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山東小鴨集團現狀
小鴨集團仍然生存,集團經營工業洗滌設備、製冷設備、太陽能、小家電產業
❷ 在濟南小鴨集團上班 工作是坐著的還是站著的 工資待遇怎麼樣
在濟南小鴨集團上班,工作應該是有坐著的、有站著的,看是什麼崗位!他們生產的基本是家電產品、燃氣灶等!工資待遇應該還可以吧!
❸ 山東小鴨集團待遇怎麼樣
垃圾企業,千萬別去,兄弟。
❹ 濟南高新區小鴨集團怎麼樣。讓我去面試。我該不該去呢
我去人才市場找工作好多次了,沒次都能看到那兩個女的在拉人,崗位還是那些崗位,人數還是那麼多人數,我也去面試過,感覺很假,網上那麼多負面消息,還是注意點為好~
❺ 小鴨集團 怎麼樣.要現在的詳介
山東小鴨集團是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而逐漸發展壯大的,現已走過了近24年的發展歷程。1979年在濟南拖拉機廠的基礎上,開始轉產單缸洗衣機、雙缸洗衣機,並以這些產品為依託,樹立了"小鴨"品牌,1984年從義大利引進了滾筒洗衣機技術,產業得到升級,企業獲得了迅猛發展。
http://ke..com/view/137006.html?wtp=tt
❻ 小鴨集團的人到底有多惡心多勢利
sma
❼ 小鴨集團到底是還在嗎為什麼不破產呢
南京冠生園事件[1]一、良心的「霉變」通過央視2001年9月3日的節目,觀眾有幸看到以下畫面:賣不出去的月餅拉回廠里,刮皮去餡、攪拌、炒制入庫冷藏,來年重新出庫解凍攪拌,再送上月餅生產線……年年出爐新月餅,周而復始陳餡料。在月餅生產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中,這是個公開的秘密。據從事質監工作的人後來說,對廠家的此等下作之事早就見怪不怪,央視的報道還能讓他感受震驚,無非是此回的坑人者竟是南京冠生園。冠生園是一家百年老號,素以童叟無欺、貨真價實作為經商的理念。其原本所生產的各類食品、糕點不但享譽中華,在整個東南亞、日、韓等國都很有口碑。南京廣東路的一條小巷裡,冠生園廠區已經是人去樓空。小巷居民也是一聲嘆息:「效益好的時候,提貨的車一輛接一輛。如今,說敗也就這么敗了……」曝光之後,不只是月餅,其它產品如元宵、糕點等也銷不動了。 南京冠生園向法院提出破產申請的理由是「經營不善,管理混亂,資不抵債」。使用陳年餡做月餅的隱情被揭露後,冠生園受到巨大的市場沖擊。工商部門進廠調查,衛生防疫部門再三檢測,「南冠」月餅在全國范圍內被撤櫃。南京分布最廣的連鎖商業零售企業——蘇果超市的營銷人士介紹說,雖然撤櫃後商家又接到通知說「南冠」的月餅陳餡在菌群衛生指標方面均為合格,可以恢復面市,但當時顧客一聽說是「南冠」的產品,避之惟恐不及。二、「南京冠生園事件」事件對月餅市場的影響「南京冠生園事件」影響了6成多消費者2001年購買月餅的意願;有14%的消費者表示今年不會買月餅。這是中國社會調查事務所進行的一次問卷調查透露的信息。並有學者提出,要警惕短視的商業行為對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負面影響。「應景調查」表明,31%的消費者表示,聽說「南京冠生園事件」後十分氣憤。他們認為相關月餅廠家實在是太可惡了,應當受到法律的嚴懲;40%的消費者認為政府應當規范月餅市場;25%的消費者表示,這種事時下太多了,對他們來說無所謂,大不了以後不買月餅就是了。現在月餅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已經發生了變化。調查表明,近5%的消費者不再認為「月餅是中秋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表示「今年不會買月餅」的人群中,有一半的人想找一些新的方式去過節。任何對傳統文化的破壞,恢復起來就艱難。附:冠生園資料 ●冠生園品牌創始人是1918年到上海經商的廣東人冼冠生,最早經營粵式茶食、蜜餞、糖果。1934年,其品牌月餅即聘影後胡蝶為形象代言人,打出廣告詞「惟中國有此明星,惟冠生園有此月餅」,產品一時名傾大江南北。