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收購全資子公司
並購公司有兩種方式,即資產並購和股權並購,如果採取資產並購,並購後則要用並購資產重新注冊一家公司,如股權並購,100%股權並購後,則被並購公司自然成為你的全資子公司。並購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法律行為,建議你委託律師策劃並購方案,進行盡職調查,進行談判、簽約、變更工商登記等工作.登陸我的博客,可以瀏覽關於我辦理的舜天股份有限公司兼並錦州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的案例。
⑵ 全資子公司能否回購或持有母公司股份
當然可以了。經典的案例就是阿里巴巴反過來收購雅虎中國的案例。
⑶ 收購控股子公司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與母公司對股價的影響一樣。
主要是兩方面:一是業績影響,二是消息影響。
子公司業績好壞,影響母公司收益,對股票基本面產生影響;
子公司消息會對母公司股價產生短期影響,導致暴漲暴跌。
⑷ 收購一家公司成為子公司,要持有該公司多少的股份啊
第一大股東或者絕對控股51%股權
⑸ 收購子公司需控股多少股權才可以
子公司的意思就是已經是控股的,不存在收購需要多少股權的問題.
應該說控股一家公司有絕對控股和相對控股兩種情況,要收購一家公司成為絕對控股,那麼要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權,如果相對控股只需成為第一大股東即可.比第二股東股權多些就可以說是相對控股.
很多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手中的股權比例僅百分之十幾二十.
⑹ 母公司向控股子公司收購由其他少數股東持有的股份,在新會計准則下,長期股權投資差額如何處理
你好。
在新的企業會計准則體系(2006)下,購買被投資企業股權所支付的初始投資成本,與享有的被投資企業凈資產賬面價值份額之間的差異(以下簡稱「支付與賬面差異」),不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差額」簡單攤銷,而是區別差異形成原因,分別進行處理。
「支付與賬面差異」 = 「支付與公允差異」 + 「公允與賬面差異」
其中:
1、「支付與公允差異」,是指購買被投資企業股權所支付的初始投資成本,與享有的被投資企業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之間的差異。當前者大於後者時,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也不進行攤銷;當前者小於後者時,計入營業外收入,之後,也不存在攤銷問題。
2、「公允與賬面差異」,是指享有的被投資企業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與享有的被投資企業凈資產賬面價值份額之間的差異。該部分差異,不進行簡單攤銷,而是應當結合投資收益的確認進行相關處理。
處理方式:將「公允與賬面差異」按照相對應的被投資企業賬面資產負債的耗用、處置等進行結轉處理。
處理思路:上述「公允與賬面差異」並未調整被投資企業的賬面金額,因此,被投資企業的凈利潤是以賬面價值為基礎的核算結果。所以,應當按上述處理方式進行處理,使得「賬面凈利潤」調整為以公允價值為基礎計量的「公允凈利潤」。
舉例:
經評估,被投資企業固定資產賬面價值100萬元,評估價值120萬元,評估增值(「公允與賬面差異」)20萬元。該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5年。假設被投資企業某年凈利潤100萬元,則:
固定資產評估增值應增加的折舊額 = 20 / 5 = 40萬元
以公允價值為基礎計量的凈利潤 = 100 – 40 = 60萬元
投資企業以此凈利潤為基礎,確認投資收益,由此,「公允與賬面差異」變相得到攤銷。
當然,上述敘述是假設該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權益法」核算。在「成本法」核算下不存在此類問題。此外,在新准則下,企業對子公司股權的核算,應當採用「成本法」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