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資委控股央企是什麼意思哈葯集團是嗎
不是央企,是國企,三大葯業集團是央企,1國葯集團,2華潤的北葯集團,3生物技術集團,其中的國葯集團是世界500強,排400多位
2. 南京國資委控股的保險公司是什麼名字
南京國資委控股保險公司的名字就叫做南京國資控股。
3. 遠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國資委嗎
現在不屬於地方國資委管轄
4. 哈葯六廠是國企嗎
哈葯六廠不是國企,是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
哈葯集團制葯六廠始建於1977年,是以生產化學葯品為主、以保健食品和飲品為輔的綜合性企業。
1993年,哈葯集團股份公司成立以後,哈葯六廠作為哈葯集團股份公司的分公司之一。
哈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葯集團」)為中外合資企業。國有股佔45%,中信資本冰島投資有限公司和華平冰島投資有限公司各持股22.5%,哈爾濱國企重組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持股10%。哈爾濱市國資委為第一大股東。擁有哈葯股份、人民同泰兩家上市公司。
管理團隊:張利君,曾任哈爾濱北方制葯廠廠長,哈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兼哈葯集團醫葯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現任哈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經營范圍:片劑、硬膠囊劑、顆粒劑、口服液(含中葯提取)、糖漿劑、口服溶液劑、橡膠貼膏、凝膠貼膏(含中葯提取)(葯品生產許可證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生產包裝材料,生產銷售日用化學品、醫療器械;食品生產。
5. 國內有哪些著名的上市公司
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平安、中國石油、招商銀行、中國石化、交通銀行等。
2019年中國上市公司百強排行榜顯示,工商銀行以3,724.13億元的利潤總額連續十年蟬聯榜首,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平安排名第二至五位,位次與去年保持一致。
中國石油、招商銀行、中國石化、交通銀行和中國建築排名第六至十位。其中,處於競爭激烈行業的中國建築首次躋身前十,尤為可貴。今年500強上榜線10.74億元,比去年提升7%,華邦健康排名第500位。
(5)哈葯集團國資委出售給擴展閱讀
2019年500強中有69家位於西部地區,連續四年保持穩步增長,358家位於東部地區,東部依舊居於絕對主導地位。
按省市分析,北京以74家繼續居於榜首,廣東(70家)、上海(56家)、浙江(46家)、江蘇(39家)、山東(24家)排名第二至六位,上海上榜企業增數最多(增加4家),並一舉扭轉連續多年的下滑態勢。從城市間比較來看,北京、上海和深圳(39家)持續位居三甲。
位列第四至第八的城市分別是,南京(15家)、廣州(14家)、杭州(13家)、成都(12家)和寧波(10家),其上榜企業數量均超過10家,成都是西部地區唯一上榜企業數量超過10家的城市。
6. 三精公司董事長跳樓的臨危受命
2014年5月19日,《證券日報》記者致電三精製葯董秘,電話並未接通。此後,記者又致電公司證券事務部,有工作人員表示,「一切以公告為准」。
一位接近三精製葯的人士向記者確認了上述消息,並透露:「2014年春節之前劉占濱就被調查,應該是有人舉報了他。」據了解,這是國內醫葯行業首個被調查、跳樓自殺的董事長。
回顧劉占濱在哈葯集團的經歷,有人士向記者表示,「劉占濱對哈葯集團和三精製葯有著突出的貢獻。」
劉占濱生於1963年,畢業於佳木斯醫學院,享受研究員級待遇,曾任哈葯集團中葯二廠、中葯三廠、世一堂制葯廠廠長兼黨委書記、哈葯集團中葯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兼黨委書記。2009年7月份,劉占濱接任姜林奎任三精製葯第五屆董事會董事長及董事會戰略決策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提名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職務。現任哈葯集團副總經理、哈葯股份董事、三精製葯董事長、黨委書記。
劉占濱接手三精製葯,可謂是臨危受命。當時的三精製葯發展已近停滯,靠廣告推動銷量的方式遭到挑戰:巨額的廣告投入,很難取得良好回報。數據顯示,2005年至2008年,三精製葯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1.45億元、2.1億元、2.68億元和2.69億元。
面對這樣的業績,三精製葯控股股東選擇以人事變動來改變公司的發展模式。據了解,當時哈爾濱市國資委以及哈葯集團對劉占濱走馬上任寄予了厚望。
