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國太陽報報道過哪些著名的事
雖然它的銷量、知名度非常高,不少人對《太陽報》都持有不良好的印象。批評指,《太陽報》報道新聞的手法粗糙、不專業、不中立,常常以嘩眾取寵的手法來刺激銷量,不過,有調查指在ABC1類高級讀者群之中,《太陽報》讀者比同集團的知識型報章《泰晤士報》高出一倍。
1964年,《太陽報》為取代被賣盤的《每日先驅報》(Daily Herald)而創辦。《太陽報》初期銷量不好,於是被轉售予傳媒大亨梅鐸。該報正於此時轉為小報型報刊。《太陽報》轉型後加入大量的通俗內容,不過仍然維持親工黨的立場。該報因而銷量激增,1970年起更推出著名的「三版女郎」(Page 3 Girl)。第三頁女郎原先只是著名模特的寫真,後來形式轉為每天登場的上身裸女。
B. 星空衛視是哪裡的電視台
星空傳媒集團是新聞集團全資擁有的公司,亞洲首要的多平台媒體內容和服務供貨商。
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NYSE:NWS)
是全球最大的媒體企業集團之一。它主要的股東和首席執行官是魯珀特·梅鐸,他的家庭控制著這個公司的30%的股份。2004年11月12日,在得到大部分的股東同意之後,這家公司的總部由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搬遷到美國的特拉華州,重組成為現在的新聞集團。
珠三角只是他們邁進中國市場的第一塊試驗田,新聞集團期待著不久的將來星空衛視在廣東以外的地區甚至全國播出。
C. <<泰晤日報>>的歷史
《泰晤士報》 (The Times)是 英國 的一張綜合性全國發行的日報,是一張對全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發揮著巨大影響的報紙。《泰晤士報》隸屬於魯珀特·梅鐸的新聞集團。長期以來,《泰晤士報》一直被認為是英國的第一主流大報,被譽為「英國社會的忠實記錄者」。《泰晤士報》在英國國內政治和國際關系問題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被默多克收購之後,有指《泰晤士報》的風格逐漸趨向保守。
D. 梅鐸 傳媒大亨
你指哪一個?
附: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在兩年前,新聞集團(News Corp.)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魯珀特.梅鐸(Rupert Murdoch, 又譯:魯珀特。默多克)啟用年僅30歲的傑智.梅鐸(James Murdoch)擔任英國最大的付費電視公司的首席執行長,一時噓聲四起,股東們對魯珀特.梅鐸的任人唯親大為不滿。
傑智.梅鐸從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輟學,沒念過商學院。股東們表示,大家曾認為他缺乏經驗,無法執掌一家像英國天空廣播公司(British Sky Broadcasting Group PLC, 簡稱BSkyB)這樣的大型上市公司。新聞集團持有BSkyB 35.4%的股份。
將近兩年後,傑智.梅鐸扭轉了BSkyB收視率增長乏力的局面,贏得了眾人的贊譽而不是批評。他在BSkyB的成就還因為他是英國100強企業中最年輕的首席執行長而備受矚目。
盡管如此,傑智.梅鐸振興BSkyB的舉措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為了吸引和留住客戶,BSkyB收益下滑,這也凸現了它無法重現當初高速增長的事實。正是由於BSkyB當年的快速成長,它一度成為梅鐸家族控制的最具價值的資產。
上周,傑智.梅鐸的哥哥拉克蘭.梅鐸(Lachlan Murdoch)出人意料地從新聞集團副首席營運長的位置上辭職,此舉使得傑智。梅鐸成為執掌父親媒體帝國的主要繼承人人選。盡管如此,新聞集團的知情人士警告稱,魯珀特。梅鐸交出權杖可能還要在很多年之後,而在此之前家族的任何變化都可能輕易打破權力格局。近期來看,一旦魯珀特。梅鐸退位,新聞集團總裁兼首席營運長彼得。徹寧(Peter Chernin)似乎將是第一把交椅的最佳人選。
知情人士稱,目前傑智.梅鐸目前不會接手他哥哥在新聞集團駐紐約的事務,而是繼續擔任BSkyB的首席執行長。一位分析師認為,傑智。梅鐸將在BSkyB再效力兩年,然後才會擔當新聞集團內更重要的職位。
在一定程度上,傑智.梅鐸可以說是默認的領先者。魯珀特.梅鐸的長女普魯登斯.麥克勞德(Prudence McLeod)不在公司內部工作。他第二次婚姻的第一個孩子伊麗莎白。梅鐸(Elisabeth Murdoch)在27歲的時候出任BSkyB的總經理,四年後離開BSkyB並成立了自己的電視製作公司Shine Entertainment Ltd.。魯珀特.梅鐸第三次婚姻的兩個孩子克洛伊(Chloe)和格雷斯(Grace)還在蹣跚學步。
