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哪家上市公司生產比特拉韋
嗯,上市公司的路沒有人參分比他大為
Ⅱ 哪些股票是關於人參的。越關於越好!
紫鑫葯業(002118)增發集資10億建人參加工基地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2010-07-01
Ⅲ 什麼時間鮮人參上市
就是現在,去吉林省萬良鎮。人參最大的交易市場!
Ⅳ 吉林紫鑫葯業
紫鑫葯業自導自演上下遊客戶 炮製驚天騙
這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網路,以人參貿易為托,上下游關系錯綜復雜,客戶信息撲朔迷離,而最終均指向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這又是一個隱秘的操作手法,藉助吉林人參產業規劃的政策東風,卻並未加以正面利用,反而以其為幌,大肆注冊空殼公司,隱瞞關聯交易,進行體內自買自賣。
過去的一年,紫鑫葯業因其涉足人參業務創造了驚人的業績。2010年實現營收6.4億元,同比增長151%,實現凈利1.73億元,同比大增184%。今年上半年,紫鑫葯業「再接再厲」,實現營收3.7億元,凈利1.11億元,同比增長226%和325%。
與業績遙相呼應的是其股價一路飆升。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一年多時間暴漲了300%,上演了一輪波瀾壯闊的大牛行情。期間,公司成功高價增發,再融資10億元。
憑借著人參概念,業績與股價雙雙飆升,紫鑫葯業由此引起了市場強烈關注,其中不乏大批專業投資者。從2010年底開始,包括長江證券(8.87,-0.18,-1.99%)、國海證券在內的多家券商連續發出十多篇關於紫鑫葯業的研究報告,且無一不是圍繞紫鑫葯業人參業務展開。其中類似「人參龍頭呼嘯前行」、「人參奇貨可居」、「引爆利潤增長點」、「利潤高速增長」等字眼屢見不鮮,且均是「買入」、「推薦」評級。
但真相果真如此么?急速膨脹的業績背後是否又隱藏著何種玄機?為還原紫鑫葯業的本來面目,上海證券報日前派出四路記者,分赴吉林、四川、安徽三省的長春、通化、柳河、磐石、延吉、米易、亳州等7個縣市展開調查。
大客戶背後的紫鑫「魅影」
據紫鑫葯業2010年年報,公司營業收入前五名客戶分別為四川平大生物製品有限責任公司、亳州千草葯業飲品廠、吉林正德葯業有限公司、通化立發人參貿易有限公司、通化文博人參貿易有限公司。這五家公司合計為紫鑫葯業帶來2.3億收入,佔比達到36%。
記者查閱紫鑫葯業歷年的定期報告,上述公司均未曾露面。而對比2009年年報,紫鑫葯業前五名客戶累計采購金額不足2700萬元,占當年營業收入的10%。而就在業績暴增的2010年,五大客戶「橫空出世」,且其背景也頗為「神秘」。
在定向增發以及大股東解禁的關鍵時點,神秘客戶帶來驚人利潤,帶動股價一路飆升,連創新高。其間,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又是否有著不可告人的「暗箱操作」?
