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他唑巴坦葯企上市公司

他唑巴坦葯企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2021-07-14 16:55:31

A. 知名制葯企業的名言有哪些

一下是我去公司主頁找的,可以參考一下:)

MSD(默沙東):科研為本,健康予人
roche羅氏:誠實守信,積極變革,不斷學習,實現卓越
葛蘭素:您的健康,我們的承諾
安萬特:健康是最重要的
美國惠氏:領導人類建立一個更健康的世界
牛津生物醫葯:DELIVERING GENE-BASED MEDICINES
施貴寶:延長人類壽命,提高生活質量
禮來:我們通過提供創新的葯物、信息和出色的客戶服務,為客戶提供「回應與承諾」,使人們生活得更長久、更健康、更有活力(使命)
先靈葆雅:(沒找到名言)
我們的願景
日益贏得信賴

我們將致力於成為贏得醫生、病人和客戶信賴,並提供
他們持續穩定的以創新、科技為基礎的葯品和服務。
我們將通過贏得信賴而成長。

我們的使命

1. 成為顧客心目中創新、質量和服務的領先者,成為行業中最關愛顧客的公司
2. 成為行業中產品管理流程最有效的公司
3. 成為職能能力,目標和行為協同一致性,商業操守,團隊合作,生產力和成本意識最佳的公司
4. 成為行業中增長最快,最值得股東信賴的公司
5. 追求卓越,成為知名的具領導力優勢的公司

行為准則

· 分享職責,坦誠透明
· 跨越部門,精誠合作
· 善於傾聽,互相學習
· 比照對手,改善自我
· 輔導同事,發展他人
· 恪守道德,嚴於律己

價值觀

· 樹立信心
· 商業道德
· 鼓足勇氣
· 全心投入
· 追求卓越
· 嚴格執行
· 謙虛好學
· 領導能力
· 充滿熱情
· 業績區分
· 開闊視野
· 超越常規
諾華:caring and curing
勃林格殷格翰:Value through Innovation
諾和諾德:誠信為本,穩健經營,勤勉堅韌,務實高效
拜耳:science for a better life(創新科技使生活充滿活力)

B. 劉革新的公司

四川科倫實業集團是一家以大容量注射劑生產為主的現代化制葯企業。自1996年成立以來,已形成包括葯品生產、葯用包裝、葯品流通、葯物研究等十六家下屬企業的縱向一體化產業構架和高度集約化的產品結構體系。已形成了包括原料葯、片劑、膠囊劑、顆粒劑、輸液劑、粉針劑、凍乾粉針、中葯飲片等在內的近800個品種、超過1000個規格的醫葯產品體系,其中輸液制劑產品80多個品種、200多個規格,2004年集團輸液產銷量突破10億瓶大關,成為全球最大的專業輸液製造商。
富豪
劉革新持股市值達到了71.88億元,名列富豪榜首位
持股市值71.88億元
醫葯行業作為防禦板塊的代表,在熊市的時候往往會受到更多資金的關注,而科倫葯業正是其中的代表公司。
10年12月27日,科倫葯業的股價收於57.71元,與年初相比大幅增長了33.74%,從股價走勢來看,完全看不出一點熊市的痕跡,公司實際控制人劉革新的持股市值逆市狂飆,從2011年底的53.75億元,大幅增加到了71.88億元,他也成為了持股市值唯一一個突破70億元大關的四川富豪。
2012年以來,科倫葯業資本運作的動作不斷,2億增資控股葯企青山利康,利用現有優勢向腹膜透析液等腎病治療領域拓展,還有在哈薩克成立合資公司,加大在國外市場的大輸液業務份額。從三季報的情況來看,公司前三季繼續保持了營收和凈利潤的穩步增長。
{第二劉永好}
持股市值47.86億元
作為新希望的掌門人,劉永好很遺憾地將榜首的位置讓與他人。
雖然在2011年底完成了對山東六和集團的資產整合重組,但新希望卻遭遇了行業的低迷。
收購六和集團後,公司飼料、養殖、屠宰業務產能大幅增長,飼料產能、銷量位居全國第一,飼料、畜禽養殖、屠宰加工三項業務形成較好配合,但由於面臨原料成本上漲和下游養殖盈利低迷擠壓,行業銷量增速和單位盈利將呈回落趨勢,三季度,雖然新希望的營業收入有所增加,但凈利潤卻大幅下降了29.3%。
這成為了導致新希望股價持續下跌的主要原因,新希望的股價大跌了27.93%,使劉永好的持股市值從2011年底的66.41億元,下降至今年底的47.86億元。
{第三賀正剛}
持股市值42.69億元
和邦股份是7月才登陸上交所的,這也是和邦股份第二度沖擊上市。
和邦股份的成功上市,讓公司實際控制人賀正剛一夜之間就成為了億萬富翁。上市之初,賀正剛持有上市公司大股東和邦投資集團66.7%的股份,並且還直接持有和邦股份3126萬股,上市之後賀正剛的持股市值就已經超過了30億元。
12月初,和邦股份發布公告稱,和邦集團的股東楊素華已將所持有的公司股權32.3%,轉讓給公司股東賀正剛,至此賀正剛擁有和邦集團99%的股權,持股市值再度提升,在年末突破了4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和邦股份的原始股東之中,還有大名鼎鼎的餐飲企業海底撈。上市之前,海底撈持有和邦股份200萬股,這部分股權的價值也接近3000萬元了。
上榜富豪 持股市值增加55億
根據記者統計,12年12月27日,上榜的四川富豪共有50人,涉及的四川本地上市公司共有46家。
從上榜富豪的總體形勢來看,由於市場不好,雖然經過12月的拉升,年線重新收陽,但很多個股的股價在年內都出現了大幅下跌,因此上榜的富豪中,有大約三分之二的人持股市值與2011年相比都有減少。
不過從持股市值總數來看,上榜的63位富豪,持股市值總計達到了554.19億元,與2011年相比,增加了55.74億元。
在市場出現下跌的情況下,四川富豪的持股市值反而大幅增加,這得歸功於IPO的造富效應。整個2012年,四川一共有三家公司上市,分別是和邦股份、明星電纜以及紅旗連鎖,成功上市也讓這三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財富大增。截至年底,賀正剛、李廣元、曹世如的持股市值就高達79.26億元。
若是只計算連續兩年都上榜的四川富豪,那他們到2012年底的持股市值,與2011年底相比減少了13億元。
除了持股市值總數的變化,四川上市公司財富榜最大的變化就是榜首易主。
由於本榜單只統計實際控制人對所在上市公司的持股,因此股價大漲的科倫葯業實際控制人劉革新,成功反超新希望的實際控制人劉永好,榮登榜首。
雖然劉永好僅名列第二,但如果算上女兒劉暢以及妻子李巍的持股市值,以及劉永好在其他領域的投資,劉永好家族依然是當之無愧的四川首富。
IPO的造富效應最直接體現在和邦股份的實際控制人賀正剛身上。和邦股份7月上市,在12月完成了控股公司的股權劃撥之後,賀正剛的持股市值已經達到了42.7億元,成為第三位持股市值超過40億元的四川富豪。
漲幅王 國金證券陳金霞身家漲五成
股市在2012年起伏跌宕,各家公司的股價也有完全不同的表現,因此各家富豪的持股市值每天都隨著股價的波動而變化,有人手中的財富能夠在一年之內上漲近五成,也有人的持股市值一年時間跌去了三成。
國金證券漲幅笑傲群雄
很長一段時間,國金證券實際控制人陳金霞的持股市值,一直名列四川上市公司富豪榜的第三位,最終只是因為賀正剛擁有了和邦集團99%的股權,持股數量大漲,才在年末的排名中將陳金霞擠到了第四位。
盡管如此,在富豪排名中,陳金霞有一個數據卻是排在所有川股富豪之首,那就是持股市值的增幅。
國金證券的走勢可以用大起大落來形容,今年上半年,國金證券的股價隨著券商股一起走牛,半年的漲幅超過了50%,但在之後的兩個月時間里,股價一落千丈,最低時僅10.1元,幾乎快回到年初啟動時的價位了。但在8月27日見底之後,國金證券成為了券商龍頭,再度拉出一波超過60%的上漲直到年末。
12年12月27日,國金證券的股價以來上漲了59.57%,也讓陳金霞的持股市值從2011年底的21.15億元,大幅飆升到了33.75億元,她也成為富豪榜中唯一一位漲幅超過50%的富豪。
持股市值漲幅緊隨陳金霞之後的是通威股份的實際控制人劉漢元。
通威股份重歸成長路徑,經受住了上下游壓力,三季度,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增幅都在20%以上。公司股價曾兩度暴漲。7月的時候,受通威集團全額認購公司增發消息刺激,通威股份一度飆升50%;12月初,大盤見底,隨著對未來行業政策的預期,通威股份13個交易日上漲了33%。
截至年末,通威股份一年的漲幅達到了34.89%,劉漢元的持股市值也從去年年底的15.07億元,大幅增長到了20.33億元。
名列財富榜榜首的劉革新,他以33.74%的漲幅躋身漲幅的第三位。
2013年3月5日,《福布斯》雜志發布了2013年度全球富豪榜,全球1426位億萬富豪上榜,劉革新以凈資產14億美元位列第1031位。

C. 上市公司中生產他唑巴坦二苯甲有哪幾家

印度就有還幾家一般常見的是NATCO生產的。

D. 湖南省有哪些大型的葯企

湖南五洲通葯業有限責任公司

凍乾粉針劑


F3045
食葯
35
岳陽中湘康神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原料葯(紅黴素、乙醯螺旋黴素、克拉黴素、
琥乙紅黴素、依託紅黴素)


