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未來10年暴風科技市值會過萬億嗎
答案應該是超過的幾率很難,比較渺茫的。
你去觀察身價很高的諸如 李嘉誠,馬雲,王健林之類的超級富豪,你會發現這類人,本身及其成熟,而對大局的把握及其到位,其看事情非常透徹,而本事做事情非常具有感染力。
說話,都能一步到位,一句話,就是看事情都能抓住事物的核心。
而其他的所有的一系列,都是根據他看到的事物的核心來布局的,甚至於可以說只是他們不同於別人的基本點。
而在暴風科技的實際控股人身上,我沒有看到他之類的對事物的理解。
雖然能不能抓住事物核心,可能不是表現在言語上,但是你在其他方面應該有動作的,
例如樂視網的現在的很多舉動,賈躍亭這個人最少符合做大事情者,心必有靜氣,和瘋狂執著的特點。心不外漏,這個是李嘉誠,和王健林的另一個特點。
⑵ 暴風集團退市背後,泡沫經濟帶給普通人的影響有多大呢
在樂視網退出證券市場後不久,暴風集團也走完了它的最後一個交易日。這兩只都是曾經代表性的大牛股,最高時超2000億市值,如今化為烏有。暴風集團退市背後,泡沫經濟帶給普通人的影響有多大呢?下面酷魚給大家來介紹一下。
超6萬股東尾隨樂視網之後夢碎!而作為投資者的你和我,千萬不要忘記這26萬股東血本無歸的投資教訓!
所以,也應當承認經濟泡沫有其消極的、不利的一面。但從總體上看,適度的經濟泡沫利大於弊。
⑶ 昔日大牛股暴風集團已無財產可供執行,暴風集團究竟發生了什麼
7月6日,裁判文書網新增一份《劉日等合同執行裁定書》,申請執行人劉某,被執行人為暴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暴風退,300431)。案號(2021)京0108執5073號,審理法院為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
昔日的“小樂視”暴風集團終於走向與樂視共同的命運。其名下已經沒有的資產可供執行的了。
當然了,對於暴風的唏噓的命運,人總是要往前看的,誰又會對曾經的失敗者懊惱不已呢。
⑷ 暴風集團黯然退市,他們是怎樣從A股神話走至隕落的
資本市場的變化是風雲不定的,也許今天你還是風光無限,到了明天你就會變成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資本市場就是這樣的殘酷!所以在資本市場裡面,我們一定要有冷靜的頭腦,不能被一時的風光沖昏了頭。越是在最風光的時候,越要有危機意識。
最近資本市場的新聞還是不少的,人們最關注的可能也是馬雲的演講對於螞蟻集團的影響。畢竟這個事,對於國內資本市場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但是,在這期間暴風集團的黯然退市,也是讓我們真正感到了資本市場的無情。不過暴風集團的從A股神話走至隕落,都是自己做的,願不了別人。
我們都知道我們自己一旦進入瘋狂的狀態後,我們連我們自己是是誰都不知道了。
在盲目擴張的過程中,暴風集團也是過於盲目自信。最終暴風集團為了進入體育行業,在收購一家名為MP&Silva的公司時出現了問題。為此暴風集團更是惹上了高達7.5億元的經濟糾紛。後來的事情,大家也就知道了!暴風集團已經在11月9日結束了自己在資本市場最後的交易!
各位,對於暴風集團黯然退市,您有什麼不同看法,可以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⑸ 從巔峰到退市,暴風集團經歷了什麼故事呢
暴風集團終止上市的前一年,還有逾6萬股東。投機者血本無歸,但暴風集團內部人員卻大都套現離場,拿到了實實在在的金錢。據不完整統計,2016年來,暴風集團的原始股東累計套現超13億元。除馮鑫外,公司高管走得一干二凈。
也許,這些套現離場者,有不少曾是胸懷熱血的少年,但最終敗給了現實。因為錢來得太容易了。在暴風集團的巔峰時刻,市盈率高達千倍以上。也就是說,假設暴風集團每年利潤增長率為0,則需要千年以後,才對得起這被炒上天的股價。
千年太久,發財只爭朝夕。類似於暴風集團這樣的科技泡沫,對整個科技行業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因為它會讓投資者產生偏見,使得一些很有潛力的科技公司,被當成騙子,拿不到融資,早早夭折。也使得許多屠龍少年,最終選擇了另外一個方向。
⑹ 暴風集團馮鑫出事了,暴風集團股票可能面臨退市嗎
一般情況下,發生這樣的事情,涉事集團可能會面臨退市的危險,暴風集團也不例外,不過目前來看,還在控制中,下一步到底是什麼走向,還要看到底有沒有止損的利好消息傳出,目前只能觀望!
當然,有一些人得到消息後,就已經開始出售自己手中的股票了,而且很多人都覺得早一點出手比較安全,但是存在的問題是,暴風集團的股價直線下跌,恐怕敢入手的人是相當少啊!
曾經輝煌的暴風集團有著40天36個漲停板的業績,然而,如今下跌的陣勢也不輸當年,真的希望會出現一個接盤俠,接住這燙手的山芋,最起碼那些普通老百姓的錢就不會打水漂了!