●1925年前後,上海冠生園在天津、漢口、杭州、南京、重慶、昆明、貴陽、成都開設分店,在武漢、重慶投資設廠。其南京分店即是現「南京冠生園」前身。●1956年,冠生園進行公私合營。冼氏控股的冠生園股份有限公司解體,上海總部「一分為三」,各地分店企業都隸屬地方,與上海冠生園再無關系。●目前,重慶、南京等近十家冠生園均有冼冠生的歷史痕跡。在上海也有工業冠生園和商業冠生園之分,1996年在上海市經委支持下,上海工業冠生園與商業冠生園合並,實現上海冠生園字型大小的統一,成立冠生園(集團)有限公司。但在全國范圍,仍有多家冠生園未統一字型大小。●合資之前,南京冠生園因大幅虧損面臨倒閉。成立中外合資南京冠生園食品有限公司後第二年轉虧為盈,利潤連年遞增,累計上繳利稅1560萬元,由小型企業發展為南京市政府核定的240家大中型企業之一。●2001年9月3日,中央電視台報道「南京冠生園大量使用霉變及退回餡料生產月餅」的消息,舉國震驚。當年,各地冠以「冠生園」的企業更深受連累,減產量均在50%以上。其中,上海冠生園所受影響最大。 ●2002年春節剛過,南京冠生園食品有限公司向南京市中級法院申請破產。思考題1. 1. 如何看待管理倫理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2. 2. 如何理解企業不符合倫理的行為可能造成的危害?管理倫理(案例2)榮事達的自律宣言[2][⑦]零缺陷管理和倡導相互尊重、互相平等、互惠互利、共同發展、誠信至上、文明經營、以義生利、以德興企的「和商」理念,是榮事達十幾年經營成果的結晶,現已成為全體員工的群體意識。1.以和為貴的「和商理念」1997年5月,榮事達集團在國內一些大報上以整版廣告的形式推出了《榮事達企業競爭自律宣言》,據稱這是中國第一部「自律宣言」。在榮事達的企業文化中,「和商」是整個企業管理的精神基石。他們將此概括為四句話:「相互尊重,互相平等;互惠互利,共同發展;誠信至上,文明經營;以義生利,以德興企。」榮事達副總經理李洪峰說,「和商」是中國商人生意經的精髓,是所謂「和氣生財」、「買賣不成仁義在」、「義利並重以義生利」,一個「和」字,浸透了中國商業文化的原汁原味。榮事達在企業發展的早期,先借的是「百花」牌子,後來又借上海的「水仙」牌子,於是有了「上海水仙」和「合肥水仙」兩種稱謂。那時候洗衣機屬賣方市場,各地的營銷商都來找陳榮珍要洗衣機,陳榮珍說:「我沒有像銷路不錯的廠子那樣擺起架子拒人於千里之外,我有一個原則,即使無法多給,也要少給,不能給人家吃閉門羹。」這樣與許多商家建立了融洽關系。幾年之後,「合肥水仙」賣得好過「上海水仙」,居然許多華東地區的顧客也提出要「合肥產的」。陳榮珍決定不再借牌,而要自己創牌。他說:「我當時的信心除了對自己企業的自信,更多的是來自多年友好往來的營銷商們的鼓舞,他們聽說我要創牌子,紛紛表示大力支持。」榮事達洗衣機出來後,果然被商家們放在好位置進行推銷,新牌子一下子叫響市場。2.同行交惡引發「自律宣言」海爾與新飛的「上海灘大戰」是較為典型的惡性競爭事件。據上海媒體報道,某年3月海爾銷售人員發放印刷品,聲稱新飛冰箱原材料就地購買,暗示其生產技術不過關,售後服務跟不上,產品積壓30萬台雲雲,在上海市場的許多大商場里公開散發,新飛對此提出抗議。海爾的答復是,「海爾散發的歪曲事實的宣傳單頁」純屬招聘工作人員的個人行為,公司不能代其受過。兩家交惡,欲對簿公堂。1999年6月,在濟南市人民商場,某家電企業的員工曾和「小鴨」公司員工發生過毆打事件,而在南京,也發生過類似事件。許多惡性競爭事件的主角都是如雷貫耳的國產名牌。當前最讓企業感到痛苦的就是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之後爆發的惡性競爭。自榮事達自律宣言之後,「自律」開始成為商家的「口頭禪」。2000年7月,中國VCD行業剛剛經過遍體鱗傷的價格大戰,各企業坐在一起第一件事就是商量搞出一個「自律宣言」。
❽ 濟南的小鴨集團現在怎麼樣了去那上班前景怎麼樣
現在不行了,三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