F0053
食葯
35
湖南新生命制葯有限責任公司

合劑


F0052
食葯
32
湖南省湘中制葯有限公司

原料葯(丙戊酸鈉、丙戊酸鎂、丙戊醯胺)、
片劑、丸劑(小蜜丸、水蜜丸、水丸)、糖漿
劑、煎膏劑、合劑


F0051
食葯
32
湖南東健葯業有限公司

顆粒劑、膠劑、煎膏劑


F0050
食葯
32
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
(制葯一廠)

丸劑(大蜜丸、小蜜丸、水蜜丸)


F0049
食葯
32
湖南康普制葯有限公司

片劑、膠囊劑


F0048
食葯
33
企業名稱

認證范圍

認證編號

公告號

一笑堂(湖南)制葯有限公司

片劑、顆粒劑、膠囊劑


F0047
食葯
33
湖南協力葯業有限公司

原料葯(水飛薊賓葡甲胺原料、雷公藤多甙原
料)、片劑、糖漿劑、煎膏劑


F0046
食葯
33
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
(制葯二廠)

顆粒劑、煎膏劑、糖漿劑、合劑(口服液)


F0045
食葯
33
湖南健朗葯業有限責任公司

原料葯(泮托拉唑鈉、奧拉西坦、羥甲煙胺)


F0044
食葯
33
長沙東風葯業有限公司

片劑、膠囊劑、顆粒劑、散劑、糖漿劑、煎膏



F0043
食葯
33
湖南三九南開制葯有限公司

片劑、顆粒劑、糖漿劑、合劑、酊劑、煎膏劑


F0042
食葯
31
湖南華澤制葯有限公司

片劑


F0041
食葯
31
湖南中南制葯有限責任公司

片劑、原料葯(阿司匹林、五氟利多、奧拉米
特)


F0040
食葯
31
湖南千金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片劑、丸劑、茶劑


F0039
食葯
31
湖南吉春堂制葯有限公司

散劑


F0038
食葯
30
湖南九典制葯有限公司

膠囊劑


F0036
食葯
29
岳陽金壽制葯有限公司

橡膠膏劑


F0035
食葯
28
湖南德海制葯有限公司

片劑、顆粒劑、膠囊劑、丸劑


F0034
食葯
28
湖南津津制葯有限公司

片劑、散劑、茶劑、油劑


F0033
食葯
28
湖南省芙蓉聯合制葯廠

原料葯(尿素)


F0032
食葯
28
湖南華納大葯廠有限公司

片劑


F0026
食葯
23
湖南國華制葯有限公司

片劑、膠囊劑、顆粒劑


F0025
食葯
23
湖南爾康制葯有限公司

原料葯(蓖麻油)


E0030
食葯
26
華禾葯業冷水江制葯有限責任公司

片劑、膠囊劑、顆粒劑、糖漿劑、煎膏劑、酒
劑、酊劑


E0029
食葯
26
湖南省回春堂葯業有限公司

片劑、膠囊劑、顆粒劑、丸劑、口服液、糖漿



E0028
食葯
26
湖南玄夏制葯有限公司

膠囊劑


E0021
食葯
21
湖南千金湘江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丸劑、顆粒劑、原料葯
(
吉非羅齊、碳酸鋰、
鹽酸奧昔布寧、
鹽酸地芬尼多、
酒石酸唑吡坦、
阿魏酸哌嗪、甘草鋅、曲匹布通、纈沙坦、鹽

E0020
食葯
21
歷史老照片不能說的秘密慈禧軍閥明末清初文革晚清酸嗎啉胍、非諾洛芬鈣
)


清華紫光古漢生物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衡陽南嶽制葯廠)

膠囊劑、顆粒劑


E0019
食葯
21
湖南方盛制葯有限公司

膠囊劑、顆粒劑、散劑、栓劑、片劑


E0018
食葯
21
湖南三九唯康葯業有限公司

橡膠膏劑、軟膏劑


E0017
食葯
21
企業名稱

認證范圍

認證編號

公告號

湖南天龍制葯有限公司

軟膏劑


E0016
食葯
21
湖南恆偉葯業有限公司

片劑、顆粒劑、膠囊劑


E0015
食葯
21
湖南漢森制葯有限公司

原料葯(泛影酸、葡甲胺、次硝酸鉍)


E0014
食葯
21
湖南嘉彩葯業有限公司

片劑、丸劑


E0013
食葯
21
湖南華納大葯廠有限公司

膠囊劑、
顆粒劑、
散劑、
原料葯
(磷酸二氫鈉、
磷酸氫二鈉、膠體果膠鉍、磷黴毒氨丁三醇)


E0012
食葯
20
長沙新星醫葯化工廠

原料葯(硼酸、硼砂)


E0011
食葯
20
湖南迪諾制葯有限公司

膠囊劑、顆粒劑、干混懸劑、軟膏劑、片劑含
青黴素類)、原料葯(丁苯羧酸)


E0008
食葯
18
湖南湘雅制葯有限公司

膠囊劑、片劑、顆粒劑


E0007
食葯
18
湖南九典制葯有限公司

原料葯(奧硝唑、地紅黴素、鹽酸班布特羅)


E0005
食葯
18
湖南新匯制葯有限公司

片劑、顆粒劑、膠囊劑、糖漿劑、煎膏劑、口
服液


E0004
食葯
16
清華紫光古漢生物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衡陽南嶽制葯廠)

片劑


E0003
食葯
14
長沙市泰寶制葯有限公司

片劑、膠囊劑、顆粒劑、溶液劑(外用)


E0002
食葯
14
湖南漢森制葯有限公司

片劑、顆粒劑、膠囊劑、糖漿劑、煎膏劑、酊
劑、丸劑(含中葯提取)


E0001
食葯
14

E. 廣西有哪些比較出名的制葯企業

1、桂林三金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桂林三金葯業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碼:002275)是一家專門從事中葯、天然葯物研究和生產的醫葯企業,也是中國最早生產現代中葯制劑的廠家之一,前身為桂林市中葯廠,始建於1967年,由國家投資19萬元籌建。

三金是高新技術企業,建有國家級技術中心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博士、碩士、教授級高工在內的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占員工總數的45%以上。

2、廣西桂西制葯有限公司:

公司設有獨立的研究開發機構——新產品開發中心(2004年評為市級開發中心),先後獨家自行研製了女性止血葯品—婦血康牌滇桂艾納香顆粒、四類新葯婦炎康膠囊及國家中葯保護品種新立治芒果止咳片等多個療效獨特的中成葯品。

3、廣西寶瑞坦制葯有限公司:

廣西寶瑞坦制葯有限公司坐落於容縣經濟開發區內,是一家中葯制葯企業,由廣州市康迪爾醫葯有限公司投資興建。廣州市康迪爾醫葯有限公司在廣西桂南制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有制葯生產的基礎上,將廣西寶瑞坦制葯有限公司打造成總公司新的生產制葯基地。

4、廣西梧州制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生產經營中西成葯和化學原料葯,兼營食品、紙類包裝、運輸、裝修、進出口貿易等業務。2000年,公司榮登全國醫葯行業銷售前60位,中葯行業銷售排列第15位。2003年,被列入廣西50強企業。

2004年,公司榮獲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光榮稱號,還連續13年被評為廣西守合同、重信用企業,還被評為廣西高新技術企業,注射用血栓通、中華跌打丸、婦炎凈膠囊、結石通片被評為廣西高新技術產品。

5、廣西玉林制葯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具有強大的綜合中葯制劑能力,其中:膠囊劑12億粒/年,片劑5億片/年,酊劑1000噸/年,並於1999年通過澳大利亞的GMP認證,2003年1月公司全部劑型一次性通過了國家GMP認證。產品有11個劑型近百個品種,其中「正骨水」、「雞骨草膠囊」曾分別多次評為國優產品。

F. 港股里買不到外國奢侈品牌么

港股里買不到外國奢侈品牌么?港股IPO|疫情之下奢侈品也賣不動了!香港奢侈品零售商妙思集團三闖港交所能否「渡劫」? 來源:資本邦

7月31日,資本邦獲悉,妙思集團控股第三次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東興證券(香港)為獨家保薦人。

妙思集團成立於2010年,主要以」妙思」品牌於香港經營零售店,銷售奢華及高端品牌時裝相關產品。於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公司於兩個香港黃金購物地段,即尖沙咀及銅鑼灣經營兩個零售特賣場銷售聯網。公司每個現有銷售聯網由一間主零售店及多間附屬零售店組成。

據悉,主零售店為妙思集團的主要收入貢獻來源,通常規模較大、商店陳列較好,以及售賣中高價位、當季及流行產品,而相應附屬零售店主要在以下方面與主零售店相輔相成,包括但不限於(i)市場推廣;(ii)消化存貨;及/或(iii)擔當策略性遏制競爭對手入場。公司提供各式各樣的奢華及高端品牌時裝相關產品,主要可分為(i)服裝;(ii)鞋履;(iii)手袋;及(iv)配飾。

於往績記錄期間,妙思集團向超過80間海外供應商采購產品,該等供應商主要來自義大利、瑞士、美國、日本及法國,當中主要包括品牌擁有人及品牌擁有人之授權分銷商。公司亦銷售240多個品牌的產品,包括國際奢華時裝公司及歐洲最頂級時裝品牌,售價介乎數百港元至數十萬港元不等。公司的客戶主要為個人消費者,包括香港普羅大眾及海外旅客等零售客戶,以及來自中國及東南亞的批量采購客戶。

於2017年財政年度、2018年財政年度及2019年財政年度,來自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為6430萬港元、7480萬港元及1.32億港元,分別占總收入的4.9%、5.6%及10.5%。公司最大的客戶為公司帶來的收益占公司總收益少於3.5%。

於2017年財政年度、2018年財政年度及2019年財政年度,妙思向五大供應商的采購額分別為6.53億港元、7.48億港元及7.14億港元,占采購總額的57.5%、67.2%及58.8%。

招股書顯示,2018-2020財年,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13億港元、13.3億港元及12.58億港元。可以看出近三年公司的收入出現停滯甚至下滑。

