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海爾集團實控人

海爾集團實控人

發布時間:2021-07-13 06:57:41

❶ 海爾的主要股東及股東背景

青島海爾創立於1984年,期間換過很多的股東,現在主要股東有:

  1. 海爾電器國際股專份有限屬公司,占股23%,海爾實際管理者。我們也可以認為是青島海爾的一部分。企業法人是青島海爾新經濟咨詢公司,以及海爾集團

  2. 海爾集團公司,占股19.60%,海爾集團是全球領先的整套家電解決方案提供商和虛實融合通路商。企業出資人屬於青島市第二輕工業局,屬於國企。

  3. 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占股8.94%,經營香港的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乃認可的結算機構。是香港政府直接持股創立。

  4. 青島海爾創業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占股2.93,

  5. 其餘都是一些基金公司,私募公募基金占股都很少。其中全國社保基金一零四組合占股1.53%,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紅-個人分紅-005L-FH002滬占股1.68.

    由於是上市公司,股權比較復雜,只能知道排名前十的股東。

❷ 海爾集團所有的下屬子公司有多少,分別是拜求!

目前是有三個:

1、海爾智家(A股上交所)

2、海爾生物(A股科創板)

3、海爾電器(港股港交所)

創投孵化出了很多獨角獸、瞪羚企業,陸續還會有旗下公司獨立上市。

❸ 青島海爾集團中層領導名單

1、OEC管理模式

海爾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方法,創造了OEC(OverallEveryControlandClear)模式,即目標系統、日清系統和激勵機制共內同組成的管容理模式,稱之為海爾的管理模式。

2、「市場鏈」負債機制

從1999年開始,海爾又創新管理模式:實行「市場鏈」SST負債機制。

3、80/20責任原則

海爾集團靈活地將「馬特萊法則」,又稱80:20法則運用於幹部管理。即從管理學角度,把80:20作為確定比值,要側重抓關鍵的人、關鍵的環節、關鍵的項目,即20%,以帶動80%。

(3)海爾集團實控人擴展閱讀:

海爾管理模式:從OEC管理到市場鏈流程再造,到基於「人單合一」的T模式海爾集團2008年實現全球營業額1220億元,已經從國內企業發展為跨國企業。海爾的成功與其獨特的管理模式是密不可分的。

從1990年初開始實施「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模式,到1998年開始實施以市場鏈為紐帶的業務流程再造,再到2005年底開始實施基於「人單合一」的T模式,海爾管理模式就在於管理的不斷創新。

❹ 海爾集團的全資和控股的企業有哪些謝了!

海爾集團簡介
創立於1984年崛起於改革大潮之中的海爾集團,是在引進德國利勃海爾電冰箱生產技術成立的青島電冰箱總廠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名牌戰略」思想的引領下,海爾經過十八年的艱苦奮斗和卓越創新,從一個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發展壯大成為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美譽的跨國企業。

海爾集團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國內到海外的發展業績,可以濃縮在下面這組數字中:
2002年海爾實現全球營業額711億元,是84年的20000多倍;2002年,海爾躍居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之首。

18年前,工廠職工不足800人;2002年,海爾不僅職工發展到了3萬人,而且拉動就業人數30多萬人。
1984年只有一個型號的冰箱產品,目前已擁有包括白色家電、黑色家電、米色家電、家居集成在內的96大門類15100多個規格品種的產品群。在全球,很多家庭都是海爾產品的用戶。

用戶的忠誠度是與海爾產品的美譽度緊緊聯系在一起的,19年間,海爾的無形資產從無到有,2003年海爾品牌價值評估為530億元,再次蟬聯中國最有價值品牌榜首。

海爾產品依靠高質量和個性化設計贏得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2003年,海爾獲准主持制定四項國家標准,標志著海爾已經將企業間競爭由技術水平競爭、專利競爭轉向標准上的競爭。在國內市場,海爾冰箱、冷櫃、空調、洗衣機四大主導產品均擁有30%左右的市場份額。在海外市場,據全球權威消費市場調查與分析機構EUROMONITOR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海爾集團目前在全球白色電器製造商中排名第五,海爾冰箱在全球冰箱品牌市場佔有率排序中躍居第一。海爾集團堅持走出國門創名牌,目前,已建立起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全球設計網路、製造網路、營銷與服務網路。現有設計中心18個,工業園10個(其中國外2個,分別位於美國和巴基斯坦;國內8個,其中5個在青島,合肥、大連、武漢各有一個,海外工廠13個)。營銷網點58800個,服務網點11976個。海爾產品已進入歐洲15家大連鎖店的12家、美國10家大連鎖店的9家。在美國、歐洲初步實現了設計、製造、營銷三位一體的本土化布局。其中國外最大的工業園在美國南卡州,2000年3月,美國本土生產的海爾冰箱已經進入美國消費者的家庭。2002年,海爾海外十三個工廠全線運營。

