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正平路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本人香港工作9年,只要從事人事管理、設備安全,消費等方面工作、現在想進
是問的中交公司嗎抄 額…… 工地人力你來估計不合適 因為跟著項目走的 我們公司在總部 總部不好進 總部會說招人啥的 但是如果裡面有內定的話 就…… 一句話 總部是我們項目部裡面想進去都不敢想的……so 你懂的 但是你可以試一下 萬一可以呢 來自職Q用戶:尚女士
可直接聯系正平股份中原建設事業部0371-65330027 來自職Q用戶:程先生
Ⅱ 正平股份為什麼不出18年年報業績預告
根據兩市交易所規定,通常業績凈利潤為負、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或下降50%、與去年同比或最近一期定期報告相比出現盈虧的,才需要進行業績預告。
Ⅲ 正平股份,最新重大消息爆出,主力是想怎麼做
看價位 和 什麼重大利好!!
比如拿下 百億級別的 項目 或者 某科研項目研究成果得到了突專破!屬 這叫重大利好! 不管價位多高 也最少會 竄 1下! 而且後期 還會漲!
比如銷售 預期 高於 去年! 或者 百億市值的 公司 接了 個 2億 3億的 項目!
這種利好的 實際就不叫 利好! 可以高 也可以低!
這種次新股 的 市盈率和 市凈率 實際 幾乎 每個 都是當年的 中石油!
也就是 實際都是 非常高的價位!
也就是說! 除非 是 重大利好! 否則 要不不動! 要不就是接利好出貨!
作為散戶! 這種 股票 因該少玩
Ⅳ 正平股份什麼情況跌停
基建前期也漲不少了 正常回調 耐心持股會有好的回報的 這票我們之前也在跟蹤。
Ⅳ 青海正平集團是國企還是私企
私企
青海正平集團是以青海省正平公路橋梁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為核心企業而成立的集公路橋梁工程勘測、設計、施工、監理、交通工程、房地產開發、工程設施製造、高新材料製造、礦業開采,建築工程勞務為一體的經營實體。
集團具有國家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公路路基、路面專業承包壹級,橋梁工程專業承包壹級資質,公路橋梁勘測設計、監理乙級資質等多項資質。已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 GB/T28001職業健康體系認證和多種產品生產許可證。
(5)正平股份海外業務擴展閱讀:
集團成立以來,不斷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形成了先進的經營理念、科學的管理手段、優良的企業文化,逐步發展壯大。現有員工1200餘人,取得高級職稱的21人,中級職稱118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占員工總數的63%。
擁有美國、德國、韓國等國及國產各種公路、橋梁施工設備460餘台套及各類先進的勘測、設計、監理、檢測儀器。集團總資產近10億元,年施工和生產能力13億元以上。從2004年開始連年進入青海企業50強。2010年為了青海企業50強第23位。
Ⅵ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長進
依託資本 創新發展 打造國際一流建築業「航母」
—— 訪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長進
中國中鐵是亞洲最大的多功能綜合型建設集團,有著顯赫的發展歷史、悠久的經營歷史和蜚聲中外的卓越品牌,在國際基建及其他業務領域占據著突出的領導地位。在中國中鐵即將在國內資本市場A股股票上市之際,A股市場又將再添藍籌,本報記者采訪了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李長進總裁。
記者:中國中鐵作為亞洲最大的多功能綜合型建設集團,具有全球領先的行業優勢。中國中鐵的A股股票上市也吸引了廣大投資者的關注,投資者普遍充滿期待。李總能否向我們具體介紹下公司的主要優勢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李長進:從中國中鐵的優勢來講:首先,我們是中國和亞洲最大的多功能綜合型建設集團。按照年度工程承包總收入排名,公司2005年及2006年分別為全球第四及第三大建築工程承包商。我們有著悠久的經營歷史和蜚聲中外的企業品牌。公司在《財富》雜志2006年及2007年公布的「世界500強」名單中排名第342位,在世界品牌實驗室2007年公布的「世界品牌500強」名單中排名第417位。我們是全球建設業務領域覆蓋面最廣的承包商之一,在建築工程方面擁有一系列的特級經營資質,包括鐵路、公路、房屋建築的特級資質和市政工程、水利水電、港口與海岸工程等的一級資質,具有多項勘察設計和咨詢等甲級資質,此外還具有對外工程承包資格。公司在建設行業的卓越地位以及市場聲譽,必將為我們繼續在建設和工程服務領域贏得新的合同,並能協助我們把品牌優勢拓展至其他相關行業。
