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瑞銀集團人平收入

瑞銀集團人平收入

發布時間:2021-07-15 13:01:25

Ⅰ 我國人平收入是多少

人均收入有意思嗎?只要你感覺你的收入能夠維持家庭日常開支就行。 2008最新各省市的GDP和人均收入排名 中國各省GDP排名 名次GDP(億元) 人均GDP(元) 1 廣東 29863 32142 2 山東 25326 27148 3 江蘇 24738 32985 4 浙江 17633 35730 5 河南 14234 15056 6 河北 13387 19363 7 上海 11658 65473 8 遼寧 10418 24645 9 四川 9657 11708 10 北京 8879 57431 11 湖北 8451 14733 12 福建 8440 23663 13 湖南 8366 13123 14 黑龍江 7081 18463 15 安徽 6906 11180 16 內蒙古 6140 25558 17 山西 5465 16143 18 廣西 5386 11417 19 江西 5323 12204 20 天津 5014 47972 21 陝西 4806 12843 22 吉林 4693 17211 23 雲南 4260 9459 24 重慶 3938 14011 25 新疆 3305 16164 26 貴州 2543 6742 27 甘肅 2494 9527 28 海南 1121 13361 29 寧夏 769 12695 30 青海 706 12809 31 西藏 326 11567 中國各城市GDP排名: 上海市 12001.16億13.3%滬01 北京市 9006.20億12.3%京01 廣州市 7050.78億14.5%粵01 深圳市 6765.41億14.7%粵02 蘇州市 5700.85億16.0%蘇01 天津市 5018.28億15.1%津01 重慶市 4111.82億15.6%渝01 杭州市 4103.89億14.6%浙01 無錫市 3858.00億15.3%蘇02 青島市 3786.52億16.0%魯01 佛山市 3588.50億19.2%粵03 寧波市 3433.08億14.8%浙02 成都市 3324.36億15.3%川01 南京市 3275.00億15.6%蘇03 東莞市 3151.00億18.1%粵04 武漢市 3141.50億15.6%鄂01 大連市 3131.00億17.5%遼01 沈陽市 3073.90億17.7%遼02 煙台市 2878.97億16.6%魯02 唐山市 2779.14億15.0%冀01 濟南市 2554.29億15.7%魯03 哈爾濱 2436.80億13.5%黑01 鄭州市 2421.00億16.0%豫01 石家莊 2393.00億13.2%冀02 泉州市 2288.60億16.0%閩01 長沙市 2190.25億16.0%湘01 溫州市 2157.00億14.3%浙03 南通市 2111.82億16.2%蘇04 長春市 2089.00億17.7%吉01 濰坊市 2056.02億15.8%魯04 福州市 1974.59億15.1%閩02 紹興市 1971.00億14.3%浙04 淄博市 1945.02億16.0%魯05 常州市 1880.00億15.6%蘇05 大慶市 1822.40億10.5%黑02 西安市 1737.10億14.6%陝01 濟寧市 1736.01億16.3%魯06 台州市 1722.89億14.5%浙05 徐州市 1679.56億15.3%蘇06 臨沂市 1660.46億16.2%魯07 東營市 1658.42億16.1%魯08 邯鄲市 1609.50億14.9%冀03 洛陽市 1595.50億16.0%豫02 嘉興市 1585.18億14.4%浙06 威海市 1583.45億15.3%魯09 滄州市 1485.69億13.9%冀04 金華市 1462.45億14.8%浙07 昆明市 1393.69億12.5%雲01 南昌市 1390.10億15.5%贛01 廈門市 1375.26億16.1%閩03 保定市 1373.40億12.0%冀05 鹽城市 1368.00億15.0%蘇07 鞍山市 1350.40億16.3%遼03 南陽市 1338.50億13.1%豫03 合肥市 1334.20億18.1%皖01 揚州市 1311.00億15.7%蘇08 包頭市 1275.00億20.0% 內蒙古01 太原市 1254.95億16.4%晉01 泰安市 1226.10億16.1%魯10 鎮江市 1213.00億15.5%蘇09 中山市 1210.69億14.7%粵05 泰州市 1202.20億15.7%蘇10 德州市 1180.82億15.2%魯11 鄂爾多斯 1150.90億25.9% 內蒙古02 呼和浩特 1100.90億18.0% 內蒙古03 江門市 1095.33億15.0%粵06 惠州市 1085.11億14.1%粵07 茂名市 1066.27億13.1%粵08 南寧市 1062.99億17.1%桂01 濱州市 1030.29億16.9%魯12 聊城市 1022.96億16.2%魯13

Ⅱ 瑞士人均收入10萬美元,普通工人收入如何

瑞士,是中歐國家之一,他是一個發達國家,是歐洲大陸上,最為出名的僱傭軍產地,由於信用良好,出生於這里的戰士,往往會受到其餘各國軍隊的熱烈歡迎。瑞士作為永久中立國,都得以保全了自己的和平與穩定,也是因此,這里成為了少數幾個未受戰亂影響的國家之一。

