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北車集團萬軍簡歷

北車集團萬軍簡歷

發布時間:2021-07-22 05:26:56

Ⅰ 洛陽北方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公司簡介

經過不懈努力拚搏,北企集團已發展成為一個總資產15億元、擁有洛陽北方易初摩托車有限公司(簡稱:北易公司)等一批骨幹企業的大型企業集團。現有員工近5000人,其中,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
人員佔35%,高級職稱人員130人,技師、高級技師107人,全國技術能手3人,河南省優秀專家2人。
公司具有年產150萬輛摩托車的生產能力,產品從50cc—950cc共100多個品種,擁有「大陽」、「洛嘉」等著名商標。產品暢銷國內並遠銷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營業收入達24億元,成為中國摩托車行業四大板塊之「魯豫板塊」的領軍企業。 「大陽」品牌入選「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大陽」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全國重點保護商標」。「洛嘉」商標被認定為「河南省著名商標」,「洛嘉」摩托車被認定為「河南省名牌產品」。公司產品多次榮獲「中國消費者信得過產品」、「國產精品」、「最具競爭力的中國民族品牌」、「全國用戶滿意產品」等榮譽稱號。
北企集團現有集科研、開發、試制於一體的河南省特種摩托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兩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擁有中原地區摩托車行業唯一的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具有一流的摩托車及發動機科研、生產、檢測手段。電噴系統、CAE分析、整車振動、發動機動力及排放性能等方面的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發明、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專利達到300餘項。「大陽100-A型」兩輪摩托車被首家認定為國家出口
免檢產品,「洛嘉」 950cc發動機在深圳中國高新技術產品交易會上被評為高新技術產品,實現了河南省高新技術產品在「高交會」上零的突破。
公司重視並不斷加強企業管理,產品在國內同行業率先通過國內外三家認證機構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並取得 「3C」認證、全項生產准入、歐洲E-MARK認證;公司重視環境保護,勇擔社會責任,率先開展ISO14064溫室氣體核查工作,成為中國摩托車行業首家開展溫室氣體核查企業。
公司在兵裝集團「622戰略」和「211戰略」的牽引下,全力推進「12369」戰略思想,發展質量和效益得到持續提升。公司先後榮獲中國兵器行業「安全級企業」、「現場管理先進企業」、「出口創匯先進企業」、 「全國企事業知識產權試點單位」、「軍工企業管理創新成果獎」、「河南省管理示範企業」、「河南省重點企業」、「河南省質量管理先進企業」、「景氣調查定點企業」、「河南省百強企業」、 「河南省出口重點企業」、「河南省五好黨組織」等榮譽稱號。所屬的北易公司是「中國最大500家工業企業」和「中國最大500家外商投資企業」,連續多年榮獲「全國外商投資企業雙優企業」稱號。
北企集團將堅定不移深入推進「12369」戰略思想,秉承「誠信播星火,創新贏未來」的理念,以「創領發展,強企富民」為使命,以「鑄一流品質,成一流品牌」為願景,以「精誠,精益,精品」為核心價值觀,以「用戶至上,協同創效」為經營宗旨,以「勤勉篤行,超越爭先」為北企精神,以「有定力,有魄力,有實力,有活力」為行動方針,努力建設「精品北企,活力北企,和合北企,綠色北企」。到2015年,在2009年的基礎上,努力實現利潤翻兩番,切實提高價值創造能力;職工年均收入翻一番,全面提高職工滿意度和幸福指數;營業收入翻一番,做強做大摩托車主業。
企業宣傳標語:北企摩托 譽滿天下

