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柴繼軍有什麼社會關系
一張黑洞照片,把視覺中國吞噬了。關於視覺中國實控人柴繼軍資本版圖和發家史,也被一一揭穿。據了解,柴繼軍作為法人,他同時出現在了其它25家公司的名單中。而以6000筒膠卷為本錢,柴繼軍把視覺中國市值做到了196億。
還是另外25家公司法人
視覺中國股東柴繼軍,同時也是該公司實際控制人,目前持有視覺中國7.1%的股份,位列第四位。
記者通過查詢啟信寶發現,柴繼軍名下有一家名為華蓋創意(北京)圖像技術有限公司的公司,視覺中國對其100%持股。
Ⅱ 2015年視覺中國員工持股增持價是多少
[2015-10-31](000681)視覺中國:員工持股計劃實施進展公告
截至2015年10月31日,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專用賬戶"華泰家園6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已通過二級市場購買公司股票410,800股,成交金額9,949,576元,購買均價24.22元/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0586%.
根據《視覺(中國)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員工持股計劃》, 員工持股計劃將於股東大會通過後6個月內, 通過二級市場購買以及法律法規許可的方式取得並持有公司股票. 公司將持續關注員工持股計劃的實施進展,並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Ⅲ 從"視覺中國"談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也稱其為「知識所屬權」,指「權利人對其智力勞動所創作的成果和經營活動中的標記、信譽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一般只在有限時間內有效。各種智力創造比如發明、外觀設計、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在商業中使用的標志、名稱、圖像,都可被認為是某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知識產權
Ⅳ 視覺中國被行政處罰30萬元,這樣的處罰是否過輕
清了,一個國外公司,起個這種名字已經夠扯的了,竟然還給國旗國輝上版權,就應該嚴查嚴打 。
Ⅳ 視覺中國多次被告照片不合法,為何死不悔改
我覺得視覺中國之所以不畏懼訴訟還死不悔改,繼續這樣做,說明在這其中他們是會得到利益的。並且這個利益是要遠遠大於他們所損失的。
視覺中國所拍攝的照片
再者說,視覺中國就是以照片很有真實度出名的,這也是他們不同於其他媒體的地方,這是他們吸引關注的點,也是他們在媒體市場立足的關鍵,是他們的金字招牌。如果他們沒有了這個關鍵點,相信他們的業績會下滑很多。所以他們是不會輕易放棄這一點,畢竟能夠有一個令大眾映像深刻的點不容易,而且視覺中國從中還有錢可以賺。當然不會放棄這樣做了。
Ⅵ 求知道視覺中國是干什麼的沒怎麼聽說過
最惡心的新聞來《「視覺中國」源回來了》,看看挑釁的聲明,真有活吃蒼蠅沒有蘸料的感覺。第一句就是「我司主動暫停網站運營」,這個句子信息量大呀!意思是什麼呢?我視覺中國不是誰誰都能給停的,我們是高姿態主動暫停的,我們不停呢,天王老子也沒得辦法!然後下面全是更加強硬的「檄文」了,意思就是各位接招吧,老子該咋咋嘀,想敲詐誰敲詐誰,想勒索誰勒索誰,不但不收手,相反讓你們更無話可說!統統閉嘴!我就納了悶了,網上只要是沒有明確主人的圖片他都申請版權甚至有很多連版權也沒有申請,看到誰用了就直接上去要錢,這種赤祼祼的敲詐犯罪竟然堂而皇之招揺過市,真的是無法無天了?背後的靠山是聯合國秘書長嗎?!