上海證券報記者調查大量信息後發現,這幾大客戶背後與紫鑫葯業之前存在諸多牽連。多家公司最終均直接指向紫鑫葯業實際控制人郭春生或其家族,這些公司的注冊、變更、高管、股東等信息中無不存在紫鑫葯業及其關聯方的影子。
第一大客戶——四川平大生物:已是紫鑫葯業影子公司
采購能力與經營情況嚴重不匹配
紫鑫葯業2010年年報顯示,四川平大生物製品有限責任公司是第一大客戶,共采購了7068.58萬元產品, 佔全部營收的11%。同時,從應收賬款余額披露情況看,平大生物沒有上榜,說明其7000多萬元采購款應基本全額付清。
作為2010年突然現身的第一大客戶,平大生物到底采購了紫鑫葯業什麼產品?如此大宗采購,平大生物是否有能力支付?有沒有能力加工?為此,記者前往平大生物所在地——四川省米易縣實地調查。
據記者獲得的權威數據,截止2010年12月31日,平大生物總資產9716萬元,所有者權益4604萬元,2010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11萬元,凈利潤279.6萬元。從上述經營情況看,平大生物2010年要拿出7000多萬元采購紫鑫葯業產品,並不是一件輕松的事。
事實上,記者在現場了解的情況,也印證了上述判斷。
平大生物老生產廠區佔地不足10畝(新廠區尚未投入生產),廠房陳舊,生產車間也僅為幾間平房。廠區並沒有生產繁忙的景象,一大半的車間均未有工人操作,僅包裝車間有10餘名工人在工作。此外,鍋爐房內堆滿的廢棄物,顯然也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開動。
「鍋爐房一年也開不了兩個月!」一名工人告訴記者,公司目前所有的主打產品均為何首烏茶,由於客戶買我們的茶比較看重生產日期,包裝時間當然越近越好,所以包裝車間都是流水作業,每賣完一批貨馬上再包裝下一批貨。這僅有的10餘名車間工人也不是每天都上班。公司每年能將收購的何首烏原材料消化一半都算很不錯了。
平大生物多名員工向記者證實,除了生產發酵環節需要一點其他中葯成分外,生產原料幾乎全部為何首烏,而且從當地攀西地區農民手中采購。根據公司目前的規劃,公司接下來正在謀求推出何首烏酒以及何首烏洗腳粉,但原料也來自何首烏,這與紫鑫葯業主營的人參和中成葯並無關聯,而且也未曾聽說公司從外省大量采購原料的情況。
長春資本名義控股實際暗通紫鑫葯業
隨著采訪的深入,一個驚人的信息浮出水面。當上海證券報記者以客戶考察的名義前往平大生物辦公樓時,公司市場部門一位接待記者的工作人員不經意間向記者透露,公司發展前景廣闊,尤其是東北一家叫「紫鑫葯業」的上市公司介入後,將給平大生物帶來強有力的支持。
平大生物另一名員工也向記者證實,公司目前實際上已經由吉林方面的人控制,公司幾名新入股的自然人股東就是相關利益方的代表,其累計持股已遠遠超過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謝永林。
該員工還表示,自去年年底以來,紫鑫葯業方面已經陸續派出多人出任公司高管,除董事長、總經理外,包括財務總監在內的公司高管幾乎換了個遍,公司目前的副董事長田娟即為紫鑫葯業方面派出的最高代表,在公司擁有最大的話語權,而公司創始人謝永林已淪為配角,而這在公司內部也是公開的事實。對於紫鑫葯業介入的情況,至少得到了平大生物3名以上的員工證實。
記者隨後查詢到的工商資料顯示,來自吉林長春的賈文博、賈曉晶、楊連騰、張秀麗、尚鐵成以及安徽的李玉安、丁翠芝成為公司近一年來的新進股東。對比歷次股東變更情況看,平大生物自2003年以來注冊資本多次增加,而公司股東以及持股情況變化並不大,最近一次卻進行了大換血。上述7名股東一起進入平大生物後,合計出資額佔比達到52.42%。而且今年7月,張秀麗還斥資872萬元增持了平大生物8.46%的股權。
而平大生物原有股東持股比例要麼大比例稀釋,要麼直接退出,謝永林原來的絕對控股地位也在此次股東變更中喪失,其出資額比例下降到24.45%。這也從另外一個側面印證了上述公司員工向記者透露的情況。