其次,我們有足夠的能力去積極把握全球基礎設施建設行業快速成長的機遇,公司具備了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全球及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和中國城市化進程的高速發展推動著基礎建設投資及市政建設投資的增長,我們有能力充分把握全球及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帶來的市場機遇,特別是鐵路及公路建設市場高速增長以及中國高速發展的房地產開發市場所帶來的商機。
第三,我們擁有國內外的豐富經營經驗,與國內外政府部門和各方面的客戶具有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中國中鐵多年的出色表現及優良信譽記錄贏得了鐵道部及其他中國建築行業政府監管部門的信任及支持。此外,我們在與外國政府和政府機構的合作方面也擁有豐富的經驗。公司在相關機構和客戶中建立的信譽和業務關系有利於未來業務發展,並有助我們進一步開拓國際業務。
四是我們擁有強大的管理團隊、雄厚的專業技術人才。公司擁有一支具有豐富建築行業知識、管理技能和營運經驗的高級管理團隊,並擁有一批具有豐富行業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具備了高效的項目執行能力以及運用創新的技術和工法完成復雜重要項目的能力。另外,長期積淀的企業文化也使公司具備了強大的凝聚力。
因此,請投資者放心,依託境內外廣闊的資本平台和投資者的大力支持,我們一定能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優勢,鞏固和加大在全球行業中的領先地位。
記者:中國中鐵能夠向客戶提供綜合的「一站式」解決方案的能力是不是使公司在參與大型復雜項目時更具競爭優勢?中國中鐵在承建和參與的工程項目中,很多都屬於大型、復雜項目,請問公司是靠什麼秘訣贏得並成功執行這些大型復雜項目?
李長進:是的,中國中鐵作為中國最大的綜合型建設集團,業務范圍廣泛、服務能力強,與規模較小的同類全球企業相比,我們的競爭優勢是明顯的。公司的基建工程項目涵蓋鐵路、公路、橋梁、隧道、市政工程、房屋建築、水利水電及港口與海岸工程等多個領域,除基建建設、勘察設計及咨詢服務外,公司還從事工程設備及零部件製造、房地產開發、礦產資源開發及金融等業務。因此,我們能為客戶就項目提供不同階段的全系列綜合服務,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所以我們在競標較復雜的大型項目時,具有顯著優勢。
之所以我們能參與大型復雜項目,除了我們的一站式服務能力之外,主要原因還有:
首先,公司技術實力雄厚,我們擁有,5個研究院所、3個博士後工作站和15個技術中心,並正在籌建國家工程實驗室和鐵路設備研發中心;擁有較多的世界領先的技術和最高水平的專業化設計、施工、製造能力。截至2007年6月30日,我們獲得了72項國家科學進步和發明獎、70項建築工程魯班獎、64項國家優質工程獎、25項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67項國家優秀勘察設計獎、202項專利權和61項國家級工法及359項省級和部級工法等多個政府獎項。
其次,公司擁有良好的技術能力。從裝備來講,擁有地鐵和隧道建設中的關鍵設備盾構機48台,亞洲起重能力最高的吊裝船「天一號」,國內大部分的鋪軌機和架橋機和架空接觸線路施工設備,它們分別用於新建鐵路建設和電氣化鐵路建設。
記者:中國中鐵擁有豐富的海外經營經驗,早在20世紀70年代公司就參加了非洲坦贊鐵路援建項目。請問目前公司的海外市場發展情況如何?未來海外市場的開拓和經營規劃是怎樣的?
李長進:中國中鐵在國際建設市場久負盛名。我們在上世紀70年代就獨立建設長達1,861公里的坦尚尼亞至尚比亞鐵路項目,從此逐漸走向海外市場。至今我們已在境外超過55個國家和地區承接230多個海外項目,為全球客戶提供鐵路、高速公路、公路、橋梁、隧道、房屋建築、疏浚、機場和市政工程項目的建設及相關服務。截至2007年6月30日,公司在全球五大洲的52個國家擁有96個海外業務機構,以及152個在建項目。中國中鐵在國際建築市場上,尤其是非洲、東南亞、太平洋島國、中東以及南美洲享有良好的聲譽。
現階段我國政府已出台多項政策,鼓勵國際承包,並承諾為非洲的基礎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這將為中國承包商提供更多海外發展機會,推動中國承包商的積極海外擴張。因此,我們已將海外拓展列為公司發展戰略的一部分,以求進一步提高基建建設業務的業務規模。我們將繼續發展在非洲、中東、南美州以及太平洋島國的業務,並進軍歐美市場。憑借著良好的政府政策和中國中鐵在海外的業務經驗以及良好聲譽,我們將重點發展利潤豐厚的國際建設項目和礦產資源項目。當然,我們在積極開拓海外業務的同時,一定會保持審慎的態度,加強風險控制。
記者:請問公司的房地產開發業務近年來發展情況如何?未來公司在房地產開放領域是否會加大投入?