在新聞集團內部,傑智.梅鐸曾經開發過公司的互聯網戰略,但未能獲得成功:新聞集團後來沖銷了超過10億美元與互聯網相關的資產。2000年,他被任命為新聞集團位於香港的付費電視服務星空衛視(Star TV)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
E. 商界名人, 有誰知道中國很多知名的企業家或者總經理或者CEO的
中國企業家名言錄摘抄123
柳傳志:
對於看不清楚的路,先走兩步,踩結實了,然後再跑,回頭看看,沒問題了,再撒開腳丫跑。走了兩步,發現不對,趕快折回來,腳上沾了點泥水,沒什麼了不起,換雙鞋尋找新路再往前走。
任正非:
我們可能活不成了。信息產業總的來說是困難的,主要問題是商品過剩。以前用技術門檻來封鎖對手進入市場,現在技術門檻也沒有了,只能靠市場推廣,產品低價也賣不出去。這種惡劣的情況會維持7、8年。我們現在生意很難做,如果我們是開餐館的就好了,毛利會更高。
秦曉:
很多企業非常關注增量部分。提高增量固然是一個很好的做法,但增量也會演變成存量,如果一個企業家不能有效、合理地解決、消化多年累積的存量問題,那他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企業家。
李東生:
要在中國做好企業,你必須學會調和。既要學習先進的管理方法,又要學會在中國的環境中做事情。
張躍:
如果你有能力把一件事情做好,或者在一個行業里干好,確實沒有任何必要去思考別的東西。
劉曉光:
通過資本運營,國企原有的許多問題都被巧妙地化解掉了。市場經濟的一個基本原理是資本在流動中增值。國企改革要進入以資本運營為中心的階段,重點是存量調整和增量優化。好的公司,應該追求一些長線投資,才能在競爭中不致突然休克。
段永基:
前十年,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像是參加「殘奧會」。外國公司被各種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卡在國門之外,被捆綁了手腳,這種競爭不公平。未來十年,本土企業參加的是真正意義上的奧運會。
李書福:
別人沒做,我們更應該做。即使無力回天,也可留下一個時間點上的思考。世界上任何一個能夠做大、做強、做好的企業不可能用別人的「品牌」。我不反對「挪威的森林」,但更好的是,我們要在自己的土地上長出雄偉粗壯的白樺林!
汪延:
互聯網企業宣告贏利的背後,往往蘊含著一些潛質,包含著技術的創新,包含著新的追隨,可貴的是沉澱以後的積累,靠著贏利找到了更有潛力的發展方向。
孫宏斌:
萬科不是我們的對手。不是我對萬科看不上眼,學習萬科好榜樣,萬科很成功,但也要分區域市場。在石家莊萬科沒進去,和我們沒有沖突,在上海、長春就是我們的競爭對手。在區域市場研究對手做什麼,好制定戰略。盲目「樹敵」會讓員工很茫然,不知所措。
昝聖達:
在中國,如果你要去和人競爭,往往會吃力不討好。98%的人去爭奪2%的市場空間是愚不可及的。應該是2%的人去爭奪98%的市場空間。我絕不可能參與電腦、彩電、空調這樣的市場競爭。
【馬雲語錄】
*如何把每一個人的才華真正地發揮作用,我們這就像拉車,如果有的人往這兒拉,有的人往那兒拉,互相之間自己給自己先亂掉了。當你有一個傻瓜時,很傻的,你很會很痛苦;你有50個傻瓜是最幸福的,吃飯、睡覺、上廁所排著隊去的;你有一個聰明人時很帶勁,你有50個聰明人實際上是最痛苦的,誰都不服誰。我在公司里的作用就象水泥,把許多優秀的人才粘合起來,使他們力氣往一個地方使。
*網路公司將來要判斷兩個:第一它的team;第二,它有technology;第三它的concept,擁有這些東西,才是存在的必要。
*Judge一個人,一個公司是不是優秀,不要看他是不是Harvard,是不是Stanford.不要judge裡面有多少名牌大學畢業生,而要judge這幫人幹活是不是發瘋一樣干,看他每天下班是不是笑眯眯回家。
*30%的人永遠不可能相信你。不要讓你的同事為你幹活,而讓我們的同事為我們的目標幹活,共同努力,團結在一個共同的目標下面,就要比團結在你一個企業家底下容易的多。所以首先要說服大家認同共同的理想,而不是讓大家來為你幹活。
*我認為,員工第一,客戶第二。沒有他們,就沒有這個網站。也只有他們開心了,我們的客戶才會開心。而客戶們那些鼓勵的言語,鼓勵的話,又會讓他們像發瘋一樣去工作,這也使得我們的網站不斷地發展。
*看見10隻兔子,你到底抓哪一隻?有些人一會兒抓這個兔子,一會兒抓那個兔子,最後可能一隻也抓不住。CEO的主要任務不是尋找機會而是對機會說NO。機會太多,只能抓一個。我只能抓一隻兔子,抓多了,什麼都會丟掉.
