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巴西稱中國為"白衣騎士"
10月4日報道稱,21世紀頭些年裡伴隨巴西對華大宗商品出口繁榮的熱情,到2015年已消失殆盡——那時巴西遭遇經濟崩潰,導致數百萬人失去工作。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教授凱文·加拉格爾表示,現在,中國與巴西的商業關系正步入新階段。「大宗商品繁榮期已經結束,但是如今基礎設施業、銀行業和部分製造業正在活躍起來。」
據英國9月26日報道,有關中國新決心最清晰的表現之一出現在今年6月,當時中巴兩國正式啟動200億美金規模的投資基金,中國出資75%,巴西出資25%,目前雙方正在研究確定支援對象范圍。
在發電方面,2015年末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中標巴西500萬千瓦水電項目,特許經營30年,總投資約合37億美元。但這可能只是這波交易潮的開始。
報道稱,在某種意義上,中國正在扮演白衣騎士的角色。受經濟衰退和2012年巴西政府措施(要求企業必須下調電費價格才能續簽與政府的30年合同)拖累,一些巴西電力公司的債務正在攀升至不可持續的水平。2013年至2015年的嚴重乾旱使得巴西的水庫乾涸,重創了水電公司,因為用戶從水電轉向了熱電。
在戰略層面上,北京方面把巴西視為發展中世界的重要盟友、擁有逾2億人口的關鍵潛在市場、也是中國企業在拉美其他地區尋找商業機會的跳板。
⑵ 朱比亞水電站
當地時間11月25日上午,三峽巴西公司在聖保羅參加朱比亞和伊利亞水電站特許權項目競拍並順利中標。兩座水電站相距約60公里,裝機容量分別為155萬千瓦和344萬千瓦。項目位於聖保羅州和南馬托格羅索州之間的界河巴拉那河上,在伊泰普水電站上游。三峽集團將為兩座水電站特許權向巴西政府支付138億雷亞爾(約合人民幣233億元),並進行為期30年的特許運營,項目預計將於今年12月30日完成交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