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有企業的母公司改制後,下面的全資子公司需要如何辦理工商注冊,都需要哪些手續
這個不太好說,要看是咋個改。這有很多種情況,如果是改成股份制的對下面的影響其實不大,然後就和幾個股東有關,但我曉得情況是下面的分子公司營業范圍不要超過母公司的,如果分子公司的有新增的,那母公司要跟著變,這個要看具體情況也要看公司直管部門的管理辦法
B. 我是上市公司的員工,現在公司改制變為私營的,我有哪些補償
公司改制不影響你繼續在公司工作,如果你主動辭職,很可能不會獲得任何補償。如果公司因為改制將你辭退,應當按照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給你補償。
C. 企業上市之前的企業改制要遵循哪些原則
中小企業要上市,通常要經歷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企業改製成為股份有限公司;第二階段,股份有限公司向證監會申請核准股票發行並上市。這里所稱企業改制,主要是指將非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的企業依法改造成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階段。
(一)企業改制的目的
1.建立產權清晰、責權明確的現代企業法人制度。
從根本上講,企業改制的目的在於明確產權關系,成為真正的市場競爭主體,以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通過企業改制,可以實現企業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明晰產權關系,建立起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以總經理為首的經營管理機構、分權與制衡為特徵的公司治理結構,在關聯交易、重大決策等方面發揮互相制衡作用,制約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控制公司的情況,防止少數人侵犯其他人利益,防止個人決策失誤給公司造成重大損失。企業通過改制將公司直接置於市場競爭與監督之中,使企業的經營狀況能夠迅速地反映出來,公司經營業績也直接由市場加以評價,科學建立企業競爭機制、激勵機制和管理結構,促進企業發展。
2.確立法人財產權
公司法人財產獨立性是公司參與市場競爭的首要條件,是公司在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股份有限公司本身即獨立的法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並以其全部資產對外承擔債務,股東僅以其出資為限對公司債務承擔有限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資產與股東的資產嚴格區別,產權關系明晰,股東不得侵犯公司的財產。
3.優化資源配置,調整產業結構
通過股份制改制,使企業產權明確歸屬,為調整產業結構提供良好的條件,有利於突破部門、地區和所有制的界限,協調各方利益,優化資源配置,推進企業的專業化發展和聯合,調整不合理的產業結構。另外,企業通過改制,進行資產、人員、債務、業務等方面重組,也會使企業「輕裝上陣」,並提升企業主營業務的層級,為企業將來業務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4.政企分開的資產管理和營運機制
政企分開主要是針對國有企業和國有控股、參股企業的。政企分開要求政府的行政管理職能與企業的經營管理權嚴格分開,國家投入企業的資產由企業享有法人財產權,國家授權有關機構(國資委等)代表國家對企業持有股權,行使出資人權利,享有股東分紅權利,但無權支配和處分已經成為股份有限公司的資產;企業建立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管理機構的公司治理結構;企業董事(長)、監事、經理和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應經過公司股東會或董事會的表決程序,而不能有政府直接任命。
5.設立合規的股份有限公司為上市做准備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並上市的公司,其發行人必須是依法設立且合法存續的股份有限公司。中小企業要發行股票並上市,就必須對原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並參照有關上市標准,對企業進行改制、重組,為上市做准備。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設立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採取發起設立或募集設立兩種形式。
1)所謂發起設立,是指由發起人(2-200人)認購公司應發行的全部股份而設立公司。
2)募集設立,是指由發起人認購公司應發行股份的一部分,其餘股份向社會公開募集或者向特定對象募集(不超過200人)而設立公司。
具體設立方式將在後面專門介紹。
(二)企業改制的原則
1.效益最佳原則
效益最佳原則即通過改制和資產重組使公司建立明晰的產權關系,實現資產的最佳組合,使重組後的公司資產效益達到最佳水平,提高凈資產收益率,以利於取得較高的股票發行價格,擴大籌資規模。
2.突出主營業務和形成面向市場的自主經營能力
根據證監會的有關規定,為保證上市公司的質量,擬上市公司必須突出主營業務,將與主營業務無關且對公司利潤影響不大或有負作用的業務剝離。根據公司和市場情況,綜合考慮公司整體規劃、業務發展前景、新的利潤增長點等因素。在滿足主營業務突出的條件下,企業改制為股份公司後還需要具備完整的業務體系和直接面向市場獨立經營能力。
3.避免同業競爭
同業競爭是指擬上市公司與其關聯企業或關聯方直接就某一產品或可替代產品的生產及市場存在競爭關系。關聯企業或關聯方主要指擬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以及其控制的企業。如果關聯企業或關聯方與上市公司從事相同的業務,就會產生利益沖突,可能會損害其他小股東,特別是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社會股東的利益。因此,擬上市公司存在同業競爭的情況,是不能通過「上會」審查的。擬上市公司應通過資產重組、股權並購等方式進行處理,避免發生同業競爭。
4.減少關聯交易
關聯交易指股份公司與其關聯方的交易。法律和有關監管機構並不完全禁止關聯交易,但達到一定金額的關聯交易必須披露且應經過嚴格的關聯交易決策程序審查批准,保證其遵循市場公平定價的原則,以免關聯方對上市公司利益的損害。
5.剝離非經營性資產
