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張蘊綠地商業集團

張蘊綠地商業集團

發布時間:2021-07-24 10:42:54

Ⅰ 綠地集團老闆是趙紅兵嗎

綠地集團老闆不是趙紅兵,而是張玉良。張玉良1956年12月出生,本科學歷,高級經濟師。曾任上海市嘉定區江橋鎮黨委委員、副書記,上海市農委機關主任科員,上海市農委住宅辦副主任等職務。

1992年創辦上海綠地總公司(即綠地集團前身),並先後擔任上海綠地總公司總經理,綠地集團董事長、總裁、黨委書記等職務。現任上海綠地公司董事長、總裁。張玉良也任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上海市房地產行業協會輪值會長,上海企業聯合會、上海企業家協會副會長。

(1)張蘊綠地商業集團擴展閱讀:

綠地集團創立於1992年7月18日,總部位於中國上海,綠地集團始終堅持「綠地,讓生活更美好」的企業宗旨,做政府所想、為市場所需,通過產業運營與資本經營並舉發展,已形成目前「房地產主業突出,商業金融地鐵等相關產業並舉發展」的產業布局,在2014《財富》世界企業500強中位列第268 位,在上榜的中國內地企業中位列第40位。

2014年實現業務經營收入4021億元,較上年增長22%,利稅總額242億元,年末總資產4784億元。其中,房地產業務實現預銷售面積2408萬平方米、預銷售金額2115億元,雙雙勇奪全球行業冠軍。