二.冷漠

國家人口少,實際上在這個國家對於社交也是非常冷漠的,他們之間的人際交往是非常冷漠的,人與人之間的交談是非常少的,這也就導致了他們之間的利益關系是各管各的,也不會太過於搶。

Ⅲ 為什麼人存大錢都要到瑞士銀行

瑞士銀行
瑞士聯合銀行集團——跨越式發展

曾經有一個小幽默,講的是有一位富人提著大把美鈔走進瑞士一家銀行,要求開立一個存款賬戶,銀行櫃台人員問他:「先生,您要存多少錢」?那位先生環顧四周,神秘兮兮、小聲地告訴櫃台:「500萬美元」。銀行櫃台人員大聲地對先生說:「先生不要不好意思,盡管瑞士很富裕,但貧窮不是您的過錯」。雖然只是一個小幽默,多少有些誇張成分,但絕對不是空穴來風。它反映出瑞士這個國家多麼富庶和瑞士的銀行多麼「牛氣」。瑞士乃至全世界如果真有這么一家牛氣的銀行,這家銀行非瑞士聯合銀行集團莫屬,它是全球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

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地位

瑞士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也是全球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在瑞士有兩大東西其它國家難以匹敵,一是鍾表,二是銀行。2004年年底,瑞士人均金融資產超過165000歐元,在岸(onshore)金融資產總計超過1萬億歐元。瑞士也是全球最大的離岸(offshore)金融中心,持有全球30%的離岸貨幣,總額接近2萬億歐元。瑞士還是全球名副其實的銀行王國,銀行產業是瑞士第一大支柱產業。2004年,瑞士金融產業創造了瑞士GDP的14%,銀行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同樣屬於金融強國的德國、法國和美國的兩倍。瑞士的銀行管理著全球1/4到1/3的國際投資私人財富,所以在私人銀行服務和財富管理兩大金融領域,瑞士銀行佔有極大的市場份額。銀行產業還是瑞士勞動生產率最高的產業,人均產出超過35萬歐元,比瑞士國內平均勞動生產率高出3倍以上②。

瑞士的銀行體系由州立銀行(Cantonal banks)、大銀行(Big banks)、地方和儲蓄銀行(Regional banks & savings banks)、信用合作銀行(Raiffeisen banks)和包括外資銀行在內的其它銀行(Other banks)組成。2003年,瑞士全國銀行總數達378家。

支撐瑞士銀行產業的是它的「大銀行」。經過1993年和1997年兩次重量級的「大象聯姻」,1993年瑞士信貸銀行與民族銀行合並、1997年瑞士聯合銀行與瑞士銀行公司合並,如今的瑞士「大銀行」僅存兩家,瑞士聯合銀行集團(UBS AG)以及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 Group)。

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是現今瑞士最大的銀行,也是全球屈指可數的金融機構之一。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瑞士龐大的銀行產業和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實際上主要是靠瑞士聯合銀行集團來支撐的。在瑞士國內,瑞士聯合銀行的資產和負債均接近瑞士整個銀行業資產和負債的40%,雇員數占銀行雇員總數的30%以上。在國際上,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是全球最大的私人銀行,全球最大的外匯交易商,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商,在全球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領域的地位如日中天。很多時候,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就是瑞士銀行產業的象徵和代名詞。

自從1997年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成立以來,資本和資產規模不斷擴大,業績持續增長,全球影響力大大增強,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由一家僅僅在歐元區內有一定影響的銀行發展成為全球金融市場的有力競爭者。2005年一躍成為全球資產規模排名第一的全球金融業龍頭老大。

聯合銀行集團成功經驗已引起分析家們極大地關注,其優秀的管理技術和企業文化得到人們的一致贊賞,以致國外有分析家認為:「如果說今天的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有什麼弱點,那就是它成功太多和太久」。

為什麼瑞士聯合銀行集團能夠取得如此的成功?2005年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提出的發展戰略作出了很好的注腳,即:「同一個信念,同一個團隊,同一個目標,同一個UBS(One belief, One team, One focus, now, One UBS)」。

從表面看,這只是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一個形象廣告或品牌戰略,它決定放棄過去花重金獲得的華寶和普惠等品牌,而使用統一的UBS品牌。但是,對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發展歷史進行分析,我們會發現,「四個一工程」是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成功之道。

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發展

1997年的瑞士聯合銀行(UBS)與同樣歷史悠久也同樣屬於當時瑞士「大銀行」的瑞士銀行公司(SBC)進行了瑞士銀行史上最大的合並。這是一樁引起當時全球銀行業轟動的合並案例,合並的直接結果是產生了一家既有悠久的歷史傳承,又有嶄新的品牌形象的瑞士聯合銀行集團(UBS AG)。當時,新的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總資產達到10160億瑞士法郎,員工總數27611人,有分行357家,分布在全球50多個國家。合並使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成為當時歐洲最大的銀行和全球第4大銀行,管理的客戶資產達到13200億瑞士法郎,奠定了其全球最大的私人銀行和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機構的地位。