但三精製葯在2009年以後,業績並沒有太大的改善。數據顯示,2009年至2013年,三精製葯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2.78億元、3.3億元、3.9億元、3.6億元,646萬元。
其中,三精製葯2013年業績大幅下滑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2014年4月2日,三精製葯發布了公司2013年年報。數據顯示,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都有大幅下滑。2013年,三精製葯實現營業收入31.77億元,同比下滑21.9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46萬元,同比下滑98.23%;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虧損2527萬元,同比下滑107%。與此同時,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58億元,同比下滑171%。
對於業績的下滑,三精製葯表示,一是主導產品營銷模式調整及定價方式發生變化影響;二是本期公司部分子公司不再納入合並范圍;三是由於整合營銷資源,進行渠道整頓及消化庫存,主導產品銷售收入下降。
7. 聽人說有個三生的企業把哈葯六廠收購了 是真的嗎
沒有的事兒,完全不靠譜。哈葯六廠是哈葯集團的子公司,想收購六廠,哈葯集團不可能出讓的。現在這個企業正賺錢,不可能賣的。
8. 目前醫葯行業的市場分析如何
一、2014年醫葯並購新形勢
2013年醫葯上市公司並購節奏明顯加快,並購案例超過20個,2014年這種態勢繼續發酵,雙龍股份、康恩貝、南京醫葯等紛紛停牌擬並購收購。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醫葯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前瞻》對2013年醫葯並購進入深入挖掘,總結了三大特點:1)從「以國資為主導」到「各方資本加入」,2)增加產品鏈、擴張產品線,甚至是進入新的領域,3)以實現協同效應為目的的戰略並購漸成主流。
1、從「以國資為主導」到「各方資本加入」
不難發現,2013年之前的資產整合基本上是國資企業進行主導,由華潤醫葯、中國醫葯集團等國資委直接控股的大型集團公司領銜,廣葯集團、上葯集團、哈葯集團、南京醫葯等地方國資委控股的集團公司參與。而2013年來,有更多的民間資本加入,例如新華醫療、仁和葯業等。
2、增加產品鏈、擴張產品線,甚至是進入新的領域
3、以實現協同效應為目的的戰略並購漸成主流
從2013年掛牌的股權交易情況看,進行戰略性「減法」,突出優勢資源亦成為一種整合趨勢。
二、醫葯並購的利與弊
並購加速對於醫葯行業是個利好消息,因為並購不僅能夠擴大企業規模、增強新產品開發能力、避免重復生產與開發、合理調整產品結構,還能增強跨國市場經營網路,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
並購對於產業結構優化以及行業競爭力的提高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大量屬於重復建設型的醫葯公司會被整合,市場集中度會大大提高,現在的分散局面會得到改觀,使市場競爭更加有序,產業結構更加合理。
另一方面,大多葯企特別中小企業缺少足夠的資金支持,新葯研發能力較弱,新葯數量少,產品科技含量偏低,自然成為並購市場中的獵物。再者,中小醫葯企業中,既懂專業知識,又能拓展市場、參與管理的復合型人才較少。人才的匱乏成為制約國內葯企發展的瓶頸之一,通過並購獲得技術人才團隊是很多葯企並購的目的之一。
然而應該注意的是,兼並重組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提高行業集中度,對於龍頭優勢企業來說是跨越發展良機;但另一方面,不少醫葯企業並購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通盤考慮,有些並購後的整合效果也不如預期。而且目前從醫葯企業的並購案例來看,普遍溢價較高,成本高昂,未來是否能順利整合以及整合後對企業經營的貢獻程度還是個未知數。
9. 哈葯股份有限公司是不是國企
這裡面有個隸屬關系的問題,首先你問的哈葯股份的大股東是哈葯集團,哈葯集團是國有控股的中外合資企業(中信資本可以說是第二大股東),哈葯集團的大股東是哈爾濱市國資委。所以你也可以理解哈葯股份是哈爾濱市國資委說的算。但不能說是國企,准確講就是國有控股的股份公司。
10. 國資委控股央企是什麼意思哈葯集團是嗎
哈葯集團不是國資委控股央企,只有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企業才叫"央企專"
哈葯集團有限公司是於2005年通過增屬資擴股改制而成的國有控股的中外合資企業。擁有2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眾公司(即哈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哈葯集團三精製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