李長進:中國中鐵的房地產開發業務主要包括開發、銷售和管理以中高收入購買者為目標客戶的住房和商用房。截至2007年9月30日,中國中鐵擁有47個處於不同開發階段的項目,總佔地面積約為3,743,643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為6,308,816平方米。
中國中鐵主要通過於2007年成立的全資子公司中鐵置業集團有限公司及多家子公司或聯營公司來經營房地產開發業務。中國中鐵旨在將「中鐵置業」發展成為國內領先的房地產開發品牌之一。憑借在基建建設行業領導者的實力,計劃繼續在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灣地區的城市以及其他省會城市從事房地產開發業務。公司在房地產板塊肯定會增加投入,我們預期該板塊將帶給我們豐厚的回報。本次我們發行A股的募集資金中就將有部分投入房地產開發。
記者:請介紹下未來幾年公司的業務發展規劃?
李長進:未來幾年,中國中鐵將抓住機遇、加快發展,進一步將中國中鐵做優做強做大,加強在亞洲建築行業的領導地位,真正成為信譽卓著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建設集團。由此我們准備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要繼續強化在建築行業的領導地位,努力擴大我們的市場份額。我們將加大對基建建設業務,尤其是高速鐵路、重載鐵路、電氣化鐵路以及公路建設方面的投入。為達到這一目標,我們已經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包括培育自己的專業技術隊伍,改進高速鐵路、橋梁、隧道施工工藝,不斷加強質量控制和提高項目管理水準,降低工程成本。依託國家「中長期鐵路規劃網」以及「7-9-18」高速公路網路工程所帶來的巨大機遇,我們一定會努力爭取更多鐵路、公路及高速公路建設合同。尤其對於京滬鐵路項目和哈大鐵路項目,我們更將力爭獲得較大份額。另外,我們還計劃繼續保持在城市軌道交通及市政工程建設市場的優勢,同時在此基礎上增加港口、機場和環保項目的建設。
二是從事大規模、復雜項目和經營高利潤產品。我們將更加專注於較高利潤的項目和產品,比如利用先進的隧道掘進機進行地鐵和隧道的建設,製造用於高速鐵路的產品和施工設備等。同時,我們將繼續專注於大規模的項目,此類項目除可充分利用中國中鐵強大的研發能力外,還可使我們在項目不同階段提供綜合解決方案。這些高端和大規模的項目具有較高的利潤率。我們將依託自身的科技實力,充分利用各種資源以開發先進技術和維持高水平的專門技術知識,重點開發與高速鐵路、重載鐵路、鐵路提速、橋梁和隧道、鐵路通信與信號、鐵路電氣化項目有關的重點技術。
三是我們將利用基建建設行業的經驗拓展房地產開發、基建投資與運營以及礦產資源開發等其他相關業務,以適應行業發展的需要,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分散經營風險。
四是我們將憑借政府政策和公司在海外的業務經驗以及良好聲譽,繼續開拓海外市場,並重點發展利潤豐厚的國際建設項目,包括鐵路、公路、橋梁、通信與信號系統和其他市政工程項目,以及鐵路道岔和其他零部件製造項目。在地域方面,我們將重點開發非洲、東南亞及南美洲的發展中國家市場。當然,我們在積極開拓海外業務的同時,也將會繼續保持審慎的態度,加強風險控制。公司有意成立子公司「中鐵國際」,聯同中海外共同負責管理公司在海外的所有股份公司層面的業務。
第五,我們會採取各種措施,削減經營成本,提高經營效率。我們將全面優化管理體制以改善經營及信息流程,加強企業管理及財務控制力度,建立內部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共享機制,通過科技手段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並同時建立機制減少原材料價格波動的影響,達到削減成本、提高經營效率及盈利能力的目的。
我們相信,我們的戰略和規劃是切實可行的,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個嶄新的、更具發展實力的、問鼎全球行業龍頭的中國中鐵將展現在境內外投資者朋友的面前。
Ⅶ 正平集團有哪些子公司
青海正和公路橋梁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青海金豐交通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青海金運交通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青海藍圖公路勘測設計有限責任公司、青海路翔工程監理咨詢有限公司、青海路拓工程設施製造有限公司、青海金陽光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青海金陽光特種鋼材股份有限公司、青海金陽光投資有限公司、青海開門礦業開發有限公司、青海金陽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青海正平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西寧正天等九家控股勞務公司共24家成員企業