隨著海爾國際化戰略的推進,海爾與國際著名大公司之間也從競爭向多邊競合關系發展。2002年1月8日和2月20日分別與日本三洋公司和台灣聲寶集團建立競合關系,實現優勢互補、互換市場、資源共享、雙贏發展。

2002年3月4日,海爾買下紐約中城格林尼治銀行大廈這座標志性建築作為海爾在北美的總部,表明海爾品牌已初步得到了美國消費者的認可,海爾要在美國紮下根去。2003年8月20日,海爾燈箱廣告在日本東京銀座四丁目這一黃金地段點亮,這是中國企業第一個在東京銀座豎起的廣告牌,也成為中國企業在海外影響力上升的標志。

2002年海爾實現海外營業額10億美元,是中國家電業出口創匯最多的企業。

海爾十八年來的高速發展,最主要的就是靠創新。海爾的創新三原則即創新的目標、本質和途徑分別是:創新的目標就是創造有價值的定單,創新的本質就是創造性的破壞,創新的途徑就是創造性的借鑒和模仿。

在海爾的創新體系中,戰略創新起著關鍵作用。

在1984年到1991年名牌戰略期間,別的企業上產量,而海爾撲下身子抓質量,7年時間只做一個冰箱產品,磨出了一套海爾管理之劍:「OEC管理法」,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管理基礎。

在1992年到1998年的多元化戰略期間,別的企業搞「獨生子」,海爾走低成本擴張之路,吃「休克魚」,建海爾園,「東方亮了再亮西方」,以無形資產盤活有形資產,成功地實現了規模的擴張。

在1998年至今的國際化戰略階段,別的企業認為海爾走出去是「不在國內吃肉偏要到國外喝湯」;而海爾堅持「先難後易」、「出口創牌」的戰略,搭建起了一個國際化企業的框架。

2002年,海爾通過在產業領域創出的品牌信譽進入金融業,在金融領域迅速啟動,發展順利:海爾控股的青島商業銀行進入良性發展,2002年成立的保險代理公司、海爾紐約人壽保險合資公司、財務公司為進入國際資本市場奠定基礎,為集團日後的發展搭建更為廣闊的舞台。

18年前,海爾名不見經傳;18年後,海爾美譽飄香:美國《家電》雜志統計顯示海爾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家電企業;英國《金融時報》評選「亞太地區聲望最佳企業」,海爾名列第七;美國科爾尼管理顧問公司也將海爾評為「全球最佳運營企業」。同時,張瑞敏也獲得了中國企業家目前在全球范圍內的最高美譽,1999年12月7日,英國《金融時報》評出「全球30位最受尊重的企業家」,張瑞敏榮居第26位。2002年12月26日出版的美國《遠東經濟評論》公布亞太最佳企業排名,海爾位居中國最佳企業第一名。2003年1月,著名的英國《金融時報》發布了2002年全球最受尊敬企業名單,海爾雄居中國最受尊敬企業第一名。2003年8月美國《財富》雜志分別選出「美國及美國以外全球25位最傑出商界領袖」,在「美國以外全球25位最傑出商界領袖」中,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排在第19位。

近年來,海爾已經有十幾個成功的案例進入哈佛大學、洛桑國際管理學院、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日本神戶大學等著名高等學府的案例庫,成為全球商學院的通用教材,這在中國企業界是唯一的。這標志著海爾已經從18年前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管理方法發展到以自己的創新管理進入國際管理界的前沿。

海爾的近期目標是進入世界白色家電前三強,並在此基礎上向該領域的頂峰沖擊。

❺ 海爾集團的股權結構

海爾集團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占股41.07%,境內外投資者占股58.93%,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在海爾集團占股43.72%。

前十名股東持股情況:

海爾電器國際股份有限公司:20.64%

海爾集團公司:17.59%

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7.29%

GIC PRIVATE LIMITED:4.42%

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99%

青島海爾創業投資咨詢有限公司:2.83%

KKR HOME INVESTMENT S.A R.L. :2.64%

全國社保基金一零四組合:1.66%

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1.14%

全國社保基金一零三組合:0.99%

(5)海爾集團實控人擴展閱讀

海爾創業於1984年,成長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浪潮中。30年來,海爾始終以創造用戶價值為目標,一路創業創新,歷經名牌戰略、多元化發展戰略、國際化戰略、全球化品牌戰略四個發展階段,2012年進入第五個發展階段——網路化戰略階段,海爾目前已發展為全球知名白色家電品牌。

海爾致力於為全球用戶提供美好生活解決方案。海爾通過建立人單合一雙贏的自主經營體模式,對內,打造節點閉環的動態網狀組織,對外,構築開放的平台,成為全球白電行業領先者和規則制定者,全流程用戶體驗驅動的虛實網融合領先者,創造互聯網時代的全球化品牌。