Ⅱ 張玉良的人物評價

1992年5月起,張玉良 領銜創建上海綠地,任董事長、總裁至今。他帶領企業團隊把綠地集團打造成中國企業500強和上海市百強企業。從2001年起,他又帶領綠地集團融入全國,服務全國,為所到之處帶去新的開發和居住理念,使綠地集團逐步成為全國品牌企業。
2000萬元起家,今年預計完成1200億元的營收,明年將進入世界500強行列,綠地集團(下稱「綠地」)董事長、總裁張玉良用了18年的時間。
官中有商,商中有官,在地產界,能將這個分寸掌握得爐火純青的,恐怕非張玉良莫屬。張玉良一向不拒絕外界將他劃為紅頂商人之列,而他最欣賞的人之一正是紅頂商人胡雪岩。
雖然低調,但不同於其他國企高層對媒體的謹小慎微,張玉良對媒體一直都保持著開放的態度,面聊抑或電話采訪,基本上有問必答。
張玉良每次向外界展示的必是綠地,而非個人力量。張玉良掛在嘴邊最多的一句話是,「做政府想做的事」。
最懂政府的商人
9月21日,由綠地開發建設的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區嘉定城北站經濟適用房項目正式啟動,這是上海今年保障房建設計劃新一輪選址基地中第一個啟動的項目。至此,綠地僅在上海地區保障房項目投資已逾100億元,規劃建築面積近200萬平方米。
項目啟動儀式前的間隙,張玉良接受了時代周報的采訪。有多年政府工作經歷的張玉良,一直保持著對國家政策的高度敏銳性。將綠地的發展戰略同國家大政方針緊密結合,是張玉良一貫的經營思路。
「我們是最懂政府的開發商。整個中央和地方政府對保障性住房的重視度不斷加強,我們要跟著政府導向。今後保障性住房建設會逐步加大。今年綠地在全國建設的保障性住房和中低價房佔30%左右,商業地產佔30%多,剩下30%多是住宅。我們始終要沿著政府的需求,當時市場的需求,當地百姓的需求來發展。」張玉良稱,「在中國,必須要按照這種導向,熟悉政府的模式,政府需要什麼,但更要講究市場。」
1992年,綠地由上海市農委、建委下屬4家企業出資2000萬元成立。在政府部門工作了12年,時年36歲,時任上海市農委住宅辦副主任的張玉良毅然選擇「下海」從商,進入綠地前身上海綠地開發總公司。
胡雪岩和印尼華僑林紹良是張玉良非常推崇的兩個人物,他們都與政府有著極好的關系,胡雪岩給朝廷運大米、購葯品,林紹良給政府種橡膠、節約外匯。而綠地,每年投入大量的資金參與舊城區改造,進行大規模的公共綠地建設,強調中低價房的建設等與政策導向十分契合的動作。這一系列運作給綠地帶來了較好的經濟效益,贏得了良好的社會美譽,獲得政府的優惠政策,建立並鞏固了綠地集團的品牌。
2001年,綠地進入上海地產前三名,同時也制定了全國化發展戰略。綠地先後在南昌開發了梵頓公館、中央廣場、楓丹白露等住宅或商用項目。
2009年6月開工的中央廣場,江西省委書記到場宣布項目開工,數位省委常委、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分別致辭。張玉良對此非常自豪。
2009年,綠地已進入全國21個省市38個城市,經營收入超過745.32億元。
「做企業是需要賭的」
張玉良曾說過:「做企業是需要賭的。」經歷過地產界的大起大落,張玉良對「賭」有著自己的理解。
2004年,當其他房企選擇收縮戰略時,綠地卻開始了更為迅速的全國擴張。「當時我想,這下完了。」張玉良承認自己在當年四五月份確實有點慌。但事實上,綠地不僅沒有「完了」,機會似乎更多更好。
「對任何一個大企業來說,宏觀調控都是一種機會。」張玉良發現,宏觀調控使許多實力不強操作不規范的中小企業被迫退出市場,大企業的優勢開始凸顯。
張玉良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激進是要有底氣、能力匹配的激進,不是沒有把握的激進。」
19億元拿濟南8地塊、25.8億元拍下北京大望京地王、60億元打造鄭州中國最高雙子塔、300億元投建武漢金融城……即便在今年宏觀調控的形勢下,綠地全國拿地擴張的步伐也從未減緩。目前,綠地集團在建面積超過2200萬平方米,全面新開工面積預計達1400萬平方米。
張玉良認為綠地的擴張是高效穩健型的擴張,「所謂高效,一定要扁平化,大膽授權給第一線,下面團隊要高效。但始終堅持兩個可控;
第一,發展的速度與支撐的能力、財力可控;
第二,發展的團隊力量可控,即人力資源可控。」
新滬商的精明
早在2005年,綠地集團總裁張玉良就野心勃勃地明確提出要做世界500強。張玉良認為,「過去其他國家沒有的,不代表中國沒有,中國房地產行業完全有可能出一個世界500強。」
如今這個目標觸手可及,「今年綠地的能源完成500億,房地產完成700億,總共1200億。已經形成以房地產和能源為主的、主業突出的綜合性集團。明年房地產大概完成1000億,其他的600億-700億。明年進入世界500強沒有懸念。」張玉良兩眼笑眯眯地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有人將張玉良的成功歸功於官商背景,但很少有官商背景的企業家能發揮到如此極致。
2008年,綠地集團明確將能源作為2005年以來一直探索的第二主業。在張玉良看來,僅靠一個產業做到營收500億甚至1000億元的企業穩定性很差,受市場波動影響大,必須找到一個能與之相平衡的產業使企業「兩輪驅動」。
綠地在上海一直有煤炭貿易,規模不大,但有分銷、物流基礎。當張玉良得知中煤能源[9.91 -1.00% 股吧 研報]集團在為擴大產能尋找出路時,果斷地於去年5月,與中煤確認簽署框架性戰略協議,在上海建設煤炭分銷儲備煤基地。該基地有望實現年千萬噸級的吞吐量,大約為上海年煤炭消耗量的10%。
張玉良看準了市場機遇,我們兩家是「閃電戀愛」,緊接著「閃電領證」。接下來是如何盡快落實投產。
綠地的發展,一直得到銀行資金的有力支持,同時,綠地也為一些項目做了信託,或引入海外資本。通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也是張玉良一直在籌謀的重大事項。
此前,因為發行議價低於資產凈值,綠地放棄了發行基金進行融資。由於考慮各種成本大、時機不成熟,綠地的IPO一直未能成行,精打會算的張玉良一定要為綠地上市等到理想的價格
「上市的事情,我們還在繼續穩步推進,會按照需要來做,並不急於一定要在某個時間上市。」張玉良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Ⅲ 張玉良的人物經歷