從兩個銷售聯網經營零售店的銷售情況來看,公司的情況並不樂觀。2019財年,有2家門店的同店銷售額出現下滑。到了2020財年,公司旗下7家門店的同店銷售額均出現下滑。2020財年整體門店總銷售額為12.07億港元,同比下降8.7%。公司將原因歸結於社會事件、2019年6月旅客數量減少以及疫情的影響。此外,2020財年,大部分附屬店的經營溢利率均錄得跌幅。

G. 先聲葯業的概述

先聲葯業成立於1995年3月28日,至今,已發展成為集生產、研發、銷售為一體,擁有6家通過GMP認證的現代化葯品生產企業,2家全國性的葯品營銷企業、1家葯物研究院,擁有員工4000餘人的新型葯業集團。2005年,聯想控股公司下屬的弘毅投資出資2.1億元,持有先聲葯業31%的股份。2007年4月20日,先聲葯業成功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募集資金2.61億美元,股票代碼SCR,成為中國內地第1家在紐交所上市的化學生物葯公司。2008年,先聲葯業實現銷售收入17.41億元,上繳國家稅收3.31億元,實現凈利潤3.51億元。從2002年到2008年,先聲葯業的年銷售額、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分別是33.8%和87.7%,遠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也強於眾多A股上市的醫葯公司。先聲葯業正成為在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上領先的品牌非專利葯生產商和供應商。
目前,先聲葯業擁有超過50種葯品的強大產品組合,重點覆蓋腫瘤、心腦血管、感染等疾病治療領域。包括「再林」,具有市場領先地位的阿莫西林抗生素非專利葯,享受單獨定價政策,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稱號;「必存」,2004年首入市場的國內首家、世界第二家上市的非專利抗腦卒中葯物,第一個作用機理明確的新型自由基清除劑;「恩度」,第一個在中國獲准銷售的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抗癌創新葯,擁有中國和美國的專利,並獲得第十屆中國專利金獎以及200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以及其他3個年銷售額在7000萬以上或過億的品牌葯:英太青、必奇、安奇;其中,英太青也於2008年2月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稱號。2008年,經過五年研發,先聲於國內首家上市了抗感染葯物注射用比阿培南,為國內中、重度感染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先聲葯業在中國擁有廣泛的分銷網路和專業化的營銷團隊,800多的銷售人員和超過100家戰略合作夥伴,其中80%擁有醫學學位。在中國,先聲擁有超過1500家的經銷商。我們的產品營銷到超過4000家的中國醫院以及70000家葯店。每年,由先聲葯業主辦、承辦、協辦的各類學術會議上千場,製作的學術資料、論文匯編上百本,數以萬計的醫生因此更好的學習、交流、提高。 先聲葯業於2004年成立先聲葯物研究院,有數個技術平台,可進行化學葯品和生物葯品的研究。目前已經申請或獲得中國發明專利共89件,成功開發上市首家、獨家品種10個。「一類新葯再暢片劑」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3年,經國家人事部批准,建立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先後有11位博士後進站。2006年1月,先聲葯業和清華大學建立「創新葯物聯合實驗室」,同時和南京大學、中國葯科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葯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美國愛德程實驗室有限公司正在就新葯研發開展合作。2006年底,先聲葯物研究院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的現代化研發中心正式啟用,更多新葯正在孕育之中。
先聲葯業的新葯研發以市場為導向,並聚焦於具有廣闊市場潛力的創新葯或中國市場上首先研製的品牌非專利葯。我們將研發努力集中於具有高發病率或高死亡率且具有更有效葯物需求的疾病治療領域,如癌症、腦卒中、骨質疏鬆症和傳染性疾病。近年來,先聲葯業推出了中人氟安、捷佰舒、安信等一系列首入市場的品牌非專利葯或創新葯物,填補多項國內空白。目前,先聲葯業有10餘個在研項目正處於不同的研究開發階段。 1995年3月--先聲葯業的前身江蘇臣功醫葯有限公司成立。首創中國醫葯營銷企業的「總經銷」模式
2001年--控股海南海富制葯有限公司(後更名為先聲葯業有限公司),建立葯品生產能力。
2003年--收購南京東元制葯有限公司(後更名為南京先聲東元制葯有限公司),進一步強化產品組合和生產能力。
2004年--成立江蘇先聲葯物研究有限公司,建立綜合研發平台。
2005年9月--聯想旗下弘毅投資完成對先聲葯業的參股投資。
2007年4月 --先聲葯業成功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SCR,成為中國內地第1家在紐交所上市的化學生物葯公司。 突破葯品營銷舊模式:
——1995年,首創中國醫葯營銷企業的「總經銷」模式。
——全國第一家為葯品生產廠家提供產品包裝設計、廣告策劃、終端推廣等全方位服務。
——全國第一家「總經銷」葯品單品種年銷售額超過3億元。
揚棄舊的葯品銷售模式,率先採用新的「總經銷」模式並取得驕人成績,為先聲葯業的發展奠定基礎,並完成企業原始積累。 先聲葯業先後購並控股了:
——江蘇漢合制葯有限公司
——海南海富制葯有限公司
——上海哈慈一醫葯業有限公司
——南京東元制葯有限公司
——煙台麥得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省博大制葯有限責任公司
——南京東捷葯業有限公司
——蕪湖中人葯業有限責任公司
專注於醫葯生產企業的並購擴張,使先聲葯業超越了葯品營銷的單一業務范疇,自主生產能力確保了企業的獨立性,極大的提升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在整合江蘇先聲葯業新葯研究中心、海南省化學葯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醫葯工業研究所有限公司的研發資產和隊伍基礎上,先聲葯業於2004年組建了江蘇先聲葯物研究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經國家人事部批准,先聲葯業設立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006年與清華大學聯合組建了「創新葯物聯合實驗室」,2006年底位於南京紫金山東麓,5000平方米的葯物研發基地已投入使用。
建立葯品研發隊伍,獨立研發能力構成先聲的核心競爭力。佔領技術制高點,不斷推出優勢新品,確保了先聲的持續性發展,為企業注入長盛不衰的活力。 美國新澤西州白宮站2011年7月21日與中國江蘇南京 2011年7月22日消息 ― 默克公司(NYSE:MRK,在美國與加拿大以外稱為默沙東)與中國先聲葯業集團((NYSE:SCR,Simcere)於今日正式簽署框架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中國成立合資企業,在重要治療領域更廣泛地提供優質葯品,以滿足中國市場迅速增長的醫療需求。
合作雙方在位於美國新澤西州羅偉(Rahway)的默克研究院舉行的簽字儀式上共同宣布這一消息的。默克公司董事會主席柯瑞嘉、默克公司全球人類健康部總裁石亞敦、默沙東中國總裁馮納璽、先聲葯業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任晉生、先聲葯業總裁張業泓博士等雙方高層領導出席了簽字儀式。
中共江蘇省委書記、江蘇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羅志軍也蒞臨了本次簽字儀式。
這一新穎、富有創意的合作方式,將匯聚一家跨國醫葯公司與一家領先的中國制葯公司的豐富研發、銷售經驗和資源,以達成雙方建立戰略性合作夥伴關系的目標。該合作將包含雙方的產品研發、注冊、製造和銷售等多方面內容。此外,在合作初期將以心血管與代謝性疾病領域的領先品牌葯為重點。
根據雙方合作協議,兩家公司將在心血管疾病領域為合資公司提供雙方的精選品牌與非專利葯品組合,包括默克/默沙東的舒降之® (辛伐他汀)、科素亞® (氯沙坦)與RENITEC® (依那普利)以及先聲葯業的欣他 (左旋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舒夫坦 (瑞舒伐他汀)。同時,雙方還將積極合作,共同提高中國糖尿病患者對西格列汀的可及性。西格列汀是一種創新的DPP-4抑制劑,用於治療二類糖尿病。在中國,二類糖尿病所帶來的顯著公共衛生威脅正日益加劇。「能夠與先聲葯業合作,默克深以為豪,先聲是中國領先的制葯公司,默克與先聲有著共同的使命,即推動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石亞敦表示,「同時,合作也是默克在中國擴大業務戰略的重要一步,這與中國政府致力於提高優質葯品可及性的目標不謀而合。」
「今天的合作是先聲通過提供創新葯物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這個不懈追求的另一個重要里程碑。」任晉生說,「這一創新性的合作,目的是要應對中國醫療體系的巨大挑戰及中國患者和其他醫療相關方的需求。」
「先聲與默克的合作,不僅對雙方公司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而且也是江蘇省生物制葯行業的標志性事件。」中共江蘇省委書記、江蘇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羅志軍指出,「生物制葯產業是江蘇省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默克與先聲合作將為整個產業的發展注入新鮮動力,有助於江蘇為中國、為世界提供更多的優質葯品。」
該合資企業的成立將取決於雙方對合作條款的最終確定。
默沙東中國總裁馮納璽三個月前的設想瞬間變成了現實。7月22日,全球第二大葯企美國默克公司(美國與加拿大以外稱為默沙東)與中國先聲葯業集團簽署框架合作協議,決定在中國成立合資企業,雙方將拿出各自的精選品牌和非專利葯組合交由合資企業經營,力求在心血管和糖尿病用葯市場實現較大突破。按照其三年戰略規劃,默沙東將開展一系列合作、收購、兼並舉措,改善其原有市場銷售渠道不暢的窘境。
2009年9月,剛剛接管中國市場9個月的馮納璽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對於研發公司而言,中國市場比其他任何地方的發展速度都快,在全球最具價值的市場中,中國將在三年內成為第三,到2020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疫苗市場。
盡管對中國市場給予如此高的評價,但已經進入中國20年的默沙東發展步伐並不引人矚目,這一方面緣於其渠道推廣不夠理想,另一方面還在於其葯品價格較高。
為改變這種狀況,默沙東主動在2010年把一款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葯物「舒降之」降價52%,使之成為首個進入國家基本葯物目錄的外資原研葯。馮納璽坦陳,這樣做會使利潤大幅下降,但換來的是在更多的醫療機構、尤其是初級社區衛生中心的覆蓋。此次醞釀成立的合資企業,經營重點是價格相對較低的非專利葯,無疑將有助於默沙東實現更大范圍的覆蓋。
默沙東公司2010年的課件顯示,其業務重點是結合政府導向,擴大產品在基層醫療機構中的使用,特別是需要長期服用的慢性病用葯;確保產品在每個省市的市場准入,繼續加快市場開拓及多渠道市場教育,使產品能夠有效配送到廣闊市場;同時探索建立商業夥伴合作模式,提高產品覆蓋率。
馮納璽稱,未來三年,默沙東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通過三種渠道拓展新的業務能力,一是加強自身業務,二是尋找戰略合作夥伴,三是並購。
與先聲葯業的合作正是默沙東強化自身業務的同時,實施的第二種開拓方案。
資料顯示,先聲葯業在中國擁有800多人的銷售團隊,100多家戰略合作夥伴,以及1500多家經銷商,其產品營銷到4000多家醫院以及70000家葯店。而這些,正是默沙東欠缺的。
在馮納璽未來三年的發展戰略中,還包括基於中國東西部發展不平衡進行的安排。「我們根據中國各個地區的城市集群建立了十個大區,分別設立區域總經理負責制,應該說我們是第一個布局全國的跨國葯企。」
要使這十個大區發揮出默沙東期望的效果,馮納璽恐怕還不能單單指望一家先聲葯業,在未來的市場突破中,他將更多地使用並購手段,在規模上實現快速擴張,以期把握住中國醫改創造出的巨大商機。
「中國要建立一個全面覆蓋的醫療健康保障體系,這在全球其他國家是沒有的。發展中國家的醫改通常是建立初期的醫療體系,而中國已經開始建立基本覆蓋全國的醫療體制,尤其是建立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其目的就是要解決葯品的可及性、提高醫保的覆蓋面,以及縮小東、西部醫療環境的差異。」馮納璽說。