Ⅷ 集中供地政策相繼「赴約」 房企謀穩健增長
集中供地政策相繼「赴約」,「缺貨」已久的廣州率先打響四個一線城市「第一槍」。22個重點城市中,青島、天津等地之前已相繼公布。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審慎成房企主要態度,不少房企管理層表示將注重多元化拿地方式,在降檔等相關新政要求下,尋求穩健發展。
政策陸續出台
3月26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布出讓48宗國有建設用地,全部為涉宅地,供地總面積約393萬平方米,起拍總價超901億元,計劃於4月26日至27日分批限時競價出讓。
廣州是四個一線城市中率先集中供地的城市。從出讓的區域來看,這次供地主要集中在外圍區域,其中增城區18宗,是供地最多的區域,白雲區有8宗。
今年2月底,有消息稱四個一線城市及南京、蘇州、杭州、廈門、福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青島、濟南、合肥、長沙、沈陽、寧波、長春、天津、無錫18個二線城市開始實施「兩集中」供地政策。
所謂的「兩集中」,即「集中發布出讓公告,集中組織出讓活動」,全年將分3批次集中統一發布住宅用地的招拍掛公告並實施招拍掛出讓活動。
青島是第一個公布集中供地的城市。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2月24日發布消息稱,2021年嚴格實行住宅用地「兩集中」同步公開出讓,全年將分3批次集中統一發布住宅用地的招拍掛公告並實施招拍掛出讓活動,引導市場理性競爭。2月25日晚間,濟南跟進。
市場普遍認為,該政策有利於「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的實現。某TOP20房企投資總監稱:「集中供地會讓房企拿地更加謹慎,前期做好准備工作,有針對性地去爭取自己最擅長的地塊,畢竟在某一時段可以用於投資的資金量有限。」
多元投資成重點
供地風格生變下,房企應如何應對?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稱,不調控,地價比房價漲得快,開發商賺不了錢,老百姓也買不起房。不調控,對誰都沒好處。
應對,成了行業內普遍思考的問題。融創中國在2020年年報中的表述是:公司將密切關注集中供地政策的推行和帶來的影響,審慎把握公開市場的機會。未來,公司將繼續堅持以地產開發為核心主業,保持地產主業的均衡高質量發展,加速提升「地產 」業務的競爭優勢。
「當前土地獲取方式已經發生變化,未來房地產市場從土地紅利、金融紅利轉向管理紅利,有專業能力的服務型公司的價值將凸顯。」在綠城管理控股行政總裁李軍看來,輕資產模式不受「三道紅線」和集中供地等調控政策的影響,可以全周期獲取代建項目並採取主動開發節奏。
時代中國董事會主席岑釗雄在2020年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公司繼續看好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態勢,將確保住宅開發業務更有質量地增長,進一步加大城市更新業務的競爭優勢,協同發展商業、產業園等業務。
「繞道」招拍掛後,越來越多的房企將目光投向收並購、城市更新。「舊改之王」佳兆業集團披露,公司2020年成功轉化9個城市更新項目,轉化貨值為640億元;通過收並購、城市更新等渠道獲取項目25個,預計貨值為1326億元。
「未來三年,公司計劃至少有50個城市更新項目完成轉化,將促進公司毛利率和凈利率的提升。」佳兆業集團管理層在3月25日下午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
變局中尋增長
在「房住不炒」的總基調下,行業的調控正不斷加碼。
湖州3月27日發布通知稱,除明確實行集中供地外,還提出強化住房金融監管,具體為:建立住宅用地購地資金來源審查機制,對購地資金來源進行穿透式審查,嚴禁非自有資金購地。嚴格住房信貸政策,強化借款人資格和購房首付資金來源審查,嚴防消費貸款、經營性貸款等違規用於購房。