*我們公司是每半年一次評估,評下來,雖然你的工作很努力,也很出色,但你就是最後一個,非常對不起,你就得離開。在兩個人和兩百人之間,我只能選擇對兩個人殘酷。
*您能用一句話概括您認為員工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嗎?今天阿里巴巴的員工我們要求誠信,學習能力,樂觀精神,和擁抱變化的態度!
*互聯網是四乘一百米接力賽,你再厲害,只能跑一棒,應該把機會給年輕人。
*在前一百米的沖刺中,誰都不是對手,是因為跑的三千米的長跑。你跑著跑著,跑了四五百米後才能拉開距離的。
*我們花了兩年的時間打地基,我們要蓋什麼樣的樓,圖紙沒有公布過,但有些人已經在評論我們的房子怎麼不好。有些公司的房子很好看,但地基不穩,一有大風就倒了。
*我們與競爭對手最大的區別就是我們知道他們要做什麼,而他們不知道我們想做什麼。我們想做什麼,沒有必要讓所有人知道。
*網路上面就一句話,光腳的永遠不怕穿鞋的。
*今天要在網上發財,概率並不是很大,但今天的網路,可以為大家省下很多成本。這個世界沒有人能替你發財,只有你自己才能替你發財,你需要的是投資和投入,spendtime,investtime,ontheinternet,把自己的時間投資在網路上面,網路一定會給大家省錢,但不一定今天就能賺多少錢,賺錢是明天的事,省錢,你今天就看得到。
*電子商務最大的受益者應該是商人,我們該賺錢因為我們提供工具,但讓我們做工具的人發了大財,而使用工具的人還糊里糊塗,這是不正常的。所謂新經濟,就是傳統企業利用好網路這個工具,去創造出更大的經濟效益,使其成幾十倍地增長,這才是真的新經濟的到來。今天新舊經濟是兩張皮。
*互聯網上失敗一定是自己造成的,要不就是腦子發熱,要不就是腦子不熱,太冷了。
*我覺得網路公司一定會犯錯誤,而且必須犯錯誤,網路公司最大的錯誤就是停在原地不動,最大的錯誤就是不犯錯誤。關鍵在於總結我們反思各種各樣的錯誤,為明天跑的更好,錯誤還得犯,關鍵是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我們是教人釣魚,而不是給人魚。
*企業家是在現在的環境,改善這個環境,光投訴,光抱怨有什麼用呢?國家現在要處理的事情太多了,失敗只能怪你自己,要麼大家都失敗,現在有人成功了,而你失敗了,就只能怪自己。就是一句話,哪怕你運氣不好,也是你不對。
*中國電子商務的人必須要站起來走路,而不是老是手拉手,老是手拉著手要完蛋。
*我們知道當時可以敲幾個鑼,就可以圍那麼多人的時候,鑼都敲得好,把戲還能不好?敲鑼都敲出花來了。
*我是說阿里巴巴發現了金礦,那我們絕對不自己去挖,我們希望別人去挖,他挖了金礦給我一塊就可以了。
*我深信不疑我們的模式會賺錢的,亞馬遜是世界上最長的河,8848是世界上最高的山,阿里巴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寶藏。一個好的企業靠輸血是活不久的,關鍵是自己造血。
*我們說上市就像我們的加油站,不要到了加油站,就停下來不走,還得走,繼續走。
*互聯網是影響人類未來生活30年的3000米長跑,你必須跑得像兔子一樣快,又要像烏龜一樣耐跑。
*我為什麼能活下來?第一是由於我沒有錢,第二是我對INTERNET一點不懂,第三是我想得像傻瓜一樣。
*發令槍一響,你是沒時間看你的對手是怎麼跑的。只有明天是我們的競爭對手。
*如果早起的那隻鳥沒有吃到蟲子,那就會被別的鳥吃掉。
*If not now. When? If not me. Who?