Ⅱ 中國一汽集團公司的簡介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簡稱中國一汽或一汽,總部位於吉林省長春市,前身是第一汽車製造廠,毛澤東主席題寫廠名。一汽1953年奠基興建,1956年建成並投產,製造出新中國第一輛解放牌卡車。1958年製造出新中國第一輛東風牌小轎車和第一輛紅旗牌高級轎車。一汽的建成,開創了中國汽車工業新的歷史。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一汽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汽車企業集團之一。logo
截至2009年10月,中國10』000』000輛自主轎車在長春下線,中國成為名副其實的汽車強國。
一汽現有職能部門18個,全資子公司28個、控股子公司18個。其中上市公司4個,分別是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長春一汽富維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一汽夏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一汽啟明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板塊按領域劃分為:研發、乘用車、商用車、毛坯零部件、輔助和衍生經濟等六大體系。現有員工13.2 萬人,資產總額1340億元。
一汽經過多年的發展建設,培育了以「學習、創新、抗爭、自強」企業精神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初步建立了適應市場競爭需求的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形成了東北、華北、西南三大基地,形成了立足東北、輻射全國、面向海外的開放式發展格局。改造並建設了一汽解放卡車新工廠、一汽轎車新工廠、一汽-大眾轎車二工廠、天津一汽豐田轎車二工廠等新工廠,形成了較為先進的生產製造陣地。自主研發與企業核心競爭能力不斷提升,形成了卡車、轎車、輕微型車、客車多品種、寬系列的產品格局。擁有解放、紅旗、奔騰、夏利、威志等自主品牌和大眾、奧迪、豐田、馬自達等合資合作品牌。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
一汽產銷量連續多年居中國汽車行業之首,2004年企業年銷量率先突破100萬輛,樹起了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2007年,一汽實現銷售143.6萬輛,實現銷售收入1885億元,列世界500強第303位,中國企業500強第14位;世界機械500強第49位,中國機械工業500強第1位;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第2位和2007年度「最具影響力企業」第2位。「中國一汽」以605.78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列國內汽車行業第一。
面向未來,一汽提出了堅持用戶第一,尊重員工價值,保障股東利益,促進社會和諧,努力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自主一汽、實力一汽、和諧一汽」的奮斗目標。一汽人正以自己特有的汽車情懷,抗爭圖強,昂揚向上,為推動汽車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為實現人·車·社會和諧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Ⅲ 丁盛將軍簡歷

丁盛,1913年生,江西於都人。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並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後被開除黨籍),1930年6月參加革命工作,解放軍軍事學院戰役系畢業,大專學歷,少將軍銜。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班長、連指導員,紅二十八軍組織科科長、二團政治委員。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O師三五八旅政治部助理員、科長,挺進軍七團政治委員,晉察冀教導二旅一團政治委員,熱遼縱隊二十七旅旅長。1999年9月25日,在廣州逝世。

(3)北車集團萬軍簡歷擴展閱讀:

相關事跡:夢回吹角連營

戰衡寶,平西康,攻瓦弄,無疑是將軍數十年戎馬生涯中閃光的亮點。恰好是在去世前半個世紀的1949年9—10月,丁盛率所部第135師,在四野第45軍編成內,參加湘粵桂戰役中具決定性意義的衡寶戰役。

135師在是役中面對強敵——國軍白崇禧部主力第7軍,打出了聲威,受到四野總部和第12兵團的電令嘉獎。林彪等在給四野「各軍首長轉全體指戰員們」的電報中稱:「你們西渡湘江以後,動作神速,抓住了白匪的精銳四個師,不顧一切疲勞,日夜繼續戰斗。

與敵反復進行堵擊和包圍,終於將敵人全部殲滅。這種精神與戰斗作風甚為良好,尤其是119師、135師頑強的堵擊與反擊了敵人,使敵人數次突圍均告失敗,更值得表場」。

12兵團傳令嘉獎135師:「你們這種不怕艱苦,英勇果敢,堅決執行命令,獨立作戰的精神,堪稱此次戰役中本軍的模範」。丁盛及其所率135師,由此聞名於四野全軍。

衡寶戰役一年後,丁盛升任第45軍代軍長。不及一載,正式接任軍長。1952年10月,第45軍與第44軍合編為第54軍,丁仍為軍長。翌年1月,率部入朝,至1958年5月返國,軍部駐重慶,隸屬於成都軍區,為該軍區轄區內四川、西藏唯一一個成建制的野戰軍。

1959年3月,西藏局勢動盪。3月14日,軍委令由丁盛組成「丁指」(代號302部隊指揮所),率第130師、134師赴藏參加平叛。是月,在甘青地區執行平叛任務的134師沿青藏公路開進,抵達拉薩、當雄。