從權威部門提供的資料看,上述7名新進股東,賈文博、賈曉晶、楊連騰、張秀麗、尚鐵成來自紫鑫葯業的大本營——吉林。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賈文博、賈曉晶、楊連騰三人的住所均為「長春市寬城區漢口小區4棟701號」,三人合計出資比例為24.99%,已經超過謝永林的出資。
在吉林長春,記者實地走訪發現,這三人已經搬離顯示的住所。住所門上眾多的欠費單子也顯示此處已很久沒人居住。據樓下鄰居介紹,該住所的確為賈家所有,但其在市內其他高檔社區買了房子後此房屋便閑置了下來。
值得注意的是,賈文博、楊連騰的名字還曾出現在紫鑫葯業的IPO招股書中。賈文博是紫鑫葯業控股股東敦化市康平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出資人,持有0.13%的股份。2004 年10 月9 日,康平投資還與楊連騰等多名股東共同發起設立吉林省敦化市寶隆農業工程裝備製造有限公司,注冊資金5000萬元。
村支書遭遇「飛來橫財」
平大生物新進的7名股東中,除了5個來自吉林長春外,還有2個來自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分別是李玉安、丁翠芝,出資額為358萬元和400萬元。有平大生物員工向記者透露,兩名安徽的股東是 「千草葯業」的代表,而「千草葯業」是紫鑫葯業通過全資子公司吉林草還丹葯業有限公司控股的企業,全稱是亳州千草葯業飲品廠,注冊地在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
為了解平大生物這2名自然人股東的背景,記者趕赴亳州進行實地調查。
工商部門留檔的資料顯示,李玉安住所為亳州市譙城區五馬鎮八里行政村東八里14號。當記者驅車前往八里村時,疑問就開始了。從311國道下來後,通往村子連條像樣的水泥路都沒有,接連幾天的小雨將土路變成了泥路,而且高低不平,時不時出現大大小小的水坑,小路兩旁能看見一些村民的房子,基本是磚瓦房,露著紅磚的那種,更不用提裝修了,有的人家甚至還是土坯房。
村民告訴記者,李玉安是當地的村支書。記者來到其家中時,李玉安本人並不在家,他的妻子應該是剛從地里勞動回來,雙腳還沾滿了泥巴,赤著腳。她告訴記者,除了鎮里安排旅遊外,丈夫從未出過遠門,更不可能去投資什麼企業。
李玉安家中並不富裕,卧室里除了一台破舊彩色電視機以外,沒有一件像樣的家用電器,院子里則像其他村民一樣曬著中草葯。在其妻子撥通李玉安的電話後,他告訴記者,自己正在亳州有事,而面對記者詢問的四川平大生物公司,他坦言自己根本沒聽說過,更不可能有什麼錢去投資。
按村裡人的說法,李玉安是大隊書記,在村裡幹了一二十年了,為人朴實。當記者問及李玉安是否投資四川的生物公司或者在外做生意時,大家都覺得沒有可能。
很顯然,有人盜用了李玉安的身份投資了平大生物,背後的出資人出於什麼目的要隱身?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或許只有實際出資人心知肚明了。
而尋找丁翠芝的過程則顯得尤為艱難。依據戶籍上的住址,記者找到的是家福彩售票點,賣彩票的人表示不認識丁翠芝。記者打聽了附近的商販,也沒有人對丁翠芝熟悉,大家更難以置信此人在四川投資幾百萬開設公司。
「俺們這條街上都很窮,沒有什麼人家能拿個幾百萬開公司!她姓丁,你要不去下面有幾個姓丁的村子問問,那裡有幾個村子幾乎一個村的人都姓丁。」一位熱心的大姐給記者支招。
抱著一絲希望,記者驅車前往丁大婁村,一路全是泥濘的土路,比先前的八里村似乎更加貧窮。幾經輾轉後,記者始終沒有找到有熟悉丁翠芝的人。
紫鑫葯業(20.71,+0.07,+0.34%)第一大客戶四川平大生物製品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信息
股東名稱 住所 持股比例(合計 100% )
謝永林 米易縣攀蓮鎮青皮村十二組 104 號 24.45%
張秀麗 長春市朝陽區繁榮路 31 棟 2 門 103 號 14.5%
賈曉晶 長春市寬城區漢口小區 4 棟 701 號 8.5%