瑞士聯合銀行與瑞士銀行公司為什麼要合並?在瑞士國內,瑞士聯合銀行歷史上的百年老對手瑞士信貸集團與民族銀行進行了合並,瑞士聯合銀行失去了瑞士銀行業龍頭老大的地位,瑞士銀行公司失去的市場份額更大,只有兩家銀行主動聯合,才能奪回失去的霸主地位;在國際方面,英國匯豐銀行對米特蘭銀行的收購已經完成並組建了匯豐控股,日本的東京銀行和三菱銀行的合並也早已結束,組建了新的東京三菱金融集團,德意志銀行對美國信孚銀行的收購接近尾聲,美國的花旗銀行、摩根銀行和美洲銀行都在緊鑼密鼓商談對其他美國銀行的收購事宜,新一輪全球銀行業購並高潮即將到來。面對內外競爭壓力,瑞士聯合銀行和瑞士銀行公司選擇適當的購並成為必然。

1998年,兩大銀行合並完成後,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董事會首先完成了對業務部門的改組,將銀行的業務部門劃分成私人和公司客戶管理(UBS Private and Corporate Clients)、資產管理(UBS Asset Management)、私人銀行(UBS Private Banking)、投資銀行(UBS Investment Banking)和私人產權(UBS Private Equity)等5大部門,放棄了SBC品牌而統一使用UBS品牌,在較短的時間內順利度過了磨合期。

但是,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生不逢時,正遇上美國高新技術泡沫破裂,原瑞士銀行公司在美國市場對沖基金的投資損失慘重,特別是持有大量頭寸的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的破產,造成了瑞士聯合銀行集團超過10億美元的巨額損失。不過,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是一家善於吸取教訓的銀行,這一次的失敗帶來了它在投資決策上的重大改變和此後的巨大成功。

1999年,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繼續對原有業務進行整頓,在金融市場上有進有退。鑒於保險業利潤微薄和前景不明,它首先中止了與瑞士再保險長達10年的合作協議,出售了持有的瑞士再保險股份及與瑞士再保險的合資的企業,從此主動退出保險業的歷程。為了避免由於業務重疊產生內部沖突和效率損失,它又將原UBS的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出售給標准渣打銀行,並出售已經持有的Argor Heraeus SA 的75%的股份。為了發揮比較優勢,它加大了私人銀行和資產管理業務的投入,收購了美洲銀行的歐洲和亞洲私人銀行業務,並擴充了旗下華寶公司(UBS Warburg Dillon Read)的交易大樓,使它成為歐洲最大的證券交易場所,還收購了百慕大有名的全球資產管理公司(Global Asset Management),並將其並入它的私人銀行。為了在美國金融市場站穩腳跟,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對原有UBS和SBC在美國紐約證交所發行的股票進行了置換,重新以美國存托債券(ADR)方式發行UBS AG的股票,並且大獲成功,此舉使UBS AG成為第一家在紐約證交所上市的非美國金融集團。

2000年,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在兩方面繼續進行業務調整:一是收縮瑞士本土的業務,擴充美國市場的業務,出售幾家業務重心在瑞士的機構,收購幾家美國公司,完善集團在美國的業務布局;二是繼續收縮保險業務,再一次出售原來持有的幾家保險公司股份,同時加大在電子網路及相關業務的投入,成為第一家能夠提供全面的網上銀行業務的瑞士銀行。

2001年,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最大動作是以120億美元的價格完成對美國著名的投資銀行普惠公司(PaineWebber)的收購,並將其改組為瑞銀普惠(UBS PaineWebber)。普惠是一家老牌的投資銀行,在美國緊跟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和JP摩根,是美國證券市場公認的一級交易商,在資產管理和證券經紀等方面猶有盛名。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此舉無疑進一步擴展和鞏固了它在利潤豐厚的美國投資銀行領域的地位。由於對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前景看好,收購消息宣布的當天,普惠的股票就上漲了40%。當然,此次購並也給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管理層帶來一個重大的難題,就是怎樣有效地整合旗下的瑞銀華寶和瑞銀普惠兩大投資銀行,從而減少由於內部的矛盾和摩擦形成的內耗。

2003年和2004年,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沒有進行大的收購行動,它的主要工作是加大自身具有比較優勢的私人銀行和資產管理等業務的投入,同時擴大代理外匯交易和債券交易的市場份額。風險管理機制的完善和圍繞其產品和服務的第三方分銷基礎設施(Bank for Banks)的建立也是這兩年管理層關注的重點。事實證明,這兩年的調整卓有成效。