與默沙東一樣,許多跨國醫葯巨頭都看中了中國醫改的商機,可以想見,未來的競爭將更加激烈,默沙東能否改變一直以來不瘟不火的局面,還需要看它有多大的魄力突破自己。
默沙東不是第一家與國內葯企組建合資公司的跨國葯企,今年6月,全球最大制葯企業輝瑞與海正葯業簽署意向書,雙方將共同組建合資企業,通過全球的營銷平台實現有關葯物更廣泛的商業化。在輝瑞之前,另一大醫葯巨頭諾華,也宣布完成與中國疫苗企業浙江天元生物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合資程序。
究竟為何國內葯企會吸引跨國醫葯巨頭合資?醫葯專家戴浩森告訴記者,跨國葯企與中國公司合作,其最重要的目的還是要在中國市場上占據更大的份額。因為跨國葯企在技術、產品上處於領先地位,但在國內的市場拓展、對中國政策的了解等方面卻不如國內企業。而且,與國內企業合作生產、銷售可以降低跨國葯企的成本,而對於國內企業來說,也可以學到國外先進的技術、管理經驗等。
同時,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以往跨國葯企要想不斷發展擴大,大多都會通過並購的方式,但市場上值得收購的好公司並不多,而且也不一定能收購得到。所以,大型跨國葯企已經開始逐漸用「投資」來取代「收購」。
此前備受關注的默克(在美國和加拿大以外稱「默沙東」)與先聲合作事宜正迅速進入實操層面。
「我們希望在9月1日就開始在銷售方面進行合作,把我們的互補性展現出來,快速見效也是我們合作的一個創新點。」在8月16日舉辦的默沙東與先聲葯業合作媒體見面會上,先聲葯業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任晉生興奮地表示。在此次會議上,雙方透露了合作內容以及在中國成立合資企業的更多細節。 對於外界廣為關注的合資企業的財務細節,雙方均表示還不能透露,「由於兩家企業都是美國上市公司,相關數字會在兩家公司的公報或財報中公布。」默克公司高級副總裁兼默沙東中國總裁馮納璽強調說,「我可以向各位保證,我們投資的數額是絕對足夠的,絕對能夠實現我們雙方雄心勃勃的目標。」
據介紹,本次戰略合作將呈現階段式發展:短期而言,雙方將於2013年在上海成立合資公司,合資公司將共同推廣和銷售雙方的暢銷產品;長期而言,默沙東和先聲葯業將於2020年完成該合資公司的全面整合,加強其在心血管和代謝疾病領域的研發能力,並在南京興建一家葯廠。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整合資源,開展在產品研發、注冊、製造和銷售等方面的合作,先期將以心血管與代謝性疾病領域的領先品牌葯和非專利葯合作開發為重點,但暫不涉及國際市場。
9個多月的談判、長達1000多頁的文件遠遠超過了任晉生的預期,但這也讓他相信,在經過充分准備之後,通過本次合作,默沙東和先聲葯業將在市場、渠道和研發領域共享各自所長。
根據合作協議,兩家公司將在心血管疾病領域為合資公司提供雙方的精選品牌與仿製葯品組合,包括默沙東的舒降之(辛伐他汀)、科素亞(氯沙坦)與RENITEC(依那普利)以及先聲葯業的欣他(左旋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舒夫坦(瑞舒伐他汀)。同時,雙方還將在糖尿病領域發力,共同提高中國糖尿病患者對西格列汀的可及性。西格列汀是一種創新的DPP-4抑制劑,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
「除此之外,我們雙方還要共同開發適合中國市場的葯物,包括對現有葯物進行市場化改進,我想這都屬於我們的合作范圍。所以,我認為我們在擁有豐富的產品和資源的基礎上,更需要注重的是對市場的了解,讓我們能夠幫助更多優秀的葯品在中國市場實現廣泛覆蓋,這是我們合作的基本出發點。」任晉生表示。 此前,默沙東一直強調:未來3年,默沙東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通過3種渠道拓展新的業務能力,一是加強自身業務,二是尋找戰略合作夥伴,三是並購。「此次與先聲葯業的合作正是第二種方法的典型體現。通過這類合作,我們將從領先的本土公司汲取經驗,並進一步深入各地市場。」馮納璽表示。
而對先聲而言,在與默沙東達成合作前,也一直在探索深層次的國際合作機會,比如其此前已經與美國Advenchen公司、OSI生物制葯公司以及BMS等展開相關合作。
事實上,在中國醫葯行業國際化的大趨勢下,本土企業和跨國公司的合作層出不窮,被業界認為新合資時代已經到來。
盡管大家相信本土公司和跨國公司的合作能夠結合雙方的優勢,發展潛力巨大,但迄今為止,成功的案例並不太多。這也讓外界對默沙東和先聲的合作有所擔憂。
對此,先聲葯業總裁張業泓表示:「這裡面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一點,我認為是很難找到一個真正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因此,我想我們的談判花了這么長時間,也有一定的原因。」在他看來,目前雙方的合作是全方位、真正創新的合作,所搭建的平台潛力相當大,但關鍵是能否真正在一個突破點上把價值體現出來,「如果能夠體現出來,那麼這個東西就像滾雪球一樣,會越滾越大,大到我們難以想像的程度。」
為進一步加強疾病的分類管理與風濕病診療質量評估工作,提高中國風濕病診療水平,國家風濕病診療數據中心(簡稱CRIS中心)於2011年11月27日在北京成立。衛生部醫管司領導、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分會成員以及來自全國的142家風濕科的專業醫生共同出席了本次CRIS中心啟動大會。先聲葯業在CRIS中心啟動會上召開了治療類風濕的國家一類新葯艾得辛的衛星會。衛星會由中華風濕分會候任主委曾小峰教授主持。會上,山西醫科大學附二院李小峰教授對艾得辛的上市時間、產品信息和優勢進行了充分的論述。通過本次衛星會,來自全國142家重點醫院風濕科的專家們明確而詳細地了解了艾得辛即將上市的消息以及核心產品信息。同時先聲葯業利用這次機會,與全國的風濕科醫生建立了良好的溝通、合作機制,為即將到來的艾得辛在全國全面上市做了非常重要的鋪墊。
艾得辛是全球第一個上市的艾拉莫德制劑,也是一個全新結構類型的DMARDS(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葯物,其主要適應症為活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可顯著改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疾病症狀和炎症指標,減輕患者的痛苦。先聲葯業於2011年8月24日宣布艾得辛(艾拉莫德片)正式獲得中國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SFDA)國家一類新葯證書及葯品注冊批件。艾得辛將於2012年1月全國上市。 1995年,再林誕生
1996年6月,與葯大制葯廠簽訂英太青總經銷協議
1996年,我們在淮安漣水援建了一所希望小學
1997年9月,簽訂咳喘寧總經銷合同
1998年,正值百年未遇洪澇災害,我們捐贈了100萬元的葯品
1999年,我們完成了從臣功到先聲的轉變
2003年,公司與東元制葯合作簽字
2003年,我們成立了先聲葯業集團 2003年,我們還在海南捐建了第二所希望小學
2003年,先聲集團及葯物研究院新址奠基
2003年,我們捐贈100萬醫療救助金
2004年先聲杯優秀醫院院長表彰會
2004年 葯物研究院承辦的「創新葯物國際論壇」 再林獲得中國馳名商標,開始使用新包裝
2004年,必存在國內首家上市
2005年,我們在中國醫院管理學會設立醫院管理突出貢獻獎勵基金
2005年,我們引入聯想弘毅
2005年底,必奇啟用新包裝並開始發布廣告
2006年初,我們與清華大學創辦聯合實驗室
2006年於合肥舉辦中國醫院協會葯事管理專業委員會
2007年,我們舉辦創新葯物發展戰略院士論壇
2006年,我們閃電並購煙台麥得津
隨後,我們迅速將恩度推向市場 恩度上市吸引了國內外諸多知名媒體關注
2007年司慶,大家將心靈相連
2007年4月20日,先聲葯業登陸紐交所,先聲葯業宣布將IPO募集資金的5200萬美元投入新葯研發
2007年9月,先聲收購吉林博大51%的股權
2007年11月,先聲完成了對東捷葯業及其抗腫瘤化療葯捷佰舒的並購
2008年1月,恩度發明專利獲得第十屆中國專利金獎
2008年4月,先聲收購蕪湖中人葯業70%的股權
2009年我們參股上海塞金、控股江蘇延伸等
企業,進一步拓展在生物制葯領域的涉足面 我們成功將抗高血壓葯物欣他推向市場,標志著先聲大舉進軍心血管治療領域
我們的抗炎鎮痛品牌英太青成為NBA中國推廣合作夥伴
2009年,總投資近3個億的先聲葯物研究院二期工程在南京正式破土動工 任晉生
任晉生,先聲葯業的創始人,現任先聲葯業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任晉生1982年畢業於南京中醫葯大學中葯專業;1982~1992年就職於啟東蓋天力制葯公司,歷任技術員、副總經理;1992~1995年擔任江蘇醫葯工業公司部門經理;1995年3月創立先聲葯業;2003年獲澳洲麥考瑞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現任中國葯科大學客座教授、南京中醫葯大學客座教授、中國西北大學兼職教授。
劉洪泉
劉洪泉,先聲葯業董事會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擁有30年制葯領域管理經驗;山西財經學院學士、中歐工商國際學院EMBA學位。從2000年至2012年,劉洪泉先生任德國費森尤斯卡比華瑞制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在此之前,他先後擔任法瑪西亞普強公司中國區財務總監、市場總監及法瑪西亞公司總經理等多個職位,並從2004年開始擔任先聲葯業獨立董事。2012年10月,劉洪泉出任先聲葯業集團CEO兼董事會執行董事。
周進東
周進東,先聲葯業常務副總裁;1982年畢業於南京中醫葯大學中葯專業,從1996年起至今歷任南京先聲制葯總經理、江蘇先聲葯業副總經理、南京先聲東元制葯總經理、(海南)先聲葯業總經理。2008年獲得澳洲麥考瑞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
田家倫
田家倫,先聲葯業常務副總裁;1989年畢業於江蘇廣播電視大學財會專業;2002年通過清華大學工商管理(MBA)碩士課程研修班學習,獲結業證書;2008年獲得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84~2000年曾先後任南京國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財務部經理、南京六合制葯廠經營副廠長、南京長澳制葯有限公司財務部經理。2000年加盟先聲,2000年~2008年,先後擔任先聲葯業總經辦經理助理、商務部大區經理、商務部商務總監、商務部總經理、江蘇先聲副總經理、集團采購部總經理、粵桂瓊分公司總經理、集團總裁助理、集團副總裁。
殷曉進
殷曉進,先聲葯業高級副總裁,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執業葯師;1982年獲得中國葯科大學葯學學士學位;1991年至1992年任中國葯科大學制葯廠總經理;1992~2000年擔任中國葯科大學葯研處處長;2000~2003年,出任江蘇先聲葯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新葯研究中心總經理;2001年獲南京理工大學工業工程碩士學位;2003年至今擔任江蘇先聲葯物研究有限公司總經理。
錢海波
錢海波,先聲葯業董事會秘書,高級經濟師、執業葯師;1984年南京醫科大學口腔系本科畢業;1986年獲得南京師范大學法學學士學位;1993年取得上海醫科大學衛生經濟學碩士學位;1986~1993年,任南京醫科大學衛生經濟研究室主任;1993年加入先聲葯業,歷任總監、首席執行官特別助理、市場戰略部總經理以及部門總經理;2002年獲南京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2005年出任上海復星醫葯公司首席執行官特別助理;2007年獲得中國葯科大學管理和社會葯學博士學位。
馮全服
馮全服,先聲葯業副總裁,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學士,南京中醫葯大學醫學碩士,南京中醫葯大學兼職教授。1995年加入先聲葯業,具有企業文化部、市場廣告部、總經理辦公室、人力資源部、商務部、醫院部等多部門工作經驗,歷任江蘇先聲葯業浙閩贛大區經理、商務華南蘇滬大區經理、廣東分公司經理、北京分公司經理、總裁辦主任、總裁助理兼醫院一部總經理、醫院部總經理、江蘇先聲副總經理、華北分公司總經理、江蘇分公司總經理等職位。
劉婕
劉婕,先聲葯業副總裁兼先聲美國分公司總裁,分管先聲葯業在海外的戰略合作和在美國的業務,擁有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葯學博士學位和哥倫比亞大學MBA學位,12年醫療行業從業經驗。劉婕2009年加入先聲,之前她在美國西雅圖Allozyne任副總裁。2006年至2008年,劉婕在中國阿斯利康任業務發展和戰略規劃總監。在此之前,劉婕在波士頓咨詢公司工作,為世界500強公司提供戰略和運營咨詢。劉婕的主要辦公地點位於美國西雅圖和新澤西普林斯頓。