楊連騰 長春市寬城區漢口小區 4 棟 701 號 7.99%
賈文博 長春市寬城區漢口小區 4 棟 701 號 8.5%
尚鐵成 長春市綠園區楊柳大街 47-30 棟 4 門 3 樓 52 中門 8.5%
丁翠芝 安徽省豪州市譙城區湯陵北路 85 號 6.8%
李玉安 安徽省豪州市譙城區五馬鎮八里行政村東八里 14 號
6.09%
曹建華 成都市武侯區沙堰西二街 20 號 37 棟 3 單元 713 號 6.26%
田德英 攀蓮鎮青皮村十二組 112 號 3.52%
王毅 仁壽縣文林鎮書院路一段 97 號 3.13%
謝永軍 米易縣白馬鎮威龍村馬桑灣社 49 號 1.76%
(來源: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
Ⅳ 注冊一家公司,主營銷售人參茶及人參相關產品,是屬於食品還是保健品,需要辦理哪些手續才能注冊成功。
對於保健品,這個概念在國內還是不清淅的,相關許可大部份地區都很難辦內到。人參茶作為容食品是沒問題的,辦個食品流通許可證,再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及其它證件,注冊流程按一般的手續辦理即可。具體的以當地工商要求為准,建議辦理先咨詢清楚。
Ⅵ 我要開間參茸行,主營燕窩,蟲草,瑪咖,人參,高麗參,天麻等滋補品。需要辦理那些證件
燕窩、瑪嗎屬於食品,應在當地食品葯品監督部門取得《食品流通許可證》;其他屬於葯品,應在當地食品葯品監督部門取得《葯品經營許可證》。以及到當地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營業執照》。
Ⅶ 人參種植的上市企業有哪些
益盛葯業啊,上市公司,很多種植基地,今年起貨的那一批價值8000多萬。
Ⅷ 參仙源是在什麼時間上市的
新三板公司參仙源剛剛停牌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就遭證監會立案調查,從公司公告內容看,調查或與其財務問題有關,公司表示:「近期已對自身財務數據進行自查。公司將根據工作進展,第一時間披露自查結果。如在自查中發現錯誤,公司將做出更正處理,進而有可能影響公司往年利潤。」
由此,這家以山參種植為主業的企業,成為年內第12家被調查的新三板掛牌公司。若調查結果涉及財務造假,則在新三板中尚屬罕見。此前,也有同處人參行業的A股上市公司,因媒體質疑其隱瞞關聯交易涉嫌業績造假等問題遭證監會立案稽查,並最終受到監管處罰。
關聯方大客戶貢獻七成銷售
成立於2006年的參仙源,在2012年尚處虧損狀態,2013年起卻終於找到生財之道,開始大量銷售人參。也正是從2013年開始,參仙源的大客戶只有一個,其采購額占公司總營收的七至八成,該客戶就是受控於同一大股東的「兄弟」單位——參仙源酒業。
財報顯示,2012年,參仙源的營收為7545.77萬元,虧損2329.07萬元;2013年,參仙源扭虧為盈,營收驟增至1.98億元,凈利潤也達1.15億元。在2013年的業績構成中,其所謂「野山參」銷售收入為1.42億元,占總營收的71.62%,而買家只有一個,即參仙源酒業。
據公司在《轉讓說明書》中的解釋:因「野山參」生長環境和年限的特殊性質,公司經過多年種植和培育,於2013年才開始展開銷售。參仙源酒業由北大醫療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控股,主要產品為依託「野山參」生產的人參酒。參仙源酒業與公司於2012年12月15日簽訂了為期三年的《購銷協議》。目前公司「野山參」產品銷售給單一關聯方客戶參仙源酒業,主要原因系生長期十五年的「野山參」是稀缺性資源產品,公司為優先保證參仙源酒業的需要所致。
需說明的是,在2014年11月27日發布的《轉讓說明書》中,參仙源酒業的股權結構為北大醫療集團持股51%,於成波及其夫人全資控股的北京碧水投資有限公司(簡稱「碧水投資」)持股49%;而碧水投資當時持有參仙源88.49%股權,於成波也是參仙源的實際控制人。不過,根據參仙源2014年年報披露,北大醫療集團已於2014年10月21日、11月1日將所持參仙源酒業的股權全部轉讓給碧水投資。也就是說,在參仙源掛牌新三板之時,參仙源酒業已被於成波全資控股。
