國有公司」,因為國有獨資公司投資的國有全資子公司根據資產原理也應是國有公司。

❷ 請教:關於有限合夥國有身份的認定

國有合夥應當轉持。案例如下:合夥企業認定為國有股東並轉持的案例創業板上市企業案例:300164通源石油。其《招股說明書》第四頁寫明:「根據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滬國資委產權[2010]63號文《關於西安通源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國有股轉持有關問題的批復》,上海聯新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持有的114.937萬股股份將在本次發行後劃轉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持有。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將承繼上海聯新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的禁售期義務(自2009年9月30日起三十六個月)。」經查,上海聯新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的第一大股東是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國資委下屬國有獨資公司)佔48.29%。上海國資委明確將上海聯新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企業確認為國有性質,並承擔轉持義務。

❸ 公司股東資格認定有哪些方式及效力等級

您好,股東資格的證明方式及效力等級
(一)股東資格確認的原則
1、公示與外觀原則
公司法特別強調公示主義和外觀主義的貫徹。所謂公示主義,是指公司應將與交易相關的重要事實、營業及財產狀況以法定的形式予以公開,使交易相對人周知並免受不測之損害。所謂外觀主義,是指以行為的外觀為准,確定行為所生之效果。外觀主義的目的在於保護善意第三人,維護交易秩序的穩定。
對於公司內部而言,股東資格是否存在取決於股東之間的真實意思表示及認繳出資的行為;但對於公司以外的第三人在與公司交易時,通常是通過公司的外觀特徵來了解公司的狀況,並作出相應的決策,因公司外觀特徵不真實而產生的交易成本和風險不應由相對人承擔。根據公示主義和外觀主義,公司應當進行商事登記,其目的在於產生公示效力,「即凡經登記的內容,應當推定其具有相應的法律效力,善意第三人根據根據登記事項所為的行為,應當有效。」[7]因此,在確認股東資格時,既要考慮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更要考慮公司對外的形式性和公示登記的情況。
2、公司維持原則
公司維持是指應確保公司作為健全組織體的存續和發展。可以說,這是貫穿於整個公司法的基本精神。[8]現代經濟生活中,公司作為一種典型的社團,所涉及的利益主體多,法律關系也十分復雜,其有效存續和健康運行是整個市場經濟穩定、有序發展的基礎。因此在認定股東資格時,應當盡可能保持公司內外部各種法律關系的相對穩定,瑕疵能夠不正的應當允許其不正,能夠認定有效的不輕易使之無效。這也就要求我們對股東的資格不應當輕易否定,能夠肯定的盡量予以肯定。
3、利益平衡原則。
股東資格確認涉及公司、股東和公司債權人等多方主體的利益,其中債權人與公司之間的關系屬於交易制度范疇,股東與公司之間的關系屬於公司制度范疇。公司具有獨立法律人格,以其自身財產對外承擔責任。股東以其投資承擔有限責任,而對債權人言,能作為其債權擔保的,只是公司本身的財產,而這些財產又依靠股東組成的管理機構進行運作和處理。因而對於公司財產,相對於債權人而言,股東更有優勢。在確定股東身份時,就有必要綜合平衡各方利益,要注意保護善意第三人和弱勢方利益。認定股東資格要平衡各方利益,既要維護交易制度,又要維護公司制度,使兩種制度的功能都得以充分實現。
4、自由與強制相結合原則
公司法是具有強制性,「既具有組織法又有行為法特徵。」公司法的強制性體現了國家的意志和對經濟生活的干預。其原因在於公司的設立不僅涉及公司的設立者、內部股東或當事人的利益,更涉及公司以外的第三人、相對人或債權人的利益,為了保障這些外部主體的利益和社會交易的安全,必須將公司法的一些制度和規則強制化。同時公司法作為私法,意思自治和契約自由原則是其基礎,當事人可以改變或變通某些法律規定,公司章程的規定和當事人之間的約定可以排除法律的使用,股東協議或章程優先。因而在股東身份認定中,應注意將私法自由與公法強制相結合。
5、禁止規避法律原則
我國《公司法》以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投資領域、投資主體、投資比例、股東人數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如黨政機關及其公務員不得經商辦公司,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得超過50人,中外合資企業、外商獨資企業的投資方向受限,等等。在公司設立和經營的過程,有些出資人可能基於某種利益考量通過規避法律的來謀取經濟利益。公司對現代的經濟生活意義巨大,其行為不僅對公司內部產生影響,也有可能影響到公司外部。因此,在認定股東資格時應當對這些規避法律的行為加以規范和制裁,為市場經濟的良好運行創造條件。
(二)股東資格的認定標准
股東是向公司出資或者認購股份並記載在公司章程或股東名冊上的人。由此可見,股東資格的確定需要符合兩個條件:一是向公司出資或者認購公司股份;二是股東姓名或者名稱被記載在公司章程或股東名冊。前者是認定股東身份的實質要件;後者是認定股東身份的形式要件。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在認定股東資格時應綜合考慮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等方面。不能僅以其中一個實質或形式要件來認定。
1、實質要件
就實質要件而言,股東資格的取得必然是基於對公司的出資,未出資者不能取得股東資格,公司作為資本型企業,股東出資是其成立的基礎,因此,股東向公司出資是取得股東資格的基礎條件。對股東資格的認定首先要看該股東是否實際向公司注入資金。實際注入資金的方式可能不同,在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時,是股東所認繳的出資;在繼受取得股東資格的情形,對公司資金的注入是由原股東完成的,這種先注入的資金因為繼受行為而轉換為繼受人注入的資金。