H. 葛蘭素史克事件

葛蘭素史克中國行賄事件是2013年7月爆出的一個葯品行業的行賄受賄事件。涉及此事件的主要廠家葛蘭素史克,利用賄賂手段謀求不正當的競爭環境,導致葯品行業價格不斷上漲。因涉嫌嚴重商業賄賂等經濟犯罪,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簡稱GSK中國〕部分高管被依法立案偵查。透過已經查明的更多案件細節,一個跨國葯企的商業賄賂利益鏈逐漸清晰,將葯價推向虛高的幕後黑手開始浮出水面。
介紹
2013年7月11日,公安部的一則通報成為國內外醫葯
界的一枚重磅炸彈:因涉嫌嚴重商業賄賂等經濟犯罪,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簡稱GSK中國〕部分高管被依法立案偵查。全球知名葯企葛蘭素史克中國行賄事件持續發展[1],警方進一步披露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葛蘭素史克中國)部分高管涉嫌經濟犯罪案情。包括葛蘭素史克中國4名高管在內,超過20名葯企和旅行社工作人員被警方立案偵查。
公安部消息稱,葛蘭素史克中國為達到打開葯品銷售渠道、提高葯品售價等目的,利用旅行社等渠道,向政府部門官員、醫葯行業協會和基金會、醫院、醫生等行賄。涉案的葛蘭素史克中國高管涉嫌職務侵佔、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等經濟犯罪。旅行社相關工作人員則涉嫌行賄並協助上述高管進行職務侵佔。
中國警方高層還獲悉,截至2013年7月14日,包括上海臨江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在內,至少4家旅行社涉案,一些政府官員和醫院亦捲入。
葛蘭素史克事件並非外企涉嫌在華行賄孤例,之前包括輝瑞制葯、摩根士丹利、IBM、朗訊、沃爾瑪、德普、艾利·丹尼森等諸多知名跨國公司都曾在華涉嫌商業賄賂。
葛蘭素史克中國是在華規模最大的跨國制葯企業之一。葛蘭素史克曾在美國、義大利、紐西蘭等國涉嫌違規行為被處以高額罰款。
中國警方仍在進一步偵查案件之中,據介紹此案牽涉利益鏈巨大。
案發
警方稱非內部舉報 旅行社活動異常引注意
此前媒體報道,葛蘭素史克內斗、內部人士舉報,牽出高管行賄受賄案,對此中國警方否認。
中國警方通報稱,2013年年初在工作中發現部分旅行社經營活動異常。辦案民警介紹,上海臨江國旅幾乎沒做過任何旅遊業務,但年營業額卻從成立之初的幾百萬元飆升到案發前的數億元。在有關部門的協助下,部署涉案地的警方開展調查,發現葛蘭素史克中國及其關聯企業,存在重大經濟犯罪嫌疑。
通報稱,在掌握確鑿證據後,公安部指示湖南長沙、上海、河南鄭州等地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於6月27日、7月10日組織開展兩次集中抓捕,對葛蘭素史克中國部分高管和多家旅行社部分工作人員採取了刑事強制措施。
長沙警方相關負責人披露,6月14日公安部指令長沙市公安局經偵支隊辦理該案。6月27日,長沙警方協同滬、豫警方,在北京、上海、南京三地,對涉案葯企和上海臨江國旅工作人員實施抓捕。第一批帶走14人。
6月28日中午,長沙市公安局官方微博「長沙警事」發布簡短消息,首度披露「葛蘭素史克(中國)有關高管涉嫌經濟犯罪,正在接受長沙市公安機關調查。」
彼時相關嫌疑人已被押解回長沙。
進展
2013年6月27日,長沙、上海、鄭州等地警方展開統一抓捕。
2013年7月10日,長沙警方透露專案組第二次赴滬實施抓捕,將葛蘭