2005年6月,瑞銀集團正式發布公告,宣布了所有業務採用統一品牌的策略,其中包括瑞銀普惠和瑞銀華寶,都將劃歸單一的UBS品牌名下。原有的四大業務品牌:瑞銀華寶(UBS Warburg)(投資銀行業務)、瑞銀普惠(UBS PaineWebber)(投資銀行業務)、瑞士銀行私人銀行(UBS Private Banking)(私人銀行和資產管理業務)、瑞銀環球資產管理(UBS Global Asset Management)(國際業務)將重組為以瑞銀(UBS)命名的三大業務:瑞銀財富管理(UBS Wealth Management)、瑞銀環球資產管理(UBS Global Asset Management)及瑞銀投資銀行(UBS Investment Bank)。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在全球發起了題為「四個同一」的公司形象廣告。正式宣布放棄華寶和普惠兩大品牌。這一決定反映出該公司已決意打造能匹敵花旗集團(Citigroup)和匯豐控股(HSBC)的全球金融服務品牌。

資料表明,瑞士聯合銀行集團2001-2005年度按照資產規模排名一直穩居全球前10強,四年中它的位次不斷前移,終於在2005年度坐上全球銀行頭把交椅。瑞士聯合銀行集團與其它銀行的擴張有一個根本的區別,其它銀行的擴張基本上都依賴於銀行購並,而瑞士聯合銀行集團雖然也有購並行動,但與其它銀行相比,它的擴張主要依賴的是業務的增長。因此,它的核心一級資本增長較慢,而資產排名上升較快。使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名聞天下它的,是它的高而穩定的利潤回報,與花旗集團等美國銀行相比,每年60億美元的稅前利潤、20%的資本利潤率和不到1%的資產回報率也許有些低,但它是一家歐洲銀行,在歐洲各大銀行中,它的利潤和回報首屈一指,只有匯豐控股與它基本在同一個檔次。由於受到合並前一些不良資產的影響,初期的不良貸款率確實有些高,經過初期的整頓和處置,它的不良貸款率,已經只剩下不到3%的水平,反映了瑞士聯合銀行集團較高的不良貸款消化和管理能力。

對瑞士聯合銀行集團與瑞士僅有的另外一家「大銀行」瑞士信貸集團的業務收入進行動態比較。1998年,當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組建時,瑞士聯合銀行集團與瑞士信貸集團基本處於同一檔次,業務收入都在220億瑞士法郎左右,到2000年,兩大銀行開始拉開距離,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營業收入超過370億瑞士法郎,而瑞士信貸集團卻只有330億,已經相差40億瑞士法郎。特別是2001年,美國股市泡沫破裂,大規模投資於美國對沖基金的瑞士信貸集團遭受了巨大損失,業務規模嚴重萎縮,業務收入下降到只剩下250億瑞士法郎,而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由於從1998年對沖基金投資的失敗中得到教訓,及時從對沖基金撤離,後來又嚴格限制對對沖基金和泡沫過多的電子、通訊、網路(TMT)等產業的投資,基本躲過了美國股票市場的危機,業務收入接近330億瑞士法郎,足足超過瑞士信貸集團100多億元。雖然2002年和2003年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業務也有些滑坡,那主要是這兩年全球經濟特別是美國經濟不景氣、投資銀行業務規模急速下降所致,到2005年第一季度,按年率計算,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收入達到380億瑞士法郎,而瑞士信貸集團只有不到330億瑞士法郎。

成功的經驗

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無疑是全球最成功的銀行之一,足可以與當今全球最強大的花旗集團及匯豐控股媲美,這與它的市場選擇、業務取捨、團隊精神、風險控制等因素密不可分。

市場選擇

1998年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成立伊始,不過是一家在瑞士有絕對市場份額、在歐洲有一定影響的金融機構,雖然客戶遍及全球,但業務范圍主要局限在瑞士國內,在國際金融市場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力和發言權。而瑞士國內市場相對狹小、飽和度高,要謀求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未來的發展,向外擴張成為必然。歐洲本土雖然輕車熟路,也有相當的業務基礎,但經濟不甚景氣,各國銀行業的集中度相當高,進入前景不太明朗,瑞士聯合銀行採用了「守」的戰略,只謀求鞏固歐洲這一片基本陣地。亞洲當時正遭受金融危機沖擊,市場相對有限且進入難度較大,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將其擺在次要位置。美國金融市場龐大,進入壁壘少而自由度高,所以,瑞士聯合銀行集團高層毫不猶豫選擇了美國市場。近幾年的發展已經證明了這一區位發展戰略的正確性,經過幾年拓展,美國成了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利潤的重要來源地,美國市場對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利潤貢獻率都遠遠超過1/3。2004年來自美洲(95%以上的業務在美國)市場的利潤首次超過來自瑞士本土的利潤,達到38.91%,按照目前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在美國市場的進展,2005年這一比例肯定超過40%。有理由相信,美國市場對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利潤貢獻率還會越來越大。

業務取捨

僅僅進入美國市場並不能保證一家銀行能夠像瑞士聯合銀行集團一樣成功,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成功的另一砝碼是在業務領域有進有退,張馳有道。

