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市公司每年都盈利,就是不分紅,有沒有法律強制執行。
公司法里沒有規定,也不可能規定,因為涉及公司的自主經營,也很難做出具有實際操作性的規定。
另一個角度,分紅與否以及分紅比例,既有公司經營的需要(這也是鐵公雞們的一個借口),也體現了公司對股東的責任。
Ⅱ 為什麼一個盈利的公司不分紅
A、上市公司的利潤是否進行分配,要結合公司的發展而定
B、通常情況,為股東進行一定專的分紅與否,是上市公司的屬形象和責任義務的體現
C、很多上市公司從來不進行分紅,也就是所謂的鐵公雞,卻一再向市場進行融資,這樣的公司很受投資者的詬病
從概念上來講,未分配利潤是企業未作分配的利潤,在以後年度可繼續進行分配,在未進行分配之前,屬於所有者權益的組成部分。從數量上來看,企業未分配利潤是期初未分配利潤加上本期實現的凈利潤,減去提取的各種盈餘公積和分出的利潤後的余額。
企業當年實現的利潤總額在交完所得稅後,其凈利潤可按以下順序進行分配:
1、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2、提取法定盈餘公積;
3、提取任意盈餘公積;
4、分配優先股股利;
5、分配普通股股利。
最後剩下的就是年終未分配利潤。
Ⅲ 為什麼國內很少盈利了但不分紅的公司股票。
企業的贏利都送股了。送股也是分紅的一種形式。表現為股份增加。贏利不現金分紅的公司大都是需要保留贏利繼續發展的公司,但少量公司贏利運用不當。還不如現金分紅合算。
股票上市公司分配給股東的權利,包括分紅、即領取現金股利或投票股利的權利以及配股的權利,但由於股票在市場上一直在投資者之間進行轉讓買賣,當上市公司在一定時期向股東分派股利進行配股時,為使本公司的股東真正得到其應得的分紅配股權利,就存在著一個這種權利應該分配給股票的買入者還是賣出者才合理的問題,由此產生了股票除息與除權交易。
此外,由於公司分紅配股引起公司股本以及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業的實際價值(每股凈資產)的變動,需要在發生該事實之後以股票市場價格中剔除這部分因素。因送股轉增股本或配股而使股本增加形成的剔除行為稱為除權,即從股價中除去股東享受的、送股轉增股本或配股的權利:而因紅利分配引起的剔除行為稱為除息,即從股價中除去股東享受現金股息的權利。
Ⅳ 上市公司分紅很少,有些幾年都不分紅。為什麼有很多人去買股票
炒股最弱勢的是股民,炒股的話其實是股民賺股民的錢,平台也賺手續費,不炒的話,資金回被上市公司利答用,盈利後拿一點點出來分紅,還不如銀行利息。股民想靠股票賺錢就得和股民對炒,看誰實力強,誰就能賺錢,但最後虧錢的一定是股民。
所以股市就是類似大賭場,公家收場地費,莊家就是上市公司有決策權的股東,手中我有各類作弊手段,最後賭徒就是股民,把股價炒高然後看誰得勢先逃離誰就賺錢。總之炒來炒去都在消耗股民的錢,最後靠炒股發財的就一小丟丟,所以各位看官想入坑得慎重吶。除非國家出台政策要求上市公司按總盈利的最低百分50分紅,否則都是坑。
1分鍾前
Ⅳ 上市公司股票分紅和上市公司股票不分紅,有何區別
股票分紅和不分紅肯定是有區別的,雖然A股市場分紅要扣稅和除權,但最終分紅股票和不分紅股票有以下四大區別:
區別一:分紅股票證明公司有賺錢能力
上市公司股票只要有分紅能力的公司就證明公司是有錢賺的,不管上市公司是採取現金分紅還是高送轉,前提條件都是公司有賺錢的。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長期沒有分紅,或者連分紅的能力都沒有,這家公司業績肯定不怎麼樣。這些公司難道想要自掏腰包來分紅是不現實的。
但假如上市公司都不分紅,根本不存在納不納稅的問題,即使想納紅利稅也沒資格。但不管怎麼樣,有能力納稅就證明有個人所得收入,這就是區別。
總結分析
根據A股市場的實際案例得出結論,股票分紅和不分紅有三大區別,公司是否有賺錢能力;紅利是否再生投資;是否具備價值投資;當然還有一區別是納稅和不納稅的區別等等,所以股票分紅和分紅還是有很大差異的。
Ⅵ 有的上市公司會分紅,有的上市公司為什麼盈利了也不分紅
有的上市公司會分紅,有的盈利了也不分紅,那麼說上市公司是否分紅到底有什麼標准呢?這個與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有關系,因為不同的上市公司所採取的政策不一樣,所以你最終看到的結果不一樣。
是不是進行公司的這個股利分配,並不取決於公司現在是否賺錢,而取決於公司處在什麼樣的發展時期,如果說公司現在處在快速成長期,那它基本上就不會分紅,因為他把這個錢積累到公司裡面,能夠讓公司的總資產快速膨脹,如果說公司處在成熟期,在這個行業裡面已經有相當高的地位了,那他可能就會進行股利分配,因為他已經不是那麼缺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