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米發布第二季度財報,營收是多少
8 月 26 日晚間,小米集團披露其 2020 年第二季度業績。Q2 總營收人民幣 535 億元,調整後的凈利潤為 34 億元。小米各項業務逆勢增長,超越市場的預期。
年初的小米發力高端手機市場,二季度也到了檢驗成果的時候了。根據小米的描述,它已站穩高端手機市場。全球手機銷量 2830 萬台,位居第四。小米手機的平均售價(ASP)也同比增長 11.8%,達到了 1116.3 元。
MIUI 的月活從 2019 年 6 月的 2.79 億增長到今年 6 月的 3.43 億,增長異常顯著。而小愛同學的月活同比也增長了 57.1%,達到 7840 萬。小米通過它的軟體系統服務已經拿下了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門票——流量,所以,小米二季度的互聯網服務也就增長到了 59 億元。
在發布財報的第二天,小米的股價一路漲至 20 港元,最高峰甚至飆到 21.7 元。總市值也超過了 5128 億港元,看來資本市場還是很看好小米啊!
(1)昆葯集團2019年二季度業績預測擴展閱讀:
站穩中高端市場,「技術為本」帶來長遠增長動力
從財報分析小米在2020年Q2逆勢增長動能,小米境外市場的表現十分搶眼。在第二季度,小米在境外市場收入達人民幣240億,同比增長10%。
據Canalys統計,2020年Q2,小米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2830萬台,繼續保持排名全球第四。小米中高端手機銷量佔比提升,全球智能手機平均售價(ASP)同比增長11.8%,小米10至尊紀念版獲DXOMARK相機評分全球第一。
在境外市場,小米定價在300歐元及以上的的高端手機出貨量在二季度同比增長99.2%。
② 一季度收入下滑8% 大眾集團撤回2020年全年業績展望
(文/張鈺翊)隨著海外疫情加重,大多數跨國車企對2020年的業績目標越來越保守。當地時間4月16日,大眾汽車集團發布公告稱,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帶來的不確定性,該公司將撤回2020年的業績展望。
基於目前的疫情發展,大眾汽車執行董事會認為集團2020年全年的前景預期無法實現。不過,由於疫情對市場需求、供應鏈以及生產造成的影響尚無法准確預測,目前還無法確定何時可以對全年做出新的具體業績展望。
根據此前的目標展望,大眾預計2020年交付量將與2019年持平,銷售收入將增長4%,營業銷售回報率將處於6.5%至7.5%,凈現金流會繼續保持正向增長。現在來看,海外疫情延續時間越久,大眾就越難達到預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③ 同比增長7.1% 大眾集團公布2019年財務業績報告
大眾集團發布了2019年財報業績報告:全年銷售收入達2526億歐元,同比增長7.1%;集團全年共售出1097萬輛汽車,同比增長1.3%。展望2020財年,集團預計汽車交付量持平、銷售收入增長4%。
在中國市場,大眾集團2019年的銷量達到423.36萬輛,同比增長0.6%。中國市場佔到了大眾集團全球總銷量的38%,比肩整個歐洲。盡管中國市場近兩年處於車市低迷期,但大眾集團從中國合資企業獲得的營業利潤仍基本達到上一財年水平,為44億歐元(上一財年為46億歐元)。
歐洲市場銷量達455.28萬輛,同比增長3.9%;營業銷售回報率將在6.5%至7.5%之間。目前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干擾整個汽車行業的產銷節奏,不難判斷大眾集團2020年具體財務展望還是會與預期銷量存在差距。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④ 銷售額回升 大陸集團發布三季度業績
[汽車之家行業]?日前,大陸集團正式發布了其在2020年第三季度的整體業績狀況。在經歷了第二季度較大幅度的下跌,大陸集團在2020年三季度合並銷售額逐步回暖,同比2019年下降2.7%。
大陸集團是一間德國運輸行業製造商,該公司主要產品涵蓋輪胎、制動系統、車身穩定控制系統、發動機噴射系統、轉速表以及其它汽車和運輸零件等領域,公司總部設在德國漢諾威。在收購了SiemensVDO之後,大陸集團已成為全球五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目前大陸集團共五個商業部門:底盤與安全系統、動力傳統、車身電子、輪胎和康迪泰克(ContiTech),其中大陸集團旗下的馬牌輪胎則是大家較為熟悉的品牌。(文/汽車之家馬艾駿)
⑤ 首家突破5000億元國有企業 北汽集團公布2019年業績
近日,我們從官方獲取到了北汽集團2019年經營業績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北汽集團整車產銷達到了專226萬輛,位於行業第四屬位,營收總額達到了5012.3億元,成為了北京市首家年營收突破5000億元的國有企業。
2019年10月,北汽集團正式發布了全新品牌「BEIJING」,這個品牌是由北汽新能源和北汽紳寶整合後的產物,該品牌共分為兩大系列,分別為新能源系列(EU7、EU5等)與燃油車系列(U7、U5等),未來將會推出11款燃油車以及新能源車型。此外,北汽旗下高端品牌ARCFOX也在2019年取得了實質性發展,ARCFOX首輛試生產車載麥格納鎮江工廠正式下線,或於2020年第二季度上市。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半數車企2019年業績預悲 長安預虧超24億上汽預減百億