*互聯網像一杯啤酒,有沫的時候最好喝。
*聽說過捕龍蝦富的,沒聽說過捕鯨富的。
*我們不能企求於靈感。靈感說來就來,就像段譽的六脈神劍一樣。
*阿里巴巴的六脈神劍就是阿里巴巴的價值觀:誠信、敬業、激情、擁抱變化、團隊合作、客戶第一。
*我永遠相信只要永不放棄,我們還是有機會的。最後,我們還是堅信一點,這世界上只要有夢想,只要不斷努力,只要不斷學習,不管你長得如何,不管是這樣,還是那樣,男人的長相往往和他的的才華成反比。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絕對大部分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個人不要放棄今天。 1. 任何自不量力的人,最後一定會身敗名裂。——上原昭二(大正制葯公司董事長)
2. 任何事都有極限,當然也有卷土重來的機會。——大川功(CKS公司董事長、Sega公司董事長)
3. 一旦決定好自己的態度,接下來就可以安心的鬆口氣。——小林宏治(恩益禧公司榮譽董事)
4. 我不會問「為何做不到?」而是問「該怎麼做?」——小林陽太郎(富士全錄公司董事長)
5. 有缺點的工作,正是商機所在。——小倉昌男(大和運輸公司前董事長)
6. 想要具備突破力,必須在專精的領域深入紮根才行。——山本卓真(富士通公司榮譽董事)
7. 我相信,人生中沒有解不了的問題。——中山素平(興業銀行前董事長)
8. 因為以前是靠日積月累的經驗做出來的,所以一直沿擊,但是之後想如法炮製,卻怎麼樣也做不出來。——井深大(新力公司創辦人)
9. 要讓目前市面上已經開發出來的商品,一件也賣不出去。——井植歲男(三洋電機公司創辦人)
10. 組織架構排名第二的公司,最後在市場上也只能居於老二的位置。——韋恩•戈接威(百事可樂公司前總經理兼執行長)
11. 不賺錢的公司是不道德的。——王永慶(台塑集團董事長)
12. 不要成為法律、組織及機構的奴隸。——山光佐三(出光興產公司創辦人)
13. 相加除二的企劃,是最差的企劃。——加賀見俊夫(東方土地公司總經理)
14. 我並不特別,若一定要說有什麼地方比一般人強,就只是比較努力罷了。——安德魯卡奈基(卡奈基鋼鐵公司創辦人)
15. 尚未成熟才有成長的空間,一旦成熟,接下來只會走向衰退。——雷•卡洛克(麥當勞公司創辦人)
16. 贏得所有業務往來關系人的信賴,是非常有價值的資產。——安海斯•布希(安海斯•布希公司創辦人)
17. 我自是行動主義者,相信跟我有同樣構想的人必定為數不少,只是我能付諸行動,而他們什麼也沒做。——諾蘭恩•布希奈爾(雅達利電腦公司創辦人)
18. 雖然我喜歡冒險是不爭的事實,但冒險之前的學習,才是真正最具有魅力的地方。——理察•布朗森(維京集團董事長)
19. 最初的計劃如果只訂出低目標,達到的成果必定在目標之下。——威廉•弗斯特(層雲電腦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
20. 總經理並沒有什麼了不起,他只不過是能把命令系統清楚地轉換成符號。——本田宗一郎(本田技研工業公司創辦人)
21. 討厭的工作即使勉強去做,最後也不會成功的。。——本田宗一郎(本田技研工業公司創辦人)
22. 不管什麼時候,人都不可以自暴自棄。——田部文一郎(三棱商事前董事長)
23. 一開始設定高目標,日後才能構思出嶄新的方法。——伊克德•皮費佛(康柏電腦公司前總經理兼執行長)
24. 對商人而言,最重要的莫過於靈活。——伊藤忠兵衛(伊藤忠商事公司創辦人)
25. 光靠一個人,是不可能展現出這種能力。——伊藤雅俊(伊藤羊華堂公司榮譽董事)
26. 看書是從頭開始看,但經營企業卻恰好相反,先從結局開始,為達成結局而努力。——哈洛德•吉尼恩(國際電話電信公司前董事長兼執行長)
27. 領導階層與其用言語指示,不如用態度和行動宣示。——哈洛德•吉尼恩(國際電話電信公司前董事長兼執行長)
28. 自認從事有意義工作的員工,所製造出來的產品,必定是高品質的產品。——P•G•吉勒漢莫(富豪汽車公司前董事長兼執行長)
29. 棘手的事千萬不可放任不管。——吉越浩一郎(黛安芬公司總經理)
30. 有反對聲的想法是健全的想法,因為這是真正有實力的想法,也因此值得我們嘗試。——蓋瑞•托克(摩托羅拉公司前董事長)
31. 製造讓人模仿的商品。——早川德次(夏普公司創辦人)
32. 與其把石頭從山下一顆一顆堆積到山頂,不如把石頭從山頂上滾下來比較快。——江崎利一(江崎Glico公司創辦人)
33. 力有未逮之時,擔憂毫無意義。——吉爾•艾邁利歐(蘋果電腦公司前董事長兼執行長)
34. 不管面對多麼嚴重的消息,領導階層應該具備說服眾人相信最後一定會有好結果的能力。——羅伯•何頓(英石化學美國公司前董事長)