素史克中國和另外一家旅行社工作人員共9人帶走。
截止到2013年7月11日,公安機關已對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和相關旅行社涉案犯罪嫌疑人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經初步審訊,犯罪嫌疑人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2]
2013年7月15日,GSK終於打破沉默發布致歉聲明稱,「公司支持中國政府根除腐敗的決心和醫療改革。上述調查中所發現的問題令人羞愧,我們對所發生的事情深表歉意」。GSK還表示,某些員工及第三方機構因欺詐和不道德行為嚴重違背了葛蘭素史克全球的規章制度、管理流程、價值觀和標准。葛蘭素史克對此類行為絕不姑息和容忍。
2013年7月22日,英國制葯公司葛蘭素史克在倫敦發表聲明,承認中國分公司一些高管捲入賄賂案件。聲明稱,一些熟悉公司運作體系的高管可能通過逃避公司流程和監管進行了不當操作,觸犯了中國法律。葛蘭素史克表示,對此類行為零容忍。葛蘭素史克公司還表示,他們將全力支持中國政府根除腐敗的決心和行動,全力支持中國政府的醫療改革,並已准備好與中國政府合作。聲明稱,葛蘭素史克正在積極研究在中國的運營模式,計劃通過調整運營模式,降低葯品價格中的運營成本,從而讓更多中國患者能獲得買得起的葯品。[3]
調查
中方調查
被採取強制措施的20餘名涉案人員中,包括葛蘭素史克中國的4大高管,4人在公司內部號稱「四駕馬車」,分別涉及法務、人事、市場和營銷。
他們分別是,41歲的法務部總監,趙虹燕;49歲的副總裁、企業運營總經理,梁宏;45歲的商業發展事務企業運營總經理,黃紅;以及50歲的副總裁兼人力資源部總監,張國維。
辦案民警透露,上述4高管涉嫌通過各種會務收受賄賂、利用旅行社套現。民警稱「數額巨大」,不過具體數額仍在偵查和核實之中。
已有警方掌握的證據顯示,葛蘭素史克中國舉辦8000萬一場的年會,一名高管涉嫌一次從旅行社獲取「賄賂」200餘萬。警方正對旅行社和葛蘭素史克中國展開調查,涉及的上游官員和下游醫葯代表,仍在進一步偵查。
辦案民警介紹,涉案高管套取現金的另外一種方式,是利用旅行社虛增會議規模和虛報會議兩種模式。辦案民警舉例,某個會議,比如原本只組織了30個人,報賬時,旅行社按葯企的意思,虛增20人,按50個人報賬。這些虛增套取的現金,一部分被高管非法侵佔,據為己有;一部分留在旅行社賬上,成為葛蘭素史克用來行賄的「備用金」,用以維護醫院領導、醫生關系,或者對政府職能部門個別官員行賄,或用於消費、旅遊。
行賄鏈條,上至工商、物價、人社等職能部門,下至中國基層醫院、醫生。有的賣一批葯結算一筆錢,合作醫生每人發信用卡,開葯後第二天就把回扣打進賬。
葛蘭素史克中國涉案高管受訪時坦陳,包括行賄費用在內的各種運營成本助推了葯價虛高,保守估計「運營成本」佔到葯價成本的20%~30%。「賄賂鏈與利益鏈緊密相連,」據中國警方高層披露,警方前期調查曾遭遇很大阻力,行動中多次出現「嚴重泄密」的情況。「一些利益鏈上的內部人士通風報信,提前將公安調查的消息,泄露給相關跨國葯企。」梁宏(葛蘭素史克中國高管)有時會說,下面幾個中層要錢去打點政府部門。他打電話,說要去拜訪一下專家、官員。公司內部的規定,不允許送禮。讓准備現金,規避法律風險。而客戶提要求,都會第一時間滿足。
中國警方表示,在為期半年的調查中,他們發現了700多名中間人,葛蘭素史克公司涉嫌通過這些中間人向醫療部門官員和醫生行賄,以要求他們向病人開葛蘭素史克生產的葯物。該公司還涉嫌「涉稅犯罪」。
美司法部
繼中國警方2013年7月拘捕了葛蘭素史克的四名中國籍高管後,美國司法部也正在對此案進行調查,以查明該公司是否違反了《反海外賄賂法》。
雖然葛蘭素史克是一家英國公司,但因為股票在美國交易所掛牌上市,因此美國執法機構對該公司具有司法權。該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美國司法部對葛蘭素史克的調查已經擴大至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
葛蘭素史克的發言人則證實,自從中國的調查活動開始後,該公司就主動與相關的監管機構聯絡,其中包括美國司法部,公司一直在與監管部門溝通。
披露
一高管涉嫌收受200萬
辦案民警披露,葛蘭素史克中國涉案高管,常利用決定會務的權力,收取旅行社的「賄賂」。
一名涉案高管介紹,公司每年都有會務預算,分內部會議和外部會議,每年的預算幾億元。一般內部會議,采購部會提供一份會務供應商名單供選擇。相關高管有權決定或提供建議。上海臨江國旅的負責人,為了獲取葛蘭素史克的相關業務,承接會議,直接行賄相關高管。
據辦案民警稱,個別旅行社為了拉攏客戶,甚至專門僱傭年輕女性,向特定的高管提供性賄賂,時間長達4年。相關高管則會提前私下告訴旅行社,包括報價、預算等內容會提出建議。「4名高管直接拿賄賂。」辦案民警稱,4名高管每個人名下都有一家對應的旅行社,因此共涉及4家旅行社。
上海臨江國旅承接一部分會議業務,從2009年到2012年,業務往來總額1.19億元。2010年到2012年,一名高管手下涉及3000萬元會務費,涉嫌直接接受「賄賂」200萬元左右。這些錢有的以現金直接返給高管,有的則繼續留在旅行社賬上「備用」。
警方介紹,臨江國旅老闆的家人不會使用電腦,行賄高管後,會手寫下賬目,警方查獲到手寫的行賄賬本。此外,旅行社負責人還與高管建立特殊關系,承接重大項目,「單個賄賂,有的高管一筆拿受賄上百萬」。
講述
上海臨江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翁劍雍,也被警方控制。他被稱作葛蘭素史克中國涉案高管梁宏的「賄賂備用金庫」。他講述了其公司與葛蘭素史克中國的合作。
內部管理嚴,通過旅行社走賬
翁劍雍是上海本地人,最早在上海一家主營旅遊、會務產品的旅行社工作。2004年,翁進入會務行業。
2006年3月,翁劍雍成立上海臨江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公司雇員近40人。
在上海臨江國旅宣傳資料中,它是黃浦區旅遊局十強旅行社之一,日常主要業務是組織在滬外資企業高端商務人員在中國及世界各地的會議、會務、會展和培訓工作。「旅遊行業的利潤會高一些,有15%,但不穩定,」7月13日,翁劍雍在接受媒體集體采訪時介紹,搞會務,利潤只有一半,8%左右,但每年客源穩定。
2007年6月,上海臨江國旅成為葛蘭素史克中國的合作公司。
翁劍雍說,葛蘭素史克公司有嚴格的財務制度,不符合法規的不讓報銷。該公司餐費人均標准300元,人均超過500元要特別審核,送禮最多「春花秋月」,即春節送鮮花,中秋送月餅。「送禮、行賄等項目,走財務明賬肯定是通不過的,暴露後,還會受到總部和內審部門的處理。」
翁劍雍說,公司高管要用錢,常常會通過旅行社走賬,方式則是內部培訓會或者半年會這樣的會務形式。上海臨江國旅最初和葛蘭素史克中國疫苗部合作。2009年國慶前後,通過朋友介紹,翁劍雍認識了梁宏,為了維護關系,翁還組織梁及朋友去台灣旅遊。
變相受賄旅行費用
翁劍雍回憶,大概在2010年4月,開始與梁宏分管的部門合作。
「2011年開始,梁總開始在經濟上提要求。」翁劍雍說,首先梁會直接要現金;其次梁特別喜歡旅遊,一部分錢會拿去旅遊,「國內國外都有」。
翁劍雍估計,2010年至2012年,與梁宏所在部門3年總的業務總額3000萬左右,梁宏從上海臨江國旅收了差不多200萬元,「100餘萬的現金,旅遊費用合計80萬」。
翁劍雍舉例,梁宏4人去馬爾地夫、澳洲旅遊,往返機票乘坐公務艙,入住豪華酒店,4個人的專屬團隊,總計花費約30萬,但梁宏支付的費用,不到10萬元。
「上海直飛馬爾地夫公務艙一位4萬多元,但梁支付每人的旅行費用總計僅1.9萬元。超出部分的錢,都在給他的錢里沖抵。這些錢,他本人應該是清楚的。」
與五六家外資葯企合作
翁劍雍說,他偶爾還會接到梁宏的電話,說下面的幾個中層要錢去打點政府部門。「他給我打電話,說要拜訪一下專家、官員,公司內部的規定不允許送禮。打電話給我,讓我准備現金,規避法律風險。而客戶提要求,我都會第一時間滿足」
翁劍雍說,有的時候,結算和預算如果有差距,高管會要求「增加成本」,要求結算額多開一些。「比如,2012年下半年,梁總打電話讓我准備25萬元,說是要打點幾個北京的官員,讓我先墊付,下次開會通過虛增彌補。」2012年11月底,他承接梁宏所在部門2個會議,趁機合計虛報10萬,虛增的方式很簡單,就是把開會的人數,每次多報20人。因為意識到「這個行業水太深」,曾萌生退出的念頭,把公司盤給別人,沒想到年中就被警方抓獲。「
據翁劍雍講述,上海臨江國旅除了葛蘭素史克中國,還與別的五六家外資葯企有合作。從2006年到2012年,年業務量從2000萬增到2個億,前後賺了差不多兩千萬。