130師由駐地雅安乘車出發,在成都軍區副司令員黃新廷為首的軍區前進指揮所(即「黃指」,代號301部隊指揮所)率領下取道川藏公路,於4月初進抵甘孜集結。3月27日,丁盛率「丁指」主要成員由蘭州乘飛機抵拉薩。

「丁指」率130、134兩師,在西藏高原進行了歷時兩年半的平叛作戰,歷經大小戰斗978次。至1961年4月,「丁指」方奉命撤銷,134師離藏入川,駐南充地區,11月,130師亦返回四川雅安。

1962年10月,陸軍第54軍再度組成以軍長丁盛為首的前指(亦簡稱「丁指」),以統一指揮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的瓦弄地區作戰行動。11月6日,「丁指」進抵西藏察隅,立即落實各項作戰准備工作。

次日,丁盛召開作戰會議,形成作戰方案,月中,「丁指」前進至航堆以南地區,率所部130師等向瓦弄印軍發起全線攻擊。瓦弄地區位於中印邊界東段傳統習慣線以北的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為典型的高山、峽谷、密林地區,作戰條件異常艱苦。

是役,「丁指」所部經激戰奪回瓦弄,直逼至傳統習慣線附近,殲滅印軍三個營全部、一個營大部和印軍第11旅旅直分隊等部共1200多人。戰後,奉命主動撤至1959年11月7日雙方實際控制線中國一側20公里處。12月下旬,「丁指」返抵重慶,所屬部隊亦於翌年1月初返抵原駐地。

其後,丁盛奉命在軍區黨委擴大會議上作瓦弄地區自衛反擊戰情況報告,又率員分赴四川各地作巡迴報告兩千餘場次,再率員到沈陽、南京、廣州、蘭州等軍區匯報,一時間,丁盛及54軍聲名大振。丁盛指揮作戰計劃周詳,決心果斷。所率部隊,紀律嚴明,作風過硬。

以今天的視角回眸昨日,如果說「戰衡寶」尚不過是國共之間兄弟鬩於牆而無須再多提的話,而「平西康,攻瓦弄」則為應該肯定的捍衛領土主權的正義之戰。丁盛作為軍一級高級指揮員,不畏難,不避險,三年間兩度親赴西藏前線,成功地指揮了雪域高原上的典範戰例,功不可沒。

Ⅳ 軍車車牌上的北Y是什麼意思

北京軍區所屬各集團軍(27軍、38軍、65軍)。

北A——北京軍區司令部

北B——北京軍區政治部

北C——北京軍區聯勤部

北D——北京軍區裝備部

北K——北京軍區所屬各衛戍區、警備區、省軍區

北K1、2、3****——北京衛戍區

北K4****——天津警備區

北K5****——內蒙古軍區

北K6****——河北省軍區

北K7****——山西省軍區

北M——北京軍區聯勤分部(倉庫、干休所等)

北N——總裝備部駐北京軍區單位(軍代局等)

北O——北京軍區軍車監理

北R——北京軍區所屬軍事院校

北V——二炮駐北京軍區單位

(4)北車集團萬軍簡歷擴展閱讀:

中國車牌號碼一共七位。

車牌第一位是漢字代表該車戶口所在的省級行政區,為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的簡稱;車牌第二位是英文字母代表該車戶口所在的地級知行政區,為各(地級市、地區、自治州、盟)字母代碼。

車牌編號字元位數為5位,由阿拉伯數字或阿拉伯數字和英文字母組成。序號編碼規則有三種,分別是:

1、序號的每一位都使用阿拉伯數字;

2、序號的每一位可單獨使用英文字母,26個英文字母中O和I不能使用;

3、序號中允許出現2位英文字母,26個英文字母中O和I不能使用。

Ⅳ 岳振華的人物簡介

岳振華的人物簡介是:

岳振華,河北省望都縣人。1942年2月參加革命,1943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參軍,1958年12月26日就任空軍地空導彈兵二營第一任營長。

1959年至1964年在國土防空作戰中,帶領二營擊落敵人高空偵察機4架;1963年12月26日,國防部授予他「空軍戰斗英雄」榮譽稱號;1964年6月6日,國防部授予二營「英雄營」榮譽稱號。

