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理性看待董事長兜底
近日,10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兜底增持」方案,由公司實際控制人或董事長鼓勵員工增持並為其盈虧「兜底」。有市場輿論點贊這些董事長系「中國好老闆」,但也有人持不同看法,提醒中小投資者不要被「兜底增持」所忽悠,切忌盲目跟風。
「兜底增持」最初出現在2015年A股異常波動期間,由騰邦國際、暴風集團、科陸電子、金貴銀業、皇氏集團等公司推出。2016年1月A股再度大跌,東方海洋、曠達科技、中珠控股等公司公布 「兜底增持」方案。近日,宣布「兜底增持」的公司包括沃爾核材、興業科技、樂金健康、東方金鈺、雪人股份、安居寶、長城動漫、長城影視等,以中小板和創業板公司為主。公告內容基本差不多,即員工買入公司股票且連續持有12個月以上並且在職,若產生虧損將由「老闆」予以全額補償,收益則歸員工個人所有。
「兜底增持」具有一定積極意義,一是鼓勵員工增持,有望帶來增量資金;二是實際控制人或董事長對員工增持承諾「虧了算我的,賺了算你的」,可以向市場傳遞信心。董事長及公司員工最為熟悉企業情況,對發展前景的信心體現為增持,有利於穩定股價,可緩解二級市場非理性拋售壓力。
不少「兜底增持」的公司之前股價連續下跌,有的跌幅明顯超過同期大盤。例如,興業科技和雪人股份均在6月7日宣布 「兜底增持」,而截至6月6日,今年以來股價累計跌幅分別達30.41%、32.36%。從二級市場反應來看,宣布「兜底增持」的個股大多隨即迎來大幅反彈。例如,安居寶6月5日宣布 「兜底增持」方案,連續3個交易日漲停;凱美特氣、寶萊特、錦富技術、星徽精密、智慧松德等在宣布「兜底增持」的首個交易日漲停。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有了之前幾次「兜底增持」的效果驗證,部分投資者學會理性看待。應該說,當一家公司因基本面而遭遇股價連續下跌時,「兜底增持」雖對短線刺激股價有作用,但很可能「曇花一現」,難以改變中長期走勢。
有券商發布研報稱,2015年下半年發出員工「兜底增持」倡議的公司中,目前有不少逼近或跌穿2015年的股價低點,暴風集團更是股價跌得只有倡議「兜底增持」時的三成多。暴風集團暴跌既為高估值付出代價,也因為業績不佳,去年滑坡69.53%,今年一季報出現虧損。再看雙塔食品,今年1月24日發布「兜底增持」公告,當天股價漲停,但4個多月以來股價較上述公告前跌去10%以上。雙塔食品去年年報和今年一季報業績分別滑坡70.13%、43.09%,公司基本面欠佳對股價產生較大負面影響。
可見,投資者對「兜底增持」需有風險防範意識,尤其不能將其當作概念進行投機炒作。其一,重視公司基本面。若業績不佳,切忌盲目跟風買入。其二,不宜誇大資金引入效應。正如有的市場人士所提醒,「兜底增持」涉及時間短,有的董事長只對兩三天內買入的員工負責,而員工短時間內所持現金不會太多,大規模參與的可能性不大。其三,「兜底增持」若針對員工連續持股12個月以上,並不等於員工12個月持股鎖定,也不意味著12個月內股價走勢的安全邊際較高。
從市場呼聲來看,由於「兜底增持」屬於引起股價明顯變動的敏感信息,建議進一步嚴格信息披露制度,從而避免大股東作秀或暗藏貓膩。例如,對董事長鼓勵買入期間的員工實際增持,以及日後的員工減持進展應有信息披露。換言之,市場監管更嚴密,有助於保護投資者權益,也使真正有投入的 「兜底增持」更具含金量。
❷ 2015年七月十九日,現買暴風科技股票還能暴漲嗎
說不準的,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從7.14元的發行價被爆炒至327.01元,暴風科技成為A股市場上的一個傳奇。然而在市場風向突變之後,此前因停牌幸運躲過市場大跌的暴風科技於7月13日復牌,即使推出了10轉12的送轉預案,還是毫無懸念地迎來跌停,被困在了跌停風暴中。
截至昨日收盤,暴風科技已經遭遇了連續第三個跌停,但是從跌停板上的巨量封單,以及近期清淡的成交來看,下跌之路很可能還將繼續。
就在昨日,暴風科技發布了業績預報,預計上半年盈利343.32萬~801.08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5%~85%。這一切都讓持有公司股份的中小股東,為接下來的股價走勢憂心忡忡,也對公司提出實質性的穩定股價措施異常期待。
記者注意到,在暴風科技維護股價穩定的措施中,控股股東在上市後36個月內不減持,本就是此前許下的承諾。而對於增持、回購、員工持股這些目前大批上市公司採用的穩定股價的手段,暴風科技僅是做出了表態而已,並未提出具體的方案。
實際上,前期大批中小盤股連續跌停的背後,正是投資者信心的極度匱乏。而很多上市公司也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解決方案,比如騰邦國際實控人除了自己增持外,還號召員工增持並承諾為虧損兜底,立刻扭轉了股價的頹勢。對於暴風科技來說,如果公司和大股東推出強有力的護盤方案,對於投資者恢復信心也會有決定性的作用,持續多日的跌停風暴,或有望逐漸平息。
❸ 騰邦國際300178股票 如果跌倒6元值得大量買入不
騰邦國際股票 跌倒6元值得大量買入。
每種買入信號都有其標准,這個買入的結論是基於市盈率標准。當騰邦國際跌到6元時,其市盈率為6/0.477=12.6倍市盈率,凈資產4.78元,其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投資價值。更何況此次停牌引入實力強大的國有企業福田控股,後續的發展機會更令人期待。
在3個月內,有多達7家機構建議買入,7家機構建議增持,說明此股票的價值還是得到認同的。
市盈率(Price earnings ratio,即P/E ratio)也稱「本益比」、「股價收益比率」或「市價盈利比率(簡稱市盈率)」。市盈率是最常用來評估股價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標之一,由股價除以年度每股盈餘(EPS)得出(以公司市值除以年度股東應占溢利亦可得出相同結果)。計算時,股價通常取最新收盤價,而EPS方面,若按已公布的上年度EPS計算,稱為歷史市盈率(historical P/E);計算預估市盈率所用的EPS預估值,一般採用市場平均預估(consensus estimates),即追蹤公司業績的機構收集多位分析師的預測所得到的預估平均值或中值。何謂合理的市盈率沒有一定的准則。
市盈率是某種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市場廣泛談及市盈率通常指的是靜態市盈率,通常用來作為比較不同價格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的指標。用市盈率衡量一家公司股票的質地時,並非總是准確的。一般認為,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過高,那麼該股票的價格具有泡沫,價值被高估。當一家公司增長迅速以及未來的業績增長非常看好時,利用市盈率比較不同股票的投資價值時,這些股票必須屬於同一個行業,因為此時公司的每股收益比較接近,相互比較才有效。
市盈率是很具參考價值的股市指針,一方面,投資者亦往往不認為嚴格按照會計准則計算得出的盈利數字真實反映公司在持續經營基礎上的獲利能力,因此,分析師往往自行對公司正式公布的凈利加以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