1986年6月-1992年5月,張玉良在上海市人民政府農業委員會綜合計劃處、人事處、住宅建設辦公室任職。
1992年5月起,張玉良領銜創建上海綠地(集團)有限公司,任董事長、總裁至今。他的朋友說,他是一個不太像上海人的上海人,一個高明但不精明的生意人,一個極其有執行力的國企背景的老總,一個極其善用社會資源的人。
他堅持「為百姓營造美好生活」的企業宗旨,以房養綠,以綠促房。在上海無償投資建成了265公頃公共綠地,同時真心回報社會。
公司成立12年來,他帶領企業團隊把綠地集團打造成中國企業500強和上海市百強企業。他堅持「為百姓營造美好生活」的企業宗旨,以房養綠,以綠促房。在上海無償投資建成了265公頃公共綠地,同時真心回報社會。
熱心於公益事業,設立了多個幫困、助學、再就業基金,還援建了多所希望小學,從2001年起,他又帶領綠地集團融入全國,服務全國,為所到之處帶去新的開發和居住理念,改變城區面貌,提供就業崗位,使綠地集團逐步成為全國品牌企業。在新世紀,新階段,綠地集團向著世界500強進軍。
房地產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綠地為何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綠地集團的三項基本做法具有特色:
一是以市場為導向,深入研究市場趨勢,貼近市場發展脈絡,根據市場的需求進行戰略決策、產品定位。
二是建立起一支優秀的員工隊伍,並按照集團的發展戰略對員工隊伍進行不斷優化,保證了集團決策層的各項重大決策能夠有效實施。
三是企業經濟實力強,品牌形象好,在大規模連續滾動開發大型房地產項目的過程中能夠運作自如,得心應手。使命驅使盡心與盡力張玉良談到,綠地集團在十年來的房地產開發經營歷程中,始終秉承「綠化城市、美化環境、造福人民」的宗旨,尤其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綠地集團在房地產市場疲軟、前景不是很明朗的情況之下,冒著較大的經濟風險,以社會效益為重,毅然投資改造了上海市長寧區周橋、范東和普陀區順義村、同樂村等大面積的危棚簡屋地區,為數萬上海普通百姓造就全新的家。
在進行房地產開發的同時,面對城市綠化的巨大缺乏,綠地集團毅然無償投資,新建城市公共綠地,其中眾多的是能夠代表上海城市形象的作品:浦東陸家嘴中心綠地、外灘濱江綠化帶、上海體育場環境綠化、延安西路、江蘇路綠地廣場綠化、南京西路街頭綠地、虹橋機場停機坪草坪等。
如今沿著上海的幹道,每隔數分鍾就能看到綠地集團的公園作品,這是綠地集團對1300萬上海市民的責任,也是綠地十年如一日,「做一個有責任的發展商」的不懈追求。眾多的上海市民追隨綠地買房置業,並將「綠地」列為上海首批房地產著名商標,這是購房者對綠地這些不懈奉獻者的無比信任。
「綠地的理念,就是做政府想做的事,做市場需要的事。」這是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常掛嘴邊的一句話。也基於此,綠地形成了其商業模式的核心,從大規模建造住宅片區,到深度參與保障房建設,再到轉型商業地產並以超高層建築為明星產品,綠地似乎總能讓地方政府深為認同、盛情相迎。