35. 這是早晚都必須有人出面做的事,所以乾脆由我們來做。——左治敬三(三得利公司前董事長)
36. 不管多麼偉大的企業,都必須仰賴員工各自貢獻才能和力量,才能創造出輝煌的成果。——華特•克萊斯勒(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創辦人)
37. 在有限中追求無限的可能。——吳清友(誠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38. 推出迎合市場動向和消費者喜好的產品,是失敗者的作法。——帕崔茲歐•貝泰利(普拉達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
39. 不管面對什麼事,我都不會說「絕對不行」。——理查•貝斯勒(柏林頓北方鐵路公司前董事長)
40. 我們受到全球的標准化的影響,已經完全失了理性。——約翰•奈斯比(奈斯比集團董事長)
41. 經常把競爭對手想成比自己聰明。——渥魯達•拉達諾(奇異電子德國公司前董事長)
42. 沒有必要做超越正常限度、卑躬屈膝的努力。——松下幸之助(松下電器產業公司創辦人)
43. 點子不可太花俏,越具有鄉土氣息,越可能成功。——松本和那(松本清公司總經理)
44. 拿出勇氣!即使被稱為膽小鬼也沒關系!——松尾靜磨(日本航空公司前董事長)
45. 不需要只有表面上的和諧氣氛。從一開始就很合作的人,反而不會有大成就。——河合光二(三寶樂啤酒公司前總經理)
46. 成功會蘊育出保守主義,一旦安於現狀,腦筋就無法接受外界的變化。——法蘭克•波波夫(陶氏化學公司前董事長兼執行長)
47. 任何公司不管擁有多麼優秀的產品,都不可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喬瑟夫•威爾森(全錄公司前總經理)
48. Me too is not my style.(人雲亦雲絕非我的行事風格)——施振榮(宏碁集團董事長)
49. 沒有一擊奏效這種事,凡事都是靠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彼得•柯恩(協利兄弟公司前董事長)
50. 成為好企業沒有特效葯,如果有的話,每家公司應該都會成為好公司。——艾柏何德•柯漢姆(寶馬汽車公司前董事長)
51. 每次災難發生時,我都不斷努力把它轉變成絕佳的契機。——約翰•洛克斐勒(標准石油集團創辦人)
52. 如果不繼續成長,就會開始走向死亡。——華特•迪士尼(華特•迪士尼娛樂公司創辦人)
53. 想要成為無可取代的人,就必須經常標新立異。——CoCo•香奈兒(香奈兒公司創辦人)
54. 再高級的美食也會吃膩,激不起人們的食慾。——孫正義(日本軟體銀行總經理)
55. 為公司注入新血,將可增加機會和發展性。——孫正義(日本軟體銀行總經理)
56. 所謂「生活產業」,就是能滿足人類食、衣、住、行、育、樂等需求的產業,也就是永遠的主流產業。——孫道存(台灣大哥大公司董事長)
57. 經營企業時的判斷不可能全然正確,准確率才是重點所在。——宮內義彥(歐力士公司總經理)
58. 能夠完全了解所有優缺點,並能指出發展性的所在,惟有當事者自己能辦到,而所有的資料也全在他身上。——卡拉斯•格森(日產汽車公司營運長)
59. 高鐵計劃不只是一條鐵路的建設而己。——殷琪(大陸工程公司總經理、台灣高級公司董事長)
60. 在經歷各式各樣的失敗之後,多少應該會有一些暢銷的商品出現。——浦上浩(棱備公司總經理)
61. 人一旦成功,就會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喬治•所索斯(量子基金創辦人)
62. 過去是邁向未來的踏腳石,若不知道踏腳石在何處,必定會被絆倒。——羅柏特•高茲耶達(可口可樂公司前董事長兼執行長)
63. 交人交心,澆樹澆根。——高清願(統一集團總裁)
64. 沒有雄心壯志或是老想湊合過日的人,不可能改變現狀。——裘根•崔瑞普(戴姆勒賓士前董事長兼執行長)
65. 台灣應該摒棄老二主義,建立世界級的企業。——張忠謀(台灣積體電路製造成公司董事長)
66. 力和安樂,精悍迅捷。——曹興誠(聯華電子公司董事長)
67. 我做的事不管成功或是失敗,最後都由我自己來負責。——魯伯特•梅鐸(新聞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
68. 盡管每個人都有各種不同的能力,但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擁有何種優秀的能力。——盛田昭夫(新力公司創辦人)