之前,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均針對經營貸、消費貸流入樓市表態,呈現「全面圍堵經營貸」局面。3月26日,銀保監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發布《關於防止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通知》明確,堅決打擊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違法違規行為。
中國海外發展管理層認為,房地產市場的競爭發展是一個長跑,下半場競賽剛剛開始,而分化將是下半場的最重要特徵。具體表現為:市場分化,一二線及強三線城市將是主戰場;企業分化,「三道紅線」和「兩條紅線」將阻斷高杠桿房企擴張路徑,中小型房企規模快速上升的通道被關閉,優勝劣汰的行業整合將進一步加速;投資分化,土地日益稀缺,單項目投資額越來越大,財務穩健、資金實力強勁者擁有更多機會,具備商業資產投資運營、舊改、城市更新等城市運營能力的企業擁有更多機會;精細化、數字化管理能力強的企業才能在競爭中勝出;好產品、好服務永遠是贏得客戶的關鍵。
對房企而言,多措應對求發展是不二選擇。佳兆業集團董事會副主席、行政總裁麥帆表示,公司要提高資本資產運營水平,優化新事業投資,整合旗下多元產業協同發展,地產主業為新事業發展賦能,新事業為主業發展助力,不斷提升「地產 城市更新 產業」的市場競爭力。
世茂股份董事許世壇在2020年業績發布會上表示,面對監管政策調控的新局面,房地產市場整體增速放緩,未來的高速增長點是多元化業務。新趨勢對於開發商的綜合運營能力、財務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世茂股份的優勢恰恰在於多元產品的開發與運營,以及長期以來穩健的財務結構。
Ⅸ 為什麼銀行需要拓展海外業務
在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市場不斷對外開放,主要銀行已完成改制進程的當下,制訂新的國際化戰略、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正在成為一些中國上市銀行的共同目標。
拓展海外業務步伐明顯加快
近一年來,中資銀行拓展海外業務步伐明顯加快:中行相繼在韓國、印尼、越南、加拿大、巴西、俄羅斯、英國、荷蘭等國拓展和延伸著分支機構,同時收購了新加坡航空租賃公司;中國建設銀行去年8月收購美國銀行(亞洲)100%股權,全力整合香港地區機構和業務,並著力於海外分支機構的發展。
中國工商銀行海外拓展更是引人注目:今年8月宣布收購澳門誠興銀行79.9%股份,10月宣布以約54.6億美元價格收購南非標准銀行20%股權,11月7日工行莫斯科子銀行開業,同月12日工行收購印尼哈里姆銀行後成立的工銀印尼正式成立。
交通銀行最近完成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目前中資銀行加快了設立海外分支機構的步伐,海外並購顯著增多,境內和境外市場密切聯動。
建行行長張建國認為,目前中資銀行的海外業務尚處於發展初期。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下,海外業務發展至關重要。如果銀行服務不能對外跟進,必將失去未來的發展機遇。
「工行已實現資本和業務國際化,下一步希望在機構設置和業務推進上進一步體現『全球化』。目前工行海外資產額和業務利潤額僅佔全行業務3%左右,從更長期考慮,我們希望能提高到10%。」工行行長楊凱生說。
國內銀行紛紛拓展海外機構其實不僅是建立業務「平台」的需求,更有可觀的利益誘惑。以花旗銀行為例,其海外機構的資產與員工分別占總行的56.1%和45.6%,海外機構所產生的利潤達50%以上。
業內人士認為,國內銀行業拓展海外市場打出的「並購牌」很大程度來源於國際銀行業的並購潮。從長期看,國際銀行業的並購使中國的商業銀行的國際競爭力相對降低,給中國商業銀行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因此,中國的銀行業應該順應國際銀行的發展趨勢,推出中國銀行業的並購重組,增強國際競爭力。
銀行並購具有如下優勢:以適度的並購使得成本降低,從而實現規模效益;能迅速增強資本實力,提高抵禦風險的能力,有助於保持金融穩定;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優勢互補,發揮協同效益;通過並購有利於獲得並保持技術優勢,並且可以擴大市場,增強國際競爭力。
但也有分析人士對這種「大即是美」的觀念表示質疑,指出一加一並不一定就大於二。2000年,德意志銀行和德累斯登銀行合並後不到一個月,即因意見不合而又分道揚鑣。而取消合並的消息傳出後,兩家銀行的股票反而出現了上揚。歐洲還有多起類似的並購談判,都由於雙方在企業控制權、並購價格乃至企業文化上存在分歧,不得不被擱置。
Ⅹ 正平股份什麼情況,怎麼跌這么多
正平股份股票
目前大盤回調
個股就跟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