Ⅳ 項濱行賄隋豐富張玉良

1986年6月-1992年5月,張玉良在上海市人民政府農業委員會綜合計劃處、人事處、住宅建設辦公室任職。
1992年5月起,張玉良領銜創建上海綠地(集團)有限公司,任董事長、總裁至今。
張玉良 世界攝像攝影網總攝影彭勇供圖
張玉良 世界攝像攝影網總攝影彭勇供圖
他的朋友說,他是一個不太像上海人的上海人,一個高明但不精明的生意人,一個極其有執行力的國企背景的老總,一個極其善用社會資源的人。
他堅持「為百姓營造美好生活」的企業宗旨,以房養綠,以綠促房。在上海無償投資建成了265公頃公共綠地,同時真心回報社會。
公司成立12年來,他帶領企業團隊把綠地集團打造成中國企業500強和上海市百強企業。他堅持「為百姓營造美好生活」的企業宗旨,以房養綠,以綠促房。在上海無償投資建成了265公頃公共綠地,同時真心回報社會。
熱心於公益事業,設立了多個幫困、助學、再就業基金,還援建了多所希望小學,從2001年起,他又帶領綠地集團融入全國,服務全國,為所到之處帶去新的開發和居住理念,改變城區面貌,提供就業崗位,使綠地集團逐步成為全國品牌企業。在新世紀,新階段,綠地集團向著世界500強進軍。
房地產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綠地為何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綠地集團的三項基本做法具有特色:
一是以市場為導向,深入研究市場趨勢,貼近市場發展脈絡,根據市場的需求進行戰略決策、產品定位。
二是建立起一支優秀的員工隊伍,並按照集團的發展戰略對員工隊伍進行不斷優化,保證了集團決策層的各項重大決策能夠有效實施。
三是企業經濟實力強,品牌形象好,在大規模連續滾動開發大型房地產項目的過程中能夠運作自如,得心應手。使命驅使盡心與盡力張玉良談到,綠地集團在十年來的房地產開發經營歷程中,始終秉承「綠化城市、美化環境、造福人民」的宗旨,尤其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綠地集團在房地產市場疲軟、前景不是很明朗的情況之下,冒著較大的經濟風險,以社會效益為重,毅然投資改造了上海市長寧區周橋、范東和普陀區順義村、同樂村等大面積的危棚簡屋地區,為數萬上海普通百姓造就全新的家。
在進行房地產開發的同時,面對城市綠化的巨大缺乏,綠地集團毅然無償投資,新建城市公共綠地,其中眾多的是能夠代表上海城市形象的作品:浦東陸家嘴中心綠地、外灘濱江綠化帶、上海體育場環境綠化、延安西路、江蘇路綠地廣場綠化、南京西路街頭綠地、虹橋機場停機坪草坪等。
如今沿著上海的幹道,每隔數分鍾就能看到綠地集團的公園作品,這是綠地集團對1300萬上海市民的責任,也是綠地十年如一日,「做一個有責任的發展商」的不懈追求。眾多的上海市民追隨綠地買房置業,並將「綠地」列為上海首批房地產著名商標,這是購房者對綠地這些不懈奉獻者的無比信任。
「綠地的理念,就是做政府想做的事,做市場需要的事。」這是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常掛嘴邊的一句話。也基於此,綠地形成了其商業模式的核心,從大規模建造住宅片區,到深度參與保障房建設,再到轉型商業地產並以超高層建築為明星產品,綠地似乎總能讓地方政府深為認同、盛情相迎

Ⅳ 上海綠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綠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於1999年11月18日在上海市工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張蘊,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實業投資,商業管理,酒店管理,健康、休閑項目管理等。
法定代表人:薛迎傑
成立時間:1999-11-18
注冊資本:122448.98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000000073403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青浦區重固鎮外青松公路4925號D749

閱讀全文

與張蘊綠地商業集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無錫理財網 瀏覽:216
股票概率學 瀏覽:651
廣泰公司抵押貸款 瀏覽:576
860日元兌換完人民幣是多少 瀏覽:545
哪裡可以看個股實時資金流向 瀏覽:291
月供貸款費用 瀏覽:763
台灣中鋼股票 瀏覽:291
股票申報無效 瀏覽:170
軟銀投資毛豆新車 瀏覽:180
貸款50萬 瀏覽:781
三星鋰電股票 瀏覽:34
理財師人群 瀏覽:724
基金481006基金時 瀏覽:68
基金凈值查502013 瀏覽:43
平安個人貸款查進度 瀏覽:145
2019年4月焦煤價格 瀏覽:575
創新投資券商 瀏覽:306
理財幫幫忙 瀏覽:633
怎麼用公積金貸款裝修 瀏覽:115
銀行貸款家訪看購房合同嗎 瀏覽: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