2013年10月31日6時,岳振華因心臟病於北京軍區總醫院逝世,享年87歲。2019年9月,入選「最美奮斗者」個人名單。

岳振華的故事:

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敵人利用「高空偵察」手段肆無忌憚地侵犯我國領空獲取戰略情報。就在此時,經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洗禮的高炮團團長岳振華,調任地空導彈兵第二營首任營長。

1959年10月,為保衛新中國成立10周年活動,剛剛組建的3個導彈營在首都南面圍了個圈。1959年10月7日,一架美製RB-57D高空偵察機從台灣起飛後,沿浙江溫嶺竄入大陸,向北飛行。上級判斷要求二營做好戰斗准備。

岳振華鑽進指揮車,緊盯雷達顯示器上的飛機信號。雖然部隊接裝學習不足一年,但他深信官兵苦訓後的狀態。

敵機距離60公里時,岳振華下了最後決心:「導彈3發,28公里消滅目標!」構成射擊條件後,岳振華果斷下令:「發射!」引導技師徐培信用力按下發射按鈕,3發導彈騰空而起,全部命中目標。他們開創了世界防空史上地空導彈擊落敵機的先河。

首戰即勝,被震懾的敵人暫時停止了對中國大陸縱深的高空戰略偵察。後來,敵人換裝U-2型高空偵察機對中國大肆偵察,岳振華又臨危受命,奔赴各地打游擊。

1962年9月9日,他奉命帶領二營到江西南昌地區設伏,在我方戰機佯動配合下,創下首次擊落敵U-2型高空偵察機的紀錄。1963年11月1日,江西上饒,岳振華第一次使用「近快戰法」擊落U-2;半年多後,再次用這種戰法擊落U-2。他因此被稱為「U-2終結者」。

Ⅵ 陝汽集團簡介

陝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陝汽控股),總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前身是始建於1968年的陝西汽車製造廠。陝汽控股擁有員工3.5萬人,資產總額292億元,位居中國機械500強第23位,是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製造型企業和唯一的新能源商用車生產企業。
陝汽控股下轄陝西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陝西汽車實業有限公司兩大子公司,主要從事重型軍用越野車、重型卡車、中輕型卡車、大中型客車、微型車、重微型車橋、康明斯發動機及其零部件的開發、生產、銷售及相關的汽車服務貿易和汽車金融業務,研發生產的「延安」牌重型軍用越野車先後參加了國慶35周年、50周年和60周年閱兵儀式,成為唯一指定裝備我軍的重型軍用越野車生產基地和首批汽車出口基地企業。當前,陝汽重卡已出口到歐洲、非洲、亞洲及中東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伊朗、蘇丹、衣索比亞等國家實現了本地化生產,出口量連續多年位居行業前茅。
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積極倡導者和主要推動者,陝汽控股已經成功開發出以CNG、LNG、純電動等為動力的多款新能源汽車產品並擁有多項專利技術。其中,唯一進入國家產品公告的重型純電動碼頭牽引車已經批量上市。
近年來,陝汽控股積極實施服務型製造戰略,以客戶價值為引領,整合產業資源,搭建共贏平台的新商業模式,初步實現了企業增長方式的轉型,被國家工信部命名為首家「車聯網技術應用實訓示範基地」企業。
展望未來,陝汽控股將緊緊圍繞「做強重卡、做大商用車、培育新的增長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秉承「德贏天下,服務領先,品質成就未來」的經營理念,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構建具有顯著服務特色和綜合競爭優勢的集群化發展體系,到「十二五」末實現汽車產銷40萬輛以上,銷售收入突破700億元,全面建設國際一流的汽車企業集團。

Ⅶ 岳振華的人物簡介

岳振華(1925年5月-2013年10月31日),漢族,河北省望都縣人。1942年2月參加革命,1943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5年參軍,1958年12月26日就任空軍地空導彈兵二營第一任營長;1959年至1964年在國土防空作戰中,帶領二營擊落敵人高空偵察機4架;1963年12月26日,國防部授予他「空軍戰斗英雄」榮譽稱號;1964年6月6日,國防部授予二營「英雄營」榮譽稱號。