❹ 國有股權轉讓是怎麼規定的

在國有股權轉讓時,除了一般股權轉讓須遵守的依法、公開、公平、公正、平等互專利、等屬價有償等原則外,還有兩個重要原則:

一是有條件轉讓原則。

二是轉讓國有股權應以調整投資結構、促進國有資產的優化配置為主要目的的原則。

❺ 是否為國有企業或者國有控股企業的判斷

A是國有企業,但已不是國有獨資公司,而是國有控股公司(55%)。B公司不是國有企業,也不是國有控股企業。政府只是普通參股者(間接參股40%,沒有控制決策權)。既然B都不是國有企業,也不是國有控股企業。那就更不用說C了吧。只是我的理解 歡迎評論

❻ 請教有限合夥企業是否需要國有股權的界定

個人認為:1、有限合夥的合夥人可以是國有企業資格,但因為國有企業只能做有限合夥人,不能做執行合夥人,所以不存在有限合夥是國有股權控制的概念,所以不需要界定;2、根據《境內證券市場轉持部分國有股充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實施辦法》「第八條 本辦法頒布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由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確認的國有股東承擔轉持義務」並結合合夥企業特性,本人認為不屬於轉持情形。

❼ 如何認定國有控股集團中的股東為國家工作人員

國有控股、參股公司的性質影響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認定。「以國家工作人員論」的准國家工作人員包括三類:一是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二是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三是「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

國有控股、參股公司能否認定為國有公司?理論界主要有兩種觀點:一是認為當國有股份超過國有控股、參股公司全部股份的50%時就應當認定為國有公司;二是認為只有公司的全部股份都屬於國家所有時才能認定為國有公司,即只有國有獨資公司才能算國有公司。筆者基本贊同第二種觀點:第一,國有控股、參股公司具有特殊性。公司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財產並不必然是國有財產,國有控股、參股公司也並不等同於國有公司。第二,國有控股、參股公司在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中是政府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與一般經營性企業之間的中介。股權多元化能激發公司活力,公司中國有股份的多與少只能證明國有股權在公司中所佔的比例,但不能因為公司中有國有股份就認定該公司是國有公司。不過,筆者不認同「只有國有獨資公司才能算國有公司」,因為國有獨資公司投資的國有全資子公司根據資產原理也應是國有公司。

❽ 國有股與國有法人股如何准確界定

國家股和國有法人股均屬國家所有,統稱為國有股。是不是樓主概念上不是很清楚呀

❾ 國有股核查意見中如何界定合夥企業股東

合夥企業股東怎樣界定為國有股東?按出資比例?還是控制權?如果執行合夥人是國有企業,但其出資比例較低的,會有影響么?

❿ 國有(家)股及國有法人股的區別和認定

您好,
廣義上來說國有股是一個大概念,包含國有法人股。
國有法人股是指持股人是一個公司,而這個公司的控股股東是國家機構,比如國資委、國家部委等等。
狹義的國有股是指由國家機構直接持有的股份,比如國務院持有的股份就可以看做是狹義的國有股。

閱讀全文

與國有股東認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投資幾個心理階段 瀏覽:542
資金暫借屬於關聯方交易嗎 瀏覽:358
工商銀行買外匯嗎 瀏覽:712
萬達股票跌停 瀏覽:627
黑馬股票網 瀏覽:758
馬鋼股票的發行價是多少 瀏覽:242
低工資理財 瀏覽:586
理財需趁早 瀏覽:893
理財師登陸 瀏覽:524
上班族小額理財 瀏覽:753
金蛋理財提現 瀏覽:397
正確投資理財項目 瀏覽:876
貸款融資性保函 瀏覽:58
融資融券轉入 瀏覽:336
什麼是銷售融資 瀏覽:418
直接融資怎麼計算 瀏覽:497
融資融券股票市值 瀏覽:540
波動幅度大的指數基金 瀏覽:493
快錢包萬達理財客服 瀏覽:253
ipo融資規模 瀏覽: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