瑞士聯合銀行集團行業取捨的基本原則是:進入自身有比較優勢的業務領域,放棄自身有比較劣勢的業務;進入前景明朗的業務,放棄前景不明的業務;進入業務互補的業務,放棄業務重疊的業務;進入利潤不高但收益穩定的業務,放棄可能高收益但肯定高風險的業務;擴大代理業務,減少自營業務;在公司業務和私人業務的選擇中,重點發展私人業務。

對於任何銀行的管理高層,要進入某些業務或實施某些收購比較容易,而要主動放棄某些初期擁有的業務卻非常困難,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管理高層在業務取捨方面顯示了非常的魄力。

首先,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是全球第一家原來曾經擁有大量保險業務有主動退出的大銀行,在其它許多銀行還在熱衷於對保險業的進入而實施全能化時,瑞士聯合銀行集團選擇了主動退出。

第二,瑞士聯合銀行集團主動放棄了高收益證券和對沖基金投資,幾乎完全撤出這兩大投資銀行趨之若騖的領域,也大量減持了泡沫過多的高新技術產業的股份,基本躲過了美國股災。

第三,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購並具有強烈的選擇性。在選擇合適的購並對象實施購並時將其整合進自身業務,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收購普惠公司(Paine Webber),看重的是它的美國著名零售經紀商(Retail Brokerage)的特殊地位。普惠主要以市政債券承銷(Municipal Bond Underwriting)而聞名,是行業的領頭羊,但是,盡管這一業務有相當的市場規模,由於利潤偏低,普惠公司對於其它銀行沒有多少吸引力,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這一收購初期也不被大多數分析家看好,而瑞士聯合銀行集團認定了普惠,因為普惠的業務與華寶的業務幾乎沒有重疊,是一筆互補性很強的交易,收購使它能夠在美國市場獲得新的盈利空間。現在分析家們認為:「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這筆交易未來有很好的前景,它不僅僅只是填補了瑞士聯合銀行集團資產聚集的缺口,而且可以通過普惠幫助銀行整體成長。有助於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建立公認度和吸引出色的專業人才」。

由於自營業務存在巨大風險,但代理業務幾乎沒有風險,所以,瑞士聯合銀行集團近幾年便主攻代理業務。在代理外匯交易領域,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現在是全球最大的外匯交易商,處理全球交易量的大約12%,瑞士聯合銀行集團也是美國最大的股票交易商,根據湯姆森金融(Thomson Financial)提供的數據,佔全球交易量的九分之一。

團隊精神

團隊精神是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沒有團隊精神的企業會由於內耗降低效率和喪失競爭力,瑞士聯合銀行成功的關鍵,是由於它打造了一個單一的企業文化,它吸收的大量的來自不同領域和不同企業的人才,唱的都是UBS的同一曲譜。

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深知,誰經營品牌,誰累積財富。所以,它從一開始就注重單一品牌的打造,1998年它就放棄人家視為「金字招聘」的SBC品牌,而全力樹立UBS品牌,2005年,它又將放棄華寶和普惠兩大品牌,這無疑有助於整合瑞士聯合銀行集團這部龐大的金融機器。

實行單一品牌有利於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團隊精神的培養,不會像瑞士信貸集團一樣在集團內出現獨立王國,也不會出現專業人才各伺其主而產生內耗。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員工心中只有公司利益,員工們相互協作,業務協同發展,有效地促進了集團的整體壯大。

當然,只是實施單一品牌戰略並不是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團隊精神培養的全部。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忠實人才的合力配置,做到人盡其材,在適當的位置上發揮才能。

風險管理

瑞士聯合銀行集團近幾年的成功,與它對風險的嚴格管理和控制密不可分,有分析家形容現在的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對待風險「就像白發老太太一樣謹慎小心」。

在業務取捨上,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寧願選擇利潤率偏低但收益穩定的業務,在客戶取捨上,瑞士聯合銀行集團重點拓展高凈值(HNW)客戶,即不止是關注客戶的交易規模,也同樣關注它們為公司帶來的利潤,所以它重點發展私人銀行業務,以較少的資本滾動了龐大的資產,而且保持了較高的回報率。有資料反映,近幾年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低風險的私人銀行業務利潤已經與投資銀行業務並駕齊驅,佔到公司總利潤的40%。

瑞士聯合銀行集團風險管理成功的一大訣竅是套期保值產品的開發和運用。它聘任了大批套期保值業務專家,開發了一批有套期保值功能的金融衍生產品,廣泛運用於各種具有風險的業務之中。

在金融分析家的印象中,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風險管理高度集中,而且極其保守。瑞士聯合銀行集團不助長任何對風險的偏好。很多分析家還認為:「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是風險的局外人」。什麼地方有風吹草動,它就不會捲入、或將其頭寸套期保值甚至不建立任何業務關系。