69. 想要自己開發、發展出一條路,就不應該具有跟別人一樣的想法和行為。——盛田昭夫(新力公司創辦人)
70. 經營企業只是追求幸福的手段。——許文龍(奇美集團董事長)
71. 無聊是最大的罪行。——泰德•透納(有線電視新聞網董事長)
72. 經常想著如何往前進一步,一旦停止了這種想法,就代表開始退步。——野村德七(野村證券公司創辦人)
73. 大原則不能輕易改變。——史考特•麥可尼利(升陽公司董事長兼執行力)
74. 最應該分析的,就是時間。——凱莉•菲奧利納(惠普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75. 若缺乏工作的願景,不可能看見成效。——賀來龍三郎(佳能公司榮譽董事)
76. 出錢出力,為國家做事。——辜濂松(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董事長)
77. 應該當機立斷,卻延遲一天才做決定,可能讓企業置身險境。——飯田亮(西科姆公司創辦人)
78. 決定放棄或是忍耐,將左右人一生的成就。——冢本幸一(華歌爾公司前董事長)
79. 碰到壞消息,應該努力傳達讓高層了解。——安迪•葛洛夫(英特爾公司董事長)
80. 我本身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策略,對我們公司來說,策略並不重要。——路易斯•葛斯特納(國際商業機器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
81. 不了解自己公司的產品,如何向客戶推銷?——史帝夫•賈伯斯(蘋果電腦公司執行長)
82. 我工作並不是為了使蘋果電腦的業務蒸蒸日上,而是想要創造出一家最棒的電腦公司。——史帝夫•賈伯斯(蘋果電腦公司執行長)
83. 追求營業額固然快樂,但同時也失去了革新的機會。——鈴木敏文(伊藤羊華堂總經理,7-11Japan 公司董事長)
84. 人世間雖然有相當大的部份是可以用錢買通的,但當然也有錢行不通的時候。——鈴木慶(SOFMAP公司總經理)
85. 除了賺錢以外沒有其他價值的事業,是空洞的事業。亨利•福特(福特汽車公司創辦人)
86. 壞消息必須盡早公諸於世。——比爾•蓋茨(微軟公司創辦人)
87. 未來經濟將朝數位化發展,對企業而言最重要的是速度。——比爾•蓋茨(微軟公司創辦人)
88. 如果運氣不好的話,乾脆忘掉命運這回事,全力以赴地工作吧!稻盛和夫(京都陶磁公司名譽董事)
89. 開創難,守成更難。——蔡宏圖(國泰人壽公司董事長)
90. 遭逢最惡劣的情況時,無論再怎麼愁眉苦臉也無濟於事,因為已經發生的事不可能再倒回到從前。——諸井虔(秩父水泥公司前董事長)
91. 最初如果認為不行,從開始有想法的那一剎那,就已經註定辦不到。——澤田秀雄(HIS公司總經理)
92. 我做決定時,相當重視數據資料,也很依賴直覺,絕不會光靠感情來決定事情。——麥可•戴爾(戴爾電腦公司董事長兼執行人)
93. 事情的真相要用雙手去掌握,光靠閱讀或是用眼睛看是無法了解的。——豐田章一郎(豐田汽車公司榮譽董事)
94. 「效率」是名名詞不太好,應該用「創造性」才對。——傑克•威爾許(奇異公司董事長兼執行人)
95. 在商場上,可能有人會說「要是能夠提早六個月該有多好」,但恐怕不會有人說「若能延遲六個月該有多好」 ——傑克•威爾許(奇異公司董事長兼執行人)
96. 別人的辛酸史,聽得再多也無法使你成長,不如親自嘗嘗辛苦的滋味。——瀨戶雄三(朝日啤酒公司董事長)
97. 失敗值得自豪,因為你已經冒過這種風險。——班傑明•羅森(康柏電腦公司董事長)
98. 勝者才得以稱王,正是因為商業世界冷酷無情,才使其顯得如此有趣。——藤田田(日本麥當勞公司總經理)
99. 用心帶腦,用腦帶人。——嚴凱泰(裕隆汽車公司副董事長)
F. 亞洲衛視的歷史
亞洲衛視於1990年由和記黃埔成立,中文原名為「亞洲衛星電視網路有限公司」,英文原名為「STAR TV」,1991年開始廣播。魯柏·梅鐸的新聞集團於1993年利用超過五億的金額購入亞洲衛視63.6%的股權,其後更於1995年7月購入34.6%的股權。
G. 鳳凰衛視指的是哪裡的電視台
鳳凰衛視是一家總部位於香港的華語電視台,主要以服務大中華地區為主。其前身是衛星電視(即現時的「星空傳媒」)旗下的衛視中文台,於1991年開播。其後衛星電視被梅鐸新聞集團收購,隨即進行改組,並引入劉長樂和陳永棋等人作為投資者。衛視中文台最終於1996年3月31日獨立成為鳳凰衛視中文台(註:現時衛視中文台只限於台灣地區廣播),並於日後陸續開播了電影台、資訊台、歐洲台、美洲台。該台的主持人和編輯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