Ⅶ 視覺中國背景有多強,盜用他人照片居然還敢收版權費
其實不是說視覺中國的背景有多強,而是說現在的人的版權意識都不強,一般的人遇到這樣的事情都算了,覺得沒什麼。而視覺中國就是這樣的投機取巧,就是認為沒有人會去管或者理睬這樣的侵權事件。
中國的知識產權意識已經在逐漸增強了呢,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您看好多企業,在一開始創立的時候就有注冊商標,這是最 基本的常識了,尤其是一些影視作品,版權尤為重要,比如現在火爆的戰狼2,就存在知識產權失誤,這也充分說明了,知識產權的重要性。
所以說,雖然我們現在的版權意識已經在逐漸增強了,但是還是存在侵權的現象,就比如這次的視覺中國,如果這次沒有人將他狀告到法院,估計也沒有人會覺得他是在侵犯他人的版權。
Ⅷ CFP是什麼東西為什麼很多報刊上的照片都註明CFP供稿
CFP,圖片商務平台。視覺中國集團旗下擁有三個主要分支機構:ChinaFotoPress,華蓋創意,China Visual. 全球最大的影像公司Getty Images是視覺中國集團的戰略投資股東。
Ⅸ 為什麼視覺中國一直以來都沒人舉報,直到黑洞事件
視覺中國2017年自行研發出了一個叫做「鷹眼」的系統,這套鷹眼系統能夠追蹤到公司擁有的圖片在網路上的使用情況。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夥人張穎透露,視覺中國的「鷹眼」系統有組織地大范圍搜索未授權疏忽使用他們圖片的企業,然後漫天開價索要幾十萬人民幣巨額賠償,甚至要挾企業簽年度合同。據行業人士分析,視覺中國的模式就是將大量的圖片散布到各自所謂的免費圖庫網,「伺機等待」著設計師下載並使用這些圖片。這樣「釣魚式」的版權保護已經成為了視覺中國的一顆「搖錢樹」。
新媒體時代,圖片內容行業同樣在快速變化,大量自媒體出現,但其總體的專業性不高,相較於其他媒體,自媒體更是圖片版權的「重災區」,大量自媒體經常網上搜索使用圖片,有意或無意間使用了標注有視覺中國的照片,而遭遇到訴訟。圖片內容行業市場的興起、關於圖片版權保護的法律邊界模糊、創作著對圖片版權意識的淡薄,讓視覺中國能不斷「碰瓷」獲取頗豐的收益。
既然要理解,就要從自媒體的角度出發,照顧自媒體的利益。對於一些全人類成果、包含全人類智慧或努力、全球災難等關繫到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圖片,應該存在一套合理的使用標准。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包含各國科學家們的智慧結晶,這不單單是個人的成就,不應該歸為個人所有,更不應以保護版權的名義將版權費用占為己有,在標明出處以及合理使用的范圍下,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另一方面。對於圖片企業的收費模式,應界定為「圖片交易」,標明一個合理且易於雙方接受的價格,根據自媒體的使用來自行購買。以首張黑洞照片為例,視覺中國的對自媒體的收費並不低,自媒體的使用其進行新聞傳播的價格是800,商業用途需要申請,價格在3000以上。視覺中國是國內最大的視覺素材版權交易平台,佔有40%以上的市場份額,這樣看來視覺中國是否存在挾「圖」要價、坐地起價的嫌疑?面對如此高額的圖片成本,許多自媒體人只會抱著僥幸心理使用盜版或來源不明的圖片。
理解自媒體,但也要保障圖片原創者的版權利益。企業履行的是中間商平台責任和義務,就要嚴格落實好企業的主體責任,盡到審核的職責。審核圖片的來源、圖片提供人,確保圖片的版權可靠,而不是把問題轉移到圖片提供人的身上。其次,圖片原創者將圖片投入企業,企業應將圖片發布於自己的官方網站,在投放其他子網站或推廣頁應與原創者進行交涉,避免企業利用「釣魚式」的版權保護幌子來斂財
Ⅹ 為啥視覺中國可以用中國兩個字作為公司名稱
我國工商總局《企業名稱禁限用規則》第十六條中,明文禁止在公司名中使用「中國」一詞。除非是國.務.院決定設立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