正是由於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對風險的謹慎態度,保證了它在全球經濟並不甚景氣、歐洲銀行效益普遍不佳的大環境下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Ⅳ 瑞銀投資是不是真的

首先要跟你說的是我們這個平台是合法合規的,我們是把錢存進瑞士銀行,我們回是屬於海外投資,沒有觸碰法答律風險。我們不是融資,我們是投資理財。我們把錢存進瑞士銀行,瑞士銀行每天給我們利息。就這么簡單。我們不是資金盤,不需要拉人頭,不需要分享,自己做也可以,一個人都不分享也可以。不會有影響。我們是跟瑞士銀行合作,我們這個平台是長長久久的,瑞士銀行開多久,我們就做多久。一點都不用擔心,你之前在其他的平台虧的錢都可以在這個平台賺回來。

Ⅳ 誰能告訴我一下瑞士銀行的規模

金融業發達,全國共有銀行342家,2004年總營業額22370億瑞郎,純利潤128.78億瑞郎。外國銀行在瑞分支機構26家。2004年瑞士銀行管理的有價證券總金額達34590億瑞郎,其中國外儲戶存放在瑞士銀行的有價證券金額19670億瑞郎。銀行職員10.7萬人,占總就業人口的3.2%。最大城市蘇黎世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是僅次於倫敦的世界第二大黃金交易市場。

有193家保險企業,職工8.5萬人。2004年瑞士保費收入1253.27億瑞郎。

2004年外匯儲備847.54億瑞郎。瑞士國庫目前擁有黃金2590噸,按人均計算,瑞士是全球人均擁有黃金量最多的國家。

瑞士兩大銀行:(1)瑞士聯合銀行(UBS),由原瑞士聯合銀行和瑞士銀行公司於1997年12月合並,管理資產總計22800億瑞郎,是世界第一大資產管理者。2004年營業額374.02億瑞郎,同比增長11%;純利潤80.44億瑞郎,同比上升29%。(2)瑞士信貸銀行(CSG),成立於1856年。自有資本347億瑞郎。2004年營業額540.14億瑞郎,同比增長5%;純利潤56.28億瑞郎。

瑞士銀行保密制度
銀行客戶享有經濟活動隱私的合法保護。銀行保密制度旨在防止銀行擅自透露其客戶的信息(《聯邦銀行和儲蓄銀行法》第47條)。更准確地說,這是一個銀行-客戶保密機制的問題。銀行保密制度為國內和外國投資者提供了廣泛的保護。

政界以及商界繼續支持銀行-客戶保密制度,盡管這種制度也遭到了瑞士國內和國外的個別批評,瑞士聯邦憲法和公民表決權確保了該制度的繼續存在。遵守銀行-客戶保密制度和法律界定的例外披露義務同等重要。如果存入瑞士銀行的款項被懷疑與依據瑞士法律應予懲處的犯罪行為有關,這種情況不受銀行保密制度的保護。在稅務欺詐的案件中,法庭可以破除銀行保密制度,並且能配合外國政府的請求提供司法協助。但如果只是簡單的逃稅行為,則不提供司法協助,因為瑞士的稅收體系基於自行申報的原則。

Ⅵ 家庭人均年收入劃分標準是什麼

劃分方法如下:

1.貧困人口:人均年收入低於2800元,屬於待解決溫飽人群。全國大約有8200萬人群,大約日收入低於1.29美元。

2.窮人:家庭年收入低於3萬,人均年收入大於2800元人民幣。按三口之家計算,人均年收入是2800到10000元。人均日收入在1.3美元到4.5美元。

3.低收入:家庭年收入3-8萬。

4.小康:家庭年收入8-30萬。

5.中高收入者:家庭年收入30-100萬。

6.富人:家庭年收入100萬以上。

7.富翁:擁有資產1000萬以上,按擁有資產劃分,區別於年收入劃分。

8.富豪:擁有資產1億以上,2014年大約有6.3萬。

9.大富豪:擁有資產10億以上,2014年大約有1800名。

10.超級富豪:擁有資產100億以上,2014年大陸大約有90名。

備注:

按家庭年收入劃分,小康與低收入人群、中產階級有交集。

初級小康屬於低收入人群,中級小康與高級小康屬於中產階級。

(6)瑞銀集團人平收入擴展閱讀

中產階級的劃分標准通常有兩個,一是職業,二是人均或家庭收入。以中產階級職業區分中產階級,存在較多爭議,如同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局長、處長與一般科員、辦事員顯然就難以相提並論,「重要」機關工作人員如工商局、稅務局工作人員,與「一般」機關工作人員如地震局、檔案局、老幹部局工作人員,在收入與社會地位上的差距,恐怕亦不可同日而語。