眼下,A股上市公司2019年業績預告披露逐漸步入尾聲。截至2月5日,我們統計的14家A股上市車企中,已有10家發布業績預告。
其中,業績預悲的整車企業達7家(4家預虧、3家預減),業績預喜的僅3家。
具體來看,除江鈴汽車(000550.SZ)、江淮汽車(600418.SH)和*ST海馬(000572.SZ)凈利預喜外,去年被傳出破產謠言的眾泰汽車(000980.SZ)和力帆股份(601777.SH)飛出「黑天鵝」,分別預虧超60億元和49億元。
此外,長安汽車(000625.SZ)預計巨額虧損超24億元,一汽夏利預虧超12億元。而昔日「賺錢大戶」上汽集團(600104.SH)2019年凈利亦預減百億。
1、2月車市降幅或在兩成以上
事實上,銷量下滑、凈利「降」字當頭……上市車企當前遭遇,只是整體車市的縮影。
2019年,中國車市在28年高速增長後連續第二年現負增長,同比下滑幅度甚至超過2018年。
不過,去年的觸底讓業內對今年抱以反彈回暖的期望。中汽協預計,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全年銷量2531萬輛,同比下滑2%;全國乘聯會則預計,2020年中國乘用車市場將增長1%。
而工信部部長苗圩在上月20日亦曾稱,今年汽車產銷形勢應該好於去年。估計今明兩年將是汽車企穩築底的關鍵時期,今年的產銷規模總體上大概能夠維持在2500萬輛左右。
與此同時,多家券商機構紛紛看好今年的車市表現。
萬和證券上月指出,汽車行業政策穩定預期加強,預計2020年產銷穩中向好。「政策企穩有助於修復產業鏈盈利能力;特斯拉、Aions等存量爆款有望進一步刺激消費者購買慾望;傳統車廠(大眾、ABB等)大量純電車型在2020年推出,有望帶動忠誠客戶的購買慾望。」
然而,期待的回暖還未至,車市在2020年開頭前兩個月,便遭遇了來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重擊」。據我們采訪各大車企獲悉,目前包括廣汽、江淮、海馬、力帆等絕大多數廠家和經銷商都延遲復工或開張。
「這次疫情的沖擊對車市屬於雪上加霜,導致剛剛回暖的車市又受到一定影響。預計今年1、2月車市下滑的幅度可能在20%以上。」崔東樹對我們表示。
不過,在崔東樹看來,危中有機,中國家庭私車消費基數低,潛力大。「雖然前兩月車市銷量會較差,但行業會克服困難,更多的挖掘車市機遇,推動首購群體購車的熱情進一步提升,推動車市2020年前低中高後強的走勢還是有機會的。」崔東樹說道。
事實上,疫情對汽車市場的影響或只是暫時,而來自新四化轉型升級壓力、存量市場困局等因素仍是車企亟需應對的。
「2019年包括國六實施等一些列政策等因素客觀上拉升了汽車銷量,是廠家和經銷商犧牲了利潤換取的。「郎學紅對我們表示,終端讓利和廠家的價格補貼是不可持續的,2020年已經很難再有大力度的促銷和以價換量,這些因素都決定了2020年汽車市場下行依然是大概率事件。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⑦ 昆葯集團這只股票怎麼樣
昆葯集團600422
主營范圍:天然植物葯的生產經營和外購葯品的批發零售.
公司版制劑業務內生發展穩權定,營銷改革提升產品銷售,外延發展方向明確.
公司収展戰略清晰, 未來將依託互聯網,打造聚焦心腦血管慢病領域的國際化企業;隨著公司現有業務和組織架構逐步理順, 內生增長潛力釋放;同時外延開購將成為公司2015年的主旋律,有望打造更多利潤增長點;另外面向大股東的定增成功過會以及企業家二代逐漸走向前台將確保公司戰略落地, 新任總裁將進一步深化公司核心管理團隊的國際化構建。
公司業績良好,15-06-30 凈利潤:21575.33萬 同比增:45.82,預計2015年1-9 月份公司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 40%—60%。這是一隻優秀的白馬股。
⑧ 小米第二季度營收519.51億元,會超過華為嗎
小米集團在今天公布了企業2019年第二季度的財報,據統計,小米在第二季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整個季度營收519.51億元,凈利潤為36.35億元。雖然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小米集團還取得了不菲的成績。但是,小米目前還沒有超越華為,且與華為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從業務范圍看。小米集團目前的主要收入還是依靠手機業務,而華為公司的收入卻是由多個部分組成,尤其是近年來,華為公司的5G技術領先世界許多企業,許多國家為了發展5G都與華為簽訂了巨額的訂單。從業務范圍看,小米與華為的差距也很大。
從專利數量看。小米自己所有的專利並不多,而華為在研發上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資金、人力,獲得了許多專利。華為現在甚至有了自己晶元和系統。
當然,小米公司成立的時間比較多,發展到今天這個成績也是很不容易的,相信小米今後也會發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