❻ 海爾集團公司是外資還是中國民營企業

截止2019年,公司類型是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合資、上市)。

法定代表人是梁海山,登記機關是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注冊資本是636841.67 萬人民幣,企業地址是青島市嶗山區海爾工業園內。

經營范圍:電器、電子產品、機械產品、通訊設備及相關配件、工業自動化控制設備、計算機軟硬體及輔助設備的研發與製造;家用電器及電子產品技術咨詢服務;進出口業務(按外經貿部核准范圍經營);批發零售:國內商業(國家禁止商品除外)。

(6)海爾集團實控人擴展閱讀:

2016年8月,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84位。2018年,青島海爾正式入圍《財富》世界500強。2019年9月1日,2019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100強榜單在濟南發布,海爾集團公司排名第38位。

2018年互聯網交易產生交易額2727億元,同比增長73%,包含海爾產品也包括社會化的B2B、B2C業務。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實現收入1592.54億元,增長33.68%;實現歸母凈利潤69.26億元,增長37.37%。

❼ 海爾公司的創始人是誰

海爾公司的創始人是張瑞敏。

張瑞敏,海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內瑞敏於1984年12月,出任海容爾的前身青島電冰箱總廠廠長,1988年12月,帶領海爾獲得了中國電冰箱史上第一枚質量金牌。1991年12月,成立海爾集團,任總裁。

(7)海爾集團實控人擴展閱讀:

誕生於1984年的海爾,是海爾集團家電主品牌。全球設有29個製造基地、8個綜合研發中心、19個海外貿易公司,產品涵蓋冰箱冷櫃、洗衣機、熱水器、空調、電視、廚電、智慧家電和定製產品八大品類。

海爾集團在總裁張瑞敏提出的「名牌戰略」思想指導下,通過技術開發,精細化管理、資本運營,兼並控股及國際化,使一個虧空147萬元的集體小廠迅速成長為中國家電第一名牌。

創業初期,只有一個產品,全廠職工不到800人,現在海爾擁有42大門類8600餘規格品種的名牌產品群,職工2萬多人。海爾從引進冰箱技術起步,現在依靠成熟的技術和雄厚的實力在東南亞、歐洲等地設廠,並實現成套家電技術向歐洲發達國家出口的歷史性突破。

❽ 海爾到底是國企還是私企

中外合資的,外方是德國海爾集團,國有企業轉型的合資企業。

海爾創業於1984年,成長在改革開版放的時代浪潮中。30年來,海爾始終以創造用戶價值為目標,一路創業創新,歷經名牌戰略、多元化發展戰略、國際化戰略、全球化品牌戰略四個發展階段,2012年進入第五個發展階段——網路化戰略階段,海爾目前已發展為全球知名白色家電品牌。

海爾致力於為全球用戶提供美好生活解決方案。海權爾通過建立人單合一雙贏的自主經營體模式,對內,打造節點閉環的動態網狀組織,對外,構築開放的平台,成為全球白電行業領先者和規則制定者,全流程用戶體驗驅動的虛實網融合領先者,創造互聯網時代的全球化品牌。

(8)海爾集團實控人擴展閱讀

「海爾之道」即創新之道,其內涵是:打造產生一流人才的機制和平台,由此持續不斷地為客戶創造價值,進而形成人單合一的雙贏文化。同時,海爾以「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的觀念,致力於打造基業長青的百年企業,一個企業能走多遠,取決於適合企業自己的價值觀,這是企業戰略落地,抵禦誘惑的基石。

海爾的核心價值觀是:

是非觀——以用戶為是,以自己為非

發展觀——創業精神和創新精神

利益觀——人單合一雙贏

參考資料: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網路

閱讀全文

與海爾集團實控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眾生葯業定向增發價格 瀏覽:76
股票就像小三 瀏覽:144
外匯戰法排行 瀏覽:639
南京什麼寶理財 瀏覽:997
黃金的未來走勢 瀏覽:616
cpa融資租賃 瀏覽:744
深股通流入資金周排名 瀏覽:759
通達信普及版帶交易嗎 瀏覽:911
至尊外匯 瀏覽:123
2019投資界大健康投資峰會 瀏覽:683
恆指期貨一個交易日是幾點到幾點 瀏覽:606
個人質押貸款期限一般為 瀏覽:862
歐元匯率人民幣即期 瀏覽:328
25日人民幣兌換澳元匯率 瀏覽:497
紫金銀行理財 瀏覽:55
中澤股票 瀏覽:921
躍嶺股票 瀏覽:326
2015年97號汽油價格 瀏覽:964
中證500指數天天基金凈值查詢 瀏覽:379
工行實物金條價格 瀏覽: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