同為IT技術人員,一些人可能住別墅開洋車,一些人則只能天天吃泡麵擠公共汽車。更多的人,包括經濟學家在內,傾向以收入作為中產階級劃分的惟一標准或主要標准。

但即使大家都以經濟收入為標准區分誰是中產階級,誰不是中產階級,也仍舊存在著眾多的不確定性和定量上的混淆。比如在美國,有人認為凡年均收入在3萬美元至10萬美元的人群都屬於中產階級,以此標准衡量,美國95%以上的人都應該屬於中產階級。

另一些人則認為,美國中產階級的人年均收入標准應該在4萬美元至25萬美元,凡人年均收入在此區間的,都可以算是中產階級。以此標准而論,美國中產階級大約占總人口的80%。

在號稱中產階級大本營的美國,區分中產階級的標准尚如此混淆,世界其他地區就更不用提了。拿印度來說,按印度「政策研究中心」的說法,印度現有中產階級約3億人。

印度「國家應用經濟研究理事會」是印度中產階級標準的制訂和發布者,其發布的印度中產階級標準是:凡年均稅後收入在3.375萬盧比到15萬盧比(約合700-3000美元,目前美元對盧比的比價為1∶48.5左右)的家庭均可算是中產階級家庭。按此計算,2001年,印度有6000萬個家庭已經躍升為中產階級家庭。

以一家5口計算,印度目前有中產階級3億人。以此看來,一個國家的中產階級,是你說有多少就可以有多少的,因為缺乏統一標准,隨意性非常大。

以印度中產階級的標准而論,倘若戶年均收入700美元就可算為中產階級家庭,700美元按現在我國的外匯比價,也就相當於6000元人民幣左右,分攤到一家5口,年人均大約只有1200元人民幣左右,平均每人每月100元人民幣。

Ⅶ 為什麼巨貪大款們都愛把款項匯入瑞士銀行

以前確實保密性超強,但以後就難說了,看看以下新聞

瑞士的銀行業保密法如同當地的鍾表一樣馳名。如今,這條為瑞士帶來滾滾財源的百年鐵律,卻被全球反恐、反洗錢的「大斧」劈開了一條縫。

7月1日,瑞士銀行業啟動了一項新規,凡利用匿名賬戶向境外進行大額匯款的客戶,銀行必須公開其真實身份。

由此,曙光開始照到掩藏在瑞士銀行匿名賬戶下的巨額「黑金」。

迫於全球反恐壓力

匿名轉賬壽終正寢

「根據銀行最新的規定,匿名轉賬已經不可以了。」一家瑞士銀行在香港的工作人員說。昨天,記者以存款人身份向該行詢問有關匿名轉賬事宜時,得到了否定的回答。

「在全球反洗錢、反恐怖的協議背景下,匿名賬戶的客戶如果要把大筆的資金從瑞士轉賬出去,他的身份要在全球顯示出來。」該行的另一位工作人員解釋說。

這意味著,以保密著稱的瑞士銀行正在脫離其原有立場,匿名或數字賬戶在瑞士銀行正在喪失實際意義。

按照瑞士1934年制定的銀行保密法,任何儲戶都可以使用化名或數字來代替真姓實名,甚至可以用虛擬的辦事處、公司、代理機構等形式開立賬戶。

開戶、存款、取款或轉賬都可以通過委託人來辦理,財產的真正擁有者可永不露面。除非存款人涉及刑事案件,在國外被起訴,否則瑞士政府不提供有關其銀行賬戶的情況。這就是一些有錢人和政要為什麼要把錢存在瑞士銀行的原因。

銀行保密法的出台有著極特殊的背景。

當時,在納粹政權的逼迫下,幾乎所有德國公民都將自己在瑞士銀行的存款轉入德國銀行,「擠兌風暴」橫掃瑞士銀行。為了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瑞士政府遂出台了西方國家中的第一部銀行保密法。

匿名制隱蔽國際「黑錢」

瑞士一度成為「洗錢天堂」

半個多世紀以來,憑借著銀行保密法,大量境外存款蜂擁至瑞士,使之成為與美英比肩的金融帝國。

瑞士銀行家協會曾透露,瑞士銀行業目前掌握著全球35%以上的私人財富,總價值在3.7萬億瑞郎,合20多萬億元人民幣。

但同時,這一保密法也為犯罪分子、獨裁者提供了藏匿不義之財的最佳處所。瑞士由此被冠以了「洗錢天堂」這個不光彩的頭銜。

從菲律賓前總統馬科斯、扎伊爾前總統蒙博托,到阿根廷前總統梅內姆、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獨裁者們幾乎都在瑞士銀行開設了自己的私人戶頭。

隨著一個個政治強人的倒台,有關國家要求歸還「屬於人民的巨額財產」的呼聲四起。加上近年來的納粹黃金案、猶太人賠款案等,瑞士銀行保密法備受國際指責。

不過,最大的壓力來自於「9·11」後的國際反恐運動。有報道稱,本·拉登曾派專人在瑞士從事洗錢活動。今年6月初,瑞士政府承認境內的一個香煙走私團伙涉嫌通過多家瑞士銀行,將非法所得10億歐元的一部分轉交給了西班牙反政府組織「埃塔」。