2013年10月31日6時,岳振華因心臟病於北京軍區總醫院逝世,享年87歲。2019年9月,入選「最美奮斗者」個人名單。

(7)北車集團萬軍簡歷擴展閱讀:

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敵人利用「高空偵察」手段肆無忌憚地侵犯我國領空獲取戰略情報。就在此時,經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洗禮的高炮團團長岳振華,調任地空導彈兵第二營首任營長。

1959年10月,為保衛新中國成立10周年活動,剛剛組建的3個導彈營在首都南面圍了個圈。1959年10月7日,一架美製RB—57D高空偵察機從台灣起飛後,沿浙江溫嶺竄入大陸,向北飛行。上級判斷要求二營做好戰斗准備。

岳振華鑽進指揮車,緊盯雷達顯示器上的飛機信號。雖然部隊接裝學習不足一年,但他深信官兵苦訓後的狀態。敵機距離60公里時,岳振華下了最後決心:「導彈3發,28公里消滅目標!」構成射擊條件後,岳振華果斷下令:「發射!」引導技師徐培信用力按下發射按鈕,3發導彈騰空而起,全部命中目標。

他們開創了世界防空史上地空導彈擊落敵機的先河。 首戰即勝,被震懾的敵人暫時停止了對大陸縱深的高空戰略偵察。後來,敵人換裝U—2型高空偵察機對中國大肆偵察,岳振華又臨危受命,奔赴各地打游擊。

1962年9月9日,他奉命帶領二營到江西南昌地區設伏,在我方戰機佯動配合下,創下首次擊落敵U—2型高空偵察機的紀錄。1963年11月1日,江西上饒,岳振華第一次使用「近快戰法」擊落U—2;半年多後,再次用這種戰法擊落U—2。他因此被稱為「U—2終結者」。

Ⅷ 蘭博基尼公司簡介

蘭博基尼(Automobili Lamborghini S.p.A.)(粵港地區稱之為林寶堅尼,台灣地區則將其譯為藍寶堅尼或藍寶基尼)全球頂級跑車製造商及歐洲奢侈品標志之一,公司坐落於義大利聖亞加塔·波隆尼(Sant'Agata Bolognese),由費魯吉歐·蘭博基尼在1963年創立。早期由於經營不善,於1980年破產;數次易主後,1998年歸入奧迪旗下,現為大眾集團(Volkswagen Group)旗下品牌之一。
蘭博基尼的標志是一頭充滿力量、正向對方攻擊的鬥牛,與大馬力高性能跑車的特性相契合,同時彰顯了創始人鬥牛般不甘示弱的個性。
費魯齊歐·蘭博基尼(一作「費魯吉歐·蘭博基尼」)曾是一個生活在義大利北部的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費拉拉省的青年。在二戰期間是一名義大利皇家空軍的機械師,在那之後他進入一個家基於二戰軍事設施建造的商業拖拉機廠。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蘭博基尼的拖拉機廠,即蘭博基尼拖拉機有限公司,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農業設備製造商之一。同時他還擁有一個成功的燃氣熱水器和空調生產商。
1958年,他購買了第一輛法拉利汽車,一台250GT,之後又買了一些。費魯齊歐·蘭博基尼很喜歡法拉利汽車,但是他認為,對於普通的道路來說,法拉利汽車顯得十分粗狂和嘈雜,顯然更適合賽道。當費魯齊歐·蘭博基尼的法拉利汽車離合器出現問題後,他發現法拉利所使用的汽車離合器竟然和蘭博基尼拖拉機所使用的離合器一模一樣。費魯齊歐·蘭博基尼去找法拉利要求其更換一個質量更好的離合器卻遭到了拒絕。法拉利說,費魯齊歐·蘭博基尼只是一個拖拉機製造商,因此對於運動跑車他一無所知。於是蘭博基尼覺得建立一個汽車製造工廠來實現他對於運動跑車的完美追求。
蘭博基尼汽車公司是一家坐落於義大利聖亞加塔·波隆尼的跑車製造商。公司由費魯吉歐·蘭博基尼在1963年創立。創始人費魯吉歐·蘭博基尼年輕時曾是義大利皇家空軍的一名機械師,由於工作的原因,費魯吉歐對機械原理非常熟悉。二戰之後,大量的軍用物資被遺棄,費魯吉歐·蘭博基尼開始使用這些剩餘軍用物資製造拖拉機,並成立了最初的蘭博基尼公司,主營業務是製造拖拉機、燃油器和空調系統。20世紀50年代中期,由於對機械原理和機械製造的精通,以及極佳的商業頭腦,蘭博基尼公司成為了當時最大的農用機械製造商。