由於我國過去存在企業辦社會的傳統,股份改制過程中,對於國有企業在資產重組中,必須將不宜計入上市公司的非經營性資產、代管資產從公司中剝離出來。
例如有限國企擁有幼兒園、食堂等非經營性資產,其在改制過程中,必須將這些和擬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無關的非經營資產進行剝離。通常採用非經營性資產和其他非主營業務留在母公司,將主要業務和經營性資產放到擬上市公司的方法,進行資產剝離。
6.建立較為完善的公司內部治理結構,保證公司經營管理的獨立性
改制後的企業應從內部機構設置及工作機制、高級管理人員的安排等方面形成相對完善的公司治理機制。同時在業務、資產、機構、人員、財務等方面確保公司的獨立性,並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關聯分開。
例如:擬上市公司的人員獨立。發行人的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和董事會秘書等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在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中擔任除董事、監事以外的其他職務,不得在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領薪;發行人的財務人員不得在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中兼職。
擬上市公司的財務獨立。發行人應當建立獨立的財務核算體系,能夠獨立作出財務決策,具有規范的財務會計制度和對分公司、子公司的財務管理制度;發行人不得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共用銀行賬戶。
擬上市公司的機構獨立。發行人應當建立健全內部經營管理機構,獨立行使經營管理職權,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間不得有機構混同的情形。
D. 企業改制時如何處理其全資子公司
企業改制是原企業的延續,改制時點長期投資——對子公司的投資會在評估價值中體現。改制完成後子公司的股東名稱變更,沒有其他的影響。
E. 分公司轉制為子公司可以以凈資產出資嗎
可以。可以以凈資產出資。
F. 國有企業下屬子公司進行改制,請問人員掛在母公司下面職工能否持有子公司的股
這有很多種情況,如果是改成股份制的對下面的影響其實不大,然後就和幾個股東有關,但我曉得情況是下面的分子公司營業范圍不要超過母公司的,如果分子公司
G. 關於國有企業改革子公司的問題
子公司是指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被另一公司所擁有或通過協議方式受到另一公司實際控制的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可以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判斷一個企業所有制性質,依據的是企業的股權構成,如果國有股份佔主要,則毫無疑問這家企業就是國有企業,從這點來判斷,國有企業的子公司及分公司必定是國有企業。
隨著企業所有制改革及資本市場建設,國有企業的界定將越來越復雜,是至少佔一定比例才能稱為國有企業還是國有股份為第一大股份就能成為國有企業?估計會成為日後的一個爭論焦點。
以下是一些參考資料:
子公司和母公司的關系
1、子公司受母公司的實際控制。所謂實際控制是指母公司對子公司的一切重大事項擁有實際上的決定權,其中尤為重要的是能夠決定子公司董事會的組成。在未經他人同意的情況下,母公司自己就可以通過行使權力而任命董事會的多名董事。某些信託機構雖然擁有公司的大量股份,但並不參與對公司事務的實際控制,因而不屬於母公司。
2、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控制關系是基於股權的佔有或控制協議。根據股東會多數表決原則,擁有股份越多,越能夠取得對公司事務的決定權。因此,一個公司如果擁有了另一公司50%以上的股份,就必然能夠對該公司實行控制。但實際上由於股份的分散,只要擁有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就能夠獲股東會表決權的多數,即可取得控制的地位。除股份控制方式之外,通過訂立某些特殊契約或協議而使某一公司處於另一公司的支配之下,也可以形成母公司、子公司的關系。
3、母公司、子公司各為獨立的法人。雖然子公司處於受母公司實際控制的地位,許多方面都要受到母公司的管理,有的甚至類似母公司的分支機構,但法律上,子公司仍是具有法人地位的獨立公司企業,它有自己的公司名稱和公司章程,並以自己的名義進行經營活動,其財產與母公司的財產彼此獨立,各有自己的資產負債表。在財產責任上,子公司和母公司也各以自己所有財產為限承擔各自的財產責任,互不連帶。
子公司的特點
(1)子公司是獨立的法人,擁有自己獨立的名稱、章程和組織機構,對外以自己的名義進行活動,在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債權債務由自己獨立承擔。
(2)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控制必須符合一定的法律條件。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控制一般不是採取直接控制,更多地是採用間接控制方式,即通過任免子公司董事會成員和投資決策來影響子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
(3)承擔債務的責任。母公司作為子公司的最大股東,僅以其對子公司的出資額為限對子公司在經營活動中的債務承擔責任;子公司作為獨立的法人,以子公司自身的全部財產為限對其經營負債承擔責任。
希望上述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H. 母公司參股的48%股權的子公司完成股份改制,為下一步上市做准備。這對母公司是利好嗎
母子公司是兩個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都是獨立的法人,而母公司是對子公司有控制權的經濟實體,有時是投入子公司股份最多的股東,有時也可能是間接控制或對子公司有重大影響的經濟實體。從你描述的參股48%股權,基本母公司控制子公司的運營或對子公司運營決策產生重大影響。子公司完成股份改制,如果上市的話,必然會稀釋目前股東的股權,而在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上吸籌,必將會對現有的股東控股情況產生影響。通常來說,上市後,股東所持有的股票市值是大幅增加,從利潤方面,肯定增加,但控股權可能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