匿名轉賬仍有退路

離岸公司幫中國人曲線轉賬

如今,匿名轉賬被廢止,瑞士銀行聯合會的律師卡爾羅·隆巴爾迪尼稱:「這對瑞士意味著自殺。」

事實上,洗錢者依然可以藉助其他手段實現匿名轉移資金的目的。即便是資金流動受到嚴格限制的中國公民,開立匿名賬戶和匿名轉賬同樣暢行無阻。

上周,一位投資者對記者說,他曾致電某瑞士銀行在中國的代表處,表達了開立匿名賬戶的意願。此後不出一個小時,該行在香港的人士便向他主動來電提供咨詢。

「我們會從香港寄一套開戶文件給您,您只要填好後與身份證復印件一同寄回來,同時提供固定住址,就可以了。」來電者一再強調,手續很簡單,而賬戶名也可以使用「香蕉」、「蘋果」、「黃金」等各種名字。

更保密的做法,則是找一個信得過的委託人,授權他進行開戶、轉賬等所有資金交易。

名義上,匿名轉賬被禁止了,但該行工作人員建議,通過設立離岸公司的辦法照樣可以實現匿名轉賬。

「在開曼群島這樣的島國設立一家離岸公司,以公司名義開立匿名賬戶。」這樣,個人「以公司匿名賬戶轉賬時,銀行披露的只是公司名稱,不會涉及個人信息」。這位人士還積極地表示,「離岸公司的設立,我們會幫您辦理。」

「個人——企業戶頭——個人,」對方一針見血地指出,「多數個人資金的匿名轉移都是通過這種渠道來實現的。」

與國際社會「討價還價」

瑞士銀行欲力保匿名制

顯然,瑞士銀行接受禁止匿名轉賬是迫不得已。盡管來自國際社會的壓力與日俱增,但瑞士銀行業仍在極力維護銀行保密法。

去年6月,瑞士政府被迫接受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下屬的「反洗錢金融行動組」制定的有關反洗錢規定。經過「討價還價」,瑞士銀行業獲得了一年的過渡期,並且得以保留繼續開設匿名賬戶的權利。而匿名或數碼賬戶擁有者的真實姓名即使公開,也只限於銀行內部。

作為交換,瑞士表示將從明年1月起對歐盟成員國公民在瑞士的存款徵收15%的利息預扣稅,這一稅率到2007年將提高至35%。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孫傑研究員稱,瑞士銀行「應在商業利益和國家利益,以及個人隱私和社會利益上尋找新的平衡點」。畢竟現在的國際銀行業已經確立了實名制的行業規范。他還指出,匿名制並不是瑞士銀行的核心競爭力,因此他們的擔心是多餘的。(袁滿)

Ⅷ 瑞士銀行是一個銀行還是指瑞士的銀行

一般業內講瑞士銀行,指的就是瑞銀聯合這家銀行。而不是說瑞士的所有銀行。就如同我們說中國銀行,一般指的是工農中建四大行里的中國銀行,而不是說中國的所有銀行。

Ⅸ 請問:在香港瑞士銀行工作的人,年薪是多少

內部很多人的工資你要是都能知道,基本上可以認為你作弊了

工資是隱私

Ⅹ 瑞士為什麼人均收入這么高

原因:

1、瑞士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人均GDP一直居世界前列,在歐洲僅次於盧森堡和挪威。

2、瑞士也是世界最為穩定的經濟體之一。 其政策的長期性、安全的金融體系和銀行的保密體制使瑞士成為避稅投資者的安全避風港。

3、擁有發達的金融產業,服務業在瑞士經濟中也佔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4、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瑞士為世界競爭力最強的國家,歐盟報告顯示瑞士的創新力表現為歐洲最佳。

5、瑞士為西方世界中私營部門較為發達且稅率較低的國家,為發達國家中總稅率較低的國家。

閱讀全文

與瑞銀集團人平收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蘇州鑫元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21
黃金價格近幾年變化 瀏覽:828
2019個人消費貸款怎麼貸 瀏覽:261
車子貸款網 瀏覽:448
個人如何開立期貨期權賬戶嗎 瀏覽:251
亮亮視野融資 瀏覽:190
理財手機銀行 瀏覽:705
米庄理財大嗎 瀏覽:571
信託疫情建議 瀏覽:348
年年有魚理財 瀏覽:745
股指期貨當月IC 瀏覽:870
天天基金開戶手機號 瀏覽:943
融資花沒了 瀏覽:159
a輪融資屬於什麼融資 瀏覽:225
河北燕郊銀行貸款公司 瀏覽:587
廣西防城港市貸款 瀏覽:475
期貨交易的指令 瀏覽:679
公積金貸款可以貸幾成 瀏覽:606
外匯cctv 瀏覽:819
期貨大宗商品為什麼會停盤 瀏覽: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