收視情況
鳳凰衛視中文台目前覆蓋之國家和地區包括:
阿富汗、亞美尼亞、澳大利亞、亞塞拜然、巴林、孟加拉、不丹、汶萊、柬埔寨、中國、塞普勒斯、喬治亞、關島、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拉克、以色列、日本、約旦、哈薩克、朝鮮、韓國、科威特、吉爾吉斯、寮國、黎巴嫩、澳門、馬來西亞、馬爾地夫、蒙古、緬甸、尼泊爾、紐西蘭、阿曼、巴基斯坦、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卡達、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錫金、新加坡、斯里蘭卡、敘利亞、台灣、塔吉克、泰國、土庫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烏茲別克、越南、葉門
資訊台通過亞衛三號S衛星覆蓋超過50多個國家及地區,另通過香港有線電視第79頻道、Now寬頻電視第66頻道、SuperSUN新電視第49頻道、香港寬頻數碼電視第22頻道及澳門有線電視第19頻道播放。以上地區收視戶總共達1600,000。
電影台通過有線網路及酒店,覆蓋整個中國大陸。
歐美台的覆蓋情況:
歐洲
通過天空Eurobird衛星覆蓋45個國家,包括英國、法國、德國、荷蘭。
美洲
通過美國兩大直播衛星網路DIRECTV及ECHOSTAR為美國華人家庭提供華語節目。DIRECTV及ECHOSTAR的總收視戶高達1,700萬。進入美國全國約有100萬華人家庭。
H. 鳳凰衛視是香港的電視嗎
鳳凰衛視是一家總部位於香港的華語電視台,主要以服務大中華地區為主。其前身是衛星電視(即現時的「星空傳媒」)旗下的衛視中文台,於1991年開播。其後衛星電視被梅鐸新聞集團收購,隨即進行改組,並引入劉長樂和陳永棋等人作為投資者。衛視中文台最終於1996年3月31日獨立成為鳳凰衛視中文台(註:現時衛視中文台只限於台灣地區廣播),並於日後陸續開播了電影台、資訊台、歐洲台、美洲台。該台的主持人和編輯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
I. 星空衛視的重大事件
(2001-2003)
星空衛視在開播之際即通過廣東有線電視網落地廣東省珠三角地區播出。而根據最初廣東有線和星空衛視達成的協議,落地第一年星空衛視將被限定在廣州市和肇慶市播出,今後每年將逐步開放幾個城市,同時廣東有線在節目中每30分鍾插播3分鍾廣告。2003年3月星空衛視再獲中國廣電總局批准有限落地全國,在中國內地的三星級以上酒店和涉外小區擁有落地權。作為回報,新聞集團通過自己的電視網路讓中國中央電視台英文國際頻道落地英國和法國。
但由於星空衛視被定義為境外電視,而近年來廣電總局對境外電視政策的變化,加之可惡的地方電視的地方保護主義,星空衛視目前並非全廣東省的有線電視網路都能播出,只有廣州、深圳和肇慶的有線電視網路中播出。
目前網路上也有星空衛視的直播,同時使用衛星電視接收器也可以收看星空衛視。 (2004-2005)
新聞集團不滿足星空衛視只能在廣東省有線電視落地和在全國三星級以上賓館和涉外小區落地的局面,而青海衛視也因為收視率低廣告收入比其它省級衛視要低。2004年底,新聞集團、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等幾家單位組建一家合資公司,負責青海衛視的廣告經營,而一般而言,獲得了廣告經營權實際上就是部分獲得了包括內容在內的媒體控制權。2005年新聞集團與青海衛視合作,買斷青海衛視晚上7點半以後的時段,以此方式曲線在全中國范圍內落地,但這種曲線落地只保持3個月便被廣電總局在同年8月緊急叫停,新聞集團為此投資1億美元,廣電總局喊停後導致5000萬美元的壞賬。
「變臉」後的青海衛視被當時的人認為其是星空衛視的翻版,比如星空製作的「校園封神榜」在青海衛視就基本能同步看到,只是頻道包裝不一樣,並抽掉星空中播出的Channel [V]節目。 重心轉移、大中華裁員事件(2009)
星空傳媒重組,押注印度市場,香港大裁員三成並且重心轉入印度。STAR India Headquarters
媒體大亨梅鐸(默多克,Rupert Murdoch)的新聞集團(NWSA.O: 行情)旗下亞洲部門星空傳媒(Star TV)周二宣布將實施重組,是次重組香港總部料裁員30%,以專注於帶來高額利潤的印度市場. 梅鐸之子、新聞集團亞洲和歐洲業務主管James Murdoch宣布重組後,星空傳媒總裁Paul Aiello亦將請辭.