Ⅸ 羅又倫的軍職履歷

在大陸期間歷任軍職:
國民革命軍教導第2師排長、中隊長、訓練總監部監員;
浙江省立第一中學軍事教官;
陸軍大學兵學教官;
國民革命軍第5軍參謀處處長、副參謀長、參謀長、汽車兵團團長;
國民革命軍第200師副師長;
國民革命軍第49師師長;
1945年3月羅友倫任國民革命軍第200師師長;
1945年4月羅友倫任青年軍第二○七師師長兼東北保安司令部第二快速縱隊司令;
青年軍第六軍軍長。
撤往台灣後歷任軍職:
國民革命軍第6軍軍長;
陸軍訓練發展司令兼陸軍作戰司令部司令;
台灣黃埔軍校校長(鳳山軍官學校校長);
「考試院」副院長、
憲兵總司令(1954.7-1955.9);
國防部」計劃參謀次長;
海軍陸戰隊司令;
「國防部」副總參謀長;
第1軍團司令官;
陸軍副總司令兼陸軍作戰司令;
陸軍訓練作戰發展司令;
總政治作戰部主任(1969.1-1975.5);
聯勤總司令(1975.4-1977.4);
「中央」評議委員;
總統府上將戰略顧問。

Ⅹ 內蒙古北方重工集團簡介

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所屬的國家特大型骨幹企業和重點保軍企業,是國家「一五」期間的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建廠多年來為國防建設做出了重大頁獻。公司佔地面積297.7平方公里,生產性建築面積60萬平方米,現有7個分公司、31個子公司和一家上市子公司。
北方重工集團集特殊鋼冶煉、鑄鍛造、機械加工、焊接裝配、電氣液壓、儀器儀表、專用車輛、總裝調試等於一體具有較強的科研開發及綜合生產加工能力,具備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並通過了國際ISO9001和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集團公司目前已發展成為:國內軍、民用大型鍛件毛坯供應中心;國內特殊鋼、深孔加工及大型配套設備製造重點生產企業;越野載重汽車和礦用載重汽車主要科研生產基地;「三車一站一泵」成套建築機械及環衛車輛、振動式壓路機等改裝車、工程機械產品供應中心;國內鐵路配套產品重點生產企業。
半個世紀以來,北方重工集團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三代領導人員多次親臨工廠視察指導工作,巨大的鼓舞使北方重工人為祖國的國防和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北方重工集團努力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全力推進(以軍品科研生產為主體。以特殊鋼及深孔加工產品為「一翼」;礦用車、改裝車、鐵路車輛配套產品以及煤炭機械、工程機械、冶金成套設備為主的裝備機械為另「一翼」。)「一體兩翼」的產品發展戰略,加快產品的科研開發和技術改造的步伐,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2002年度被評為國家級合同守信用單位。

閱讀全文

與北車集團萬軍簡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航天機電資金流向 瀏覽:774
股票賬戶借用 瀏覽:712
國泰君安微融資 瀏覽:767
興業銀行貴金屬交易客戶端 瀏覽:251
菲拉格慕股票 瀏覽:637
基金660010今日 瀏覽:261
農業銀行惠農貸款如何還貸 瀏覽:154
星期六可外匯轉帳 瀏覽:55
融資需要抵押嗎 瀏覽:159
匯泉投資 瀏覽:177
鉛蓄電池股票 瀏覽:883
遠東貴金屬交易中心官網 瀏覽:8
新浪外匯加元 瀏覽:258
嫣然股票 瀏覽:333
普洱一般什麼價格查詢 瀏覽:398
銀華回報的基金凈值 瀏覽:475
黃金周國外搶中國遊客 瀏覽:356
小貸想從金融機構貸款 瀏覽:462
華山參滴丸價格 瀏覽:714
中航精鑄股票 瀏覽: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