I. gsk誕生首位制葯巨頭女掌門,已有八家葯企換帥,各自面臨哪些挑戰

Emma Walmsley將於明年3月31日接替安偉傑擔任GSK首席執行官
當地時間周二,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宣布,任命Emma Walmsley為公司下任CEO。由此,制葯巨頭中將誕生首位女性掌門人。
目前,Walmsley主導著GSK的消費者保健部門,她將於明年1月1日入主公司董事會,並在3月接替安偉傑(Andrew Witty)任職CEO。
Walmsley的工作背景也印證著當前制葯企業選擇CEO的一種趨勢,即重視商業能力。在加入GSK前,Walmsley負責歐萊雅(L』Oreal)的中國消費者業務。就如諾華(Novartis)CEO江慕忠(Joe Jimenez)一樣,其曾在食品企業亨氏(Heinz)就職。
事實上,今年截至目前,包括GSK在內已有8家知名葯企宣布換帥。對此,FirstWord網站進行了梳理,展望這些制葯公司的未來前景。
1
GSK
發揮HIV產品助推力
在擔任葛蘭素史克首席執行官長達9年之久後,安偉傑(Andrew Witty)將在2017年3月離職。安偉傑被視為制葯行業最有遠見的領導者之一,他幫助推動了對疫苗的研發,改革了向醫生推銷葯品的做法。針對葯價上漲問題,他在表面上採取了最務實的立場。
不過,GSK的投資者也許會認為安偉傑的經營業績喜憂參半。近年來,GSK有不少新產品獲批,但在將這些新產品轉化成為收入增長的工作上,公司卻一直在苦苦掙扎。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過去10年的大部分時間里,GSK的研發成績欠佳。而兩年前安偉傑剝離公司抗腫瘤產品組合的決定更是遭致了一些分析人士的爭議。
當前,外界開始呼籲GSK進行分拆。而備受爭議的戰略似乎已經開始起效:今年第二季度,GSK的銷售額上升了4%,表現繼續超預期。其中,低利潤的疫苗業務和消費者業務在其復甦轉折點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未來,Walmsley會如何帶領GSK繼續保持增長仍然有待觀察。可以肯定的是,GSK將會繼續提升其HIV產品組合以及研發線,這有望推動公司業績高速增長。
2
禮來
AD領域成敗關鍵
在李勵達(John Lechleiter)於今年年底卸任禮來(Eli Lilly)首席執行官時,目前擔任禮來生物醫學業務總裁的大衛·里克斯(David Ricks)將會接替這一職位。如果禮來的試驗性阿爾茨海默氏症(AD)治療葯物solanezumab能夠得到讓人期待已久的勁爆數據,就意味著里克斯原先負責的業務有可能已經開始成型。
伯恩斯坦公司(Bernstein)分析師表示,如果solanezumab被證明是有效的,它將有可能改變禮來。而若遭遇失敗,它可能會迫使里克斯撤離阿爾茨海默氏症治療領域。據報道,禮來已經在這一領域投入了30億美元的研發資金。
除了solanezumab以外,禮來還有著更加廣泛的新葯組合,其中包括最新上市的新葯(如用於治療糖尿病的Trulicity和Jardiance),以及不久後將會上市的其它新葯(如類風濕性關節炎葯物baricitinib和乳腺癌葯物abemaciclib)。雖然這些治療領域競爭十分激烈,但由於禮來在這些市場上的收入基數較小,因此其銷售額的適當提高都將對經營業績產生影響。得益於里克斯的商業背景和技能,禮來未來應全力推出重要的後期研發產品。
3
拜耳
加強後期研發線
自從今年5月擔任拜耳(Bayer)CEO一職以來,維爾納·鮑曼(Werner Baumann)大概就很少有時間去思考公司的葯品部門,因為其忙著收購孟山都,這筆交易將使拜耳成為一家全球規模最大的種子和農葯公司。
拜耳的產品組合如Xarelto和Eylea,繼續為公司今年第二季度的銷售額做出顯著貢獻,並且超出了市場分析人士的預期。然而,由於這些產品面臨的競爭壓力預計將在未來幾年裡進一步加劇,分析人士希望鮑曼能夠增強拜耳的後期產品研發線。
4
吉利德
亟需並購止跌
在執掌吉利德科學(Gilead Sciences)20年之後,約翰·馬丁(John Martin)於今年3月辭去了公司CEO一職。自從2011年吉利德收購Pharmasset以來,馬丁在公司內部實施了一場讓人印象深刻的變革。當時那項受到質疑的交易可以載入史冊,因為它讓吉利德獲得了丙肝治療葯物Sovaldi和Harvoni,以及其它產品。
然而,在接替馬丁擔任CEO一職6個月後,吉利德新掌門人約翰·米利根(John Milligan)卻面臨著丙肝葯物銷售下降的威脅——這種下滑速度更快,比預期更加迅猛。此外,他也面臨著公司實施並購活動的壓力。
目前,米利根已經簽署了幾筆規模較小的交易行動,但是,由於自今年年初以來公司股價下跌了23%,市場分析人士熱切希望吉利德有個更大的飛躍,能夠有助於促進其對外部資產更廣泛的追逐。
5
諾和諾德
成本削減「大刀」將落
9月初,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向外界確認,公司首席執行官拉斯·雷比恩·索倫森(Lars Rebien Sorensen)將提前卸任。就諾和諾德來說,市場分析人士預計,公司並不會徹底放棄對糖尿病治療領域長期以來所給予的關注,部分原因在於,從2017年開始接替索倫森職位的是諾和諾德目前負責企業發展的主管約根森(Lars Fruergaard Jorgensen),過去25年來,約根森一直在諾和諾德工作。
在索倫森的帶領下,諾和諾德經歷了一段高速發展時期,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不過,丹麥日德蘭銀行分析師弗蘭克·霍寧·安德森(Frank Horning Andersen)認為,索倫森提前退休等於承認諾和諾德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主要是在美國市場上),其原定於2019年離職。
最近幾個星期,諾和諾德管理層坦言,公司面臨著葯品付費方施加葯價壓力與市場競爭壓力,挑戰前所未有。這也意味著,約根森的首要工作可能是實施成本削減舉措。
6
百健
重點治療領域待調整
在喬治·斯堪格斯(George Scangos)擔任百健(Biogen)首席執行官期間,公司在多發性硬化症治療市場上的主導地位更加穩固,這主要得益於Tecfidera被成功推向市場。但如今,這只口服葯物的銷售增速已經減緩。百健最近證實,斯堪格斯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離職,此舉被外界廣泛認為是百健重新調整其治療重點領域的一個機會。
目前,百健在後期產品研發線上擁有寶貴的資產,它們有可能成為暢銷產品,但同時,這些產品大多數也被認為風險性很高,主要代表就是阿爾茨海默氏症治療葯物acanumab。而最近針對脊髓性肌萎縮症(SMA)治療葯物nusinersen所公布的積極的研究數據顯示,百健大膽的研發戰略有可能會得到回報。不過,很多人預計,斯堪格斯的繼任者將會對一些看上去更加保守的研發產品投下賭注。
7
新基醫葯
擺脫來那度胺依賴
今年第一季度末,新基醫葯(Celgene)任命安思銘(Mark Alles)接替羅伯特·休金(Robert Hugin),擔任公司新CEO。相比於吉利德的米利根,安思銘在新基醫葯並沒有遭遇非常緊迫的問題,而這主要得益於公司的旗艦產品、抗癌葯物來那度胺(Revlimid)的銷售在持續不斷地增長。
投資者對新基醫葯最關注的是其試驗性克羅恩病葯物GED-0301即將公布的研究數據,這是新基醫葯為數不多的前景看好的葯物之一,預計將在未來10年推動公司的收入增長,讓其收入多元化,以減少對來那度胺的依賴。在 8家公司的新掌門中,安思銘面臨的壓力最小,只需迎接公司的平穩過渡。
8
瓦蘭特
還債為首要任務
今年5月,隨著邁克·皮爾遜(Mike Pearson)黯然下台,瓦蘭特(Valeant)從競爭對手、專業葯物生產商百利高(Perrigo)那裡挖來了約瑟夫·帕帕(Joseph Papa)。帕帕的任命受到了外界的歡迎,但是,他接手的這家公司實際上繼續在向錯誤的方向航行。
帕帕的首要任務就是出售公司的資產,以降低瓦蘭特規模龐大的債務。