到了2014年,參仙源酒業的收入支柱作用愈發明顯。財報顯示,參仙源2014年實現營收1.16億元,同比減少41.41%,凈利潤6630.64萬元,同比減少42.18%。在當期營收中,參仙源酒業再次貢獻9251.91萬元,占公司總營收的比例提升到79.88%。
值得注意的是,同行業某A股上市公司此前被質疑業績造假的一大關鍵點就是,該公司2010年起因涉足人參業務業績暴增,可當年其前三大客戶實際均為關聯方,公司與上述關聯客戶所進行的大量人參買賣交易存在巨大的「自賣自買」虛假銷售嫌疑。
「遇到公司大客戶為關聯方的時候,我們通常都會很謹慎,即便表面上看定價是公允的不存在利益輸送,其買賣交易也可能有名無實。」有投行人士對上證報記者表示。
掛牌後首年業績驟降四成
如前所述,參仙源掛牌新三板後第一份年報就遭遇了業績變臉。2014年,參仙源實現營收1.16億元,同比減41.41%,凈利潤6630.64萬元,同比減42.18%。
公司的解釋為:因為2013年12月公司將持有的遼寧碧水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簡稱「碧水實業」)全部股權轉讓給碧水投資,故2014年收入僅為公司單體的營業收入。2013年公司單體的營業收入為1.42億元,報告期較去年下降18.19%,因為公司出於戰略考慮,有節奏地控制「野山參」的採挖數量,2014年採挖「野山參」(含散參)15.77萬支,銷售「野山參」實現銷售收入1.06億元;2013年採挖「野山參」(含散參)20.54萬支,銷售「野山參」實現銷售收1.42億元。
不過,根據公司在2014年11月《轉讓說明書》中的披露,碧水實業從成立起,至轉讓時未分配利潤為-5800.48萬元,公司以其初始投資成本900萬元將其所持有全部股權轉讓,合並層面形成投資收益。也就是說,碧水實業成立至今還沒有賺錢,將其剝離不應該成為公司減少盈利的理由。
而在人參銷售方面,除了加工為人參酒之外,2014年還增加了護膚品加工。不過,將參仙源產品用於護膚品加工的客戶仍然為關聯企業,名為遼寧參仙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簡稱「參仙源生物」)。據披露,參仙源生物2014年的采購額為1084.61萬元,占參仙源當期總營收的9.36%,為公司第二大客戶。有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山參的市場需求在逐年增大市價不斷上漲,公司也表示要努力開發新的客戶減少大客戶依賴,並且,公司剛銷售『野山參』兩年,正處於擴展市場佔有率和樹立品牌的關鍵時機,此時稱要控制『野山參』的採挖數量,其邏輯似乎難以理解。」
其實,參仙源在公司規范經營和獨立性等方面一直存在隱患。公司《轉讓說明書》提示,公司與關聯方的交易活動頻繁,其中,2013年度公司銷售給關聯方參仙源酒業金額為1.42億元,占同期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為71.62%。在關聯交易的定價方面,與參仙源酒業的「野山參」銷售合同的價格是在參照同期市場交易價格的基礎上進行定價的,向碧水投資轉讓碧水實業股權時則未經資產評估,僅按出資額進行平價轉讓。雖然公司與關聯方之間的交易均已經簽署了書面協議,但仍存在不規范情形。由於上述公司關聯交易的金額和佔比較大,公司存在規范經營的風險。
獨立性方面,公司對第一大客戶參仙源酒業的銷售額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71.62%,且參仙源酒業為公司控股股東碧水投資的合營公司;同時,公司作為反擔保保證人,為北京碧水投資有限公司的1.7億元借款(上述款項已償還3000萬元),向中國投資擔保有限公司提供反擔保保證,並承擔連帶保證責任;此外,公司與實際控制人和控股股東都存在大額交易,公司還與關聯方頻繁發生資金拆借行為。