⑺ 暴風集團年虧損達 10.9 億元,它會成為下一個樂視嗎
相對來說,暴風並沒有亂玩概念,只是一直沒有找到非常持久而利潤表現好的盈版利模式,所以就權好後續是否能改善業務能力了。但樂視因為太喜歡玩概念,漲幅沒有建立在業績提升上,所以一旦發生問題,才會引起暴跌,而且市場對其也失去了信心。
⑻ 暴風集團黯然退市,它是如何從神話走至隕落的
s 九號由暴雪集團發布公告,至2020年11月9日已交易30個交易日,退市整理期已結束,在其退市整理期滿後四十五個交易日內由全國中小企業轉讓系統進行轉賣,據其負責人稱早在2020年9月21日進入了退市整理期,11月10號也成功由深圳證券交易所摘牌,二者一代神話是如何隕落的呢? 暴風集團的退市對於投資者來說是一個非常遺憾的事情,不僅僅是少了一個可投資的對象,也提醒了我們這些想投資的人,當出現一些新的事件時,要及時去調整投資計劃,不能像暴雪公司一樣,一旦發生重大人事變故就完全無法應對,以至於全盤崩潰。
⑼ 昔日大牛股暴風集團已無財產可供執行,暴風集團徹底破產了嗎
其實公司走到現在這個地步,已經可以確定,暴風集團的確已經到了徹底潑成了邊緣,畢竟在這一次的起訴過程當中,包分公司就直接表示已經沒有任何的財產可以被執行兒,有人查了,暴風公司在官網上的被執行信息,竟然足足高達上千條。其實從這里就可以看出,暴風集團現在的確已經是名存實亡,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暴風到底是如何走到今天這個地步。
第三,如何看待暴風影音的破產?
暴風影音的破產在商業領域上是非常正常的,他們沒有順應時代的潮流。在那個時候,暴風影音明明已經抓住了時代發展的機會,但是最後他們還是沒有珍惜這個機會,結果平白無故的把機會讓給了別人,所以才導致他最後失去了所有的市場份額。
⑽ 暴風遊走於虧損邊緣要倒閉了嗎
如果說樂視網(300104.SZ)舉步維艱,那麼另一家和樂視網相似的互聯網企業暴風集團(300431.SZ)又面臨著什麼?
從業務布局上來看,2016年暴風集團拋出的「生態圈」與樂視網如出一轍,其中包括了數據、平台、內容三大板。而樂視網也同樣有樂視致新電子科
技(天津)有限公司(下稱樂視致新)生產終端硬體,樂視影業生產內容的相同布局。兩者的硬體的生產都處於虧損狀態,樂視網最新公告顯示,樂視致新2017
年上半年的虧損加大到了2.81億元。但是兩者有一點不同,樂視網硬體的虧損是為了支撐其生態圈。雖然樂視影業、樂視體育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但始終還在
經營。反觀暴風集團,其當初的生態圈已經不見蹤影。2017年上半年的年報中,暴風集團並未提及生態圈的進展。
再來看看暴風集團曾經投資布局過的產業。秀場業務是過去暴風集團大力主推的一大業務,如今也已瀕臨關閉。2015年7月,暴風集團公告以
5100萬元投資深圳手勢科技51%股權,該公司有在國內互聯網演藝行業一流的運營團隊。當年10月,暴風集團以4600萬元的投資持有互聯網演藝平台風
秀科技46%股權。斥資過億元的秀場業務,在如今的暴風集團中已經以虧損示人,在2016年的年報中,暴風集團甚至對風秀科技計提了605萬元的商譽減
值。暴風集團CFO畢士鈞也曾經公開表示,秀場做的不理想。「我們在做PC直播沒多久,花椒、映客就起來了,秀場模式向手機轉變了,這個過程中我們想的不
夠通透,團隊配備確實做的不是足夠好。」
除了秀場,暴風集團還先後涉獵了影業、體育等行業。2016年3月,暴風集團拋出了31.05億元的高額定增公告,以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相結合
的方式購買甘普科技100%股權、稻草熊影業60%股權、立動科技100%股權。收購金額分別是10.5億元、10.8億元以及9.75億元。但是最終,
由於高估值以及影視行業並購監管的收緊,該方案最終也未能成行。
不得不說,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超出暴風集團預期的投資項目有些過多了。
體育行業也是暴風集團寄予厚望的一大行業。在2016年的年報業績溝通會上,馮鑫相當自豪地提到,暴風體育發展效率相當驚人,成立一年不到的時
間內,A輪就已經融資2個多億。另外,當時暴風集團還提出了一個「信息流」的廣告概念。具體來看,即是用「今日頭條」式的下拉信息流來增大廣告量。
事實上,從2017年半年報的廣告業務收入來看,情況並不樂觀。2017年上半年暴風集團實現廣告業務收入1.99億元,而去年同期實現的廣告收入為2.11億元。雖然業務模式有所改變但是收入卻有所下滑。
8月15日,暴風集團發布了一則對其未來可能會有很大影響的公告。公告顯示,暴風集團擬發起「東方財富證券-暴風影音VIP會員費信託受益權資
產支持專項計劃」並通過計劃發行資產支持證券進行融資。該專項計劃發行總規模不超3億元,期限不超五年,底層資產為暴風影音未來五年VIP會員費收入,質
押給中誠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並承諾質押財產產生的現金收入作為信託貸款主要還款來源。
按照信託底層資產來看,暴風影音未來五年的會員費收入成為關鍵。換而言之,暴風集團又給自己身上多加了個「杠桿」。
見過暴風集團CEO馮鑫的人都有一個感覺,他靦腆、內向,更多時候是在思考。或許暴風集團也和馮鑫一樣,總在思考朝哪個方向發展。
任何一位企業家都會面臨這些問題,能不能處理決定於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