公司發言人Jannie Poon稱,公司將把香港總部現有550名員工削減150-200人,或30%.
星空傳媒將由現在的中央管理結構劃分為三個部門--星空傳媒(印度),星空傳媒(大中華)和Fox國際頻道.
這一舉措是對印度市場重要性的肯定,該市場目前占公司營收的70%以上.星空傳媒在印度的成功曾引發其將在印度上市的市場傳言,盡管該公司從未公開討論過這一可能性.
與印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中國這個梅鐸寄予厚望的市場,星空傳媒的表現差強人意.維亞康母(Viacom)(VIAb.N:行情)、迪士尼(Walt Disney)(DIS.N: 行情)及時代華納(TWX.N:行情)等其他大型外國媒體在中國亦處境艱難,因中國政府在政治敏感領域對其控制嚴格。 CMC收購星空傳媒中國事件(2010)
8月9日,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CHINA MEDIA CAPITAL, CMC)與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宣布,雙方已正式簽署協議,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投資控股原屬新聞集團全資擁有的星空衛視普通話頻道、星空國際頻道、 Channel[V]音樂頻道,以及星空華語電影片庫(Fortune Star)業務,雙方將以此合作共謀發展。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此次並購新聞集團下屬的上述四項星空電視業務,是該基金的第一個投資項目。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董事長黎瑞剛認為,中國資本進入國際媒體市場,將積極推動世界傳播格局的變革與發展,此次投資並購的合作是我們邁出的面向未來共同發展的第一步。
盡管傳媒大亨默多克10多年前就看準了中國這條大魚,但在中國政府的媒介監管和不景氣的市場下,新聞集團還是吃不起中國13億人口,轉賣給了中國基金會。
私人成本運營的華人文化產業基金會由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支持。合同生效後,新聞集團和華人文化基金會將成立一個合資企業,總部設在北京。上海文廣集團是國有僅次於中央電視台的中國第二大新聞集團。
新聞集團沒有透露具體交易內幕。據知情人士透露,新聞集團的股權只略少於一半。這是新聞集團迄今以來在中國市場作出的最大調整。在新聞集團看來,中國市場有兩個特徵,一是發展巨大市場前景,二是必須重視媒介監管。新聞集團是為數不多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就進軍中國市場的媒體之一。由於外媒始終無法完全進入中國市場,希望吃到中國13億用戶肥肉的媒體大都折戟而歸。
新聞集團亞歐區董事長兼總裁詹姆斯·默多克聲明中表示,「就星空衛視的價值,我們與上海文廣在合同中達成了一致,我們今後會為星空創造更大價值。」
聲明表明,交易電視台包括星空娛樂頻道、國際頻道和在大陸落地的Channel [V]音樂頻道。新聞集團同時把財富衛視中文電影庫的大部分股權賣出。
目前,星空傳媒(中國)有限公司的電視運營內容已重組為星空華文傳媒娛樂電視有限公司,其中,Fortune STAR所屬的星空傳媒集團旗下星空傳媒發行製作有限公司改名為星空華文(網)電影有限公司。
J. 星空衛視是哪裡的電視台
星空傳媒集團是新聞集團全資擁有的公司,亞洲首要的多平台媒體內容和服務供貨商。
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NYSE:NWS) 是全球最大的媒體企業集團之一。它主要的股東和首席執行官是魯珀特·梅鐸,他的家庭控制著這個公司的30%的股份。2004年11月12日,在得到大部分的股東同意之後,這家公司的總部由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搬遷到美國的特拉華州,重組成為現在的新聞集團。
珠三角只是他們邁進中國市場的第一塊試驗田,新聞集團期待著不久的將來星空衛視在廣東以外的地區甚至全國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