Ⅸ 靈芝孢子粉哪個品牌好
靈芝孢子品牌排行:
1、仙芝樓GanoHerb
福建仙芝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靈芝行業中的知名企業,她始創於1989年,在20多年的企業發展歲月中,仙芝樓人始終恪守著「傳承千年養生文化,締造全民健康工程」的企業理念,全心致力於有機原木靈芝的栽培、研發、生產和銷售事業,並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現代化企業構架。
仙芝樓公司在世界適宜靈芝生長的主要地區武夷山脈,建立1000多畝通過全球GAP認證的靈芝栽培基地。該基地為仿野生原木有機靈芝栽培基地,同時通過中國、美國、歐盟、日本等四國有機認證的靈芝基地。
2、同仁堂
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市政府授權經營國有資產的國有獨資公司。同仁堂始創於1669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北京同仁堂始終堅持「以現代中葯為核心,發展生命健康產業,成為國際知名的現代中醫葯集團」的發展戰略,以「做長、做強、做大」為方針,以創新引領、科技興企為己任,形成了現代制葯業、零售商業和醫療服務三大板塊。
構建了六個二級集團、三個院和兩個儲備單位的企業架構,目前擁有三家上市公司。集團共擁有葯品、醫院制劑、保健食品、食品、化妝品等1500餘種產品,28個生產基地,83條現代化生產線,一個國家工程中心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3、壽仙谷
壽仙谷葯號始建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1997年成立浙江壽仙谷醫葯股份有限公司,地處中國溫泉養生生態產業示範區的浙江省武義縣。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華老字型大小企業;全國食用菌協會、中國醫葯教育協會副會長單位,浙江省中葯材產業協會會長單位。
公司致力「打造有機國葯第一品牌」,長期不懈堅持鐵皮石斛、靈芝、西紅花等珍稀名貴中葯材的優良品種選育、生態有機栽培、中葯炮製技藝和新產品的研發。「壽仙谷中葯炮製技藝」被國務院認定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4、中科ZK
中科健康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4年,主營中葯及中葯保健品的研製、生產與銷售,擁有國內一流的GMP生產流水線和強大的研發中心。
中科集團以強大的人才實力為支撐,骨幹成員均為研究員、高級工程師、博士、碩士。中科產品幾乎涵蓋所有領域(抗腫瘤、肝、心腦血管、糖尿病、美容、大眾保健等系列),銷售網路遍布全國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以及海外多個國家和地區。
5、修正
修正葯業保健品有限公司為修正葯業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主營以人參為主的食品及保健食品,經營及備案品種700餘種,擁有保健食品批號18個。自2003年起,修正葯業保健品有限公司即開始探索進入參茸領域,以「修養堂」參茸養生連鎖加盟店為主要模式進行了初步探索。
做良心葯,做放心葯,這是全體修正人的共識和嚴格的自我要求,修正人從各個方面,近似苛刻的嚴把質量關。好葯來自道地葯材。長白山綿延上千里,孕育著上千種中葯材,佔全國中葯材總量的1/3以上,修正葯業依託長白山天然葯材庫,嚴把原料關,原料檢測多大22項,獨創氣象色譜;
杜絕重金屬和農葯殘留物。好葯來自創新科技。修正葯業擁國家級技術中心和國家級博士後工作站,擁有雄厚的科研力量和強大的技術保障,研究設備與歐美同步。修正葯業每年出資上千萬元用於設備更新,以前沿工藝提高產品療效。