J. 安斯泰來制葯(中國)有限公司的安斯泰來制葯(中國)有限公司

安斯泰來制葯(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斯泰來中國」)是由原「山之內制葯(中國)有限公司」於2005年8月更名,再於2007年4月1日,與「藤澤葯品(中國)有限公司」合並而成。原兩家公司在中國均有12年以上的廠史並建立了良好的聲譽。此次合並實現了主要產品線的互補,擴大產品經營范圍,並集中資源開展各項優質葯品的研究開發。安斯泰來中國以持續滿足客戶的需求為最先,秉持高度的倫理觀和道德觀,開展合乎法規的經營活動。在提升企業價值的使命下,發揮創造性。實現業務的持續發展,力圖在中國成為受到客戶、員工、政府、相關企業、社會團體等利益相關者信賴的企業。
(2007年4月13日,北京)安斯泰來制葯(中國)有限公司今天正式宣告藤澤葯品(中國)有限公司與安斯泰來制葯(中國)有限公司合並。本次合並標志著安斯泰來制葯集團在中國完成其全球最後的合並。
安斯泰來在2005年會計年度(年度終止在2006年3月)全球凈銷售額8800億日元(約合578億人民幣),是日本第二大處方葯品公司,全世界第18大葯業集團。合並前,原兩家公司在中國均有12年以上的廠史並具良好的聲譽。合並後的公司將快速建立在目標治療領域的業務體系,並強化未來的全球競爭力,成為全球性治療疾病領域的領導制葯企業。
合並使得兩家公司的主要產品線實現互補,更能擴大產品經營范圍,並集中於各項優良葯品的研發。安斯泰來中國總經理橫手秀和先生介紹,安斯泰來中國的主要經營項目為醫葯品的生產、銷售及開發。主要的產品包括預防及治療器官移植的免疫抑制劑普樂可復®;前列腺增生治療葯哈樂®,治療消化性潰瘍的高舒達®;特應性皮炎治療葯普特彼®;抗深度真菌感染葯米開民®;治療高血壓用葯佩爾®及治療抗惡性腫瘤療法引起的惡心、嘔吐的奈西雅®等,共11個不同品種。2007會計年度計劃要達成約6億元的銷售額。
合並後的中國安斯泰來員工數約490名,分布在沈陽市生產工廠及國內主要城市的分公司及聯絡處。除了持續優化在沈陽市制劑工廠的先進生產技術、完善國內銷售網路、提升人員的專業素質外,安斯泰來中國將通過合作開發體制,擴大與中國研究機構的協作。安斯泰來中國是日本在華投資最大的制葯企業之一,是安斯泰來制葯集團在中國投資的全資子公司。工廠位於沈陽經濟開發區,總部設在北京,在上海、北京、廣州、成都和沈陽設有分公司,業務范圍遍及全國大中城市,全國約有員工500名。
安斯泰來中國目前在中國上市銷售的產品涉及器官移植、泌尿、感染、皮膚、消化循環等多個專業領域,其中移植和泌尿領域的產品已經得到廣大醫生和患者的認可,處於市場領先地位。 2005年 4月,山之內制葯株式會社與藤澤葯品工業株式會社業務整合,安斯泰來制葯集團成立。
安斯泰來制葯集團一家總部位於日本東京的研發型制葯企業,日本第二大的處方葯品公司,全世界第十八大葯業集團。在全球范圍內研發、生產、銷售創新型醫葯產品。我們致力於通過創新可靠的醫葯產品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做貢獻,實現我們的存在意義,使命是不斷提升企業價值。
我們結合外部市場環境、公司現有的優勢和未來發展的潛力後,面對全球市場的競爭,確定了富有競爭力的業務模式——即在六個重點治療領域成為「全球專業治療領域領導者」。 向來低調的日本葯企開始頻頻亮相,發力在華葯品市場。日前,日本最大葯企安斯泰來中國公司總經理卓永清在京表示,隨著醫保覆蓋人群不斷擴大,未來中國醫葯市場會有很大發展,安斯泰來將持續增加在華投入,絕不放棄任何機會,未來5年內將向中國市場引進至少5個新葯品種。今年4月1日,卓永清就任安斯泰來(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兼任中國外商投資制葯協會副主席。幾天前,安斯泰來制葯中國公司在京舉行媒體見面會。談及會否考慮收購中國企業,卓永清稱,並購中國企業將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需要做細致的市場調研,安斯泰來「絕對不會放棄任何的機會」,但會非常謹慎小心來推行並購這件事。
去年在華銷售約7.5億元
早在2005年,山之內和藤澤兩家葯企合並成立安斯泰來制葯,雙方股權各佔50%。據卓永清透露,2008年安斯泰來在華銷售約為7.5億元。卓永清稱,兩家葯企合並之後,安斯泰來制葯每一年增長都超過20%,整個亞洲子公司的銷售份額佔全球的3%,今年上半年約占亞洲的45%—47%,相當於安斯泰來在華業務佔全球業務的1%強。
與歐美製葯巨頭相比,包括安斯泰來在內的日本葯企起步相對較晚,在全球制葯領域所佔份額有限。在回答騰訊財經提問時,卓永清表示,上個世紀80年代後期,日本葯企才真正有一些產品在美國市場占據一定的份額,這就決定目前日本制葯企業在全球的地位。卓永清認為,目前,安斯泰來在器官移植葯物和頭孢類抗生素兩個領域已經做到全球領先,日本葯企必須在新葯研發和全球營銷網路兩個點上都尋求突破,才能在全球葯業佔到一席之地。
新醫改帶來巨大商機
談及金融危機對安斯泰來業務的影響,卓永清認為,危機對安斯泰來成長的影響非常小,因為安斯泰來所有子公司以當地貨幣來算,成長都是非常好的。「具體來講可以說沒有影響,但是在財務報表上有影響。」卓永清稱,因為安斯泰來是一家在日本上市的公司,財務報表用的貨幣是日元,「當美元貶值的時候,在當地做的很漂亮,但是全球做就不漂亮了」。卓永清認為,金融危機對安斯泰來在華業務幾乎沒有影響,反而這兩年來醫療改革創造帶來了市場上的機會。「過去半年之內,我跟很多院長、很多醫生交流,他們說現在住院的病人越來越多,這表明中國醫葯市場還是不斷的成長。」卓永清說,安斯泰來去年有一些品種銷售增長20%-30%,少數品種增長率超過60%,當然也有一些品種是比較不理想,可能影響最大的是保健葯。
日企培養通才領軍者
自1976年進入藤澤葯業台灣辦事處工作算起,卓永清已為藤澤葯業(包括合並後的安斯泰來)服務33年。「我也覺得我是一個怪胎,我從醫葯代表做起,一開始負責台灣的診所市場,後來去跑像長庚醫院那樣的大醫院。」卓永清說,他做過葯品注冊、醫葯代表、企劃經理。後來也做過OTC銷售、拍過電視廣告,整個過程中幾乎所有的活都干過,也代理過其他跨國葯企在台灣的市場推廣。
卓永清稱,在用人機制上,歐美製葯企業跟日本葯企有個基本差異,就是日企是培養通才,而歐美葯企則是專業化培養。「歐美企業需要你有專業的職位說明書,才能就任相應職位,並一直在那個崗位上待著。」卓永清說,日本企業不會說就只有一個職能,比如人事部門缺人,「你是銷售經理,有可能把你拉到人事部門,日企要培養一個通才的人,他會讓你跳來跳去」,與歐美企業相比各有優缺點。 存在意義
通過提供創新而可靠的醫葯產品為世界人民的健康做貢獻以一種超越他人的努力持續探索發現生命科學的潛力,迎接挑戰、研發創新的葯品;通過提供品質可靠的產品以及科學嚴謹的醫學信息,贏得客戶的高度信任;為全世界人們的健康生活提供幫助,成為全球制葯行業中一顆耀眼的明星。
使命
不斷提升企業價值
安斯泰來追求持續的提升企業價值。
安斯泰來力爭成為被利益相關者選擇和信賴的企業,從而提升自身的企業價值。我們的利益相關者包括客戶、股東、員工以及全球的社會團體等。
信條
信條提供了我們引以為豪的日常行為規范,安斯泰來始終以信條作為我們的行動指南。
高度倫理觀時刻秉承高度的道德倫理,開展業務活動。
客戶至上時刻把握顧客需求、以滿足顧客需求為行動指針。
發揮創造性不滿足現狀、以遠大的志向挑戰自我革新、創造新價值。
競爭的觀點擴大視野、放眼外界,先於對手創造出新價值。 安斯泰來制葯集團位列《新聞周刊》2008年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第35名,位列所有日本企業首位,並在全球制葯企業中排名第八位。世界500強排行榜榜單刊登在2008年7月9日出版的日文版《新聞周刊》上。2008年《新聞周刊》世界500強排行榜的評選是從入圍的2006年銷售額排名前1000家企業當中,根據財務表現和企業社會責任(CSR) 兩個方面進行綜合評比,評選出世界上500家優秀企業。 企業的財務表現得分綜合了收益性、成長性和安全性三個方面:收益性反映出企業的資產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總資產)和銷售額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銷售額);成長性結合企業的銷售額年平均增長率和年度現金流量表;安全性重點評估企業的利息負擔能力比率[(稅前利潤+支付利息)/支付利息]。安斯泰來制葯集團在財務表現方面的總得分為56分,排在制葯企業首位,其中成長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滿分20分。
企業社會責任(CSR)從企業管理、員工發展、社會貢獻、環境保護四個方面評比,相關的數據來自英國專業調查公司EIRIS(Ethical Investment Research services)。
安斯泰來制葯集團是一家年輕的企業,2005年4月1日由山之內制葯和藤澤葯品工業合並成立,一直致力於研究開發創新可靠的醫葯產品為全世界人們的健康做出貢獻,通過不斷提高企業的價值來實現我們的使命。在「企業願景2015」中明確了安斯泰來的未來發展方向——將集中優勢和資源在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需要高度專業性的治療領域進行產品研發,通過在全球提供高附加值的產品凸顯更高的競爭力,成為全球專業治療領域領導者。六個重點領域分別為器官移植免疫抑制/炎症、泌尿、感染性疾病、中樞神經/疼痛、糖尿病和腫瘤。
現在安斯泰來制葯集團實施的以企業社會責任為基礎的管理體系(CSR-based management),意味著我們不僅要做到在全球市場活動中被客戶接受,同時要做到在經營性、社會性和人類關愛等多方面被認可接受尊重,成為社會活動中的重要成員。 1994年10月 沈陽山之內制葯公司成立
1997年3月 沈陽開發區工廠投產
1997年12月 取得中國葯品GMP認證
1998年11月 取得ISO-9002環境質量體系認證
2001年6月 沈陽山之內制葯公司變更為獨資企業
2001年10月 取得ISO-14001環境質量體系認證
2002年5月 正式更名為山之內制葯(中國)有限公司
2003年2月 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認證、ISO-9001-2000版認證
2005年8月 公司名稱變更為安斯泰來制葯(中國)有限公司
2006年3月 ISO-14000和ISO-9000一體化
2007年4月 與藤澤葯品(中國)有限公司合並 安斯泰來制葯產品: 移植感染 普樂可復; (他克莫司) 米開民; (米卡芬凈鈉) 泌尿皮膚 衛喜康;(索利那新) 哈樂; (鹽酸坦索羅辛) 普特彼; (他克莫司) 消化循環 德納; (貝前列素鈉) 高舒達; (法莫替丁) 佩爾; (鹽酸尼卡地平)

閱讀全文

與他唑巴坦葯企上市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證500指數天天基金凈值查詢 瀏覽:379
工行實物金條價格 瀏覽:497
股票賬號注銷後資金賬戶還在 瀏覽:45
歷年理財規劃師合格分數線 瀏覽:588
融資總額分界點 瀏覽:377
俄羅斯59轉人民幣 瀏覽:371
百福外匯 瀏覽:474
光大銀行貸款最快放款時間 瀏覽:393
精工貴金屬表 瀏覽:924
安置房裝修按揭貸款 瀏覽:614
2019年3月19日期貨黃金走勢分析 瀏覽:187
開通能源期貨 瀏覽:476
投資公司做外匯怎麼樣 瀏覽:605
湖北寶明號貴金屬投資 瀏覽:240
信託投資公 瀏覽:320
超星爾雅個人理財規劃 瀏覽:735
江蘇外匯平台代理 瀏覽:661
景順動力平衡基金今日走勢 瀏覽:898
有貸款房去名字 瀏覽:115
遼寧省企業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法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